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七”这个词,最初是从一位茶友那里听到的。后来又听说了“茶七酒八”之说。去咨询资深茶人,她倒是把“茶七酒八”给解释了个透透彻彻。于是,循着这个思路,萌生了生活中许许多多“茶七”和“酒八”的感悟。
大凡能理解了“茶七酒八”的人,一般来说是睿智的。以鄙人的人生经历看,凡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哥们儿别管了,这事靠给兄弟,百分之百!这时你千万注意,那多半是百分之百的不能百分之百。
茶之七与酒之八,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想那茶满酒满,那还叫品吗?那是典型的喝茶、喝酒。
“品”与“喝”差得老去了,区别就在那二三分上。
三几个朋友相约于茶楼,轻声曼语于你我之间,茶煮九分熟,杯斟七分满。将一盏香茶捧在掌心,细细品味杯中别样的风景。那些碧绿的叶片儿尽情舒展着、缱绻着,浮浮沉沉中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于浅浅的微醺中,品尽那月瘦花黄,尽享那浅香涌动。那是一种风度,一种品味,一种成熟,或者说是一种文化。
想那吃饭,大快朵颐、满头大汗、打着饱嗝用牙签剔着牙的,多半是饥人。饥人又分在什么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在那种瓜菜代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饥肠辘辘,难得有一回吃饱饭的时候。但凡有机会,谁还顾及什么风度去谦谦君子般地吃个七成饱?时代发展到今天,家家衣食无忧,人人尽奔小康。抛开减肥的因素不说,谁要再吃个十分饱,那就是个风度问题了。所以说,饭吃八分饱如同茶斟七分满一样,那是一个人的素养问题。
想那唱戏,大凡大师或名角,对音域的把握是留有充分的余地的。扯开嗓子喊的,多半是初学者和不得要领的初级戏迷。我就见过这类的主儿,嗓音条件极好,到高音处不会控制,放开喉咙尽情发挥、一览无余。音高倒是高了,却没有丁点儿的味道。前阵子听河南《梨园春》呈擂主争霸赛的头名唱戏,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按行话说,他唱E调在豫剧生行里那是最高调值了,但他很会控制,总是把高音把握在九分左右,听来高亢明亮、韵味十足。唱戏一如喝茶,同理。
想那玩扑克“要十点半”,十点半是个最完美的数值,这是每个玩家都希望得到的。虽然谁都希望得到,但十之八九的人不可能得到。当你手上的牌要到八、九或者十点时,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多半你赢牌已成定局。如果你还想尽善尽美地要个十点半,那百分之九十九的要输。控制是一种美,余地是一种睿智,此亦如同喝茶啊。
想那高速路上开车,以中档轿车为例,时速掌握在100迈左右是再合适不过的速度。除去经济速度这个原因不说,这是最安全、最恰当的一个时速:车流多时你降降速安全保险,车流少时你升升速还有余地。中速偏上也就是开个八九分速度的车,路边风景尽收眼底,平稳快速地到达目的地,那是多么富有快感的一种享受啊。
推而广之地联想到交朋友、做人,那就更是这个道理。什么是朋友?有人拍着胸脯说:我和某某某是刎颈之交,吃喝不分你我,我俩除了老婆分,彼此什么都不分。我不否认有这类朋友,他们也的确是好得几乎“和着一个脑袋”。但是毕竟是“几乎”啊。真正的好朋友,我认为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距离。所谓良好,就是一个适当的分寸(这和留个心眼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现实生活中“和着一个脑袋”最后分道扬镳的朋友与保持良好距离终其一生的朋友,相信我们都见得很多很多。做人,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把一个真实的“我”展现给朋友,必然是七分、八分的好。圣人尚且如此、伟人尚且三七开,况且我们这些凡人乎。
茶,是个好东西。茶,是个参照物。由茶及事,由事及人,由人及理。能在七分茶里细细地品,慢慢地咽。品出味道,品出智慧,品出人生。我宁愿品茶品得时间长一些多跑几趟卫生间,也比端起茶碗连饮三次洒出一地强。
大凡能理解了“茶七酒八”的人,一般来说是睿智的。以鄙人的人生经历看,凡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哥们儿别管了,这事靠给兄弟,百分之百!这时你千万注意,那多半是百分之百的不能百分之百。
茶之七与酒之八,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想那茶满酒满,那还叫品吗?那是典型的喝茶、喝酒。
“品”与“喝”差得老去了,区别就在那二三分上。
三几个朋友相约于茶楼,轻声曼语于你我之间,茶煮九分熟,杯斟七分满。将一盏香茶捧在掌心,细细品味杯中别样的风景。那些碧绿的叶片儿尽情舒展着、缱绻着,浮浮沉沉中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于浅浅的微醺中,品尽那月瘦花黄,尽享那浅香涌动。那是一种风度,一种品味,一种成熟,或者说是一种文化。
想那吃饭,大快朵颐、满头大汗、打着饱嗝用牙签剔着牙的,多半是饥人。饥人又分在什么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在那种瓜菜代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饥肠辘辘,难得有一回吃饱饭的时候。但凡有机会,谁还顾及什么风度去谦谦君子般地吃个七成饱?时代发展到今天,家家衣食无忧,人人尽奔小康。抛开减肥的因素不说,谁要再吃个十分饱,那就是个风度问题了。所以说,饭吃八分饱如同茶斟七分满一样,那是一个人的素养问题。
想那唱戏,大凡大师或名角,对音域的把握是留有充分的余地的。扯开嗓子喊的,多半是初学者和不得要领的初级戏迷。我就见过这类的主儿,嗓音条件极好,到高音处不会控制,放开喉咙尽情发挥、一览无余。音高倒是高了,却没有丁点儿的味道。前阵子听河南《梨园春》呈擂主争霸赛的头名唱戏,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按行话说,他唱E调在豫剧生行里那是最高调值了,但他很会控制,总是把高音把握在九分左右,听来高亢明亮、韵味十足。唱戏一如喝茶,同理。
想那玩扑克“要十点半”,十点半是个最完美的数值,这是每个玩家都希望得到的。虽然谁都希望得到,但十之八九的人不可能得到。当你手上的牌要到八、九或者十点时,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多半你赢牌已成定局。如果你还想尽善尽美地要个十点半,那百分之九十九的要输。控制是一种美,余地是一种睿智,此亦如同喝茶啊。
想那高速路上开车,以中档轿车为例,时速掌握在100迈左右是再合适不过的速度。除去经济速度这个原因不说,这是最安全、最恰当的一个时速:车流多时你降降速安全保险,车流少时你升升速还有余地。中速偏上也就是开个八九分速度的车,路边风景尽收眼底,平稳快速地到达目的地,那是多么富有快感的一种享受啊。
推而广之地联想到交朋友、做人,那就更是这个道理。什么是朋友?有人拍着胸脯说:我和某某某是刎颈之交,吃喝不分你我,我俩除了老婆分,彼此什么都不分。我不否认有这类朋友,他们也的确是好得几乎“和着一个脑袋”。但是毕竟是“几乎”啊。真正的好朋友,我认为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距离。所谓良好,就是一个适当的分寸(这和留个心眼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现实生活中“和着一个脑袋”最后分道扬镳的朋友与保持良好距离终其一生的朋友,相信我们都见得很多很多。做人,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把一个真实的“我”展现给朋友,必然是七分、八分的好。圣人尚且如此、伟人尚且三七开,况且我们这些凡人乎。
茶,是个好东西。茶,是个参照物。由茶及事,由事及人,由人及理。能在七分茶里细细地品,慢慢地咽。品出味道,品出智慧,品出人生。我宁愿品茶品得时间长一些多跑几趟卫生间,也比端起茶碗连饮三次洒出一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