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昭福先生是一位对事业,对家庭,对社团都尽责尽力,力求做到最好的人。在爱国爱港,团结乡亲,促进交流与发展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作为社团的领导人之一,他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敬重。作为家长,他要求子女思想健康、正直诚信,并教导他们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在他的谆谆教导和潜移默化之下,子女们都非常出色,均学有所成。而作为年逾七旬的长者,每日仍十分忙碌,享受生活的他有乐亦有为:乐在其中、发光发热、乐享人生。
【陶昭福先生,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在厦门集美中学教授中学物理课程长达16年,1978年来到香港,现任力图创展有限公司董事,同时担任厦门集美校友会首席副会长、香港厦门联谊总会社会事务部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副监事长等多项社团职务。】
奔赴香港从头做起
陶昭福先生特别关注子女教育,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毅然决定放弃教师的优越待遇,从厦门来到香港,而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子女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台阶,哪怕自己从头再来。
陶昭福先生祖籍福建厦门,196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即在厦门集美中学教书。“我是教中学物理的,从1962年一直教到1978年,足足在厦门集美中学教了16年。”陶昭福先生回忆起当年在厦门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毕竟这是他一段教学之路,他喜爱中学的那些孩子们,并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如数教授。
因为本身是从事教育工作,陶昭福先生更感叹教育的重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中可以想象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陶昭福先生总是心怀十足的责任感,为学生们讲述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一些课外知识。就这样,他在厦门集美中学教书长达16年,可谓桃李满天下。每当看到自己教授的学生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总是他最开心的事情。而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日后青出于蓝、有所成就。
恰逢陶昭福先生的岳父是菲律宾华侨, 1978年,陶昭福先生与太太申请前往菲律宾。而此时,陶昭福先生的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8岁。就这样,他与太太带领一双儿女准备途经香港前往菲律宾,后辗转留在香港。
而陶昭福先生是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才放弃了在内地的教师生涯,全家辗转来到香港。这其中包含着浓浓的父爱与对子女殷切的期望,更透露出陶昭福先生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因为子女是生命的延续,他希望这份延续更为完美。
创业之路步步为营
陶昭福先生来到香港后,恰逢1978年,香港经济增长,出口业务相对有所增长,而当时,在香港有很多电子厂,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大都出口海外。由于陶昭福先生在内地所学专业是物理,教授了16年的中学物理,对无线电有所了解。他紧紧地抓住了当时良好的机会,顺利地在一家电子厂做技术工作。
一来到香港,就顺利找到工作,陶昭福先生甚感欣慰。而当时,太太没有工作,担当起照顾一家人生活的重任。为了生计,陶昭福先生白天在电子厂做工,晚上继续做零工以贴补家用。可以想象当时的艰难,但陶昭福先生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虽辛苦仍然十分开心。
初入香港的生活,虽然艰辛,但陶昭福先生感觉十分快乐,他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切阴霾和不易终究会过去,而迎接的则是灿烂的阳光。
慢慢地,陶昭福先生与同伴合伙经营一些生意,创办了兴业实业有限公司和力图创展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及电子组件的生意,一般都是与内地有关单位合作经营。
虽刚来香港时,有过困难和艰辛,但陶昭福先生没有放弃,不断坚持,终于营造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关注子女教育有方
陶昭福先生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更能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要求子女达到三点要求,即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正直诚信。在他的谆谆教导之下,一双子女均学有所成。
陶昭福先生的大女儿来到香港时已有12岁,在内地学过中文,会说普通话,而在香港就读,则掌握了广东话和英文,这均为其毕业后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他的女儿就前往澳大利亚学习经济专业,他的女儿很懂事,在求学期间都是半工半读,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四年大学毕业后,他的女儿回到香港,即在香港一家知名会计师楼工作。而他的儿子亦很出色,中学毕业后,就与一些同学一起考托福,后前往美国就读电脑专业,现供职于日本的一家电脑公司。
子女如此出色,也是陶昭福先生最开心的事情。而他经常教育子女“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刚来香港时,为了子女,陶昭福伉俪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读书,在经济上很节省。“孩子们也受过不少苦。”他如是说。诚然,这些苦难对孩子日后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因为陶昭福伉俪为子女付出很多,子女亦感恩父母的付出,深感父母创业的艰辛。如今,子女对父母都十分照顾与体贴。这与陶昭福先生的教育分不开,他注重子女的思想,培育他们养成正直诚信的优秀品质。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子女们懂得感恩、反哺之情,同时,将这份情感融入工作和生活之中。如此,必将赢得社会的认可。
如今,陶昭福先生虽已年逾七旬,但仍然每日繁忙,经营着生意。当问及他何时退休时,他笑言,有一点事做,生活也更加充实。
一直以来,他奋斗不息,并加入了很多社团,为社团活动出钱出力、服务不止。
如果将人生比如画板的话,曾经的经历与磨练无疑是这幅画板上最绚丽的图案。而陶昭福先生多年来奋斗拼搏和教育子女的经验则勾勒出人生画板上最美妙的画,一直以来,他总是用心去描绘、去着色,并感染其中,享受着极大的快乐与满足。
【陶昭福先生,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在厦门集美中学教授中学物理课程长达16年,1978年来到香港,现任力图创展有限公司董事,同时担任厦门集美校友会首席副会长、香港厦门联谊总会社会事务部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会副监事长等多项社团职务。】
奔赴香港从头做起
陶昭福先生特别关注子女教育,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毅然决定放弃教师的优越待遇,从厦门来到香港,而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子女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台阶,哪怕自己从头再来。
陶昭福先生祖籍福建厦门,196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即在厦门集美中学教书。“我是教中学物理的,从1962年一直教到1978年,足足在厦门集美中学教了16年。”陶昭福先生回忆起当年在厦门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毕竟这是他一段教学之路,他喜爱中学的那些孩子们,并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如数教授。
因为本身是从事教育工作,陶昭福先生更感叹教育的重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中可以想象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陶昭福先生总是心怀十足的责任感,为学生们讲述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一些课外知识。就这样,他在厦门集美中学教书长达16年,可谓桃李满天下。每当看到自己教授的学生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总是他最开心的事情。而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日后青出于蓝、有所成就。
恰逢陶昭福先生的岳父是菲律宾华侨, 1978年,陶昭福先生与太太申请前往菲律宾。而此时,陶昭福先生的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8岁。就这样,他与太太带领一双儿女准备途经香港前往菲律宾,后辗转留在香港。
而陶昭福先生是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才放弃了在内地的教师生涯,全家辗转来到香港。这其中包含着浓浓的父爱与对子女殷切的期望,更透露出陶昭福先生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因为子女是生命的延续,他希望这份延续更为完美。
创业之路步步为营
陶昭福先生来到香港后,恰逢1978年,香港经济增长,出口业务相对有所增长,而当时,在香港有很多电子厂,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大都出口海外。由于陶昭福先生在内地所学专业是物理,教授了16年的中学物理,对无线电有所了解。他紧紧地抓住了当时良好的机会,顺利地在一家电子厂做技术工作。
一来到香港,就顺利找到工作,陶昭福先生甚感欣慰。而当时,太太没有工作,担当起照顾一家人生活的重任。为了生计,陶昭福先生白天在电子厂做工,晚上继续做零工以贴补家用。可以想象当时的艰难,但陶昭福先生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虽辛苦仍然十分开心。
初入香港的生活,虽然艰辛,但陶昭福先生感觉十分快乐,他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切阴霾和不易终究会过去,而迎接的则是灿烂的阳光。
慢慢地,陶昭福先生与同伴合伙经营一些生意,创办了兴业实业有限公司和力图创展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及电子组件的生意,一般都是与内地有关单位合作经营。
虽刚来香港时,有过困难和艰辛,但陶昭福先生没有放弃,不断坚持,终于营造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关注子女教育有方
陶昭福先生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更能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要求子女达到三点要求,即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正直诚信。在他的谆谆教导之下,一双子女均学有所成。
陶昭福先生的大女儿来到香港时已有12岁,在内地学过中文,会说普通话,而在香港就读,则掌握了广东话和英文,这均为其毕业后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他的女儿就前往澳大利亚学习经济专业,他的女儿很懂事,在求学期间都是半工半读,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四年大学毕业后,他的女儿回到香港,即在香港一家知名会计师楼工作。而他的儿子亦很出色,中学毕业后,就与一些同学一起考托福,后前往美国就读电脑专业,现供职于日本的一家电脑公司。
子女如此出色,也是陶昭福先生最开心的事情。而他经常教育子女“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刚来香港时,为了子女,陶昭福伉俪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读书,在经济上很节省。“孩子们也受过不少苦。”他如是说。诚然,这些苦难对孩子日后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因为陶昭福伉俪为子女付出很多,子女亦感恩父母的付出,深感父母创业的艰辛。如今,子女对父母都十分照顾与体贴。这与陶昭福先生的教育分不开,他注重子女的思想,培育他们养成正直诚信的优秀品质。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子女们懂得感恩、反哺之情,同时,将这份情感融入工作和生活之中。如此,必将赢得社会的认可。
如今,陶昭福先生虽已年逾七旬,但仍然每日繁忙,经营着生意。当问及他何时退休时,他笑言,有一点事做,生活也更加充实。
一直以来,他奋斗不息,并加入了很多社团,为社团活动出钱出力、服务不止。
如果将人生比如画板的话,曾经的经历与磨练无疑是这幅画板上最绚丽的图案。而陶昭福先生多年来奋斗拼搏和教育子女的经验则勾勒出人生画板上最美妙的画,一直以来,他总是用心去描绘、去着色,并感染其中,享受着极大的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