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不仅在于孩子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关系到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班级是孩子较早接触到的集体单位,因此在孩子人格和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围绕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实施班级文化建设以促进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良好品行;策略;路径
1、引言
班级文化是是班级所有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同时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所具象化的物质实体。班级文化从班级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客观存在,不仅表现在各成员之间及成员之间的行为过程中,也同时影响着各成员价值观的建立及性格的形成。班级文化的影响形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建设好班级文化对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制度为建设框架,建设内容既要重视精神文化,也要兼顾物质文化。
制度的建立应以自由、民主、科学为宗旨。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尤其不能沿袭过去师生之间权力存在等级的老路子。在班级文化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集体的共同利益为首要考虑事项,依此订立公约、纪律、规则等内容供所有成员认可并自觉遵守,在考核和监督方面也应具备相应的条例。
精神文化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真正能做到文而化之,使居于其中的各个成员处处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氛围,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强大的群体凝聚力。精神文化是班级软实力的一种,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强大的后劲,是班级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
物質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具象和体现,不仅表现在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上,还体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物及各项活动成果上。比如常见的黑板报,班歌,班徽,班级奖杯等实物,物质文化不仅代表所有成员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时刻在提醒,鼓励成员们更加为班级的良好发展去奋斗去努力,是精神文化的承载形式,贯穿于班级文化建设全过程中。
3、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影响孩子良好品行的特征
文化的影响重在渗透力,而班级文化建设在影响孩子的人格方面具有持久性、渐进性和启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强固,而对各成员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不仅是知识常识等浅层认知,还会影响成员的情感、心智启发,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改变。在影响学生成长方面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小学生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还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在学生的情绪体验或情感感受方面形成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导向,通过班级集体的价值取向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个体价值取向中的不良路径,促使学生个体理想追求的价值取向。
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以班级集体为单位的,不是某个人的事,需要全体成员投入其中。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个体不仅要展现自身的本领,还涉及到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比如在遇到误会时学会沟通、倾听、理解、包容别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在其他队友的帮扶下学会坚持;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团结、敢于承担、懂得奉献等等,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三是对学生个体心智的影响。集体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环境,是由不同性格的成员个体所组成,在集体中每一个学生一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吸取集体文化的养料,形成自己的心智和人格。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求同存异的,不仅有强大的凝聚力,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力。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和各种观点的充分分享,学生个体的心智受到极大的启发,个性及特长获得很好的发展。
4、班级文化建设对孩子良好品行养成的实施路径
4.1情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查阅档案、日常观察、单独谈话等形式对学生个性、生活、学习情况多方面了解。在接触了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抱有等级关系,而应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沟通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同时由于学生还不具备社会生存技能,在群体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挫折或犯错误,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作为教师应从内心来关爱孩子,把学生当做朋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在学生委屈时以谈心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及情绪的误区;在学生犯错误时不当众揭丑,公开隐私,这些不仅可以使教师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也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温暖,在学生有心事或问题时就更愿意与老师沟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更好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各项教育活动。
4.2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
学生骨干作为班级的支架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选拔和培养优秀且有号召力的班干部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桥梁,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班干部的任选上,应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动地位,通过自荐或推荐的形式选出同学们一致认可的人,不仅更容易在班级内部形成凝聚力,同时学生们对自己选择负责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的体现。班干部不仅要发挥上传下达的使命,做好班级事务中的纽带,同时还要在提升个体能力的同时,带领并督促其他成员共同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放权,遇到大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和辅助。通过班干部发挥主力作用来带动全体成员形成合力,共同奋斗来实现集体目标。
5、结语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良好的班级文化正是通过创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来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通过建设班级文化对学生起到潜释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内尔.诺丁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蔡红卫,《青年教师》,2007.6
(作者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良好品行;策略;路径
1、引言
班级文化是是班级所有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同时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所具象化的物质实体。班级文化从班级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客观存在,不仅表现在各成员之间及成员之间的行为过程中,也同时影响着各成员价值观的建立及性格的形成。班级文化的影响形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建设好班级文化对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制度为建设框架,建设内容既要重视精神文化,也要兼顾物质文化。
制度的建立应以自由、民主、科学为宗旨。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尤其不能沿袭过去师生之间权力存在等级的老路子。在班级文化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集体的共同利益为首要考虑事项,依此订立公约、纪律、规则等内容供所有成员认可并自觉遵守,在考核和监督方面也应具备相应的条例。
精神文化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真正能做到文而化之,使居于其中的各个成员处处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氛围,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强大的群体凝聚力。精神文化是班级软实力的一种,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强大的后劲,是班级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
物質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具象和体现,不仅表现在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上,还体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物及各项活动成果上。比如常见的黑板报,班歌,班徽,班级奖杯等实物,物质文化不仅代表所有成员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时刻在提醒,鼓励成员们更加为班级的良好发展去奋斗去努力,是精神文化的承载形式,贯穿于班级文化建设全过程中。
3、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影响孩子良好品行的特征
文化的影响重在渗透力,而班级文化建设在影响孩子的人格方面具有持久性、渐进性和启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强固,而对各成员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不仅是知识常识等浅层认知,还会影响成员的情感、心智启发,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改变。在影响学生成长方面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小学生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还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在学生的情绪体验或情感感受方面形成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导向,通过班级集体的价值取向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个体价值取向中的不良路径,促使学生个体理想追求的价值取向。
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以班级集体为单位的,不是某个人的事,需要全体成员投入其中。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个体不仅要展现自身的本领,还涉及到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比如在遇到误会时学会沟通、倾听、理解、包容别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在其他队友的帮扶下学会坚持;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团结、敢于承担、懂得奉献等等,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三是对学生个体心智的影响。集体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环境,是由不同性格的成员个体所组成,在集体中每一个学生一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吸取集体文化的养料,形成自己的心智和人格。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求同存异的,不仅有强大的凝聚力,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力。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和各种观点的充分分享,学生个体的心智受到极大的启发,个性及特长获得很好的发展。
4、班级文化建设对孩子良好品行养成的实施路径
4.1情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查阅档案、日常观察、单独谈话等形式对学生个性、生活、学习情况多方面了解。在接触了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抱有等级关系,而应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沟通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同时由于学生还不具备社会生存技能,在群体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挫折或犯错误,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作为教师应从内心来关爱孩子,把学生当做朋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在学生委屈时以谈心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及情绪的误区;在学生犯错误时不当众揭丑,公开隐私,这些不仅可以使教师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也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温暖,在学生有心事或问题时就更愿意与老师沟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更好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各项教育活动。
4.2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
学生骨干作为班级的支架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选拔和培养优秀且有号召力的班干部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桥梁,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班干部的任选上,应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动地位,通过自荐或推荐的形式选出同学们一致认可的人,不仅更容易在班级内部形成凝聚力,同时学生们对自己选择负责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的体现。班干部不仅要发挥上传下达的使命,做好班级事务中的纽带,同时还要在提升个体能力的同时,带领并督促其他成员共同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放权,遇到大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和辅助。通过班干部发挥主力作用来带动全体成员形成合力,共同奋斗来实现集体目标。
5、结语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良好的班级文化正是通过创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来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通过建设班级文化对学生起到潜释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内尔.诺丁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蔡红卫,《青年教师》,2007.6
(作者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