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城镇化道路给我国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众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思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开发强度要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利用生态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调整等思路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1-0027-03
自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越过50%以来,我国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过去旧的城镇化道路难以维系、城乡分离的二元城镇化模式难以维持、区域发展不协调局面将逐渐被打破。粗放式城镇化发展片面追求速度、规模不仅带了环境污染、热岛效应、交通拥堵等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也对城郊以及农村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已经迫在眉睫,而生态文明思想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进行指路明灯。
1 生态文明的提出内涵及特征
1.1 我国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就我国内而言,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叶谦吉教授,他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从自然获得利的同时还应该还利于自然,人类一方面对自然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应该对自然进行保护;刘思华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观点的内在统一。基于天文地质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1988年刘宗超教授在其论文《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全球性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的观点,并在其博士论文“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就生态文明观的相关理论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1997年5月刘宗超课题组成果《生态文明丛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文明北京俱乐部的成立。它是继罗马俱乐部和布达佩斯俱乐部之后的第三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俱乐部,这也标志着中国生态经济学正式的诞生。2003年6月5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其指出加快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共同话题,国内对生态文明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共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开始全方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就其内涵而言,学术界主义从生态文明的地位和生态文明的关系两个主要的维度进行阐述。也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着重处理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都不同程度的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但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仅仅就每一个方面进行阐述是远远不够的。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从人类产生以来,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人类必须共同面对一个话题。
恩格斯提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观点。从恩格斯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文明是社会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传统造自然、社会以及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关系,并促进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2.1 实践性与反思性
实践和反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态文明实践性的主线,人类的生存发展既有其本身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也与自然的包蕴息息相关。反思性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过去行为进行重新思考。由于实践与反思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通过不断的进行反思来获取。这样一来,生态文明的内涵就必须包含着反思的成分,倘若没有反思,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陷入盲目甚至是野蛮的泥淖。
1.2.2 系统性与和谐性
系统性与和谐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在核心。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复合巨系统。概而言之,我们可以将生态系统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要让生态系统整体步入良性循环,必须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一旦各个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子系统与诸多要素、各个要素与各个要素之间的链接环节发生了分裂,导致系统运行陷入混乱,这样人与自然之间必然会出现问题。因而,我们必须重视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运行。
1.2.3 规律性与创造性
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尽管宇宙的奥秘至今仍尚未被人类所全部掌握,但是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并非是无迹可寻的,实际上是有着规律的,而人类只有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不断推进。倘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那么人类必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人类的创造文明的活动不能够脱离自然规律的节奏。
2 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2.1 生态文明要求新型城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充满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占有的欲望,技术革命使人民获得了足够强大的力量,促使了人类挑战自然、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巨大野心。人类按自身主体性的标准来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城镇化发展。以人类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统治为目的传统城镇化模式,通过极其野蛮、粗暴的方式掠夺自然资源来维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方式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这种城镇化模式使人类遭到了来自于自然界频繁的报复。地球上原本生机安然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不断加剧,森林面积、淡水资源以及生物种类加速减少,酸雨、泥石流等自然频繁发生,如果人类不改变发展思路最终必然会走向灭绝的道路。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出发点,以追求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可持续为根本宗旨,全面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自然生态环境循环修复能力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方位的优化升级,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一思想完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以前人类追求对自然的完全统治,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助合作。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再片面追求城镇化规模效应、人口效应。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方式也不再是粗暴、野蛮的,而是按照地域特色、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城镇化、城市化与自然和谐共处,最终实现城中有自然风景,自然风景中包含着城镇的格局。
2.2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对传统城镇化进行反思
传统城镇化道路在工业文明和技术革命的支撑下,有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各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断凸显,传统城镇化道路也将走上终结的道路。由于工业化对人口规模和城镇规模的要求,使得传统的城镇化追求人口的大量集中,追求城镇化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爆发了交通拥堵、人口过剩等严重的“城市病”。许多城市的人口已经严重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的极限。这样的城市建设不仅没有使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反而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发展。
在以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狂热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把GDP做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自然界的其他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的观念;其次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其过程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应该考虑建设各项工程未来会对该地区带来的综合效应;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不要只是为了招商来招商,应该考虑招商引资的项目,是否适合当地的发展,对地方生态环境资源能否构成威胁等众多因素。
2.3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公平、合理分配利益
生态文明的创造性与和谐性等特征告诉我们人类创造的任何成就都源于自然,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城镇化的一切成果归根到底也源于自然。城镇化发展的任何材料来源于自然。城镇化发展的劳动力也必须依靠自然解决了其生存问题才能提供劳动力。甚至任何一种好的设计理念都源于自然提供的灵感。自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如此之多的财富,理应分得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对自然进行投资使自然得到应有的保护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公平有效途径。另外,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是指全人类而不是个别或者部分人的发展,这一要求告诉我们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全人类受益。
3 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融入生态文明思想
新型城镇化首次出现是在2007年张荣寰的《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并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和发展模式做了简要介绍。时隔6年后,2013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2014年1月20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修改完毕并上报,规划明确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镇化形式,既是统筹的一体化发展,也是资源节约的产城互动式发展,更是和谐的生态宜居发展,并要求充分协调好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3.1 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指地区生态资源能生产出来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产品的能力,既包括生态资源直接生产出来的有形无形或者无形产品(例如农产品、海鲜等),也包括通过间接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例如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等)。众所周知,工业产品的生产或者制造必须要有工厂或者车间,所以生产生态产品自然也需要一定的媒介或载体,这便是湖泊、耕地、海洋、湿地和森林等。假如这些载体被破坏了,不仅生态产品的数量会急剧下降,而且质量也没有了保障。所以,中央提出通过节能减排,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过这种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也促使我国对这些产品的加速生产,不可否定的是这促使我国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但由于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的生态空间减少的很快,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也不断降低,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态产品的不断追求却在不断增加。这一矛盾的发展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愈演愈烈,城市人口为了获得生态产品不得不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加富裕,他们愿意也有能力支付这个成本,对农村生态产品的大量掠夺,使得本来就相对贫穷的农民变的更加贫穷。由于资源的不断减少也带来成本的进一步攀升,也会使得城市人口相对过去更加贫穷了。推行城镇化的目的是想让更多人生活的更好更文明,如果城镇化发展的立足点和推进方式错误,是立足于圈地——买地——赚钱这一思路,一圈一圈扩大城市的水泥面积,把耕地、湖泊等不断的圈占,估计以为我们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将会被彻底剥夺,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莺飞草长、秋天的丰收景象以及冬天的温暖太阳,将都会成为教科书里的产物。所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加大生态资源的生产能力投入与保护力度,并以此作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至少不能再破坏生产资源的产出能力。
3.2 开发强度要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
所谓空间开发强度是指在一定空间单元中人工建设空间占整个区域空间的面积的比例。就城镇化而言,可以认为是被水泥浇筑过的地面占总面积的比例。我国的建设空间一般包括大中型城市、县域城市、较大型矿区以及其居民点等,按照这一标准来计算我国的国土面积开发强度大约为3.48%,表面上看这一强度并不大,但由于我国陆地空间中有超过60%的空间是属于山地、高原和沙漠,这些地区很难适应人口居住。除掉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8%,这一水平和日本不分上下。我国开发强度 如此之高却没能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福利,我国的
城市人口人均GDP刚刚突破一万美元的大关,但却比人均GDP在五、六万国家的开发程度要高很多。高的开发强度必然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
就水资源来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城镇化的开发强度是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这一方面使得我国很多地方夏季雨水会变成洪水。另一面,我国又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缺水现象。因为人类把装水的“盆”(森林、湿地、湖泊等)变得越来越小了。截止2013年由于天湖造田、天湖建房使得我国湖泊蓄水能力减少了5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和全国总缺水量基本持平。大量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我们最紧缺的资源有可能不在是石油,而是淡水资源。控制开发强度已经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控制盒改造逐步增加生态资源蓄水能力,才能应对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严重水危险。
3.3 生态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调整
所谓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构件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映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布局。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空间布局混乱和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6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6000多个县城都把城镇化的重心放在房产建设上,放眼玩去到处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到处都在施工建设,一座座新城拔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城镇化建设,特别是人口向城市化集中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而现实的大部分地区是达不到产业化的最低标准,盲目进行城镇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出现了所谓的“鬼城”。这些没有实用价值价的新城给我国的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森林、湿地、湖泊等带来了严重的危险。新的城镇化道路将把扩大湖泊、森林和湿地等面积作为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工作,新型城镇化已被国家认定为新的城镇化发展思路,要从以往的错误做法中吸取教训,一方面,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即在增量当中控制开发强度,施行有序开发;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建设的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向优化国土空间的格局做一些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8-30.
[2]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6-29.
[3]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02):137-145.
[4]刘东,封志明,杨艳昭.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04):614-624.
[5]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29-36.
传统城镇化道路给我国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众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思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开发强度要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利用生态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调整等思路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1-0027-03
自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越过50%以来,我国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过去旧的城镇化道路难以维系、城乡分离的二元城镇化模式难以维持、区域发展不协调局面将逐渐被打破。粗放式城镇化发展片面追求速度、规模不仅带了环境污染、热岛效应、交通拥堵等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也对城郊以及农村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已经迫在眉睫,而生态文明思想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进行指路明灯。
1 生态文明的提出内涵及特征
1.1 我国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就我国内而言,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叶谦吉教授,他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从自然获得利的同时还应该还利于自然,人类一方面对自然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应该对自然进行保护;刘思华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观点的内在统一。基于天文地质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1988年刘宗超教授在其论文《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全球性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的观点,并在其博士论文“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就生态文明观的相关理论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1997年5月刘宗超课题组成果《生态文明丛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文明北京俱乐部的成立。它是继罗马俱乐部和布达佩斯俱乐部之后的第三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俱乐部,这也标志着中国生态经济学正式的诞生。2003年6月5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其指出加快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共同话题,国内对生态文明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共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开始全方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就其内涵而言,学术界主义从生态文明的地位和生态文明的关系两个主要的维度进行阐述。也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着重处理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都不同程度的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但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仅仅就每一个方面进行阐述是远远不够的。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从人类产生以来,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人类必须共同面对一个话题。
恩格斯提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观点。从恩格斯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文明是社会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传统造自然、社会以及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关系,并促进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2.1 实践性与反思性
实践和反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态文明实践性的主线,人类的生存发展既有其本身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也与自然的包蕴息息相关。反思性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过去行为进行重新思考。由于实践与反思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通过不断的进行反思来获取。这样一来,生态文明的内涵就必须包含着反思的成分,倘若没有反思,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陷入盲目甚至是野蛮的泥淖。
1.2.2 系统性与和谐性
系统性与和谐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在核心。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复合巨系统。概而言之,我们可以将生态系统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要让生态系统整体步入良性循环,必须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一旦各个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子系统与诸多要素、各个要素与各个要素之间的链接环节发生了分裂,导致系统运行陷入混乱,这样人与自然之间必然会出现问题。因而,我们必须重视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运行。
1.2.3 规律性与创造性
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尽管宇宙的奥秘至今仍尚未被人类所全部掌握,但是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并非是无迹可寻的,实际上是有着规律的,而人类只有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不断推进。倘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那么人类必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人类的创造文明的活动不能够脱离自然规律的节奏。
2 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2.1 生态文明要求新型城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充满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占有的欲望,技术革命使人民获得了足够强大的力量,促使了人类挑战自然、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巨大野心。人类按自身主体性的标准来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城镇化发展。以人类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统治为目的传统城镇化模式,通过极其野蛮、粗暴的方式掠夺自然资源来维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方式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这种城镇化模式使人类遭到了来自于自然界频繁的报复。地球上原本生机安然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不断加剧,森林面积、淡水资源以及生物种类加速减少,酸雨、泥石流等自然频繁发生,如果人类不改变发展思路最终必然会走向灭绝的道路。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出发点,以追求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可持续为根本宗旨,全面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自然生态环境循环修复能力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方位的优化升级,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一思想完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以前人类追求对自然的完全统治,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助合作。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再片面追求城镇化规模效应、人口效应。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方式也不再是粗暴、野蛮的,而是按照地域特色、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城镇化、城市化与自然和谐共处,最终实现城中有自然风景,自然风景中包含着城镇的格局。
2.2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对传统城镇化进行反思
传统城镇化道路在工业文明和技术革命的支撑下,有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各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断凸显,传统城镇化道路也将走上终结的道路。由于工业化对人口规模和城镇规模的要求,使得传统的城镇化追求人口的大量集中,追求城镇化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爆发了交通拥堵、人口过剩等严重的“城市病”。许多城市的人口已经严重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的极限。这样的城市建设不仅没有使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反而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发展。
在以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狂热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把GDP做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自然界的其他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的观念;其次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其过程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应该考虑建设各项工程未来会对该地区带来的综合效应;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不要只是为了招商来招商,应该考虑招商引资的项目,是否适合当地的发展,对地方生态环境资源能否构成威胁等众多因素。
2.3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公平、合理分配利益
生态文明的创造性与和谐性等特征告诉我们人类创造的任何成就都源于自然,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城镇化的一切成果归根到底也源于自然。城镇化发展的任何材料来源于自然。城镇化发展的劳动力也必须依靠自然解决了其生存问题才能提供劳动力。甚至任何一种好的设计理念都源于自然提供的灵感。自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如此之多的财富,理应分得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对自然进行投资使自然得到应有的保护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公平有效途径。另外,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是指全人类而不是个别或者部分人的发展,这一要求告诉我们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全人类受益。
3 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融入生态文明思想
新型城镇化首次出现是在2007年张荣寰的《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并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和发展模式做了简要介绍。时隔6年后,2013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2014年1月20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修改完毕并上报,规划明确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镇化形式,既是统筹的一体化发展,也是资源节约的产城互动式发展,更是和谐的生态宜居发展,并要求充分协调好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3.1 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指地区生态资源能生产出来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产品的能力,既包括生态资源直接生产出来的有形无形或者无形产品(例如农产品、海鲜等),也包括通过间接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例如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等)。众所周知,工业产品的生产或者制造必须要有工厂或者车间,所以生产生态产品自然也需要一定的媒介或载体,这便是湖泊、耕地、海洋、湿地和森林等。假如这些载体被破坏了,不仅生态产品的数量会急剧下降,而且质量也没有了保障。所以,中央提出通过节能减排,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过这种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也促使我国对这些产品的加速生产,不可否定的是这促使我国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但由于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的生态空间减少的很快,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也不断降低,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态产品的不断追求却在不断增加。这一矛盾的发展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愈演愈烈,城市人口为了获得生态产品不得不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加富裕,他们愿意也有能力支付这个成本,对农村生态产品的大量掠夺,使得本来就相对贫穷的农民变的更加贫穷。由于资源的不断减少也带来成本的进一步攀升,也会使得城市人口相对过去更加贫穷了。推行城镇化的目的是想让更多人生活的更好更文明,如果城镇化发展的立足点和推进方式错误,是立足于圈地——买地——赚钱这一思路,一圈一圈扩大城市的水泥面积,把耕地、湖泊等不断的圈占,估计以为我们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将会被彻底剥夺,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莺飞草长、秋天的丰收景象以及冬天的温暖太阳,将都会成为教科书里的产物。所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加大生态资源的生产能力投入与保护力度,并以此作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至少不能再破坏生产资源的产出能力。
3.2 开发强度要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
所谓空间开发强度是指在一定空间单元中人工建设空间占整个区域空间的面积的比例。就城镇化而言,可以认为是被水泥浇筑过的地面占总面积的比例。我国的建设空间一般包括大中型城市、县域城市、较大型矿区以及其居民点等,按照这一标准来计算我国的国土面积开发强度大约为3.48%,表面上看这一强度并不大,但由于我国陆地空间中有超过60%的空间是属于山地、高原和沙漠,这些地区很难适应人口居住。除掉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8%,这一水平和日本不分上下。我国开发强度 如此之高却没能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福利,我国的
城市人口人均GDP刚刚突破一万美元的大关,但却比人均GDP在五、六万国家的开发程度要高很多。高的开发强度必然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
就水资源来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城镇化的开发强度是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这一方面使得我国很多地方夏季雨水会变成洪水。另一面,我国又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缺水现象。因为人类把装水的“盆”(森林、湿地、湖泊等)变得越来越小了。截止2013年由于天湖造田、天湖建房使得我国湖泊蓄水能力减少了5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和全国总缺水量基本持平。大量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我们最紧缺的资源有可能不在是石油,而是淡水资源。控制开发强度已经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控制盒改造逐步增加生态资源蓄水能力,才能应对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严重水危险。
3.3 生态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调整
所谓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构件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映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布局。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空间布局混乱和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6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6000多个县城都把城镇化的重心放在房产建设上,放眼玩去到处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到处都在施工建设,一座座新城拔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城镇化建设,特别是人口向城市化集中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而现实的大部分地区是达不到产业化的最低标准,盲目进行城镇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出现了所谓的“鬼城”。这些没有实用价值价的新城给我国的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森林、湿地、湖泊等带来了严重的危险。新的城镇化道路将把扩大湖泊、森林和湿地等面积作为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工作,新型城镇化已被国家认定为新的城镇化发展思路,要从以往的错误做法中吸取教训,一方面,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即在增量当中控制开发强度,施行有序开发;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建设的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向优化国土空间的格局做一些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8-30.
[2]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6-29.
[3]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02):137-145.
[4]刘东,封志明,杨艳昭.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04):614-624.
[5]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