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为寻找病因诊断、指导膳食回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患过敏性疾病及疑似过敏性疾病的患儿3 705例,抽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探讨0~1岁小儿食物不耐受与喂养情况相关性;了解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阳
【机 构】
:
111000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111000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111000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111000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为寻找病因诊断、指导膳食回避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患过敏性疾病及疑似过敏性疾病的患儿3 705例,抽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探讨0~1岁小儿食物不耐受与喂养情况相关性;了解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阳性检出率。
结果3 705例儿童中有3 125例检出食物不耐受,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84.35%;食物中阳性率由高到低前6位分别是牛奶(69.64%)、鸡蛋(55.36%)、西红柿(18.16%)、大豆(12.93%)、鳕鱼(11.09%)及大米(8.88%)。0~1岁儿童食物不耐受第1位是牛奶(76%),第2位鸡蛋(35.36%);1~3岁儿童食物不耐受第1位是鸡蛋(77.06%),第2位是牛奶(68.01%);3~5岁儿童食物不耐受第1位是鸡蛋(80.1%),第2位是牛奶(60.76%);5~14岁儿童食物不耐受第1位是鸡蛋(70.37%),第2位是牛奶(45.12%)。0~1岁小儿奶粉喂养与纯母乳喂养比较,牛奶不耐受存在差异,奶粉喂养组牛奶不耐受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P<0.05)。
结论在患过敏性疾病及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中,食物不耐受以牛奶、鸡蛋、西红柿、大豆、鳕鱼及大米为常见。婴儿期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最高为牛奶,其次是鸡蛋;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不耐受率最高为鸡蛋,其次为牛奶。1岁以内小儿牛奶不耐受的发生率,奶粉喂养明显高于母乳喂养;1种、2种、3种食物不耐受儿童居多,4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比例逐渐减少。及时了解食物不耐受情况,指导患过敏性疾病患儿膳食回避,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病毒性心肌炎给机体造成的损害受到高度关注,其发病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突破。诸多学者主张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分为病毒复制期、免疫反应期及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期。因此,该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复习,从以上三期阐述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
目的了解广州市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特征。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共544例,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63例(11.6%),下呼吸道感染481例(88.4%)。在下呼吸道感染里,支气管炎87例(16%),非重症肺炎336例(61.8%),重症肺炎58例(10.7%)。混合感染241例,最常见混合病原是肺炎
血管狭窄主要分为先天性血管狭窄及后天获得性血管狭窄两大类。先天性血管狭窄病因未明,多见于先天性心血管及脑血管狭窄等疾病;后天获得性血管狭窄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支架植入术及球囊成形术后。影像学方法有助于准确、及时地帮助临床诊断、评估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狭窄。目前影像学成像技术快速发展,影像学新技术层出不穷。该文简要综述影像学新技术用于评价血管狭窄的进展。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STE)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1例KD患儿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A组)、恢复期组(B组)和慢性期组(C组);根据KD急性期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冠脉损伤组和无冠脉损伤组;选择5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心
目的无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早产儿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报道很少。本研究解决无PDA早产儿生后头2周内BNP水平参考范围,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无干预研究36例胎龄24~32周的早产儿。排除:PDA、先天性心脏病、可疑或者确诊脓毒症和/或脑膜炎、需心脏按压的围产期窘迫等。分别在生后1、
地高辛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由于地高辛治疗窗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个体差异大,临床中有关地高辛中毒或者剂量不足的病例时有报道,其影响因素众多。有研究表明,年龄、体重、肝肾功能、肠道微生态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均可影响地高辛的代谢动力学。临床应用时除观察有无中毒的表现外,需综合各种影响因素,个体化调整用药,并严密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肺动脉高压由多种心、肺疾病所致,以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肺血管阻力逐渐增加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期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成蛋白通路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可产生重要影响。针对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成蛋白通路的研究为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成蛋白通路与肺动脉高压遗传学机制作一综述。
目的在瑞典新生儿从急救中心出院早是常见的。因此对需要持续护理的新生儿提供医院辅助护理的家庭病房是普遍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再次入院情况评估HANH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到2011从斯德哥尔摩萨克斯儿童医院NICU出院的所有1410名加入HANHC婴儿的病历,直到再次住院或停止HANHC。每名再次住院的婴儿与下一个HANHC未再住院的婴儿匹配对照。再次住院的预测指标和原因通过回顾性内部病例对
目的分析比较托珠单抗、TNF-α拮抗剂及传统抗风湿药物(DMARD)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不同时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新型生物制剂治疗So-JIA的免疫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初发活动期So-JIA患儿30例,分为托珠单抗组(10例);TNF-α拮抗剂组(10例);DMARD组(10例),同时收集我院健康体
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因NADPH氧化酶功能障碍引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在临床较为少见,病死率较高。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儿童早期反复致命感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导致局部形成肉芽肿,易引起局部梗阻。针对慢性肉芽肿病较特异的诊断方法包括:四氮唑蓝还原试验、二氢罗丹明流式细胞分析方法和基因序列分析等。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大多数慢性肉芽肿病治疗手段,但应选择合适的移植时机,以提高移植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基因治疗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