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19830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指导与激励为前提,以“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反思——自主应用——自主巩固拓展”为基本程序,实现自主学习的发展目标。课堂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要精彩。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學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才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张弓、一把弦、一支箭,让学生一一回答画的是什么,然后又导入说:“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却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学了《惊弓之鸟》这一课就明白了。”从画弓箭入手,既理解了什么是弓、什么是箭、什么是弦,又制造了悬念。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2、“导”要适度。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导入也要讲究个“度”,要导得适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练而不冗长、简明而又准确,体现语言的魅力。通过教师导语的表述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喜爱上语文。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警察迅速赶来,把小偷捉住了。”这样,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同学们一定会疑云层层:这是什么玻璃啊?怎么一接触就发出警报呢?教师精练的导语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渴求更深入地了解新型玻璃的欲望。
  二、创新教学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情景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会听。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特别是自己搞不太懂的地方,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特别是与自己思路不同之处。
  2、会看。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老师应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做出判断。
  3、会想。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靠老师去“激励”、“促进”,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会说。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的。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提供自主学习的好办法。一位哲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天赋和创造才能,就会使他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例如:一位老师问同学,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春天。面对学生在求知欲的激发下闪现出的创造之花,老师若能给予肯定和赞赏,一个哈姆雷特因此而诞生。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中悟理,情景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当然,老师生动、形象、鲜明、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动作、神态,也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三、建好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学生是需要被理解的,老师应深知儿童的内心世界,学生方能用心灵感觉到老师的情绪,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理解它,在其中感到如鱼在水中一样,那它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要比不好的多得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情感或观点,有道理的应给予欣赏和肯定;不正确的,决不批评、嘲讽,要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敢说,乐于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按照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来设计。为创造充足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尝试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构建新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精神。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通过理论分析和制药性能试验,找到了一种石油添加剂来作乳化炸药的乳化剂(B型乳化剂);详述了用B型乳化剂研制成功MVB(即MR)型新乳化炸药的组分及配比、生产工艺、
提要:一、语文课堂语言是榜样;二、语文课堂语言要精确,精炼,精彩;三、课堂语言两忌:(1)忌顾此失彼,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2)忌讽刺挖苦,阻遏学生的求知欲望。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尤其要讲究艺术性,这是大家的共识。那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简明连贯、准确得体、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富于启发性,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心里影响,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下面就
期刊
语文教学近年来受到了抨击,引起了行外行内的广泛关注和反思,专家学者也为语文教学把了脉,而且开具了大量的药方。教师们也热情高涨,想把语文工作做好,但仍存在困惑。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
期刊
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大家还缺乏经验,难免会处置不当,乃至出现一些偏差: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但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淹没了语文的本体。有的语文课还是老路子,课文掰得比较碎,仍有“牵”的痕迹。有的地区学生负担比较重,老师普遍对考试比较担心。究其
期刊
【摘 要】 曲答,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有效释疑方式。往往能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使人印象深刻,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关键词】曲答 释疑 反问作答  曲答,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有效释疑方式。所谓曲答,就是对学生的提问不予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委婉、曲折地回答出来。这种曲答往往能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使人印象深刻,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反问
不少大中型厂矿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水泵房分散安装,工人开泵需从总值班泵房跑到各台泵房,增加人力和工作量。实现水泵房自动化集中控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动能,保证对
由于缺乏安全起爆器材,不能保证在有杂散电流和其它外部电流情况下,以及在炸药沿装药软管流动引起工作面附近空间产生高静电的条件下安全地进行爆破工作,难以广泛实现粒状炸
摘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地选用传统教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新课标提出并强调诸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为导向,合理巧妙的开展多媒体的古诗教学课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古诗情境,能更有效地进行诗文鉴赏理解,引起品读古诗的兴趣,充分融入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优化媒体 激发兴趣 古诗教学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文美意深的古诗。但是由于古诗与现在的时代相差甚远,再加上教师对古诗的误读,以及教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的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在改革传统养老模式、改善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摘要:语文学科集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文章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通过朗读,情感熏陶,巧用作者的背景简介,挖掘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学科中注重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德行水平,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关键字:德育 语文教学 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