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基于STEAM理念落实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思路,结合课程案例的设计流程,阐明STEAM理念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STEAM理念;初中化学教学;教学案例;核心素养
所谓STEAM理念,主要包含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属于多项学科融合展開的一类综合类教育。STEAM属于从“STEM”演变过来的模式,其目的为突破学科限制,经由充分运用学科素养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对于思维逻辑严谨的化学学科十分重要,教师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单向填充式教学打消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化学教学未来发展趋势,准备与应对措施不足,且不能积极应用先进教学技术、科学技术展开教学。
第三,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然而一部分教师依然仅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以之为凭证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展开评价,甚至个别教师为了不影响学校升学率,不能勇于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STEAM理念落实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路
第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正视自身教学存在的固有问题,致力于提升自我、解决问题,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强化自身教学思路,使教学方式更丰富,确保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二,虽然以往面授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网络教学的全面开展以及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有效应用,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能让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展开学习。因此教师也要对网络展开综合利用,将网络教学、多媒体以及面授教学充分结合到一起来创新、丰富教学模式。
第三,教师在设计、开展教学时,应该注重对“STEAM”理念进行充分应用,打破学科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对多学科加以综合应用,提升学生探索能力,大胆应用丰富、创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展开多角度评价,将注意力放在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针对其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学习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价,确保以正向、激励性语言展开评价,逐渐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三、设计案例
本文将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的《分子和原子》为例,进行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标当中提到有关实验重点是要探析微观粒子主要性质,而在对分子、原子间关联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建议借助“球棍模型”。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模型能够指明原子大小,不能使学生自主形成原子的大小思维,对相关知识的主动探索是不利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会运用橡皮泥引导学生对分子、原子关系加深理解,然而用橡皮泥进行模型拼接并不规范,缺乏美感。在对其他学科进行掌握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3D打印技术有所了解,并且与之结合设计了相应教学案例,将设计重点放在引导初中生自主形成相关知识,将美育理念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这种案例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借助3D打印技术将多种分子打印出来,从而对物质、分子与原子间关系加以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可知,学生能够对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间关系、分子与原子间联系进行深入理解,而这正是化学学科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学生如果想在电脑端对分子空间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具备相应几何知识,这就使得这种案例设计需要初中生拥有综合素养,主要是因为分子美感设计在艺术范畴中,3D分子则属于工程领域。该案例需要设计的课时是2课时:
第一,课时1:该课时目的为将各类宏观物质模型图提供给学生,使其明确世上存在的各种微粒,并且对物质、分子和原子间关联进行初步理解,在实验探究结束后,对分子性质加深理解。随后要在电脑端设计完成分子结构,同时确保其具有美感。在通常情况下,3D打印耗时较长,因此应该在课后打印。学生需要打印的内容包括了自主翻阅资料所掌握的分子,以及教师课上规定设计的分子。
第二,课时2:需要学生对相应模型做出说明,其内容包含了:①对氢气、氧气以及臭氧等分子的构成微粒加以说明;②说明水分子当中是否存在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当中是否存在氧分子。③从分子角度出发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间的区别加以理解。④从分子角度出发对空气与水间的区别加以理解。
在课时2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使其逐步构建微粒观,并且使其能够从微粒观角度出发,对宏观物质及其变化加以解释,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标要求加以落实。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整体学习流程加深理解,需要对其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评价表格需要在正式开课前下发给每一名学生,使其在完成学习之后按照自我评估的方式明确自身是否达成了相应学习目标,这对学生全程学习可以具有较明显的指导意义。在课程结束之后,化学教师应当按照评价表格来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为学生逐渐树立学习信心。
四、结论
总体而言,当今各个学校正在逐步应用先进的STEAM理念展开教育,这不仅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合,更能够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教学设计可以推动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将多学科加以有效融合,进而以身作则,培养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认识[J].学周刊,2019(04):30-31.
[2]石清湘.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8.
◆关键词:STEAM理念;初中化学教学;教学案例;核心素养
所谓STEAM理念,主要包含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属于多项学科融合展開的一类综合类教育。STEAM属于从“STEM”演变过来的模式,其目的为突破学科限制,经由充分运用学科素养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对于思维逻辑严谨的化学学科十分重要,教师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单向填充式教学打消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化学教学未来发展趋势,准备与应对措施不足,且不能积极应用先进教学技术、科学技术展开教学。
第三,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然而一部分教师依然仅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以之为凭证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展开评价,甚至个别教师为了不影响学校升学率,不能勇于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STEAM理念落实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路
第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正视自身教学存在的固有问题,致力于提升自我、解决问题,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强化自身教学思路,使教学方式更丰富,确保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二,虽然以往面授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网络教学的全面开展以及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有效应用,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能让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展开学习。因此教师也要对网络展开综合利用,将网络教学、多媒体以及面授教学充分结合到一起来创新、丰富教学模式。
第三,教师在设计、开展教学时,应该注重对“STEAM”理念进行充分应用,打破学科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对多学科加以综合应用,提升学生探索能力,大胆应用丰富、创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展开多角度评价,将注意力放在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针对其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学习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价,确保以正向、激励性语言展开评价,逐渐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三、设计案例
本文将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的《分子和原子》为例,进行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标当中提到有关实验重点是要探析微观粒子主要性质,而在对分子、原子间关联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建议借助“球棍模型”。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模型能够指明原子大小,不能使学生自主形成原子的大小思维,对相关知识的主动探索是不利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会运用橡皮泥引导学生对分子、原子关系加深理解,然而用橡皮泥进行模型拼接并不规范,缺乏美感。在对其他学科进行掌握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3D打印技术有所了解,并且与之结合设计了相应教学案例,将设计重点放在引导初中生自主形成相关知识,将美育理念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这种案例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借助3D打印技术将多种分子打印出来,从而对物质、分子与原子间关系加以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可知,学生能够对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间关系、分子与原子间联系进行深入理解,而这正是化学学科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学生如果想在电脑端对分子空间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具备相应几何知识,这就使得这种案例设计需要初中生拥有综合素养,主要是因为分子美感设计在艺术范畴中,3D分子则属于工程领域。该案例需要设计的课时是2课时:
第一,课时1:该课时目的为将各类宏观物质模型图提供给学生,使其明确世上存在的各种微粒,并且对物质、分子和原子间关联进行初步理解,在实验探究结束后,对分子性质加深理解。随后要在电脑端设计完成分子结构,同时确保其具有美感。在通常情况下,3D打印耗时较长,因此应该在课后打印。学生需要打印的内容包括了自主翻阅资料所掌握的分子,以及教师课上规定设计的分子。
第二,课时2:需要学生对相应模型做出说明,其内容包含了:①对氢气、氧气以及臭氧等分子的构成微粒加以说明;②说明水分子当中是否存在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当中是否存在氧分子。③从分子角度出发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间的区别加以理解。④从分子角度出发对空气与水间的区别加以理解。
在课时2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使其逐步构建微粒观,并且使其能够从微粒观角度出发,对宏观物质及其变化加以解释,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标要求加以落实。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整体学习流程加深理解,需要对其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评价表格需要在正式开课前下发给每一名学生,使其在完成学习之后按照自我评估的方式明确自身是否达成了相应学习目标,这对学生全程学习可以具有较明显的指导意义。在课程结束之后,化学教师应当按照评价表格来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为学生逐渐树立学习信心。
四、结论
总体而言,当今各个学校正在逐步应用先进的STEAM理念展开教育,这不仅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合,更能够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教学设计可以推动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将多学科加以有效融合,进而以身作则,培养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认识[J].学周刊,2019(04):30-31.
[2]石清湘.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