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44岁,1996年4月15日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4个月入院。吸烟10年,20支/d。查体:T36.0 ℃,P76次/min,R20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轻度紫绀,浅表淋巴结不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型,双肺中下可闻干湿音;心脏(-);腹部(-)。化验:白细胞5.4×109/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4,尿便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36 mm/1 h,OT(-),CEA正常,痰找结核分支杆菌(-)、瘤细胞(-),冷凝集试验1∶320,血气分析:pH 7.422,动脉血氧分压(PaO2) 60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 mm Hg,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VC)为67%,肺活量(VC)占预计值的69%,心电图示肺型P波,副鼻窦拍片为副鼻窦炎,X线胸片及CT示双肺中下密积的结节状阴影,临床诊断粟粒型肺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症状时轻时重。1996年8月26日复查肺CT结节状阴影无好转,于1996年9月4日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1997年8月12日门诊复查,症状无好转,普通胸片及CT片示结节阴影进展,回顾既往临床经过及抗结核治疗无效,疑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经查HLA B54(+)。1997年7月22日开始服红霉素500 mg/d,一个月后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8个月后红霉素改为250 mg/d。1999年1月停服红霉素,复查胸片及CT片结节状阴影明显好转,冷凝集试验1∶80,PaO2为84 mm Hg,FEV1/VC为76%,肺预计值97%(图1,2)。最后临床诊断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