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314-01
解剖学是一门在医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解剖学实验教学所需要使用的人体标本其来源相当匮乏,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存在无标本来源或来源相当不足的问题。而高职高专可能由于疏忽了对于学生在遗体标本使用和尊重方面教育的缺失可能存在对遗体标本操作不当常常导致遗体标本过度损坏,这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加剧了标本收集和有效利用的难度[1]。故此,在解剖实验教学中除了规范标本的操作与使用更有必要引入医学伦理学教育。
1 解剖实验教学标本使用的规范管理
人体解剖实验课的教学需要使用人体标本,而人体标本的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的制订尚处于一个不统一或者缺失的状况。各大医学院校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仍不完善。而尸体标本主要来源于遗体捐献和收集无人认领的尸体。由于受到各方面思想制约,捐献遗体人员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制订规范科学的教学标本使用制度应以最少的标本使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核心理念。
1.1 实验室制度的规范:
良好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管理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托,这样就能做到管理的规范、细致、有序[2]。我校制定了一套完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规范细致有序。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评估要求,分为实验室主任管理职责,实验室管理职责,实验室物品及仪器管理职责,实验室物品、仪器赔偿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措施等,做到了实验室分工管理物品仪器专人专管等。实验室人员自身建设,包括解剖标本制作技术的培养,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仪器及设备维护能力的培养,提高学历、个人专业技术、科研能力等。
1.2 标本使用的规范:
人体标本陈列室共有各类标本1000余件,严禁参观者打开柜门搬弄标本。实验技术人员经常检查,若有标本瓶渗漏、保存液浑浊、沉淀等,即时更换保存液。有的标本可能因年限过长而变质,应即时撤换。每件标本都贴有标签,标明标本名称。
2 解剖实验教学准备中的伦理教育
2.1 解剖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准则:
解剖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对人体形态科学认识的第一步,使用人体标本进行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对人体形态结构充分熟悉,才能更好学习其它医学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由于人体标本具有特殊性, 非同于一般实验材料,解剖实验教学中,人体标本的使用量应该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最少数量为准则。
2.2 人体解剖标本收集过程的伦理教育:
应坚持无偿原则,通过社会大力宣传无偿捐献遗体的意义,对同意捐献遗体的人士,征得本人和家属同意,适当进行临终关怀。在美国、英国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与咨商、哀伤咨商已愈见繁荣[3]。讲解捐献遗体意义,使临终人员和家属在心理上顺利接受,给家属颁发荣誉证书,或采取其他方式给予表彰,便于家人进行纪念活动。坚持无偿捐献遗体,可有效地减少社会问题。
2.3 解剖实验教学用人体标本目前的状况:
医学解剖课教学必须使用人体标本,而人体标本的管理尚未在全国立法。各地、各医学院校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不尽完善。遗体来源主要通过遗体捐献和收集无主名尸体来解决,由于受到各方面思想制约,捐献遗体人员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3 解剖实验教学的伦理教育
3.1 实验课前对教学人员进行伦理培训:
每学期开课前应坚持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伦理培训,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校的办学目的是教书育人,医学院校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重视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与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学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学伦理教育是形成良好医德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医学生的各个方面应起表帅作用。
3.2 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伦理教育:
教师应教育学生要保持对死者的尊重态度,对死者的隐私保密,维护死者尊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学习,严禁对死者进行取笑或在实验室中打闹。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待标本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到学生身上。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也是医学生医德实践的第一个环节,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爱惜标本和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格谨慎的科学作风。教师在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同时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因为医学伦理教育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让学生从进入医学院校开始就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锻炼医德意志、树立医德信念。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医德,才能发挥救死扶伤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成为社会的劳动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白衣天使[4]。
3.3 解剖实验结束后的标本收集处理:
解剖实验教学结束后,教学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妥善保管,并上报有关部门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要对死者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 解剖实验教学伦理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
4.1 解剖实验伦理教育应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课程相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医学伦理课程,但大部分都安排在高年级讲授。建议在课程安排上与解剖实验教学相衔接,在医学伦理课程中增加解剖教学实验伦理内容,或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安排部分医学伦理课程,应将解剖、伦理与生、死教育相结合。
4.2 解剖实验过程中伦理教育形式:
伦理教育课程除教师讲授外,解剖实验台、器械应干净、整洁,实验室环境应卫生、布置优雅,也可布置部分展板,介绍优良的医德范例,提出明日医生,今日做起,即以多种形式进行解剖实验教学的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一170.
[2] 傅晓燕.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之浅见.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40-141.
[3] 夏媛媛.中西方生死教育的发展与区别及原因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8(5):1一3.
[4] 高英俊. 完善医学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浅谈[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 5) : 8-13.
解剖学是一门在医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解剖学实验教学所需要使用的人体标本其来源相当匮乏,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存在无标本来源或来源相当不足的问题。而高职高专可能由于疏忽了对于学生在遗体标本使用和尊重方面教育的缺失可能存在对遗体标本操作不当常常导致遗体标本过度损坏,这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加剧了标本收集和有效利用的难度[1]。故此,在解剖实验教学中除了规范标本的操作与使用更有必要引入医学伦理学教育。
1 解剖实验教学标本使用的规范管理
人体解剖实验课的教学需要使用人体标本,而人体标本的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的制订尚处于一个不统一或者缺失的状况。各大医学院校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仍不完善。而尸体标本主要来源于遗体捐献和收集无人认领的尸体。由于受到各方面思想制约,捐献遗体人员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制订规范科学的教学标本使用制度应以最少的标本使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核心理念。
1.1 实验室制度的规范:
良好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管理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托,这样就能做到管理的规范、细致、有序[2]。我校制定了一套完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规范细致有序。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评估要求,分为实验室主任管理职责,实验室管理职责,实验室物品及仪器管理职责,实验室物品、仪器赔偿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措施等,做到了实验室分工管理物品仪器专人专管等。实验室人员自身建设,包括解剖标本制作技术的培养,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仪器及设备维护能力的培养,提高学历、个人专业技术、科研能力等。
1.2 标本使用的规范:
人体标本陈列室共有各类标本1000余件,严禁参观者打开柜门搬弄标本。实验技术人员经常检查,若有标本瓶渗漏、保存液浑浊、沉淀等,即时更换保存液。有的标本可能因年限过长而变质,应即时撤换。每件标本都贴有标签,标明标本名称。
2 解剖实验教学准备中的伦理教育
2.1 解剖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准则:
解剖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对人体形态科学认识的第一步,使用人体标本进行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对人体形态结构充分熟悉,才能更好学习其它医学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由于人体标本具有特殊性, 非同于一般实验材料,解剖实验教学中,人体标本的使用量应该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最少数量为准则。
2.2 人体解剖标本收集过程的伦理教育:
应坚持无偿原则,通过社会大力宣传无偿捐献遗体的意义,对同意捐献遗体的人士,征得本人和家属同意,适当进行临终关怀。在美国、英国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与咨商、哀伤咨商已愈见繁荣[3]。讲解捐献遗体意义,使临终人员和家属在心理上顺利接受,给家属颁发荣誉证书,或采取其他方式给予表彰,便于家人进行纪念活动。坚持无偿捐献遗体,可有效地减少社会问题。
2.3 解剖实验教学用人体标本目前的状况:
医学解剖课教学必须使用人体标本,而人体标本的管理尚未在全国立法。各地、各医学院校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不尽完善。遗体来源主要通过遗体捐献和收集无主名尸体来解决,由于受到各方面思想制约,捐献遗体人员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3 解剖实验教学的伦理教育
3.1 实验课前对教学人员进行伦理培训:
每学期开课前应坚持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伦理培训,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校的办学目的是教书育人,医学院校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重视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与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学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学伦理教育是形成良好医德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医学生的各个方面应起表帅作用。
3.2 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伦理教育:
教师应教育学生要保持对死者的尊重态度,对死者的隐私保密,维护死者尊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学习,严禁对死者进行取笑或在实验室中打闹。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待标本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到学生身上。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也是医学生医德实践的第一个环节,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爱惜标本和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格谨慎的科学作风。教师在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同时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因为医学伦理教育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让学生从进入医学院校开始就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锻炼医德意志、树立医德信念。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医德,才能发挥救死扶伤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成为社会的劳动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白衣天使[4]。
3.3 解剖实验结束后的标本收集处理:
解剖实验教学结束后,教学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妥善保管,并上报有关部门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要对死者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 解剖实验教学伦理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
4.1 解剖实验伦理教育应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课程相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医学伦理课程,但大部分都安排在高年级讲授。建议在课程安排上与解剖实验教学相衔接,在医学伦理课程中增加解剖教学实验伦理内容,或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安排部分医学伦理课程,应将解剖、伦理与生、死教育相结合。
4.2 解剖实验过程中伦理教育形式:
伦理教育课程除教师讲授外,解剖实验台、器械应干净、整洁,实验室环境应卫生、布置优雅,也可布置部分展板,介绍优良的医德范例,提出明日医生,今日做起,即以多种形式进行解剖实验教学的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一170.
[2] 傅晓燕.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之浅见.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40-141.
[3] 夏媛媛.中西方生死教育的发展与区别及原因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8(5):1一3.
[4] 高英俊. 完善医学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浅谈[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 5) :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