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初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基于现有的工作经验,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出发,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27-02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其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学生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得并不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结合当今时代和学生的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嵌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意义
  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是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具有时代意义,进而能够向学生传递更积极、更先进的思想价值理念。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同时还给学生普及一定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与法律常识。而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最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素养、敬业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
  (一)对教材的挖掘和整合度不够。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的契合点,但是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地挖掘和整合教材的内容,完全按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本内容按顺序给学生讲解。比如在学习《发现自己》时,教师直接按照教材内容,先讲第一框“认识自己”,再讲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所引用的课堂引入案例都是完全照搬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与时代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时代的发展速度快于课本的更新速度。因此要想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重新梳理《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其次,虽然有部分教师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与法治》课融合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融合点,在讲课过程中比较生硬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导致整节课的内容缺乏连贯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重新挖掘和整合教材,从国家、个人和社会这三个层次出发,进一步梳理教材内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时代相脱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结晶,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所以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能够和时代接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到的案例比较多,案例教学也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课堂引入、还是讲解重难点时都需要借助案例。但是部分教师所选用的道德与法治案例比较滞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脱离。比如在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时,部分教师都采用《鲁滨逊漂流记》的片段作为课堂引入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探讨“鲁滨逊是否真的与世隔绝”这个问题,来得出“自己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结论”。虽然这个案例比较典型,但是其与当前的社会关系较小,甚至有些学生没有阅读过这本书,因此这个案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丰富的社会生活》这节课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其与当今社会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容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就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两方面的内容,选择当下发生的具体事件作为案例。比如让学生结合新冠肺炎期间的个人行动,来探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也要围绕着学生的日常点滴开展教学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传递出的内容都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因此其抽象性比较强。虽然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其社会经验较少,接触的领域也比较少,很多案例和社会问题学生无法理解。比如在学习《建設美好祖国》时,部分教师为了突出个人对祖国的贡献这一重点,选择许多专业性较强的案例,导致学生对案例理解得不深入。不仅无法将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同时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理解得也并不透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将现有的教学模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策略
  (一)挖掘教材素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就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因此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的价值因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中。首先,教师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1]。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够奉献社会,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爱岗,敬业,热爱生活。其次,教师要找到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比如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时,教师可以提取课程的关键词“法”“公民”。教师可以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内容相结合,同时将“公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层面相结合。进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法,同时还要让学生懂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法律规范自身的行为。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剖析自己,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正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本身紧密结合,不仅可以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道德与法治》课时代化。《道德与法治》课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时代因素,增强课程的时代感,让学生学习到最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总是拘泥于教材,相反,要尽可能将社会热点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发展现状。比如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利用中美贸易战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现状,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还可以给学生讲解我国的发展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富强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一带一路”出发,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富强的道路上为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2]。进而让学生树立爱国之情。同时在选取案例时,要重视案例的全面性。让学生通过一个案例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家的发展现状,同时还能够意识到当前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国决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引入时代因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用性,同时改变了传统课堂拘泥于教材的弊端,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时代接轨,避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滞后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完善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代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在课堂上直接将理论灌输给学生,不方便学生理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首先,教师要了解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有责任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理解和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学习《亲情之爱》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学生日常和父母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同时还可以设计短剧,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进而转变和父母相处的方式,合理地处理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同时教师还可以让自己学生分享与家人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叙述不仅更具有感染力,还可以让学生回顾亲情,重新感悟亲情。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品质。
  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灵活地掌握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结合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细微之处入手,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洪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祖国,2017(17):257.
  [2]张怡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探究[J].才智,2019(10):1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直觉思维就是指,学生对于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就产生直观感对数学问题作出解答的一种能力。如果学生对某种数学知识产生了直觉,就可以深入对此知识进行理解,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提升,学习到数学知识的本质。由此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提出几点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
期刊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积极价值是无可估量的。而如何将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运用,去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是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渗透和引导的。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我们要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认识和运用。而如何使他们与语文教学进行更好地融合,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也要积极地进行更多有效策略的经验总结和不断运用,才能使学生自身感受到更多来自于民族
期刊
【摘要】以往,因为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审美教育,所以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审美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就必须要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22-02  前言  小学教育
期刊
【摘要】家庭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家庭教育应该以优秀的道德和文化为主,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行和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策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树立科学教育观;创造文明施教家庭,把握施爱的程度;重视孩子生活教育,培养以德树人意识。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农村家庭教育 改变策略 
期刊
【摘要】在我们国家,因为外来人口务工的现象,导致我们国家留守儿童的问题较为严重,虽然说许多留守儿童都能够在自己的家中不缺吃喝得到一定的教育,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心理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引发留守儿童犯罪。在留守儿童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也是使他们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
期刊
【摘要】初中生正是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一个阶段。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课程也是初中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传统的语数外等科目,其对学生三观的塑造以及良好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课程的时候便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阐述或者是说教型的授课。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动向创造更适合于初中生的课堂。本文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外研究人员对符合现代发展现状的教师给予了更高要求,提出了以提升教师自身技术为主的新型教学概念。TPACK模式将教师置身于教学方式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实施上;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这一模式在现有的中国文献中提及较少,还停留在对其概念、作用及经验学习的研究范畴,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上更多关注在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上。其作用还未涉
期刊
【摘要】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充分意识到特殊院校德育工作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本文对特殊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制度和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学情境法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特殊教育学校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促进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价值观念逐渐呈向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广泛传播,对正处于成长之中的幼儿和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幼儿和青少年产生错误的引导,最终导致其走上错误的道路。面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必须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其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将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会吞噬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提出了三种全新的改革路径,旨在使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得到弥补,使教学活动能贴合学生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