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难,经济背景不景气虽然是重要因素,但大学生自身求职能力偏弱是根本原因。“社会化”理论的引入,可以分析90后大学生求职能力的不足,高校要加强“社会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而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化 90后 就业指导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项目编号:CSQ15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白照坤,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27-0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也随之增长,加之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与之相对的,却是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弱化,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破解这一难题,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90后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分析他们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其就业竞争力弱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从高校到社会,毕业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提升就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校生通过正确引导,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前的主要教育阵地,可以采取措施,完善社会化教育体系,增强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社会化”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
高校是大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阵地,承担着促使大学生社会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职责。因此,以“社会化”理论体系为引导,审视90后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就能更清晰地发现90后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由德国社会学界齐美尔在1894年提出。在《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齐美尔指出“社会化”就是指个体通过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
从人的成长历程来看,“社会化”是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从稚嫩到成熟的重要指标,是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离开社会,或者不能顺利实现“社会化”,作为个体的人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
根据这一理论,个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的认同,并能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技能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等方面。而求职是大学生开始接触社会的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对社会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意识和行动,进而影响大学生求职的效果。
二、“社会化”理论视域下90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
通过“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概念的引入,结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表现出被动、孤僻甚至抵制情绪,融入社会进程缓慢的情况,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专业技能不精、角色认识不足、互动能力较弱等问题,表现在就业竞争力上,就是工作能力弱化、个人行为偏差、人际关系紧张、个人道德失衡等现象。
(一)工作能力弱化,实践能力不强
“大学生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而融入社会的前提则是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是对毕业生的最基本要求。目前有的90后学生视上大学为“走过场”,抱着“及格万岁”、“毕业等于失业”的消极情绪,不求上进,甚至出现厌恶上进,把上进当成“作秀”的负面态度,大学生活基本上是在上网、娱乐、谈恋爱等事情中度过的。大学生不研究专业知识,对专业技能掌握不精,导致日后工作时连基本的专业技术问题都无法解决,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自己的发展。
不专心学习专业知识会导致不良学风的产生,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的形成是磨练个人意志、素质的重要途径。不踏实学习很难产生问题意识,更谈不上持久的耐力、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这些良好素质,对于完成工作任务来说,甚至比工作的技能更重要。
此外,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要。实践能力既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企业反映招聘的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不强,工作表现让人失望。这种现象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密不可分,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条件,可有的学生就是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较低,直接导致在工作岗位上能力低效、工作效益不理想。
(二)不会与他人交流,人际关系紧张
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过分的呵护和应试教育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盲目追求分数,不重视其他能力的培养,且动手的独立性较差,在处理问题时手足无措。而同样是受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90后大學生的性格却很独立,重视自己个性的张扬和表现,时刻希望自己的意见被接受、被关注。心理和现实的矛盾在部分90后大学生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具体表现为既希望个性解放,又不想承担责任;既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又不知道尊重别人;既希望获得一切,又不知道感恩。
我们通过校内招聘活动观察90后大学生的表现,有部分学生在面试时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也有些学生为了在面试中压倒众人,故意打压应聘对手,不尊重应聘对手。在工作上过于自闭内向,缺乏沟通互动能力,不能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
(三)角色认识不足,导致个人行为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90后大学生不想找工作。我们把用人单位请进来,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动员学生参加招聘会,学生都不积极参加,这反映出部分90后学生在意识上拒绝就业、回避就业。这种意识与角色定位不准有很大关系,学生不想尽早把自己打造成“职场人”,而是选择了舒舒服服地被家里养着,或者一定要选择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否则不找工作 。 角色认识不足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是“社会的精英”,这就容易导致在求职时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甚至排斥基层蓝领工作,只向往体面高级且适合自己的白领工作;二是缺乏角色变迁意识,拒绝角色转换。90后大学生备受父母的呵护,他们拒绝吃苦,不敢面对社会,多沉迷、留恋于“学生”身份,从而在潜意识中拒绝“职业人”,也不去做任何的就业准备,更不愿参加工作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四)心理耐挫力不够,经不起打击
在职场中工作难免会有差错,有错能改才能得到历练,才能更快成长。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成长条件优越,事情不论大小,多由父母包办,即使出现纰漏,也多由父母担当。所以通过就业跟踪反馈,我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依赖心理较强,缺乏社会磨练,很多事情不能自理,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批评和挫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往往表现出自律意识不强,自强能力较差,对他人漠不关心,缺少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缺乏勇于担当的毅力,没有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薄弱等。
三、加强高校“社会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征,我们要积极反思,主动采取措施,加强“社会化”教育,帮助90后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唱响主旋律,把握“社会化”教育的正确方向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这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认清形势,提高思想的敏锐性和分析的洞察力。大学时期正值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我们在“社会化”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唱响主旋律,自觉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二)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体系
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的。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要深入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进行调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适当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地域优势,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多给学生创造校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用人需求和用工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更多的就业实习基地,采取激励措施,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校外兼职,学校可以搭建校外兼职的平台,在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工作,得到锻炼。
(三)拓展高校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90后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如社团、学生会、勤工俭学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锻炼自己的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是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引导社团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即“以学生为主力,立足学习,面向社会”,明确社团的“社”字地位、发挥社团的“社”字作用、突出社团的“社”字优势,让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扩展交往渠道,锻炼自身能力的平台,而不是满足个别学生兴趣爱好的俱乐部,更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作的“秀” 。要加强对职业类社团的指导,结合就业指导课,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比如职业训练营、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会等等,通过比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勤工俭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积极了解社会。因此,学校在完善勤工俭学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改变过去单纯强调“勤工俭学旨在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思路,尽量将助学岗位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化”素质的培养有所联系,比如设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技术、文化服务岗位,或者借助校外资源,设立一些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岗位。此外还要加强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加强勤工的专业性,从而使参加勤工的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专业,放眼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
(四)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学生社会化”相关内容的讲解,创新就业指导师资培养方式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既是大学生规划发展、学习求职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如何融入社会的重要窗口。
有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已开办多年,实践证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与其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指导有很大关系。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在职业意识、求职技巧、职业能力等方面会比未接受过相关系统教育的学生更有求职竞争力。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系统性。首先,坚持就业指导课为必修课,尽最大程度地普及求职技巧。其次,就业指导课程应紧贴专业实际,从认识自我到认识职业世界,从职业生涯规划到求职技巧练习,分阶段、分重点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第三,在教学内容中,要联系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穿插以“大学生社会化”的技巧,把“大学生社会化”的重点讲清、说透,从理论到实际,从认识到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教会大学生如何求职 。
这样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对我们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老师工作在学工战线的第一线,其在职业指导方面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但辅导员老师队伍毕竟是在校内工作,与校外的联系还不够直接。因此,建设一支以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为主,社会各类专家、人才为辅的高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应该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客观选择和必然要求。
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老师束缚在日常学生管理的“杂事”中很难自拔,高校要采取措施理顺管理思路,把辅导员老师们从“杂事”中“解放”出来,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提升他们的学生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条件允许的话还要让辅导员老师们多走出校门,走进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选人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除了学校组织的就业学习培训外,辅导员老师也要利用工作之余随时给自己“充电”,在系统学习就业指导知识之余,还需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及时掌握和运用开放的就业理念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QQ、飞信、微博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学校可以采取激励和监督并举,通过定期督导、组织竞赛等形式,督促辅导员老师积极学习。
高校要通过不断努力,完善学校的社会化教育体系,做好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培养90后大学生的求职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90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提升90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实加强90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顺利就业。
注释: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李胜利.“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基于对河南省九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18-22.
李建.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3(2).108-112.
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中国青年研究.2002 (6).77-79.
朱玉濤、王佳.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社会化路径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6).22.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化 90后 就业指导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项目编号:CSQ15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白照坤,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27-0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也随之增长,加之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与之相对的,却是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弱化,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破解这一难题,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90后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分析他们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其就业竞争力弱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从高校到社会,毕业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提升就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校生通过正确引导,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前的主要教育阵地,可以采取措施,完善社会化教育体系,增强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社会化”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
高校是大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阵地,承担着促使大学生社会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职责。因此,以“社会化”理论体系为引导,审视90后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就能更清晰地发现90后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由德国社会学界齐美尔在1894年提出。在《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齐美尔指出“社会化”就是指个体通过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
从人的成长历程来看,“社会化”是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从稚嫩到成熟的重要指标,是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离开社会,或者不能顺利实现“社会化”,作为个体的人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
根据这一理论,个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的认同,并能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技能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等方面。而求职是大学生开始接触社会的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对社会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意识和行动,进而影响大学生求职的效果。
二、“社会化”理论视域下90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
通过“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概念的引入,结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表现出被动、孤僻甚至抵制情绪,融入社会进程缓慢的情况,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专业技能不精、角色认识不足、互动能力较弱等问题,表现在就业竞争力上,就是工作能力弱化、个人行为偏差、人际关系紧张、个人道德失衡等现象。
(一)工作能力弱化,实践能力不强
“大学生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而融入社会的前提则是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是对毕业生的最基本要求。目前有的90后学生视上大学为“走过场”,抱着“及格万岁”、“毕业等于失业”的消极情绪,不求上进,甚至出现厌恶上进,把上进当成“作秀”的负面态度,大学生活基本上是在上网、娱乐、谈恋爱等事情中度过的。大学生不研究专业知识,对专业技能掌握不精,导致日后工作时连基本的专业技术问题都无法解决,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自己的发展。
不专心学习专业知识会导致不良学风的产生,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的形成是磨练个人意志、素质的重要途径。不踏实学习很难产生问题意识,更谈不上持久的耐力、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这些良好素质,对于完成工作任务来说,甚至比工作的技能更重要。
此外,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要。实践能力既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企业反映招聘的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不强,工作表现让人失望。这种现象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密不可分,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条件,可有的学生就是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较低,直接导致在工作岗位上能力低效、工作效益不理想。
(二)不会与他人交流,人际关系紧张
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过分的呵护和应试教育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盲目追求分数,不重视其他能力的培养,且动手的独立性较差,在处理问题时手足无措。而同样是受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90后大學生的性格却很独立,重视自己个性的张扬和表现,时刻希望自己的意见被接受、被关注。心理和现实的矛盾在部分90后大学生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具体表现为既希望个性解放,又不想承担责任;既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又不知道尊重别人;既希望获得一切,又不知道感恩。
我们通过校内招聘活动观察90后大学生的表现,有部分学生在面试时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也有些学生为了在面试中压倒众人,故意打压应聘对手,不尊重应聘对手。在工作上过于自闭内向,缺乏沟通互动能力,不能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
(三)角色认识不足,导致个人行为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90后大学生不想找工作。我们把用人单位请进来,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动员学生参加招聘会,学生都不积极参加,这反映出部分90后学生在意识上拒绝就业、回避就业。这种意识与角色定位不准有很大关系,学生不想尽早把自己打造成“职场人”,而是选择了舒舒服服地被家里养着,或者一定要选择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否则不找工作 。 角色认识不足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是“社会的精英”,这就容易导致在求职时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甚至排斥基层蓝领工作,只向往体面高级且适合自己的白领工作;二是缺乏角色变迁意识,拒绝角色转换。90后大学生备受父母的呵护,他们拒绝吃苦,不敢面对社会,多沉迷、留恋于“学生”身份,从而在潜意识中拒绝“职业人”,也不去做任何的就业准备,更不愿参加工作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四)心理耐挫力不够,经不起打击
在职场中工作难免会有差错,有错能改才能得到历练,才能更快成长。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成长条件优越,事情不论大小,多由父母包办,即使出现纰漏,也多由父母担当。所以通过就业跟踪反馈,我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依赖心理较强,缺乏社会磨练,很多事情不能自理,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批评和挫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往往表现出自律意识不强,自强能力较差,对他人漠不关心,缺少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缺乏勇于担当的毅力,没有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薄弱等。
三、加强高校“社会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征,我们要积极反思,主动采取措施,加强“社会化”教育,帮助90后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唱响主旋律,把握“社会化”教育的正确方向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这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认清形势,提高思想的敏锐性和分析的洞察力。大学时期正值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我们在“社会化”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唱响主旋律,自觉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二)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体系
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的。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要深入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进行调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适当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地域优势,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多给学生创造校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用人需求和用工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更多的就业实习基地,采取激励措施,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校外兼职,学校可以搭建校外兼职的平台,在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工作,得到锻炼。
(三)拓展高校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90后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如社团、学生会、勤工俭学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锻炼自己的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是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引导社团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即“以学生为主力,立足学习,面向社会”,明确社团的“社”字地位、发挥社团的“社”字作用、突出社团的“社”字优势,让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扩展交往渠道,锻炼自身能力的平台,而不是满足个别学生兴趣爱好的俱乐部,更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作的“秀” 。要加强对职业类社团的指导,结合就业指导课,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比如职业训练营、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会等等,通过比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勤工俭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积极了解社会。因此,学校在完善勤工俭学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改变过去单纯强调“勤工俭学旨在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思路,尽量将助学岗位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化”素质的培养有所联系,比如设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技术、文化服务岗位,或者借助校外资源,设立一些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岗位。此外还要加强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加强勤工的专业性,从而使参加勤工的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专业,放眼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
(四)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学生社会化”相关内容的讲解,创新就业指导师资培养方式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既是大学生规划发展、学习求职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如何融入社会的重要窗口。
有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已开办多年,实践证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与其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指导有很大关系。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在职业意识、求职技巧、职业能力等方面会比未接受过相关系统教育的学生更有求职竞争力。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系统性。首先,坚持就业指导课为必修课,尽最大程度地普及求职技巧。其次,就业指导课程应紧贴专业实际,从认识自我到认识职业世界,从职业生涯规划到求职技巧练习,分阶段、分重点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第三,在教学内容中,要联系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穿插以“大学生社会化”的技巧,把“大学生社会化”的重点讲清、说透,从理论到实际,从认识到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教会大学生如何求职 。
这样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对我们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老师工作在学工战线的第一线,其在职业指导方面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但辅导员老师队伍毕竟是在校内工作,与校外的联系还不够直接。因此,建设一支以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为主,社会各类专家、人才为辅的高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应该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客观选择和必然要求。
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老师束缚在日常学生管理的“杂事”中很难自拔,高校要采取措施理顺管理思路,把辅导员老师们从“杂事”中“解放”出来,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提升他们的学生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条件允许的话还要让辅导员老师们多走出校门,走进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选人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除了学校组织的就业学习培训外,辅导员老师也要利用工作之余随时给自己“充电”,在系统学习就业指导知识之余,还需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及时掌握和运用开放的就业理念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QQ、飞信、微博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学校可以采取激励和监督并举,通过定期督导、组织竞赛等形式,督促辅导员老师积极学习。
高校要通过不断努力,完善学校的社会化教育体系,做好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培养90后大学生的求职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90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提升90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实加强90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顺利就业。
注释: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李胜利.“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基于对河南省九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18-22.
李建.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3(2).108-112.
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中国青年研究.2002 (6).77-79.
朱玉濤、王佳.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社会化路径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