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临床过程和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因急性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出院后的随访,排除电解质异常、热性惊厥、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引起的惊厥,观察患儿的复发及预后情况.结果 286例中有22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发病年龄6个月~2.6岁.惊厥多数呈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少数为部分性发作,惊厥发作多在病程的第1~3天,无频繁发作.出院后随访1~2年,均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BICE高发于1~2岁的幼儿,惊厥在病程早期发生,以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多见,易于控制,无复发,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严重胰体尾损伤进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2例严重胰体尾损伤(脾脏及脾血管完好)患者,采用了保留脾脏与脾血管的方法进行胰腺远端的切除.在胰腺颈部横断胰腺,显露脾动静脉,自胰腺的体部向脾脏方向分离脾动静脉血管与胰腺.不需离断脾动静脉和胃短血管,不需游离脾脏.结扎胰头侧主胰管,胰腺近断端间断褥式缝合.结果 12例患者均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株UL136基因的序列特征与基因多态性.方法 从10例广州感染新生儿体内分离获得2株(D2、D3)临床HCMV分离株,经多重PCR鉴定后进行UL136基因全序列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克隆,构建HCMV UL136-pMD18-T重组质粒.经基因测序及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分析其核酸序列稳定性、编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与特征.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细胞在进展过程中可发生失分化,以致于术后~(131)I治疗或甲状腺素替代疗效差或无效,成为目前DTC治疗的难题之一.维甲酸作为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在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维甲酸能够诱导失分化的DTC细胞再分化,提高肿瘤组织对~(131)I的摄取能力,从而提高DTC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