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建的足迹遍及世界1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五年被《工程新闻记录》周刊(ENR)评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
“对我来说,公司就是我的家,同事就是我的家人,今天我也感受到了公司总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期待未来我们牙买加公司能够发展得更好,同时中国交建能够在我们国家甚至全球创造更大的成就。”1月29日,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举办的首届优秀外籍青年员工座谈会上,来自牙买加的外籍员工安德鲁·张(Andrew Chong)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与感受。
与安德鲁一同受到表彰的还有来自亚、非、欧、南美四大洲九个国家的其他九名外籍青年员工,他们都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而作为最早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之一,中国交建在绝大多数沿线国家已经开拓经营30多年。
用情怀延续友谊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是非常友好的国家。”阿柳·卓贝尔·韦德(Alioune Zoubeir Wad)告诉本刊记者,“要不是公司组织这次活动,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亲身来感受中国。”
今年35岁的阿柳是中国交建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毛里塔尼亚工程项目部的一名机修工,并兼任阿拉伯语及地方语翻译。“刚进公司的时候我不会说汉语,后来很多中国同事都教我。”阿柳自豪地说,自己进公司三年后就慢慢掌握了汉语口语。
2002年,阿柳进入项目部工作。工作中的阿柳吃苦耐劳,是机械抢修班的排头兵。13年来,阿柳一直跟随项目部,完成了水壩、码头、公路等五个项目的建设。
其实,中国交建在毛里塔尼亚的项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始建于1979年的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是由中国交建旗下的中国路桥承建,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和中毛两国友谊的象征。友谊港于1986年竣工,是当时中国援助非洲的第二大工程项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友谊港实际吞吐量已达350万吨。2014年扩建后的友谊港吞吐能力急剧增加,对毛里塔尼亚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阿柳告诉记者,公司把他当自己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他希望他的弟弟和孩子以后也都能在中国的企业工作。
布局海外市场
在毛里塔尼亚的投资只是中国交建在海外投资的缩影。事实上,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交建一直走在前列。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交建旗下的中国港湾和中国路桥已经开始做海外经营,实施简单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建立办事机构,工程项目主要为公路、码头、桥梁等。到90年代,市场区域拓展到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工程项目也由码头、港口扩展到建筑、市政工程等。
到了今天,中国交建注重提升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专业整合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和集成管理能力,努力打造国际化的基建企业。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国际化机遇,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加强国家互联互通的关键。
早在“一带一路”构建之初,中国交建就主动承担相关项目的勘察设计和规划工作,积极参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中国交建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追踪了多类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推动者。据了解,重点跟踪的项目主要有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园区开发等。如塔吉克斯坦塔乌公路、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和巴基斯坦喀拉昆仑公路、卡塔尔多哈新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项目。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建拥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公路、码头、港口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和建设,足迹遍及世界1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五年被《工程新闻记录》周刊(ENR)评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目前,中国交建位居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五位,首次跃入前五名行列,连续九年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一名。
截至2015年底,中国交建在10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93个驻外机构,海外在建项目602个,总合同额达585亿美元。2015年,中国交建海外业务发展迅速,海外整体贡献度达28%,国际化经营指数达26.5%。
着力企业属地化经营
人才战略是中国交建在海外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体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交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共赢的理念,融入当地社会。
在中国交建看来,企业属地化经营非常重要。“中国交建是国际化经营优先的企业,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中国交建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一定要做好。”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王京春说,“在海外人才方面,我们一直推崇的就是属地化经营,扩大我们外籍员工的数量。”王京春认为,外籍优秀员工评选应该成为一个常态化机制。
“过去人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只能从电影中感受,而且是短暂的片段。现在我们和中国人一起合作,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是非常杰出的代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Tadiyos Getaneh告诉记者,“我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了高效和勤奋肯干的精神。”
Tadiyos于2009年加入中交一公局亚的斯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先后参与设计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市政道路、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他告诉记者:“公司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很多工程师和熟练技工,我非常热爱公司。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非常大。”
“如果埃塞俄比亚人能像中国人一样勤恳高效,那么我的国家也会取得很大的发展。同时,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的非洲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他说。
“我们现在是跨国公司,还不是全球公司。如果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球公司,光靠本国的人才、员工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表示,“当外籍员工完全和我们本国员工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至少从人才这个角度,才可以说我们具备了形成世界级全球公司的基础。”
“对我来说,公司就是我的家,同事就是我的家人,今天我也感受到了公司总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期待未来我们牙买加公司能够发展得更好,同时中国交建能够在我们国家甚至全球创造更大的成就。”1月29日,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举办的首届优秀外籍青年员工座谈会上,来自牙买加的外籍员工安德鲁·张(Andrew Chong)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与感受。
与安德鲁一同受到表彰的还有来自亚、非、欧、南美四大洲九个国家的其他九名外籍青年员工,他们都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而作为最早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之一,中国交建在绝大多数沿线国家已经开拓经营30多年。
用情怀延续友谊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是非常友好的国家。”阿柳·卓贝尔·韦德(Alioune Zoubeir Wad)告诉本刊记者,“要不是公司组织这次活动,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亲身来感受中国。”
今年35岁的阿柳是中国交建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毛里塔尼亚工程项目部的一名机修工,并兼任阿拉伯语及地方语翻译。“刚进公司的时候我不会说汉语,后来很多中国同事都教我。”阿柳自豪地说,自己进公司三年后就慢慢掌握了汉语口语。
2002年,阿柳进入项目部工作。工作中的阿柳吃苦耐劳,是机械抢修班的排头兵。13年来,阿柳一直跟随项目部,完成了水壩、码头、公路等五个项目的建设。
其实,中国交建在毛里塔尼亚的项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始建于1979年的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是由中国交建旗下的中国路桥承建,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和中毛两国友谊的象征。友谊港于1986年竣工,是当时中国援助非洲的第二大工程项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友谊港实际吞吐量已达350万吨。2014年扩建后的友谊港吞吐能力急剧增加,对毛里塔尼亚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阿柳告诉记者,公司把他当自己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他希望他的弟弟和孩子以后也都能在中国的企业工作。
布局海外市场
在毛里塔尼亚的投资只是中国交建在海外投资的缩影。事实上,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交建一直走在前列。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交建旗下的中国港湾和中国路桥已经开始做海外经营,实施简单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建立办事机构,工程项目主要为公路、码头、桥梁等。到90年代,市场区域拓展到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工程项目也由码头、港口扩展到建筑、市政工程等。
到了今天,中国交建注重提升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专业整合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和集成管理能力,努力打造国际化的基建企业。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国际化机遇,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加强国家互联互通的关键。
早在“一带一路”构建之初,中国交建就主动承担相关项目的勘察设计和规划工作,积极参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中国交建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追踪了多类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推动者。据了解,重点跟踪的项目主要有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园区开发等。如塔吉克斯坦塔乌公路、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和巴基斯坦喀拉昆仑公路、卡塔尔多哈新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项目。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建拥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公路、码头、港口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和建设,足迹遍及世界1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五年被《工程新闻记录》周刊(ENR)评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目前,中国交建位居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五位,首次跃入前五名行列,连续九年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一名。
截至2015年底,中国交建在10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93个驻外机构,海外在建项目602个,总合同额达585亿美元。2015年,中国交建海外业务发展迅速,海外整体贡献度达28%,国际化经营指数达26.5%。
着力企业属地化经营
人才战略是中国交建在海外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体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交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共赢的理念,融入当地社会。
在中国交建看来,企业属地化经营非常重要。“中国交建是国际化经营优先的企业,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中国交建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一定要做好。”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王京春说,“在海外人才方面,我们一直推崇的就是属地化经营,扩大我们外籍员工的数量。”王京春认为,外籍优秀员工评选应该成为一个常态化机制。
“过去人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只能从电影中感受,而且是短暂的片段。现在我们和中国人一起合作,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是非常杰出的代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Tadiyos Getaneh告诉记者,“我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了高效和勤奋肯干的精神。”
Tadiyos于2009年加入中交一公局亚的斯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先后参与设计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市政道路、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他告诉记者:“公司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很多工程师和熟练技工,我非常热爱公司。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非常大。”
“如果埃塞俄比亚人能像中国人一样勤恳高效,那么我的国家也会取得很大的发展。同时,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的非洲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他说。
“我们现在是跨国公司,还不是全球公司。如果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球公司,光靠本国的人才、员工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表示,“当外籍员工完全和我们本国员工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至少从人才这个角度,才可以说我们具备了形成世界级全球公司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