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家李培林先生曾经写了《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书中以那些嵌生在繁华都市里即将走上消亡路上的村落(即“城中村”)为研究对象,作者用羊城村这个虚构的学名来指称。城中村在现代城市和传统村落之间做着妥协并得以暂时艰难的生存下来。这些村落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着实让人感到吃惊并心生敬佩。
村落,一个多少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名称,它往往让人想起了田园牧诗般的乡间生活,充满惬意,鸡犬相闻,温情脉脉。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有那么许多文人骚客翘首期盼着能够回到田园,以田园生活为乐,才有那么许多描写秀美的村落生活的诗词歌赋。
然而曾几何时,村落怎么就和诸如“终结”、“死亡”及衰败和破落一类的词语联系起来了呢?学人们大可以以这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来解释这种城中村村落的终结。因为一般的人们都认为这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既然这是村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那么人们就愿意有意无意的把村落往坟墓里逼迫驱赶。村落保持传统的顽强抵抗力量和外界城市化力量的对抗的结果便是城中村现象的出现。
城中村的存在固然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因为它处在或曾经处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它被城市所吞噬的可能性要比其他类型的村落大得多。现在在这些村落所处的城市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村落已经不存在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中村虽有村落之名而无村落之实。
现有的城中村以及即将步其后尘进入城市化进程的这一类村落,在全国所有的村落中毕竟是少数,因为城市总的面积不过占国土面积的很小比例。因此对其他村落以及它的成员来说,他们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栖身之所会被城市吞噬,而是担心经济不能够迅速发展,村民不能富裕,他们甚至还似乎“饿汉不知饱汉撑的痛苦”,期望着能够在什么时候突然土地也被征了,然后可以像现在城中村的村民一样静坐着收房租、发横财。这一类农村,在中国是属于一般的农村,占绝大多数。
城中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和村落,是在城市化边缘上挣扎的一类农村。除了学者关注的城中村,以及如前所述的绝大多数一般的村落之外,还有第三类村落似乎落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即笔者在标题中所指的这类村落,处在穷乡僻壤的自然村。笔者也把它们称作即将“终结的村落”。不过在本文中它们和李培林先生所说的村落是不一样的。虽然两者都是行将消亡的实体,但是两者死亡时侯的痛苦程度并不一样。如果说,城中村的消亡是随着城市化的演进而进行的,因而村落是在痛并快乐中守着财富而死去的话,那么笔者这里所说的这一类村落却是因为穷困和饥饿而日渐消亡的村落。
这样一种想法是笔者在参加了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的一个调查课题之后所产生的。我们的调查地点选在河北省张家口的一个山区地带。众所周知,在山区地带由于耕地和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村落布局非常分散,因而一个行政村往往都有许多个小自然村组成。在传统时代,落后而且相对封闭的经济生产条件下,这些小村落的村民过着悠闲而又充实的小农生活。在集体化生产时代,村民也很少与外界交往,所以很是安于现状,无欲无求。
然而现在的境况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从行政村主村穿过,公共交通的便利带来了行政村附近村民经济状况的改变;年轻的人们也通过外出打工而了解到了外部世界的鲜活信息。商品经济的思潮随之刮到了原本相当闭塞的村落里。于是,那些靠近马路的地段开始值钱,人们开始向这里聚集。虽如是说,但是笔者可以肯定,这种人们的聚集并不能和所谓的小城镇化运动划上等号,因为这里涉及到的仅仅是村民居所的位移,和职业的转换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所有这些变化对那些远离马路在山沟深处的小山村意味着什么呢?先是衰败,然后是消亡,它终将被甩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舞台。这种发展逻辑已经很清楚的用现实呈现给人们了。这一点对这些村落里的村民来说非常清楚,没有一个人会对村落的继续生存感到乐观。
站在田野上,举目四望,你尽可以欣赏山区优美的景象,但是这对村民来说只不过是穷山恶水而已。更加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那些破败不堪的用茅草作屋顶的土坯房屋,还有那些白发苍苍的拄着拐杖的老头老太太。很苍凉,年轻的后辈们大都已经迁出去了。尽管在行政村买房基地要花很多钱,也要花很多精力,但是老人们也还是求爷爷告奶奶的帮着子女把家安在了大村子里,可是他们自己却留守在这片曾经非常热闹且盈漫着劳动号角的村落里,因为这里才是真正的“家”。虽然有古训,“父母在,不分家”,但是在这里,由于生存环境的艰辛,这种美德终成为奢望。
李培林先生曾说过,人们原来以为,村落的终结与农民的终结是同一个过程,就是非农化、工业化或户籍制度的变更过程,但在现实中,村落作为一种生活制度和社会关系网络,其终结过程要比作为职业身份的农民更加延迟和艰难,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工业化的伴随曲,它展现出自身不同于工业化的发展轨迹。在我们所说的这些村落里,村落的消亡和村民职业的改变更加是不沾边的事情,村民之所以要迁出原来的村落,完全是因为交通以及生存的便利,全然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职业。
在这些被忽视的小山村,也许偶尔还能看见几个似漏网之鱼的年轻人,但是他们的未来却已经不是在这里了。或许你也还能看到几个调皮的小孩子在一块曾经非常热闹然而现在却冷冷清清的村落的空地上玩耍,但是他们不过是因为父母外出干活暂时寄存在祖父母这里而已。我们很难想象得到,等这一批老人作古之后,这个村落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吗?多少年后,对村民的后代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他们也许会吃惊的看着他们的父母,心里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想不到我们的祖辈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竟然能够在这些不毛之地生活下来!
关于这些小自然村的消亡而言,和城中村的消亡趋势相比较,笔者认为两者还存在着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正是这样一种区别才使得双方在面临最终命运审判到来的时候,一个会显得比较安详,而另一个却显得那么痛苦。那就是,城中村的消亡最终将要由外界的强制来实现,虽然是强制但却是上向的改变,然而我们所接触的这些小山村的消亡是自残式的,村民迁出原来村落的行动从来没有什么行政的外在的力量在逼迫着他们,而完全是村民们自愿的而且也是无奈的选择。
这些坐落在山沟里的穷困小山村的消亡过程真正称得上涅槃了,不,不是涅槃。这样的村落是在穷苦中死去,在一声叹息中死去,无奈的死去。
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这些即将逝去的村落奏哀乐,而仅仅是作为一个具有怀旧情怀的人所发出的叹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行,总会付出许多的代价,包括死亡。
村落,一个多少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名称,它往往让人想起了田园牧诗般的乡间生活,充满惬意,鸡犬相闻,温情脉脉。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有那么许多文人骚客翘首期盼着能够回到田园,以田园生活为乐,才有那么许多描写秀美的村落生活的诗词歌赋。
然而曾几何时,村落怎么就和诸如“终结”、“死亡”及衰败和破落一类的词语联系起来了呢?学人们大可以以这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来解释这种城中村村落的终结。因为一般的人们都认为这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既然这是村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那么人们就愿意有意无意的把村落往坟墓里逼迫驱赶。村落保持传统的顽强抵抗力量和外界城市化力量的对抗的结果便是城中村现象的出现。
城中村的存在固然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因为它处在或曾经处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它被城市所吞噬的可能性要比其他类型的村落大得多。现在在这些村落所处的城市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村落已经不存在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中村虽有村落之名而无村落之实。
现有的城中村以及即将步其后尘进入城市化进程的这一类村落,在全国所有的村落中毕竟是少数,因为城市总的面积不过占国土面积的很小比例。因此对其他村落以及它的成员来说,他们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栖身之所会被城市吞噬,而是担心经济不能够迅速发展,村民不能富裕,他们甚至还似乎“饿汉不知饱汉撑的痛苦”,期望着能够在什么时候突然土地也被征了,然后可以像现在城中村的村民一样静坐着收房租、发横财。这一类农村,在中国是属于一般的农村,占绝大多数。
城中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和村落,是在城市化边缘上挣扎的一类农村。除了学者关注的城中村,以及如前所述的绝大多数一般的村落之外,还有第三类村落似乎落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即笔者在标题中所指的这类村落,处在穷乡僻壤的自然村。笔者也把它们称作即将“终结的村落”。不过在本文中它们和李培林先生所说的村落是不一样的。虽然两者都是行将消亡的实体,但是两者死亡时侯的痛苦程度并不一样。如果说,城中村的消亡是随着城市化的演进而进行的,因而村落是在痛并快乐中守着财富而死去的话,那么笔者这里所说的这一类村落却是因为穷困和饥饿而日渐消亡的村落。
这样一种想法是笔者在参加了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的一个调查课题之后所产生的。我们的调查地点选在河北省张家口的一个山区地带。众所周知,在山区地带由于耕地和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村落布局非常分散,因而一个行政村往往都有许多个小自然村组成。在传统时代,落后而且相对封闭的经济生产条件下,这些小村落的村民过着悠闲而又充实的小农生活。在集体化生产时代,村民也很少与外界交往,所以很是安于现状,无欲无求。
然而现在的境况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从行政村主村穿过,公共交通的便利带来了行政村附近村民经济状况的改变;年轻的人们也通过外出打工而了解到了外部世界的鲜活信息。商品经济的思潮随之刮到了原本相当闭塞的村落里。于是,那些靠近马路的地段开始值钱,人们开始向这里聚集。虽如是说,但是笔者可以肯定,这种人们的聚集并不能和所谓的小城镇化运动划上等号,因为这里涉及到的仅仅是村民居所的位移,和职业的转换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所有这些变化对那些远离马路在山沟深处的小山村意味着什么呢?先是衰败,然后是消亡,它终将被甩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舞台。这种发展逻辑已经很清楚的用现实呈现给人们了。这一点对这些村落里的村民来说非常清楚,没有一个人会对村落的继续生存感到乐观。
站在田野上,举目四望,你尽可以欣赏山区优美的景象,但是这对村民来说只不过是穷山恶水而已。更加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那些破败不堪的用茅草作屋顶的土坯房屋,还有那些白发苍苍的拄着拐杖的老头老太太。很苍凉,年轻的后辈们大都已经迁出去了。尽管在行政村买房基地要花很多钱,也要花很多精力,但是老人们也还是求爷爷告奶奶的帮着子女把家安在了大村子里,可是他们自己却留守在这片曾经非常热闹且盈漫着劳动号角的村落里,因为这里才是真正的“家”。虽然有古训,“父母在,不分家”,但是在这里,由于生存环境的艰辛,这种美德终成为奢望。
李培林先生曾说过,人们原来以为,村落的终结与农民的终结是同一个过程,就是非农化、工业化或户籍制度的变更过程,但在现实中,村落作为一种生活制度和社会关系网络,其终结过程要比作为职业身份的农民更加延迟和艰难,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工业化的伴随曲,它展现出自身不同于工业化的发展轨迹。在我们所说的这些村落里,村落的消亡和村民职业的改变更加是不沾边的事情,村民之所以要迁出原来的村落,完全是因为交通以及生存的便利,全然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职业。
在这些被忽视的小山村,也许偶尔还能看见几个似漏网之鱼的年轻人,但是他们的未来却已经不是在这里了。或许你也还能看到几个调皮的小孩子在一块曾经非常热闹然而现在却冷冷清清的村落的空地上玩耍,但是他们不过是因为父母外出干活暂时寄存在祖父母这里而已。我们很难想象得到,等这一批老人作古之后,这个村落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吗?多少年后,对村民的后代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他们也许会吃惊的看着他们的父母,心里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想不到我们的祖辈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竟然能够在这些不毛之地生活下来!
关于这些小自然村的消亡而言,和城中村的消亡趋势相比较,笔者认为两者还存在着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正是这样一种区别才使得双方在面临最终命运审判到来的时候,一个会显得比较安详,而另一个却显得那么痛苦。那就是,城中村的消亡最终将要由外界的强制来实现,虽然是强制但却是上向的改变,然而我们所接触的这些小山村的消亡是自残式的,村民迁出原来村落的行动从来没有什么行政的外在的力量在逼迫着他们,而完全是村民们自愿的而且也是无奈的选择。
这些坐落在山沟里的穷困小山村的消亡过程真正称得上涅槃了,不,不是涅槃。这样的村落是在穷苦中死去,在一声叹息中死去,无奈的死去。
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这些即将逝去的村落奏哀乐,而仅仅是作为一个具有怀旧情怀的人所发出的叹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行,总会付出许多的代价,包括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