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闲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07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首对我内心触动最深的词——岳飞的《满江红》。
  陈毅有言:“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前锋。”这句话在岳飞这首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祖国危难之际,每个人都应挺身而出,为守护家国而战。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已亡,岳飞的满怀激情化作一腔悲愤。于是他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是一首穿云裂石、激昂悲壮的词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词中透露出来的家国情怀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新时代的我们应有新的梦想和追求,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以更加优秀的姿态拥抱更加辉煌的中国梦,做到“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立足于地球之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疫情来袭,多少人面对生死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积力之举无不胜,众智之为无不成。
  以家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满江红》备受人们所爱,不仅是因为岳飞的浩然正气、英雄气质和本身的功绩,而是因为他让爱国之声回响在大地山河间,他让人们懂得了何谓“精忠报国”的铮铮铁骨,唤起了人们心中的热血,使人们想要为祖国做些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好。家国情怀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古今,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最纯朴的气质。《满江红》中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家与国,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归属,无论何时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价值。
  鲁迅先生曾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此,我想引用《满江红》中的一句话结束发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评点:石月勤
  用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情怀,提升学生人生境界与格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这是古典诗词对当代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这篇文章很好地达成了这样的目的: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震烁古今的《满江红》来阐述家国情怀,并且能饱含感情地论及家国情怀对当下每一个具体的个体的现实意义,很好地传承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编辑:于智博)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熊芳芳,“生命语文”首倡者,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型专业硕导,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专栏作者,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百年中国语文人”,多部名师研究丛书收录的10位名师之一。曾獲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次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应邀赴新加坡及国内各地讲学400余场。出版《高考微作文》《高考大作文》等专著9部,发表论文400余篇,指导学生发表文章600余篇。  “无论如何,
期刊
前几天下班路上读汪曾祺的小说,等车时读了一篇,车上读了四篇,到家后意犹未尽,再读一篇。汪公的小说随时可读,可以读很多遍。如今的短篇小说不那么容易读,不够迷人,因为技巧把人挡住了。技巧之外,东西不多。汪曾祺的小说则相反。  苏东坡和张居正都说过,绚丽之后的平淡,才是了不起的。汪公早年也多在技巧上用功,晚年得自在,回归传统,心中无藩篱,放手写来,最能得笔记文的神韵。  汪曾祺写兽医姚有多“生活很简朴”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军工”的一则只有8字的评论火了。2021年7月16日,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我国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演示验证项目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据介绍,发展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可作为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子级,是航天航空技术的高度融合体。针对这则新闻信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
期刊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强调了“强力意志”,他反对传统的道德,因为那有违自然之道。所以,他认为“强者并非就是天生的强者,强者是在生活的磨练当中锻造而成”。这种不屈从于命运而去顺应自然的强者意志,让尼采的“超人”学说风行一时,毕竟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人类社会亦如此。  毛泽东在1917年的《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决定了这种转折的奥秘便在“体育之效”。所谓“效”是意志的外现
期刊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两类人,一种人每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表面上见识颇多,实则废话一堆;而另一种人沉默寡言,谨言慎行,但在关键时刻寥寥几句却使人醍醐灌顶。  越是智慧的人,越是沉静简单,正如老子有言:大道至简,大道理总是极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  人生亦是如此,要想活得精彩,就得删繁就简。  易中天先生曾对“高级的东西”有过这样的见解,“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一种观点、一
期刊
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熟悉的东西越看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出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不少
期刊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珍妮特·温特森曾在《守望灯塔》中写到:“没有什么会被忘记,也没有什么会被失去。”得失于人生,于岁月,于无垠宇宙,应将其视为起点,为终点,还是过程?以吾之拙见,唯有将
期刊
常言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作为当代青年,应承中华之精神,托起复兴强国的梦想,争做祖国脊梁。  何为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以爱国奉献为底色。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不少爱国志士:因家亡国破,投江明爱国之志的屈原,用壮举向世人证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忍受疼痛,在后背刺上“精忠报国”的岳飞,用行动谱写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至今日,人们也在用奉献诠释着中国精神:“雄
期刊
2021年7月18日,上海天文館对公众开放。这个全球最大天文馆从2014年立项,到2021年对外开放,背后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近十年的呼吁与倡导。  叶叔华是新中国首位天文台女台长,主持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这一系统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她也是第一位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的中国科学家,被国际同行亲切称为“Madam Ye”。叶叔华提出建设
期刊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鱼儿跃于大海,鲜花生于土壤,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成长着,人亦如此。只有寻找到正确且适合自己的路,才能焕发出人生的光彩。  行适己之道,催人坚定意志。才女林徽因16岁时跟随父亲出国时,父亲告诫她,务必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注重实践以开拓眼界。自那时起,林徽因便对西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未来事业的方向,最终取得了不朽的成就。由此可见,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