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整体育人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电气信息类
  作者简介:黄友锐(1971-),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曲立国(1979-),男,吉林长春人,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安徽 淮南 23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题编号:2008jyxm09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4-0007-01
  
  21世纪是信息化的年代,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电气信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渗透至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具有以点带面、多学科应用的优点,是许多综合性大学优先资助和发展的学科之一。众所周知,电气信息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在近年来正在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和新能源计划的出台,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电气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了单一的过分强调专业化的教育,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过窄、过专、过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套“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业型”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目标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的重点是要进一步集中于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与完善培养方案,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
  根据“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注重工程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实现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整体育人目标。“厚基础”就是加强“三基”教育,即加强数学、物理学课程教学,突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丰富的底蕴,既有利于对专业的学习,也有利于专业交叉;“宽口径”就是拓宽培养口径,提出电气信息类“2+2”教学课程体系,即大学阶段前两年不分专业,选修相同的基础课程,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分流,使学生涉及更多的相关知识;“强能力”就是使学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电气信息类专业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树立“大电气”学科思想,同时向邻近学科渗透;“高素质”就是要使学生德才兼备。
  二、优化理论课程结构,设置“大平台+多模块”的柔性化理论教学体系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电气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发展学科交叉、加强实践和研究训练,根据教学规律要求和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主要覆盖的岗位关键能力的可融合性,组合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块,并明确模块在学生未来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完成模块教学应采取的活动方式,模块的权重和分值(学分)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模块教学所需的时数。
  以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包括课程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加强课程相互衔接与统筹协调,构建“大平台+多模块”综合化的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模块化特点。按电气信息大类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精选对学生职业生涯起作用的,最核心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面向电气信息类多个专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打下比较宽广的学科基础。通过加强平台基础教育,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理、工基础,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基础教育平台除了外语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课程,还需重点加强以下五类基础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
  旨在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通过通识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情趣教育和意志教育,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人格建构,有助于学生塑造人文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2.数、理、计算机基础
  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理论知识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依赖性很强,要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必须在这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电路系列课程基础
  这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最核心的学科基础,因此要切实加强电路系列课程的重组与整合,加强课程相互衔接的统筹协调,优化体系,精选内容。
  4.专业基础模块
  奠定专业方向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便于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培养学生对后继课程的适应能力以及将来对多种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课程模块设计既有利于专业方向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也有利于学生在本专业进一步深造。
  5.专业方向模块
  将原有的专业课进一步综合化,形成若干适应不同方向的、具备专业特色的柔性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厚基础、宽专业”的基础上达到专、尖的水平。强调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强调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制定人才创新培养的计划时,尤其在制定实验教学方案时,按照“系列化、层次化”的原则和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认识规律,创建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金字塔式实验教学理念。按图1所示的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多层次立体式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借助课程实验平台,集中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采取“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统一式管理,细致式教学;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集中式管理,引导式教学;创新型实验开放式管理,启发式教学”等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规范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规范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选择好的设计项目进行工程实现。建立工程素质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和毕业设计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电气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为电气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校内实践基地;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等4个产学研基地和淮南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张集矿、淮南谢桥矿、淮南潘集一矿、淮南潘集三矿、新集一矿、新集二矿、淮北祁南矿、淮北杨庄矿、皖北卧龙湖、皖北祁东矿、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开关有限公司等20个实习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建设成效
  本实验区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电气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培养了一大批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生,通过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使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不少毕业生进入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深造或成为著名电气信息类企业和公司的骨干力量。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高达96.5%,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5年,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赛区二等奖2项,安徽赛区一、二、三等奖17项;获安徽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获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三等奖2项,获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参考文献:
  [1]孟庆研.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1):60-61.
  [2]冯忠绪,刘晓婷,焦生杰,等.工程机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7(4):499-504.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实施和特点进行了阐述,结合作者的理解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初步经验,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可能模式及各自的特点,提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可以选择“企业订单”式和“行业共建”式,前者是在高年级遴选组建班级,后者是直接列入招生计划。所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对高校相关专业特别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
期刊
摘要:为了更适应社会的需求,缓解当前人才供需矛盾,提出依托商业竞赛这一有效途径打造精英式计算机专业人才。  关键词:商业竞赛;精英;计算机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卢雪燕(1982-),女,广西灵山人,梧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李国伟(1982-),男,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助理实验师。(广西梧州5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wygj
期刊
摘要:波形分析法是电力电子技术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的传统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利用Simulink可以对各类变换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以方便地观测电路波形并观察电路参数变化对电路波形的影响,从而研究电路工作特性。针对DC-DC变换器中的Buck变换器,建立了其基本电路和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闭环状态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给出的仿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完全学分制的全面推广实施成为必然趋势,学分制的改革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社区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要阵地,南京某高校的学生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对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完全学分制;社区建设  作者简介:方芳(1982-),女,湖北枝江人,南京审计学院管理学院,助教。(江苏南京211815)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以高校科研为例,从团队建立的必要性、团队建设、团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团队合作。  关键词:团队合作;科研;团队管理  作者简介:杨庆东(1956-),男,湖北宜昌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崔玮(1962-),女,吉林长春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PXM2010_014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为了适应企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余杭供电局每年都以较大规模招入大学生新职工。针对如何培养使用好大学生新职工,如何构建他们与企业间良好的心理契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理契约管理的大学生新职工培养模式供大家交流和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致力于进一步完善我局的大学生培养工作。  关键词:新职工;培训培养;心理契约  作者简介:金正军(1981-),男,浙江临海人,浙江杭州余杭供电局人力资
期刊
摘要:针对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高的现状,在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分析了各方在该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运行机制。旨在全面整合优势资源,以政策为指导,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结合科研院所的协作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个党的基层组织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党展示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平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借鉴。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公共课部党总支、机关党总支在活动中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组织”的模式,强调在服务中加强学习与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认识,不断面对新情况,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一个循
期刊
摘要:山西省电力公司通过优化培训资源,形成六大培训基地。文章对其特点进行介绍,认为培训基地的建成将为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山西;培训基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芳(1978-),女,山西朔州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党校);牛雅莉(1969-),女,山西太谷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党校),高级讲师。(山西太原030006)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从构建有为型、服务型、学习型、活力型、创新型工会入手,阐述了乐山电业局创建“五型”工会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工会;有为型;服务型;待遇;离退休  作者简介:郑晓蕾(1979-),女,重庆人,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电业局工会,经济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4-0050-01    近年来,乐山电业局工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