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千百年来为什么知音难觅?文学鉴赏者怎样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一文中对此作了明确的解答:鉴赏者必须在“博观”的基础上,依据“六观”的标准和原则,采用“妙鉴”之术, 通过文学接受活动,“深识鉴奥”,找出作品的“异”——知音就打造成功了。
关键词:刘勰古代文论文学鉴赏深识鉴奥 知音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 是刘勰论述文学批评的专篇,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
“知音”一词首见于《礼记·乐记》:“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见“知音”的意思,本指懂得音乐。后来,“知音”被固化成为一个文化内涵并典出《列子·汤问:》这么个深知音律的故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显然, 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刘勰以“知音”来命篇,藉此喻彼,是以“知音”代指正确的文学鉴赏者,意在探讨鉴赏者如何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
笔者反复研读《文心雕龙·知音》后,对刘勰的文学批评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刘勰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原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刘勰知音难觅的感叹和怎样做知音的观点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一、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知音难觅的原因
文学作品的优劣怎样鉴别?鉴别的标准和原则到底怎样?深知“文心”的知音又在哪里?刘鳃在《文心雕龙·知音》开篇就感叹:“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千百年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堆山叠海,但深知“文心”的鉴赏者(知音)却“千载其一”,这是为什么?知音难觅的原因究竟何在?刘勰认为:
(一)音实难知
客观上,“形器易征”而“文情难鉴”。和实物相比,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的确,文学鉴赏的对象是抽象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它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深层的内涵。因此,鉴别抽象性的文学作品,要难于鉴别具体的实物。
主观上,“知多偏好”而“人莫圆该”。刘勰认为,文学鉴赏者往往见识有限并各有偏好,不能客观而公正地评价有“万端之变”的文学作品:“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刘勰认为,尽管鉴赏者的评价标准不同,但如果鉴赏者见识浅薄、素质低下而且“知多偏好”,那么他们就属于“俗鉴”者。而“俗鉴”者“各执一隅之解”,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其结果将直接导致“深废浅售”,曲高和寡。古往今来,这样的事实大量存在,因而刘勰感叹:“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二)知实难逢
刘勰认为古来知音难觅的另一原因,是鉴赏者往往犯“贱同思古”( 贵古贱今)、 “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的错误,无法成为知音。比如秦皇汉武,虽然鉴照洞明,但也贵古贱今:“‘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这与复古派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何其相同 !所以他们不是真正的知音;又比如班固曹植,才实鸿懿,却也崇己抑人:“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 这与曹丕嗤笑的“文人相轻”何其一致!所以他们也不是真正的知音;再如楼护之流,学不逮文,却信伪迷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这与 “以讹传讹”有何区别!所以他们更不是真正的知音。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刘勰认为,秦皇汉武、班固曹植、楼护之流,都属于低层次的“俗鉴”者,根本算不上“知音”。
二、操千曲,标“六观”,无私轻重——知音的必备条件
虽然知音难觅,但刘勰认为,只要具备条件,深知“文心”的知音仍然可以培养和造就。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造就真正的知音呢?刘勰认为:
(一)博见广闻,不偏憎爱
鉴于“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知音难觅的原因,刘勰认为,要想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鉴赏者的学识水平和人格素质非常关键。鉴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曲折的积累过程。鉴赏者应博见广闻,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努力培养自己广博的艺术趣味和宽厚的审美心胸,排除私见偏爱,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所谓“圆照”,指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所谓“博观”,即要求鉴赏者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拓宽多维度的审美视野,深化文学鉴赏的理论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博观”是“圆照”的基础,是达到文学鉴赏最高境界——“妙鉴”的首要因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鉴赏者只有通过“博观”,大量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理解能力。正如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虎豹之彧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说明只有“博观”方能细大不捐,网罗无遗。 刘勰还很重视鉴赏者人格素质的培养。他认为鉴赏者的人格素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起到很关键的引导作用。他反对鉴赏者以主观好恶去评价文学作品。鉴赏者如果只凭主观好恶去鉴赏文学作品,就必然会失掉客观公正的态度,就不可能对文学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刘勰认为鉴赏者在“博观”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自身的人格素质,培养自己广博的艺术趣味和宽厚的审美心胸,使自己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够坚定持有“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态度,努力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二)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很抽象且“文情难鉴”,但不是不能鉴。关键在于鉴的标准和原则。鉴赏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标准和原则,懂得“妙鉴”之术,文情就可鉴。即在“将阅文情”之时,先要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六观”既是文学评价的标准,也是文学评价的原则。“观位体”,就是看作品的体裁如何;“观置辞”,就是看作品语言句式的特点如何;“观通变”,就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和创新如何;“观奇正”,就是看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如何;“观事义”,就是看作品描绘的人、事、景、物典型性如何;“观宫商”,就是看作品叙事的节奏和语言表达的韵律如何。刘勰认为,“六观” 是鉴赏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原则。要正确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就要深入作品结构,从体裁的安排、辞句的运用、继承与革新、表达的奇正、典故的运用、音节的处理六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作品,去解读和探究作品的思想内容,去还原作者的创作本意。为此,鉴赏者就必须具备六种素养:文本体裁的素养;处理文辞的素养;贯通创新的素养;运用奇正的素养;善用典故的素养;音韵声律的素养。
依据刘勰的上述观点,与“俗鉴”者相对比,“妙鉴”者能够博见广闻,不偏憎爱,懂得“六观”——这是成为知音的基本条件。文学鉴赏者只有具备这一基本条件,才奠定了成为知音的坚实基础。
三、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深识鉴奥——成就真正的知音
文学鉴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作者被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塑造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如前所述,文学作品虽然很抽象且“文情难鉴”,但不是不能鉴。比如《练字》篇:“心既托声于言,言必寄形于字。”再繁难艰深的语言文字,毕竟也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符号。
文学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一方面鉴赏者通过作品中的特定形象来激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鉴赏者又可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认识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和丰富作品里的形象内涵。文学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和文学鉴赏者的鉴赏过程是相反的。刘勰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深刻的阐述:作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鉴赏者 “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前者是由情及文;后者则是由文及情。
什么才是深知“文心”的知音?鉴赏者怎样才能成为知音?刘勰认为:“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因此,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见异唯知音耳”。
所谓“见异”,就是文学鉴赏者在“博观”的基础上,依据“六观”的标准和原则,采用“妙鉴”之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通过文学接受活动,沿着审美的轨道,深入地探求作者的思想与情志,“深识鉴奥”,找出作品的“异”。即通过理解作品的语言而感受意象,通过感受意象而体验情感,通过体验情感而认识意象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达到“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的审美最高境界。刘勰认为,此时,鉴赏者就会表现出“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真正的知音也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王学敏 《文心雕龙·知音》辨疑 语文学刊[J]2007,21
[2]何蓉 周玲 《文心雕龙·知音》浅析大众文艺(理论)[J]2009,17
[3]李映山 《文心雕龙·知音》探赜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2001,06
[4]姚念 耿晓辉 《文心雕龙》“知音”一词解读时代文学(下半月)[J]2012,01
[5]詹锳 《文心雕龙·知音》篇义证 天津社会科学[J]1982,04
[6]张文浩 李平华 《文心雕龙·知音》篇“妙鉴”论 湖北社會科學[J]2009,1
关键词:刘勰古代文论文学鉴赏深识鉴奥 知音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 是刘勰论述文学批评的专篇,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
“知音”一词首见于《礼记·乐记》:“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见“知音”的意思,本指懂得音乐。后来,“知音”被固化成为一个文化内涵并典出《列子·汤问:》这么个深知音律的故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显然, 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刘勰以“知音”来命篇,藉此喻彼,是以“知音”代指正确的文学鉴赏者,意在探讨鉴赏者如何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
笔者反复研读《文心雕龙·知音》后,对刘勰的文学批评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刘勰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原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刘勰知音难觅的感叹和怎样做知音的观点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一、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知音难觅的原因
文学作品的优劣怎样鉴别?鉴别的标准和原则到底怎样?深知“文心”的知音又在哪里?刘鳃在《文心雕龙·知音》开篇就感叹:“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千百年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堆山叠海,但深知“文心”的鉴赏者(知音)却“千载其一”,这是为什么?知音难觅的原因究竟何在?刘勰认为:
(一)音实难知
客观上,“形器易征”而“文情难鉴”。和实物相比,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的确,文学鉴赏的对象是抽象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它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深层的内涵。因此,鉴别抽象性的文学作品,要难于鉴别具体的实物。
主观上,“知多偏好”而“人莫圆该”。刘勰认为,文学鉴赏者往往见识有限并各有偏好,不能客观而公正地评价有“万端之变”的文学作品:“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刘勰认为,尽管鉴赏者的评价标准不同,但如果鉴赏者见识浅薄、素质低下而且“知多偏好”,那么他们就属于“俗鉴”者。而“俗鉴”者“各执一隅之解”,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其结果将直接导致“深废浅售”,曲高和寡。古往今来,这样的事实大量存在,因而刘勰感叹:“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二)知实难逢
刘勰认为古来知音难觅的另一原因,是鉴赏者往往犯“贱同思古”( 贵古贱今)、 “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的错误,无法成为知音。比如秦皇汉武,虽然鉴照洞明,但也贵古贱今:“‘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这与复古派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何其相同 !所以他们不是真正的知音;又比如班固曹植,才实鸿懿,却也崇己抑人:“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 这与曹丕嗤笑的“文人相轻”何其一致!所以他们也不是真正的知音;再如楼护之流,学不逮文,却信伪迷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这与 “以讹传讹”有何区别!所以他们更不是真正的知音。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刘勰认为,秦皇汉武、班固曹植、楼护之流,都属于低层次的“俗鉴”者,根本算不上“知音”。
二、操千曲,标“六观”,无私轻重——知音的必备条件
虽然知音难觅,但刘勰认为,只要具备条件,深知“文心”的知音仍然可以培养和造就。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造就真正的知音呢?刘勰认为:
(一)博见广闻,不偏憎爱
鉴于“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知音难觅的原因,刘勰认为,要想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鉴赏者的学识水平和人格素质非常关键。鉴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曲折的积累过程。鉴赏者应博见广闻,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努力培养自己广博的艺术趣味和宽厚的审美心胸,排除私见偏爱,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所谓“圆照”,指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所谓“博观”,即要求鉴赏者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拓宽多维度的审美视野,深化文学鉴赏的理论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博观”是“圆照”的基础,是达到文学鉴赏最高境界——“妙鉴”的首要因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鉴赏者只有通过“博观”,大量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理解能力。正如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虎豹之彧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说明只有“博观”方能细大不捐,网罗无遗。 刘勰还很重视鉴赏者人格素质的培养。他认为鉴赏者的人格素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起到很关键的引导作用。他反对鉴赏者以主观好恶去评价文学作品。鉴赏者如果只凭主观好恶去鉴赏文学作品,就必然会失掉客观公正的态度,就不可能对文学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刘勰认为鉴赏者在“博观”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自身的人格素质,培养自己广博的艺术趣味和宽厚的审美心胸,使自己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够坚定持有“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态度,努力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二)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很抽象且“文情难鉴”,但不是不能鉴。关键在于鉴的标准和原则。鉴赏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标准和原则,懂得“妙鉴”之术,文情就可鉴。即在“将阅文情”之时,先要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六观”既是文学评价的标准,也是文学评价的原则。“观位体”,就是看作品的体裁如何;“观置辞”,就是看作品语言句式的特点如何;“观通变”,就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和创新如何;“观奇正”,就是看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如何;“观事义”,就是看作品描绘的人、事、景、物典型性如何;“观宫商”,就是看作品叙事的节奏和语言表达的韵律如何。刘勰认为,“六观” 是鉴赏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原则。要正确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就要深入作品结构,从体裁的安排、辞句的运用、继承与革新、表达的奇正、典故的运用、音节的处理六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作品,去解读和探究作品的思想内容,去还原作者的创作本意。为此,鉴赏者就必须具备六种素养:文本体裁的素养;处理文辞的素养;贯通创新的素养;运用奇正的素养;善用典故的素养;音韵声律的素养。
依据刘勰的上述观点,与“俗鉴”者相对比,“妙鉴”者能够博见广闻,不偏憎爱,懂得“六观”——这是成为知音的基本条件。文学鉴赏者只有具备这一基本条件,才奠定了成为知音的坚实基础。
三、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深识鉴奥——成就真正的知音
文学鉴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作者被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塑造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如前所述,文学作品虽然很抽象且“文情难鉴”,但不是不能鉴。比如《练字》篇:“心既托声于言,言必寄形于字。”再繁难艰深的语言文字,毕竟也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符号。
文学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一方面鉴赏者通过作品中的特定形象来激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鉴赏者又可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认识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和丰富作品里的形象内涵。文学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和文学鉴赏者的鉴赏过程是相反的。刘勰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深刻的阐述:作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鉴赏者 “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前者是由情及文;后者则是由文及情。
什么才是深知“文心”的知音?鉴赏者怎样才能成为知音?刘勰认为:“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因此,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见异唯知音耳”。
所谓“见异”,就是文学鉴赏者在“博观”的基础上,依据“六观”的标准和原则,采用“妙鉴”之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通过文学接受活动,沿着审美的轨道,深入地探求作者的思想与情志,“深识鉴奥”,找出作品的“异”。即通过理解作品的语言而感受意象,通过感受意象而体验情感,通过体验情感而认识意象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达到“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的审美最高境界。刘勰认为,此时,鉴赏者就会表现出“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真正的知音也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王学敏 《文心雕龙·知音》辨疑 语文学刊[J]2007,21
[2]何蓉 周玲 《文心雕龙·知音》浅析大众文艺(理论)[J]2009,17
[3]李映山 《文心雕龙·知音》探赜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2001,06
[4]姚念 耿晓辉 《文心雕龙》“知音”一词解读时代文学(下半月)[J]2012,01
[5]詹锳 《文心雕龙·知音》篇义证 天津社会科学[J]1982,04
[6]张文浩 李平华 《文心雕龙·知音》篇“妙鉴”论 湖北社會科學[J]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