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细胞CD95和Bcl-2的表达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过程中CD95和Bcl-2的表达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辐射和免疫介导的方法 制造小鼠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D34+细胞和CD45+细胞,以及细胞表面CD95和胞内Bcl-2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骨髓细胞中低表达CD45的CD34+细胞(CD34+CD45low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0.85±0.19)%比(1.21±0.28)%,P<0.05].有核细胞中,CD95在模型组中的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6.30±7.68)%比(42.78±15.12)%],在这2组CD34+CD45+细胞的表达分别为(69.21±9.36)%和(22.31±3.33)%,CD34+CD45low细胞的表达分别为(53.70±16.46)%和(7.68±4.42)%,均P<0.01.Bcl-2的表达比例仅在模型组CD34+CD45low细胞中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0±2.40)%比(0.70±0.64)%,P<0.05].对照组细胞的CD95与Bcl-2表达无相关,而模型组CD34+CD45low和CD34+CD45low细胞中,CD95与Bcl-2表达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3和-0.81,P<0.05).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中,骨髓中造血细胞的比例下降,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的CD95表达比例升高,凋亡明显,针对不同的凋亡指标进行相应调节,可能是有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PEI—PEG)-si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以提高siRNA的细胞转染率。方法设计合成了PEI-PEG共聚物基因载体,使其与针对细胞表面受体CD44v6的siRNA形成纳米复合物。通过粒径与电位测定、凝胶阻滞电泳、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观察不同N/P比的纳米复合物的复合效果、表面形态和大小、基因转染率等。结果电镜下纳米复合物呈近球形、大小
目的 检测p27^kip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手术活检切取的鼻咽癌组织蜡块,与30例非肿瘤鼻咽组织石蜡标本作比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p27^kip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鼻咽癌组织中细胞核表达阳性率为46.7%(28/60),低于非肿瘤鼻咽组织细胞核表达
目的 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抗体,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重组表达的HBoV融合蛋白VP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HBoV抗体的间接ELISA,优化该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观察其精密度、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比检测40份临床样本,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确认其符合率。结果所建立的间接ELISA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mg/
负压创面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在上世纪90年代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和封闭负压闭合(vacc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因其显著的疗效、安全性等优点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对于负压创面疗法,其作用机制、负压装置设备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不适症状的感知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白血病患儿化疗不适症状问卷,对61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认
期刊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激光组,每组各43例。中药组内服中药及于患处外敷中药,激光组在中
目的 研究基于纹理特征的神经网络分类器用于肝硬化核磁共振图像(MRI)分类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8例患者的肝脏MR图像,其中肝硬化10例,正常肝脏8例,通过手工分割共获取MR图像感兴趣区(ROI)170个(肝硬化组88个,正常肝脏组82个).通过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2组170个ROI0°、45°、90°、135°4个方向的纹理特征参数(共计56个),采
传统的单层平面培养技术在肿瘤体外细胞模型建立、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分析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限于单层平面培养方法本身及肿瘤细胞传代次数的制约,细胞的形态、极性、基因表达乃至功能状态与体内肿瘤细胞的实际病理生理状况经常相距甚远,而基于两维培养的肿瘤细胞模型在肿瘤分子病理机制探讨中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近些年,三维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使得模拟体内组织细胞生长环境方面具有
目的 研究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IgA1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3(p-Smad3)和纤连蛋白(FN)的刺激作用,探讨IgA1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MC,分5组.即健康对照组、健康人IgA1(NIgA1)刺激组、健康人聚合IgA1(aNIgA1)刺激组、IgAN患者IgA1(PIgA1)刺激组和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