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谚语作为民族语言形式的集中表现,是丰富而深刻的价值观表达媒介,是语言文化的一个精华部分。本文通过对中法谚语的比较和讨论,佐证两种不同文化取向在各自民间谚语中的映射,加深对中法语言和文化基础差异性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更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汉语谚语 法语谚语 文化价值取向 跨文化交流
谚语是语言的食盐,是基于一定文化基础,经过长时间反复使用精炼而成的简练通俗、富有意义的短句或短语。事实上,谚语是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形式,它由民间集体创造,流传广,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因此,在汉法语言中,谚语犹如一面镜子,不但带有各自的文化烙印,更明显地折射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语言、谚语与文化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对语言的分析过程就是切分语料、归并语言单位,并说明单位间配列关系的过程。诚然,语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有其自身的内在组织规律,但是,语言系统、词汇系统、句法系统及语义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不完全封闭、完全独立。对语言系统的切割和孤立是片面的,应当注意到,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其内部要素与其他社会文化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语言包含信息性,可以折射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用语言称呼周围事物,形容物质生活。可以看到,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组成,例如葡萄酒业发达的法国就拥有众多形容葡萄酒品相和气味的法语词。语言也具有社会性,反映价值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指出,纳瓦霍人(居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东南部的美洲印第安人)没有“迟到”这个词,因为他们遵照自然时间,有时间做任何事情。
确实,各种语言本身只有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它不仅仅是符号和语义的整合,更是语境、生活、文化的映射。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语言是十分必要的。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那么即使是相同的词语,都会由于使用不同文化路径解读而产生分歧。谚语的理解和运用更是如此,一方面,谚语形成于民间,来自于生活,包括内容极广,类别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胜枚举。另一方面,谚语简明扼要、文化信息负荷量大,很容易造成隐藏信息的误读。
二、汉法谚语所折射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
(一)无神(泛神)论与有神论
宗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中国,影响力巨大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但必须注意的是,中国宗教是在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形式。首先,儒家基本上否定灵魂、神灵和神性意义上的鬼神存在,无神论特性鲜明。它虽然承认天和天命,但这和天命是应国家统一王权的意识形态要求而产生的,是有意志有感情、通过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表现出来的。儒释道的另外两教则是多神教,佛教的佛和道教的仙并不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人人都有机会成佛成仙。总而言之,中国儒释道三教具有不同的形神说,在这种多元又包容的宗教环境下,中国人对于命运的指代也不尽相同。谚语中,有的用“天”来形容超人、超自然的力量,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事都有命,半点不由人”、“人算不如天算”等;有的借用佛教的提法,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有的提到道教的说法,如“得道升天”等。
法国文化则不同,它受基督教的影响,只承认一个上帝,认为上帝属于神圣不可知的存在,人或物必须依附于神,神是人的缔造者和主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谚语“Pluie de matin n’ arrête pas le pèlerin”(晨雨不能阻挡朝圣者)说明了基督徒的虔诚;“Il vaut mieux être coupable aux yeux des hommes qu’aux yeux de Dieu”(宁可负人,不可犯天)反映了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敬畏。另有“Dieu travaille avec quitravaille”(自助者神助)、“Chacun pour soi et Dieu pour tous”(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等民谚阐述上帝的仁慈、慷慨和恩惠。
(二)集体价值与个体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对家庭、宗族、国家、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合作关系,中国人对集体或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汉语谚语如“孤雁南飞,孤掌难鸣”、“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的就是集体的重要性。当然,中国的集体主义倾向与长时间封建家国一体的体制有关,在这一价值取向下,中国人或多或少地习惯避免当“出头鸟”,因为“出头的椽子先烂”。
西方价值观念的主线与中国不同,它崇尚个人的独立和相对自由。在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人完全打破了王权对人性的桎梏,突出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化了公民的护权意识,见有“Il faut être ma?觘tre de soi pour être ma?觘tre du monde”(要成为世界的主人,必须先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法国文化强调自我,追求个性解放。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强调一致、统一思想是很困难的,谚语“La corde à lier lespensées n’est pas encore tressée”(束缚思想的绳子还未被编织)就很好地显示了这一点。另外,谚语“Chacun est l’artisan de sa fortune”(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应该自食其力,不要依赖别人生活;“Quiconquen’a pas de caractère n’est pas un homme”(人无个性,枉自为人)突出体现了法国人对个性的追求。
(三)历史取向与未来取向 时间观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与本民族的思维模式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始终主张回归过去”,教导人们在下一步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考虑曾经成功的经历或失败的教训。与之相连的是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与祭祀、对传统的继承等,这些都与“过去”有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都说明了人们对过往经验的看重和崇敬。
法国人相对于过去更看重未来,他们认为,现在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回归过去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后退,因为事物总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的。谚语“Lavie ne demeure jamais immobile:si vous n’avancez pas,vous reculez”(生活从来不是静止的,你不进则退)说明事物依时间而演变,人们必须随之向前看。法国人的时间取向在以下这句民谚中得到了最形象的体现:“Pour chaque regard que nous jetons en arrière,il nous faut regarder deux fois vers l’avenir.”(每看一眼过去,就要看两眼未来。)
(四)性善与性恶
中国的传统学术曾就人性的善恶本质展开过争论,法家主张性恶,儒家主张性善。自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性善观念就成了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人们奉行孔孟之道,注重发展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流传最广的性善说法。
在西方,基督教主张的人性本恶论被普遍接受。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食伊甸园的禁果,犯了原罪而堕落到万恶的现世受苦受难,子子孙孙也因此背负“原罪”。谚语“Péché de chair est trop commun”(肉身的罪恶无处不在)、“L’eau la plus claire peut faire de la boue”(再清的水里都有烂泥)说的就是罪恶的普遍性,人总是逃不过罪孽的纠缠。
(五)求稳与求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人与环境的协调,提倡适宜、适度。这种折中的思想一方面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如情感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对人的行为提出了约束和限制,比如对自然的顺从,对道义的遵循,对传统的继承等。因此,中国人生活的信条之一是“温和缓进”、“求稳求和”。俗语如“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等说的就是这种不偏激、不过分的处世之道。然而,中国人的性格也可能过于内向保守,缺少打破常规的冲劲,见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等谚语。
法国人在现代科学与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推动下,表现出不断创新、追求变化的性格特点。他们深受笛卡尔“普遍怀疑”唯物论的熏陶,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谚语如“Le doute est le commencement de la sagesse”(怀疑是真理的开始)、“Pour croire avec certitude,il faut commencer par douter”(要想确信真理,必须从怀疑开始)体现了法国人相信实证、敢于挑战教条的精神。同时,法国人追求个体的独立与成就,勇于承担风险:“Le succès fut toujours un enfant de l’audace.”(成功是大胆的产儿。)“Qui ne risque rien n’arie.”(不冒险就什么也没有。)
三、结语
谚语是经过历史沉淀的语言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它们精简精炼,含义丰富,通过浓缩的词句引发多重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除了民谚,还有不少民谣、民歌等,都反映了大众的智慧,折射出了不同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跨文化角度考量中法两国民间用语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每个国家的历史踪迹、社会态度、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当然,本文的分析也有局限性,我们必须注意到:首先,每个社会、每个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不同阶层、不同团体都有不同的内部文化;其次,文化与价值观始终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中的。因此,对一个民族文化过于简单的归总、过于笼统的概括都是不科学、不客观的。本文对中法民谚差异的初步探究尝试佐证几个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差异,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敏感度,提高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力,锻炼我们对文化差异的解决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跨文化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陈永明.儒学与中国宗教传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关键词: 汉语谚语 法语谚语 文化价值取向 跨文化交流
谚语是语言的食盐,是基于一定文化基础,经过长时间反复使用精炼而成的简练通俗、富有意义的短句或短语。事实上,谚语是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形式,它由民间集体创造,流传广,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因此,在汉法语言中,谚语犹如一面镜子,不但带有各自的文化烙印,更明显地折射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语言、谚语与文化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对语言的分析过程就是切分语料、归并语言单位,并说明单位间配列关系的过程。诚然,语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有其自身的内在组织规律,但是,语言系统、词汇系统、句法系统及语义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不完全封闭、完全独立。对语言系统的切割和孤立是片面的,应当注意到,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其内部要素与其他社会文化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语言包含信息性,可以折射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用语言称呼周围事物,形容物质生活。可以看到,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组成,例如葡萄酒业发达的法国就拥有众多形容葡萄酒品相和气味的法语词。语言也具有社会性,反映价值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指出,纳瓦霍人(居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东南部的美洲印第安人)没有“迟到”这个词,因为他们遵照自然时间,有时间做任何事情。
确实,各种语言本身只有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它不仅仅是符号和语义的整合,更是语境、生活、文化的映射。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语言是十分必要的。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那么即使是相同的词语,都会由于使用不同文化路径解读而产生分歧。谚语的理解和运用更是如此,一方面,谚语形成于民间,来自于生活,包括内容极广,类别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胜枚举。另一方面,谚语简明扼要、文化信息负荷量大,很容易造成隐藏信息的误读。
二、汉法谚语所折射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
(一)无神(泛神)论与有神论
宗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中国,影响力巨大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但必须注意的是,中国宗教是在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形式。首先,儒家基本上否定灵魂、神灵和神性意义上的鬼神存在,无神论特性鲜明。它虽然承认天和天命,但这和天命是应国家统一王权的意识形态要求而产生的,是有意志有感情、通过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表现出来的。儒释道的另外两教则是多神教,佛教的佛和道教的仙并不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人人都有机会成佛成仙。总而言之,中国儒释道三教具有不同的形神说,在这种多元又包容的宗教环境下,中国人对于命运的指代也不尽相同。谚语中,有的用“天”来形容超人、超自然的力量,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事都有命,半点不由人”、“人算不如天算”等;有的借用佛教的提法,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有的提到道教的说法,如“得道升天”等。
法国文化则不同,它受基督教的影响,只承认一个上帝,认为上帝属于神圣不可知的存在,人或物必须依附于神,神是人的缔造者和主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谚语“Pluie de matin n’ arrête pas le pèlerin”(晨雨不能阻挡朝圣者)说明了基督徒的虔诚;“Il vaut mieux être coupable aux yeux des hommes qu’aux yeux de Dieu”(宁可负人,不可犯天)反映了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敬畏。另有“Dieu travaille avec quitravaille”(自助者神助)、“Chacun pour soi et Dieu pour tous”(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等民谚阐述上帝的仁慈、慷慨和恩惠。
(二)集体价值与个体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对家庭、宗族、国家、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合作关系,中国人对集体或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汉语谚语如“孤雁南飞,孤掌难鸣”、“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的就是集体的重要性。当然,中国的集体主义倾向与长时间封建家国一体的体制有关,在这一价值取向下,中国人或多或少地习惯避免当“出头鸟”,因为“出头的椽子先烂”。
西方价值观念的主线与中国不同,它崇尚个人的独立和相对自由。在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人完全打破了王权对人性的桎梏,突出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化了公民的护权意识,见有“Il faut être ma?觘tre de soi pour être ma?觘tre du monde”(要成为世界的主人,必须先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法国文化强调自我,追求个性解放。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强调一致、统一思想是很困难的,谚语“La corde à lier lespensées n’est pas encore tressée”(束缚思想的绳子还未被编织)就很好地显示了这一点。另外,谚语“Chacun est l’artisan de sa fortune”(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应该自食其力,不要依赖别人生活;“Quiconquen’a pas de caractère n’est pas un homme”(人无个性,枉自为人)突出体现了法国人对个性的追求。
(三)历史取向与未来取向 时间观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与本民族的思维模式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始终主张回归过去”,教导人们在下一步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考虑曾经成功的经历或失败的教训。与之相连的是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与祭祀、对传统的继承等,这些都与“过去”有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都说明了人们对过往经验的看重和崇敬。
法国人相对于过去更看重未来,他们认为,现在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回归过去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后退,因为事物总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的。谚语“Lavie ne demeure jamais immobile:si vous n’avancez pas,vous reculez”(生活从来不是静止的,你不进则退)说明事物依时间而演变,人们必须随之向前看。法国人的时间取向在以下这句民谚中得到了最形象的体现:“Pour chaque regard que nous jetons en arrière,il nous faut regarder deux fois vers l’avenir.”(每看一眼过去,就要看两眼未来。)
(四)性善与性恶
中国的传统学术曾就人性的善恶本质展开过争论,法家主张性恶,儒家主张性善。自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性善观念就成了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人们奉行孔孟之道,注重发展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流传最广的性善说法。
在西方,基督教主张的人性本恶论被普遍接受。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食伊甸园的禁果,犯了原罪而堕落到万恶的现世受苦受难,子子孙孙也因此背负“原罪”。谚语“Péché de chair est trop commun”(肉身的罪恶无处不在)、“L’eau la plus claire peut faire de la boue”(再清的水里都有烂泥)说的就是罪恶的普遍性,人总是逃不过罪孽的纠缠。
(五)求稳与求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人与环境的协调,提倡适宜、适度。这种折中的思想一方面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如情感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对人的行为提出了约束和限制,比如对自然的顺从,对道义的遵循,对传统的继承等。因此,中国人生活的信条之一是“温和缓进”、“求稳求和”。俗语如“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等说的就是这种不偏激、不过分的处世之道。然而,中国人的性格也可能过于内向保守,缺少打破常规的冲劲,见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等谚语。
法国人在现代科学与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推动下,表现出不断创新、追求变化的性格特点。他们深受笛卡尔“普遍怀疑”唯物论的熏陶,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谚语如“Le doute est le commencement de la sagesse”(怀疑是真理的开始)、“Pour croire avec certitude,il faut commencer par douter”(要想确信真理,必须从怀疑开始)体现了法国人相信实证、敢于挑战教条的精神。同时,法国人追求个体的独立与成就,勇于承担风险:“Le succès fut toujours un enfant de l’audace.”(成功是大胆的产儿。)“Qui ne risque rien n’arie.”(不冒险就什么也没有。)
三、结语
谚语是经过历史沉淀的语言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它们精简精炼,含义丰富,通过浓缩的词句引发多重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除了民谚,还有不少民谣、民歌等,都反映了大众的智慧,折射出了不同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跨文化角度考量中法两国民间用语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每个国家的历史踪迹、社会态度、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当然,本文的分析也有局限性,我们必须注意到:首先,每个社会、每个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不同阶层、不同团体都有不同的内部文化;其次,文化与价值观始终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中的。因此,对一个民族文化过于简单的归总、过于笼统的概括都是不科学、不客观的。本文对中法民谚差异的初步探究尝试佐证几个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差异,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敏感度,提高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力,锻炼我们对文化差异的解决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跨文化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陈永明.儒学与中国宗教传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