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市场,最容易被投资者忽略、同时资质也相对有保障的公司,更容易出现在中盘股中。
在《吕氏春秋·察今》中,有这样一句话:“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就是说,我们不能照抄前人的经验本身,得看这个经验到底是怎么总结出来的,然后再用同样的、制定经验的方法,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方为有效。在投资中,这种思想尤其必要。
港股中盘股通常“又好又便宜”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发明了一个“小公司购买术”,就是专门在小市值股票中寻找超额收益,在美国市场颇为奏效。结果,中国的一些投资者照猫画虎,也在内地和香港市场,大谈小公司购买术,只要市值小就是好。
问题是,林奇之所以在美国寻找小公司,是因为美国有数以万计的上市公司,小公司很少有人覆盖、估值低、数量多,容易找到又好又便宜的标的。所以,林奇的“小公司购买术”,其实应该是“被人忽视的冷门优质股购买术”,也就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又好、又便宜,而不是单纯的“市值小就是好”。
而在内地和香港市场,情况却都不是这样。内地市场姑且不论,从 “又好又便宜”、“质量好+被忽视”的角度,就不难发现,香港市场最符合“质量好又被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标准的,往往不是林奇所说的小盘股,也不是经典机构投资者认可的大盘价值股,而是中盘股。
一方面,香港市场流动性不好,投资者又以迷恋大公司的高稳定性、高知名度、高透明度的国际投资者为主导。可以理解的是,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坐在伦敦、纽约、悉尼的租金不菲的办公室里,猴年马月也不一定来中国市场一趟,即使来了也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拜访上市公司本身而已, 很难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在信息选择上也就偏向于大公司。
因此,在香港市场,流动性更佳、名声更响的大公司往往更容易受到投资者青睐。这也就意味着,在同等资质,甚至资质略逊之下,它们都容易变得更贵。
另一方面,香港市场小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整体市场来说是比较差的。与内地市场不同,香港创业板股票中,亏损股的比例占到很大一部分。同时,太小的公司,其治理结构相对更不透明,因各种原因退市和私有化的概率也相对更高。
因此,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香港的小公司中,找到匪夷所思的便宜估值,但是投资其股票的风险,也就相对变得更大。
此外,香港市场小公司的流动性之差,是很多只熟悉内地市场的投资者难以想象的,其每天的成交有时可以以十万元、甚至万元为单位。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种超低的流动性,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由此,要在香港市场找到彼得·林奇的“小公司购买术”中的精髓,即又好又被人忽视,就只剩下第三种选择,中盘股。在传统的两分法,即价值投资蓝筹股、价值挖掘小盘股以外,这是一个奇怪的、但是最现实的选择。
数据显示的估值优势
以上所描述的,是理论的推演部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挖掘。
首先,我选择4个指标,作为评价“又好又便宜”的标准:一个公司的前溯12个月市盈率(PE)、最近一期财报市净率(PB)、2016年财报股息率(DY)、前溯12个月盈利与最近一期财报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然后,我把Wind资讯提供的这4个数据(以2017年5月9日收盘价和当时取得的财务指标为准),分别做一个排序,然后再按PE、PB、DY、ROE的排序分别占20%、20%、20%、40%权重的方法,把这4个排序进行加总,得到一个新的排序(排序相同者以市值更大者为先),并以这个排序来定义“又好又便宜”。
也就是说,在60%的估值考量(PE20%、PB20%、DY20%)和40%的盈利能力考量(ROE40%)下(估值考量中也包含了一些盈利的考量,比如高股息派发一般和健康的基本面挂钩,因此采取6对4的分配方法),我用这个机械的方法,来计算股票按照“又好又便宜”的排名,并与市值进行对比,看看最符合“又好又便宜”标准的公司,有多少是中盘股。
当然,这种“中盘股现象”,不可能出现在所有的行业中,而且有很多只有七八家、十几家公司的小行业(香港市场只有大约2000家公司,同时GICS(全球行业分类系统)细分行业有大约150个,平均每个行业十来家公司,这就意味着很多行业难以进行这样的数据测试),其样本太少,公司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可避免的,这种测试难以在所有的行业上进行。我只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公司众多、或者市值巨大的行业来举例。
不过,作为一种其实并不是量化检测方法,而是选择股票逻辑的思考方法,“中盘股购买术”的思想其实也可以在不能进行数据检验的行业中应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以下分析中,按照模型筛选出的股票名录,只是在这个粗略的模型下筛选出来的结果,用来反映一种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推论与分析。它们的具体质量好坏与否,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财务数据失真、数据提供商的数据有误、基本面偏离,等等。所以,读者绝不应当把它们视为对具体股票的推荐。
以银行行业为例,在香港市场,GICS的“商业银行”分类下,共有30家公司。按PE、PB、DY(股息率)、RoE(2倍权重)的综合排名,排在第1、2、3、4、5、6位的公司分别是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中银香港、盛京银行、农业银行、郑州银行,分别位于市值排行榜的第28、18、9、20、4、23位。可以看到,其中有4只均是中盘股。
而如果把整体30家公司,用市值三分法,按市值大小平均分为3组,则最大10家、中间10家、最小10家的排名平均数,分别为15.0、13.8、17.7。可以看到,即使在整体角度,中盘股的排位也更靠前。
而在GICS的“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分类下,共有207家房地产企业,占到港股總数的约1/10。在其中,小市值公司的表现并不优秀,在总计207家公司中,RoE为负的有46家,占比22%,而其中市值位于后50位的公司中即包含了28家,占比高达56%。 在刨除了ROE为负的46家公司以后(负值会影响排名准确性,而且ROE为负的公司在大概率上也很难符合“又好又便宜”中,“好”的标准),在剩下的161家公司中,综合四项指标排分占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金朝阳集团、华人置业、莱蒙国际、德祥地产、天安、宏安集团、时代地产、朗诗绿色地产、合景泰富、安全货仓,市值排名分别是83、35、101、110、62、145、63、117、39、118,既没有前30,也少有后30,平均排名则为87。对于总计161家公司来说,第87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盘股。
而按之前的三分法将股票按市值大小平均分为3组,得到的每组平均排名分别为78.6、74.4、90.1,中盘股的74.4相对最优。
而在“服装服饰与奢侈品”项下,共有82家公司,在香港市场也算上一个公司数众多的子行业。其中,ROE小于零的“服装服饰与奢侈品”公司,达到了惊人的35家,而香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巨大差距在此也再一次反映出来。在這个子行业中,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公司ROE无一为负,而市值小于10亿元的44家公司,有27家ROE小于零。
在刨除ROE小于零的公司以后,剩下的47家公司中,综合排名在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卡宾、谭木匠、时代集团控股、中国利郎、乐声电子,市值分别列于第23、31、22、13、29名,没有前10也没有后10位,平均排名23.6。对于总计47家公司来说,这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盘股现象”。而按市值三分法得到的3组公司,排名的平均数分别是24.9、17.9、29.5。再一次,中盘股的17.9是最优排位。
再以坐拥90家公司的GICS分类“建筑与工程”行业来说,其中ROE小于零的公司有17家,占比18.9%。但在市值50亿港元以上的15家公司中,这一数字只有1家,占比仅为6.7%。
在剩下来的73家ROE为正的公司中,按以上的4项指标综合排序,排位在1到10名的公司分别是迪臣建设、兴胜创建、现恒建筑、利基控股、建联集团、建业建荣、青建国际、惠记集团、安保工程控股、丰盛机电,其市值分别位于第68、28、46、38、37、43、18、22、27、34位,全部列于10名以后,其中有7家列在15到40名之间,平均排位第36.1位。对于73家公司来说,这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盘股”现象。
而从市值三分法的角度来看,三个象限,即大中小公司组的排名平均数,分别是43.9、30、37.1。可以看到,中盘股的30得分,又是最靠前的排位。
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经验感受、还是数据分析,我们都可以推导出,在香港市场,最容易被投资者忽略,同时资质也相对有保障的公司,更容易出现在中盘股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盘股就一定好,大盘股或者小盘股就一定不好,只是在香港市场特定的投资者能力缺陷、思想偏见、心理决策偏差、信息获取和流动性差异,以及企业自身的基本面特质的共同作用下,中盘股在很大概率上,更容易给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更优质的投资机会。
作者为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研发中心执行总监
在《吕氏春秋·察今》中,有这样一句话:“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就是说,我们不能照抄前人的经验本身,得看这个经验到底是怎么总结出来的,然后再用同样的、制定经验的方法,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方为有效。在投资中,这种思想尤其必要。
港股中盘股通常“又好又便宜”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发明了一个“小公司购买术”,就是专门在小市值股票中寻找超额收益,在美国市场颇为奏效。结果,中国的一些投资者照猫画虎,也在内地和香港市场,大谈小公司购买术,只要市值小就是好。
问题是,林奇之所以在美国寻找小公司,是因为美国有数以万计的上市公司,小公司很少有人覆盖、估值低、数量多,容易找到又好又便宜的标的。所以,林奇的“小公司购买术”,其实应该是“被人忽视的冷门优质股购买术”,也就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又好、又便宜,而不是单纯的“市值小就是好”。
而在内地和香港市场,情况却都不是这样。内地市场姑且不论,从 “又好又便宜”、“质量好+被忽视”的角度,就不难发现,香港市场最符合“质量好又被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标准的,往往不是林奇所说的小盘股,也不是经典机构投资者认可的大盘价值股,而是中盘股。
一方面,香港市场流动性不好,投资者又以迷恋大公司的高稳定性、高知名度、高透明度的国际投资者为主导。可以理解的是,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坐在伦敦、纽约、悉尼的租金不菲的办公室里,猴年马月也不一定来中国市场一趟,即使来了也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拜访上市公司本身而已, 很难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在信息选择上也就偏向于大公司。
因此,在香港市场,流动性更佳、名声更响的大公司往往更容易受到投资者青睐。这也就意味着,在同等资质,甚至资质略逊之下,它们都容易变得更贵。
另一方面,香港市场小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整体市场来说是比较差的。与内地市场不同,香港创业板股票中,亏损股的比例占到很大一部分。同时,太小的公司,其治理结构相对更不透明,因各种原因退市和私有化的概率也相对更高。
因此,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香港的小公司中,找到匪夷所思的便宜估值,但是投资其股票的风险,也就相对变得更大。
此外,香港市场小公司的流动性之差,是很多只熟悉内地市场的投资者难以想象的,其每天的成交有时可以以十万元、甚至万元为单位。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种超低的流动性,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由此,要在香港市场找到彼得·林奇的“小公司购买术”中的精髓,即又好又被人忽视,就只剩下第三种选择,中盘股。在传统的两分法,即价值投资蓝筹股、价值挖掘小盘股以外,这是一个奇怪的、但是最现实的选择。
数据显示的估值优势
以上所描述的,是理论的推演部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挖掘。
首先,我选择4个指标,作为评价“又好又便宜”的标准:一个公司的前溯12个月市盈率(PE)、最近一期财报市净率(PB)、2016年财报股息率(DY)、前溯12个月盈利与最近一期财报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然后,我把Wind资讯提供的这4个数据(以2017年5月9日收盘价和当时取得的财务指标为准),分别做一个排序,然后再按PE、PB、DY、ROE的排序分别占20%、20%、20%、40%权重的方法,把这4个排序进行加总,得到一个新的排序(排序相同者以市值更大者为先),并以这个排序来定义“又好又便宜”。
也就是说,在60%的估值考量(PE20%、PB20%、DY20%)和40%的盈利能力考量(ROE40%)下(估值考量中也包含了一些盈利的考量,比如高股息派发一般和健康的基本面挂钩,因此采取6对4的分配方法),我用这个机械的方法,来计算股票按照“又好又便宜”的排名,并与市值进行对比,看看最符合“又好又便宜”标准的公司,有多少是中盘股。
当然,这种“中盘股现象”,不可能出现在所有的行业中,而且有很多只有七八家、十几家公司的小行业(香港市场只有大约2000家公司,同时GICS(全球行业分类系统)细分行业有大约150个,平均每个行业十来家公司,这就意味着很多行业难以进行这样的数据测试),其样本太少,公司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可避免的,这种测试难以在所有的行业上进行。我只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公司众多、或者市值巨大的行业来举例。
不过,作为一种其实并不是量化检测方法,而是选择股票逻辑的思考方法,“中盘股购买术”的思想其实也可以在不能进行数据检验的行业中应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以下分析中,按照模型筛选出的股票名录,只是在这个粗略的模型下筛选出来的结果,用来反映一种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推论与分析。它们的具体质量好坏与否,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财务数据失真、数据提供商的数据有误、基本面偏离,等等。所以,读者绝不应当把它们视为对具体股票的推荐。
以银行行业为例,在香港市场,GICS的“商业银行”分类下,共有30家公司。按PE、PB、DY(股息率)、RoE(2倍权重)的综合排名,排在第1、2、3、4、5、6位的公司分别是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中银香港、盛京银行、农业银行、郑州银行,分别位于市值排行榜的第28、18、9、20、4、23位。可以看到,其中有4只均是中盘股。
而如果把整体30家公司,用市值三分法,按市值大小平均分为3组,则最大10家、中间10家、最小10家的排名平均数,分别为15.0、13.8、17.7。可以看到,即使在整体角度,中盘股的排位也更靠前。
而在GICS的“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分类下,共有207家房地产企业,占到港股總数的约1/10。在其中,小市值公司的表现并不优秀,在总计207家公司中,RoE为负的有46家,占比22%,而其中市值位于后50位的公司中即包含了28家,占比高达56%。 在刨除了ROE为负的46家公司以后(负值会影响排名准确性,而且ROE为负的公司在大概率上也很难符合“又好又便宜”中,“好”的标准),在剩下的161家公司中,综合四项指标排分占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金朝阳集团、华人置业、莱蒙国际、德祥地产、天安、宏安集团、时代地产、朗诗绿色地产、合景泰富、安全货仓,市值排名分别是83、35、101、110、62、145、63、117、39、118,既没有前30,也少有后30,平均排名则为87。对于总计161家公司来说,第87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盘股。
而按之前的三分法将股票按市值大小平均分为3组,得到的每组平均排名分别为78.6、74.4、90.1,中盘股的74.4相对最优。
而在“服装服饰与奢侈品”项下,共有82家公司,在香港市场也算上一个公司数众多的子行业。其中,ROE小于零的“服装服饰与奢侈品”公司,达到了惊人的35家,而香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巨大差距在此也再一次反映出来。在這个子行业中,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公司ROE无一为负,而市值小于10亿元的44家公司,有27家ROE小于零。
在刨除ROE小于零的公司以后,剩下的47家公司中,综合排名在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卡宾、谭木匠、时代集团控股、中国利郎、乐声电子,市值分别列于第23、31、22、13、29名,没有前10也没有后10位,平均排名23.6。对于总计47家公司来说,这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盘股现象”。而按市值三分法得到的3组公司,排名的平均数分别是24.9、17.9、29.5。再一次,中盘股的17.9是最优排位。
再以坐拥90家公司的GICS分类“建筑与工程”行业来说,其中ROE小于零的公司有17家,占比18.9%。但在市值50亿港元以上的15家公司中,这一数字只有1家,占比仅为6.7%。
在剩下来的73家ROE为正的公司中,按以上的4项指标综合排序,排位在1到10名的公司分别是迪臣建设、兴胜创建、现恒建筑、利基控股、建联集团、建业建荣、青建国际、惠记集团、安保工程控股、丰盛机电,其市值分别位于第68、28、46、38、37、43、18、22、27、34位,全部列于10名以后,其中有7家列在15到40名之间,平均排位第36.1位。对于73家公司来说,这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盘股”现象。
而从市值三分法的角度来看,三个象限,即大中小公司组的排名平均数,分别是43.9、30、37.1。可以看到,中盘股的30得分,又是最靠前的排位。
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经验感受、还是数据分析,我们都可以推导出,在香港市场,最容易被投资者忽略,同时资质也相对有保障的公司,更容易出现在中盘股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盘股就一定好,大盘股或者小盘股就一定不好,只是在香港市场特定的投资者能力缺陷、思想偏见、心理决策偏差、信息获取和流动性差异,以及企业自身的基本面特质的共同作用下,中盘股在很大概率上,更容易给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更优质的投资机会。
作者为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研发中心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