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安居苑小学开展“拥抱2014 经典诵读”活动,几百名学生齐声诵读《三字经》等经典著作,场面蔚为大观。学校希望通过引导孩子们诵读经典著作,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无独有偶,去年也有媒体报道称,武汉市教育局要求小学生每天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10~20分钟。国学重回教育领域,让孩子从小接触国学经典,这当然值得提倡,但究竟孩子从多大开始阅读为宜,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经典著作?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种类繁多的国学书籍
笔者走访了几家新华书店,看到少儿读物区里有琳琅满目的国学类读物。包装精美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弟子规》……整齐排列。随意翻开几本,可以看到著作原文都配上了汉语拼音注释和卡通插图。还有精装版本的国学经典系列,里面带有DVD同步教学视频。当然,价格也不菲,配有6张DVD和3本经典著作的儿童套装售价将近200元。
因为是工作日,书店里的儿童和家长不是很多,笔者随机采访了带着4岁女儿挑选书籍的谢女士。“我女儿在幼儿园中班,听其他家长说是时候该让孩子读点《三字经》了,这才来买书的。”谢女士说道,“现在孩子自己肯定看不懂,但是我觉得让孩子现在接触一点对以后肯定有好处。”
国学类儿童图书市场的繁荣,从侧面印证了“国学热”现象。书店管理人员介绍说,这些国学类儿童读物销量很好,购买对象从四五岁到小学一二年级的都有。面对种类繁多的同类型书籍,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选购?她也给出建议,孩子年龄小,大多需要在家长指导下阅读,以家长看得懂、说得清为宜,毕竟国学经典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理解很困难。
国学回归是历史必然
近些年“国学热”兴起,小学生诵读经典、穿汉服、进国学班等各类新闻不断涌现。面对此现象,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冉启斌副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这些年‘国学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9世纪中期以后,中华民族遭到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挫败;‘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文革’又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破坏……如今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重新认识,国学重归主流,实属必然。”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认为,诵读国学经典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国学经典是经过前人提炼的优秀文化著作,这些思想精华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影响深远。也许孩童对于诵读的内容不能理解,但是留下记忆,将对他们树立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巩固加强母语文化在其心中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国学热”的确对于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分析孩童诵读国学经典这一现象。冉启斌副教授提醒老师和家长在引导学生时,要格外注意理性阅读,“例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含有一些比较狭隘的观念,如过多关涉孝悌的人伦说教等。这些观念在儒家早期提出时有其意义,但在现代社会则难免过时。另外,除了宗教经典、宗教教义以外,儿童诵读古代经典在其他现代文明社会中作为一项提倡的活动并不多见。”
孩童国学诵读几点注意
上小学二年级的璐璐,现在可以背诵整篇《三字经》。她说,班里的同学都会背,现在已经开始背《弟子规》了。当被问到是否能解释一下所背的内容时,璐璐摇摇头说,反正是老师让大家一起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针对儿童诵读国学,提出几点建议。第一,经典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课外补充,不能替代历史教育、语文教育、思想教育。第二,经典很多,一定要有选择。作为古代幼学启蒙读本的《三字经》、记录大师及弟子言论的《论语》(节选)等比较适合,而过于夸张、甚至可能产生误导的《二十四孝图》等,就不宜给儿童学习。第三,要进行适度、简单的讲解。
诵读经典,不论对孩童还是成年人,不论是个人诵读还是集体朗诵,都应该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过程,它会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汉语之美、汉文化之博大精深。倘若硬性要求小学生像背英语单词、课文一样地背诵传统经典,则偏离了通过诵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教化的真正目的。
种类繁多的国学书籍
笔者走访了几家新华书店,看到少儿读物区里有琳琅满目的国学类读物。包装精美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弟子规》……整齐排列。随意翻开几本,可以看到著作原文都配上了汉语拼音注释和卡通插图。还有精装版本的国学经典系列,里面带有DVD同步教学视频。当然,价格也不菲,配有6张DVD和3本经典著作的儿童套装售价将近200元。
因为是工作日,书店里的儿童和家长不是很多,笔者随机采访了带着4岁女儿挑选书籍的谢女士。“我女儿在幼儿园中班,听其他家长说是时候该让孩子读点《三字经》了,这才来买书的。”谢女士说道,“现在孩子自己肯定看不懂,但是我觉得让孩子现在接触一点对以后肯定有好处。”
国学类儿童图书市场的繁荣,从侧面印证了“国学热”现象。书店管理人员介绍说,这些国学类儿童读物销量很好,购买对象从四五岁到小学一二年级的都有。面对种类繁多的同类型书籍,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选购?她也给出建议,孩子年龄小,大多需要在家长指导下阅读,以家长看得懂、说得清为宜,毕竟国学经典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理解很困难。
国学回归是历史必然
近些年“国学热”兴起,小学生诵读经典、穿汉服、进国学班等各类新闻不断涌现。面对此现象,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冉启斌副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这些年‘国学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9世纪中期以后,中华民族遭到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挫败;‘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文革’又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破坏……如今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重新认识,国学重归主流,实属必然。”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认为,诵读国学经典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国学经典是经过前人提炼的优秀文化著作,这些思想精华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影响深远。也许孩童对于诵读的内容不能理解,但是留下记忆,将对他们树立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巩固加强母语文化在其心中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国学热”的确对于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分析孩童诵读国学经典这一现象。冉启斌副教授提醒老师和家长在引导学生时,要格外注意理性阅读,“例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含有一些比较狭隘的观念,如过多关涉孝悌的人伦说教等。这些观念在儒家早期提出时有其意义,但在现代社会则难免过时。另外,除了宗教经典、宗教教义以外,儿童诵读古代经典在其他现代文明社会中作为一项提倡的活动并不多见。”
孩童国学诵读几点注意
上小学二年级的璐璐,现在可以背诵整篇《三字经》。她说,班里的同学都会背,现在已经开始背《弟子规》了。当被问到是否能解释一下所背的内容时,璐璐摇摇头说,反正是老师让大家一起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针对儿童诵读国学,提出几点建议。第一,经典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课外补充,不能替代历史教育、语文教育、思想教育。第二,经典很多,一定要有选择。作为古代幼学启蒙读本的《三字经》、记录大师及弟子言论的《论语》(节选)等比较适合,而过于夸张、甚至可能产生误导的《二十四孝图》等,就不宜给儿童学习。第三,要进行适度、简单的讲解。
诵读经典,不论对孩童还是成年人,不论是个人诵读还是集体朗诵,都应该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过程,它会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汉语之美、汉文化之博大精深。倘若硬性要求小学生像背英语单词、课文一样地背诵传统经典,则偏离了通过诵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教化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