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舞美、道具的一切干扰,
剧场里罕见的静谧无声,只有舞台上更为清澈的声音起起落落。
缺乏更多的动作、表情,
人们更加倾心于声音里透露的高兴、难过、紧张、害怕,
唯恐错过一丝微妙的情绪的变换。
《恐惧》是著名编剧费明时隔15年之后的剧本新作,2012年曾在人艺以《老爸,开门》为名演出。2012年底,又以剧本朗读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通过女儿到父亲家的七次探望的剧情,话剧在纯粹的对话里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乃至亲情之间,一种莫名的“恐惧”。或者说,应该彼此相爱的人之间,对“爱”产生了疑惑。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来源于何处呢?是怎样一种障碍横亘在本应无条件相爱的人之间?
声音之美
剧本朗读是戏剧创作的传统,《恐惧》全场两位朗读者朱琳与编剧费明,在不大的舞台上,衣着简洁平常,妆容更是弱化至无,各自手握剧本阅读,没有丰富的动作,甚至表情的交互也极少。除了抑扬的声音和间或的轻柔动作,台下的观众对舞台上的观察所拥无几。
没有舞美、道具的一切干扰,剧场里罕见的静谧无声,只有舞台上更为清澈的声音起起落落。缺乏更多的动作、表情,人们更加倾心于声音里透露的高兴、难过、紧张、害怕,唯恐错过一丝微妙的情绪的变换。仅凭着台上两位表情与声音的寻唤,在场的观众恍然成了隐匿舞台的其他演员,成了人世间人们的存在之道,如同自我生存的人生之路。既在戏中,又出于戏外默然无声,一切都触手可及,却又触不可及。似有可说,又无法干预剧情。如此,编剧费明的最后一句台词“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99%的事,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也成为整个剧场的现实,这是一种极为奇妙的体验。
最遥远的亲近
《恐惧》的角色只有两个,女儿年近四十而单身,担任出版社社长,父亲也是个知识分子,一个经历颠簸的美学家。早年离婚的父亲独自拉扯尚值幼年的孩子长大,父女两人曾相依为命。角色的简单之外,故事的情节框架也极为简单:女儿几次探望父亲,谈话的核心无非是商讨搬来同住,几次登门,却在一次次不欢而散的交谈中始终未能实现。现实中,父女都有各自的恐惧,父亲害怕独处、女儿担心婚姻等等。两人在各自的恐惧和面对对方的恐惧中战战兢兢,出离疏远。
作为一个朗读剧,《恐惧》充满伤痕,剧中的父亲和女儿都是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心胸、眼界相较普通人更为宽广,但他们也许承受比普通人更为深重的痛苦。剧中特定年代的痛苦给他们带来的是恐惧,独处的恐惧、婚姻的恐惧、交流的恐惧,乃至因之而来的亲情的恐惧。
然而这一切都在彼此不知的情形下横亘在彼此之间,各自消化自己的恐惧和对彼此的不解。更积累成重重误解。当父女两个人第一次说出“因为我恐惧”的时候,两个人都为对方表示惊愕。他们没有想到,不只是自己有恐惧,最爱的家人同样有所恐惧,只是他们从来不说。然而这“恐惧”之间的小心翼翼,实则因爱而来,因对彼此的关怀和手足无措而来。女儿每次离开时,父亲都要问的那句“你什么时候再来啊”足以证明这彼此深藏的爱意。
进进出出的7次轮回
舞台静谧,父亲倚着摇椅上,女儿坐在普通的木制椅子上。随着女儿一次次的敲门,老爸一次次的开门,饱含创伤、略带凄楚、不乏自嘲、几多无奈的人生故事铺展开来,父女两人之间的前6次对话就这样展开了,爱情、亲情、伤害、背叛、生命、轮回、爱构成了这个故事的主体内容。父女间的生活磕碰不断,在争锋相对的矛盾中,幽默、不安与冲突交织,语言不能及之处,不仅是他们两人对“恐惧”的恐惧,而是对“爱”的绝望,或者说是对“爱”的无所期待。在这里,“爱”不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向往和能力,而成了一件极其稀缺的奢侈品。
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个故事算不上是一个“好故事”,可贵的是编剧把父女之间的第7次对话,设计成了一场女儿与父亲之间灵魂对话(此时,父亲已经病逝)。在这次对话中,女儿理解了父亲,父亲也似乎补全了对女儿的遗憾。在这一次阴阳两隔的对话中,女儿才知道,父亲为什么不去修坏掉的吊钟,那是因为他害怕孤单,害怕寂寞,吊钟不止歇的滴答滴答声犹如催他的命。女儿最后说,她认为父亲对她不好,因为父亲没有全心全意地张开双臂地爱她,而是有所保留有所恐惧地卑微地呵护地爱着。这样的难过,因为彼此的坦诚,两人对于过往几十年的家庭史似乎都真正地释怀了。父亲走了,女儿的孩子(剧中的女儿后来成了未婚妈妈)降临了,一场生命的轮回又开始了。
越藏越深的不安
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还有对现实的揶揄,《恐惧》犹如一盆火和一盆冰,反复泼在观众脸上、心上。恐惧亦愈发难以言说。戏的前半段,一组对立的恐惧存在于父女之间:父亲恐惧于没有老婆的生活,而女儿则对婚姻存在恐惧。如此导致了父女间的生活磕碰不断。这对矛盾十分有典型性,当下广泛存在,一般表现的剩男剩女,前置的标准就是人还是要结婚的。这个戏更进了一步,给设立标准的人加戏,比比哪个更不实际。
行至后半段,远去的历史重新翻了出来,更多的纠葛如冰山出水,父女俩恐惧的内容变了。一丝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让主人公的妻子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对人性的怀疑以亲情的湮灭推进了父亲的血液中,让他因怀疑而恐惧,恐惧到失去亲近女儿、表达父爱的能力。然而正如前文所言,父亲死后的第七次对话,也许使得父女俩的一些误会得以澄清,然而却很难说问题真正解决了,实际上,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父亲的去世只是将父女两人之间的一些冲突泯去,留下的问题依然很多。而再推及一个单身母亲的诞生,实际上,应该是问题继续了。
《恐惧》说,我要活下去。无论是多么卑微的灵魂或肉体,都并不比所谓高贵的更令人鄙弃。因为你只是你自己,对于旁人也不过是一个名字或者一个符号。谁的死去都不会在旁人的生命中留下存在过的痕迹。但亲近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远非一个人的离开甚至死亡可以消失。想到此处,倏然觉得保持灵魂的独立是何等重要。恐惧不同于惊悚、刺激,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安。因不能约束自己的恶而恐惧;因不能接受他人的善而恐惧;因横生的贪欲而恐惧。这样的不安,支撑纯然的、真实的生命。编剧最终留下一对单亲母亲与女儿的相依为命,背负着父辈似乎淡化的过去和由此因袭的影响,这样的身份下与新生女儿如何共处,那些隐匿“恐惧”会有什么变故,看似无解,加诸未来的力量,未尝不是试图将父女二人尚未真正解决的“恐惧”探索下去。
在《恐惧》的某一场,朱琳老师演后与观众谈说,这是她演过这几场中,第一次在朗读中流泪。她几乎能够把大段大段的台词背下来,这部《恐惧》想来已经被她掌控。费明老师后来开玩笑说,是因为雪天冻的。当然,这只是玩笑。正如剧本里所说,“爱是一种情怀,有情怀的人却不多,因为有情怀的人不现实,而人都是现实的”。这一出由有情怀的人朗读的有情怀的剧,也许不够华丽张扬,终于不负观众寒冬远途的期待。
剧场里罕见的静谧无声,只有舞台上更为清澈的声音起起落落。
缺乏更多的动作、表情,
人们更加倾心于声音里透露的高兴、难过、紧张、害怕,
唯恐错过一丝微妙的情绪的变换。
《恐惧》是著名编剧费明时隔15年之后的剧本新作,2012年曾在人艺以《老爸,开门》为名演出。2012年底,又以剧本朗读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通过女儿到父亲家的七次探望的剧情,话剧在纯粹的对话里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乃至亲情之间,一种莫名的“恐惧”。或者说,应该彼此相爱的人之间,对“爱”产生了疑惑。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来源于何处呢?是怎样一种障碍横亘在本应无条件相爱的人之间?
声音之美
剧本朗读是戏剧创作的传统,《恐惧》全场两位朗读者朱琳与编剧费明,在不大的舞台上,衣着简洁平常,妆容更是弱化至无,各自手握剧本阅读,没有丰富的动作,甚至表情的交互也极少。除了抑扬的声音和间或的轻柔动作,台下的观众对舞台上的观察所拥无几。
没有舞美、道具的一切干扰,剧场里罕见的静谧无声,只有舞台上更为清澈的声音起起落落。缺乏更多的动作、表情,人们更加倾心于声音里透露的高兴、难过、紧张、害怕,唯恐错过一丝微妙的情绪的变换。仅凭着台上两位表情与声音的寻唤,在场的观众恍然成了隐匿舞台的其他演员,成了人世间人们的存在之道,如同自我生存的人生之路。既在戏中,又出于戏外默然无声,一切都触手可及,却又触不可及。似有可说,又无法干预剧情。如此,编剧费明的最后一句台词“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99%的事,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也成为整个剧场的现实,这是一种极为奇妙的体验。
最遥远的亲近
《恐惧》的角色只有两个,女儿年近四十而单身,担任出版社社长,父亲也是个知识分子,一个经历颠簸的美学家。早年离婚的父亲独自拉扯尚值幼年的孩子长大,父女两人曾相依为命。角色的简单之外,故事的情节框架也极为简单:女儿几次探望父亲,谈话的核心无非是商讨搬来同住,几次登门,却在一次次不欢而散的交谈中始终未能实现。现实中,父女都有各自的恐惧,父亲害怕独处、女儿担心婚姻等等。两人在各自的恐惧和面对对方的恐惧中战战兢兢,出离疏远。
作为一个朗读剧,《恐惧》充满伤痕,剧中的父亲和女儿都是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心胸、眼界相较普通人更为宽广,但他们也许承受比普通人更为深重的痛苦。剧中特定年代的痛苦给他们带来的是恐惧,独处的恐惧、婚姻的恐惧、交流的恐惧,乃至因之而来的亲情的恐惧。
然而这一切都在彼此不知的情形下横亘在彼此之间,各自消化自己的恐惧和对彼此的不解。更积累成重重误解。当父女两个人第一次说出“因为我恐惧”的时候,两个人都为对方表示惊愕。他们没有想到,不只是自己有恐惧,最爱的家人同样有所恐惧,只是他们从来不说。然而这“恐惧”之间的小心翼翼,实则因爱而来,因对彼此的关怀和手足无措而来。女儿每次离开时,父亲都要问的那句“你什么时候再来啊”足以证明这彼此深藏的爱意。
进进出出的7次轮回
舞台静谧,父亲倚着摇椅上,女儿坐在普通的木制椅子上。随着女儿一次次的敲门,老爸一次次的开门,饱含创伤、略带凄楚、不乏自嘲、几多无奈的人生故事铺展开来,父女两人之间的前6次对话就这样展开了,爱情、亲情、伤害、背叛、生命、轮回、爱构成了这个故事的主体内容。父女间的生活磕碰不断,在争锋相对的矛盾中,幽默、不安与冲突交织,语言不能及之处,不仅是他们两人对“恐惧”的恐惧,而是对“爱”的绝望,或者说是对“爱”的无所期待。在这里,“爱”不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向往和能力,而成了一件极其稀缺的奢侈品。
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个故事算不上是一个“好故事”,可贵的是编剧把父女之间的第7次对话,设计成了一场女儿与父亲之间灵魂对话(此时,父亲已经病逝)。在这次对话中,女儿理解了父亲,父亲也似乎补全了对女儿的遗憾。在这一次阴阳两隔的对话中,女儿才知道,父亲为什么不去修坏掉的吊钟,那是因为他害怕孤单,害怕寂寞,吊钟不止歇的滴答滴答声犹如催他的命。女儿最后说,她认为父亲对她不好,因为父亲没有全心全意地张开双臂地爱她,而是有所保留有所恐惧地卑微地呵护地爱着。这样的难过,因为彼此的坦诚,两人对于过往几十年的家庭史似乎都真正地释怀了。父亲走了,女儿的孩子(剧中的女儿后来成了未婚妈妈)降临了,一场生命的轮回又开始了。
越藏越深的不安
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还有对现实的揶揄,《恐惧》犹如一盆火和一盆冰,反复泼在观众脸上、心上。恐惧亦愈发难以言说。戏的前半段,一组对立的恐惧存在于父女之间:父亲恐惧于没有老婆的生活,而女儿则对婚姻存在恐惧。如此导致了父女间的生活磕碰不断。这对矛盾十分有典型性,当下广泛存在,一般表现的剩男剩女,前置的标准就是人还是要结婚的。这个戏更进了一步,给设立标准的人加戏,比比哪个更不实际。
行至后半段,远去的历史重新翻了出来,更多的纠葛如冰山出水,父女俩恐惧的内容变了。一丝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让主人公的妻子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对人性的怀疑以亲情的湮灭推进了父亲的血液中,让他因怀疑而恐惧,恐惧到失去亲近女儿、表达父爱的能力。然而正如前文所言,父亲死后的第七次对话,也许使得父女俩的一些误会得以澄清,然而却很难说问题真正解决了,实际上,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父亲的去世只是将父女两人之间的一些冲突泯去,留下的问题依然很多。而再推及一个单身母亲的诞生,实际上,应该是问题继续了。
《恐惧》说,我要活下去。无论是多么卑微的灵魂或肉体,都并不比所谓高贵的更令人鄙弃。因为你只是你自己,对于旁人也不过是一个名字或者一个符号。谁的死去都不会在旁人的生命中留下存在过的痕迹。但亲近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远非一个人的离开甚至死亡可以消失。想到此处,倏然觉得保持灵魂的独立是何等重要。恐惧不同于惊悚、刺激,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安。因不能约束自己的恶而恐惧;因不能接受他人的善而恐惧;因横生的贪欲而恐惧。这样的不安,支撑纯然的、真实的生命。编剧最终留下一对单亲母亲与女儿的相依为命,背负着父辈似乎淡化的过去和由此因袭的影响,这样的身份下与新生女儿如何共处,那些隐匿“恐惧”会有什么变故,看似无解,加诸未来的力量,未尝不是试图将父女二人尚未真正解决的“恐惧”探索下去。
在《恐惧》的某一场,朱琳老师演后与观众谈说,这是她演过这几场中,第一次在朗读中流泪。她几乎能够把大段大段的台词背下来,这部《恐惧》想来已经被她掌控。费明老师后来开玩笑说,是因为雪天冻的。当然,这只是玩笑。正如剧本里所说,“爱是一种情怀,有情怀的人却不多,因为有情怀的人不现实,而人都是现实的”。这一出由有情怀的人朗读的有情怀的剧,也许不够华丽张扬,终于不负观众寒冬远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