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加减甘露消毒丹(简称甘消丹)用于湿热瘟毒型等不同病因引发的肝炎临床情况以及最新进展加以综述,主要从甘消丹概述、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并对其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加以总结。
【关键词】加减甘消丹;湿热瘟毒;肝炎;治疗
甘消丹是一副传统的中药组方,其具有排湿解浊、消毒清热的功效。配方中主要包括滑石、石菖蒲、藿香、木通等十几味中药材,其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主治体热、眼黄、胸闷发慌、呕吐、四肢酸痛、腹泻腹胀等症状,研究中多证明其治疗肝炎的有较好疗效,特别是由于湿热引发的各种类型急慢性的肝炎(如甲肝和乙肝)。中医将肝病归为一种温病症状,由于脾胃等人体机能的异常,毒邪(病菌、病毒等)容易乘虚侵入肝细胞,从而破坏人体正常的肝脏功能,毒邪随着湿气使患者产生发热而无法排汗、解毒,从而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甘消丹使用的药材相互配伍,针对温病而发挥药效,以解除湿气为目的,辅以消炎、清热调理,使肝病症状减轻直至消除[1]。中医记载了大量治疗肝病的例子,方法也十分繁多,而甘消丹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其加减治疗肝炎的效果佳,为了具体研究其组分作用、治疗机理,特结合相关治疗例子进行如下探讨。
1 概述
1.1 组分及药理
甘消丹中的中药13种,其中主要有滑石、石菖蒲、藿香、木通、黄芩、薄荷等。现对其组分中的不同的重要的药理进行介绍。
滑石又名画石、液石等,是一种硅酸盐混合的矿物质,主要成分硅酸镁,能保护皮肤、抗菌消炎。配合木通可利于排尿,除此之外,可联合多种药材治疗湿热之症;石菖蒲能作用于血管、神经和消化并能排湿气、化解湿气;木通主要作用于排尿,主治焦躁黄尿、疮疹者;黄芩主治湿病、用于解毒、排毒,治疗发热症状;茵陈利湿解热、消炎抗菌,可用于治疗黄疸和利尿,利肝胆;川贝母可清热止咳,射干抗炎,用于呼吸系统的炎症治疗;连翘保肝、清热、抗炎;薄荷散热解毒。
1.2 对症治疗
通过以上的药理作用的分析,多种中药中多以解热、排湿、抗炎、利尿、排毒、保肝等作用为主,多针对湿热之症进行下药。而多种作用的组合相对复杂,这种情况在西药中十分罕见,可在中药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中医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症,一方面是药物对,另一方面则强调治疗策略即治疗方法。中药中体现着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治疗智慧。对于肝炎治疗而言,中医将其归为湿热瘟毒湿病,因此以祛湿为主,而祛湿又根据湿热瘟毒位置分为上部(喉部、头部)、中部(肝胆躯干)和下部(消化、排泄及泌尿系统),肝炎重要部位为中,故中部治疗更全面、更重要,故滑石、木通和茵陈为主治,以使毒素向下部迁移,连翘、黄芩辅助以清热护肝。上部毒邪用川贝母、射干、薄荷排湿清肺,连同中部毒邪直达下部。再施以石菖蒲,联合滑石、木通等打开排毒通路,可解除肝毒,再加以精心调理恢复有望痊愈。
2 甘消丹的临床应用
加减甘消丹在近代中醫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甲乙丙等慢性的肝炎和黄疸,且效果令人满意。为了进一步讨论甘消丹在临床上的应用,特收集相关治疗的例子,通过对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甘消丹的临床作用以及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1 实例和疗效
①宋等利用甘消丹治疗急性黄疸,效果显著,总体有效率可达98.0%,治愈率也高达91.8%(其中有效的包括治愈和部分有效的),中医甘消丹治疗黄疸的成功率很高;②对于病毒肝炎的治疗而言,于等人曾加减此方对26名甲肝和37名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经肝功能检验,60人恢复正常,且100%有效。农等利用加减此方治疗不同程度72名乙肝患者,其中症状减轻和痊愈的病人占90.28%。③在确定了其单独作用的满意疗效后,一些研究也将其与西药加以并用治疗肝炎,如叶等分别利用单纯西药和西药联合加减此方进行治疗42名瘀疸病毒性肝炎患者,后者的治疗效率也能达到97.6%,明显高于仅采用西药单独治疗效果(P<0.05)。④褚等人还将甘消丹和三仁汤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在功能恢复、转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而后者的疗效不及前者。⑤还有学者对于甘消丹治疗乙肝机制做了相关研究,赤的研究揭示,甘消丹组分中某些物质能显著地对HBV的生成形成抑制作用[2]。
2.2 评价小结
以上的实例成为了加减甘消丹能够有效治疗黄疸性、病毒性肝炎的确凿证据,对其的研究逐年也可见层次性,起初是单独的肝炎治疗及其疗效的分析、实验和对比,之后是对比中西药、联合中西药疗效的研究增多,而现今对于其研究已经更多地集中在具体成分、抗肝炎机制上,例如有研究发现其中的黄芩等物质还对胆代谢有促进作用,而胆汁对于消化和肝脏也有很多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对于甘消丹的临床研究也一定会深入地进行下去,且会取得更新的发现和进展。对于其的临床应用,有一点是比较灵活的,那就是不同成分的适当、适时加减,从药理的分析当中不难发现,对于不同的症状,下药的量必定存在差别。若疾多重在中部,则应适当增加滑石、木通和茵陈等的药量,同时减少上部祛湿药量;反之,若上部症状重,则应适当地增上减中,并维持平衡,这也是此方巧妙之处。
3总结
总结起来,实例证明,中医加减甘消丹能够有效治疗湿热瘟毒性肝炎,且其上中下并行祛湿理论及加减调节是此方的关键所在。其结合不同的西药和中药组方治疗肝炎的疗效更佳,这种治疗策略也值得更多研究和临床使用,其中各个中药的组分的作用机制、协调机制也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袁晓鸣. 甘露消毒丹及其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12,32(1):95-96.
[2]艾碧琛,贺又舜. 甘露消毒丹抗病毒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664-1667.
【关键词】加减甘消丹;湿热瘟毒;肝炎;治疗
甘消丹是一副传统的中药组方,其具有排湿解浊、消毒清热的功效。配方中主要包括滑石、石菖蒲、藿香、木通等十几味中药材,其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主治体热、眼黄、胸闷发慌、呕吐、四肢酸痛、腹泻腹胀等症状,研究中多证明其治疗肝炎的有较好疗效,特别是由于湿热引发的各种类型急慢性的肝炎(如甲肝和乙肝)。中医将肝病归为一种温病症状,由于脾胃等人体机能的异常,毒邪(病菌、病毒等)容易乘虚侵入肝细胞,从而破坏人体正常的肝脏功能,毒邪随着湿气使患者产生发热而无法排汗、解毒,从而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甘消丹使用的药材相互配伍,针对温病而发挥药效,以解除湿气为目的,辅以消炎、清热调理,使肝病症状减轻直至消除[1]。中医记载了大量治疗肝病的例子,方法也十分繁多,而甘消丹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其加减治疗肝炎的效果佳,为了具体研究其组分作用、治疗机理,特结合相关治疗例子进行如下探讨。
1 概述
1.1 组分及药理
甘消丹中的中药13种,其中主要有滑石、石菖蒲、藿香、木通、黄芩、薄荷等。现对其组分中的不同的重要的药理进行介绍。
滑石又名画石、液石等,是一种硅酸盐混合的矿物质,主要成分硅酸镁,能保护皮肤、抗菌消炎。配合木通可利于排尿,除此之外,可联合多种药材治疗湿热之症;石菖蒲能作用于血管、神经和消化并能排湿气、化解湿气;木通主要作用于排尿,主治焦躁黄尿、疮疹者;黄芩主治湿病、用于解毒、排毒,治疗发热症状;茵陈利湿解热、消炎抗菌,可用于治疗黄疸和利尿,利肝胆;川贝母可清热止咳,射干抗炎,用于呼吸系统的炎症治疗;连翘保肝、清热、抗炎;薄荷散热解毒。
1.2 对症治疗
通过以上的药理作用的分析,多种中药中多以解热、排湿、抗炎、利尿、排毒、保肝等作用为主,多针对湿热之症进行下药。而多种作用的组合相对复杂,这种情况在西药中十分罕见,可在中药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中医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症,一方面是药物对,另一方面则强调治疗策略即治疗方法。中药中体现着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治疗智慧。对于肝炎治疗而言,中医将其归为湿热瘟毒湿病,因此以祛湿为主,而祛湿又根据湿热瘟毒位置分为上部(喉部、头部)、中部(肝胆躯干)和下部(消化、排泄及泌尿系统),肝炎重要部位为中,故中部治疗更全面、更重要,故滑石、木通和茵陈为主治,以使毒素向下部迁移,连翘、黄芩辅助以清热护肝。上部毒邪用川贝母、射干、薄荷排湿清肺,连同中部毒邪直达下部。再施以石菖蒲,联合滑石、木通等打开排毒通路,可解除肝毒,再加以精心调理恢复有望痊愈。
2 甘消丹的临床应用
加减甘消丹在近代中醫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甲乙丙等慢性的肝炎和黄疸,且效果令人满意。为了进一步讨论甘消丹在临床上的应用,特收集相关治疗的例子,通过对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甘消丹的临床作用以及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1 实例和疗效
①宋等利用甘消丹治疗急性黄疸,效果显著,总体有效率可达98.0%,治愈率也高达91.8%(其中有效的包括治愈和部分有效的),中医甘消丹治疗黄疸的成功率很高;②对于病毒肝炎的治疗而言,于等人曾加减此方对26名甲肝和37名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经肝功能检验,60人恢复正常,且100%有效。农等利用加减此方治疗不同程度72名乙肝患者,其中症状减轻和痊愈的病人占90.28%。③在确定了其单独作用的满意疗效后,一些研究也将其与西药加以并用治疗肝炎,如叶等分别利用单纯西药和西药联合加减此方进行治疗42名瘀疸病毒性肝炎患者,后者的治疗效率也能达到97.6%,明显高于仅采用西药单独治疗效果(P<0.05)。④褚等人还将甘消丹和三仁汤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在功能恢复、转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而后者的疗效不及前者。⑤还有学者对于甘消丹治疗乙肝机制做了相关研究,赤的研究揭示,甘消丹组分中某些物质能显著地对HBV的生成形成抑制作用[2]。
2.2 评价小结
以上的实例成为了加减甘消丹能够有效治疗黄疸性、病毒性肝炎的确凿证据,对其的研究逐年也可见层次性,起初是单独的肝炎治疗及其疗效的分析、实验和对比,之后是对比中西药、联合中西药疗效的研究增多,而现今对于其研究已经更多地集中在具体成分、抗肝炎机制上,例如有研究发现其中的黄芩等物质还对胆代谢有促进作用,而胆汁对于消化和肝脏也有很多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对于甘消丹的临床研究也一定会深入地进行下去,且会取得更新的发现和进展。对于其的临床应用,有一点是比较灵活的,那就是不同成分的适当、适时加减,从药理的分析当中不难发现,对于不同的症状,下药的量必定存在差别。若疾多重在中部,则应适当增加滑石、木通和茵陈等的药量,同时减少上部祛湿药量;反之,若上部症状重,则应适当地增上减中,并维持平衡,这也是此方巧妙之处。
3总结
总结起来,实例证明,中医加减甘消丹能够有效治疗湿热瘟毒性肝炎,且其上中下并行祛湿理论及加减调节是此方的关键所在。其结合不同的西药和中药组方治疗肝炎的疗效更佳,这种治疗策略也值得更多研究和临床使用,其中各个中药的组分的作用机制、协调机制也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袁晓鸣. 甘露消毒丹及其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12,32(1):95-96.
[2]艾碧琛,贺又舜. 甘露消毒丹抗病毒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664-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