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德育应用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不仅是人的知识或技能的侧面,还应当重视身体的、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创造性的侧面,乃至也许是特定宗教的精神侧面。[1]”基于这种理念反观当前的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便会发现,本来具有教育目标一致性和教育内容关联性的二者,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被生生地割裂了。不但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影响力,反而加重了受教育者的课程负担。从理论上看,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但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和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两者的关注点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造成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迟迟无法形成合力。在这期间,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尤其是其倡导的“美德”的培养,为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于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科学,它主张以人的善端、道德、健康、爱等积极力量为研究对象,认为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的抗逆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也会更好。
  积极心理学汲取了中西方文化中关于美德思想的精华,尤其是秉承了亚里士多德“福德一致”的哲学思想,肯定了“幸福”在美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幸福理解为是美德的实现,甚至是美德的极致,并用系统分类法从经典和现代思想中归纳出具有人类共性的六类美德,然后把美德分解成可以实践的24种品格优势,最后对每一个品格优势的概念给予相应的情景主题,即它们会在什么样具体的情境中展现出来。这样就带来了学校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当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追求的目标一致、方法共通时,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达至积极的人生幸福中就形成了合力,从而使得道德教育开始从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德性成长,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充分重视了道德对于一个人的幸福与繁盛中所起到的力量。从而,积极心理学就在最高的人类生活幸福的层面使得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合为一体了。作为具有丰富道德意蕴和心理学内涵的积极心理学中的“美德”概念系统,其优势不仅在于其对人类身上存在的优势力量的解释力度超越了以往哲学领域的美德体系,而且它们有着可供评估的一整套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可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用如下的方式实现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
  首先,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课程内容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包含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和超越性”等六大内容。其下又包含24种品格优势,用于描述美德的心理构成,或者说美德实现的过程或机制。围绕这些内容,可以开发出以“美德的培养”作为主题的综合课程。其中,对于这些美德的阐述、理解、讨论和体验均可以分别从道德和心理的角度去设置。比如“勇气”,在道德层面上可以是指冒着失去朋友、职业、隐私或者声望而保持道德的诚实和真实性的勇气。在心理的层面上也可以是勇敢地面对使人痛苦的疾病或者毁灭性的坏习惯或状况的勇气。又如“节制”,在道德意义上可能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自我牺牲,最终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慷慨的,“谨慎”和“谦逊”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心理意义上,“节制”这个专门术语则变成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即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情况下去检测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动机和行为能力。这种融合了道德特质和心理品质的新型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心理体验与道德情感的双重维度上,理解并发掘自身具有的美好品质以及与他人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常规活动中增加“美德”主题活动,强化学生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不论是道德行为的形成还是心理品质的培育,都是在学生具体而生动的切身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最好的强化剂便是学生的主观幸福的感受,能够幸福地感受“美德”带来的心灵愉悦和自我力量的个体,对于“真、善、美”的接纳和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会有更为乐观的态度和深度的认同。因此,以“幸福感”为基调,以“美德”为体验的对象,设计各种整合性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心灵的整体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开发。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形式,如团辅活动、情景剧、拓展训练、班会活动、节日活动等开展。
  再次,在学校中建设以培养“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对“美德”的体认。美德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环境。人的素质和行为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系统中来考察。建设富有美德的组织机构或团体,利用环境的浸染功能实现对学生美德的教化与提升,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个群体层面的组织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靠组织内部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与人际互动而使其成员形成对“美德”的实践经验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1(9):11—18.
  
  【林静,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