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我国学者已经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因此对Colleen Ward教授的跨文化适应双维度模型的研究,特别是对该理论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71-03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个巨大的地球村中,跨民族、跨地域和跨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适应问题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研究课题。跨文化适应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处理在陌生社会文化环境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和不适,尽力调整和适应异文化环境的个体经历过程。其中,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将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过程中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人类学家Redfield等在1936年的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的报告中又重新对文化适应进行了定义“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Redfield et al., 1936)。这实际上为以后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源于20世纪初期,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主要研究跨文化接触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该领域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展现出了此领域研究的多学科、多视角,以及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构架。
从研究层面上讲,跨文化适应研究分为对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适应研究。最初的研究是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从群体层面考察文化交流引起的社会文化变迁以识别文化差异。而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异文化中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整合,侧重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
目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海外华人的跨文化适应。第二,来华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第三,少数民族群体在汉族主导地区的文化适应。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研究范围拓宽,研究对象增加,研究重点从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融合转向对个体层面的跨文化交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
二、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的影响因素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国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的文化冲击理论,韩国传播学学者Young Yun Kim的“压力—适应—成长”动态模型,美国心理学家Peter Adler的五阶段假设和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理论。与前几个跨文化适应理论相比较,新西兰学者Colleen Ward教授提出的跨文化适应的双维度理论模型,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因素做出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Colleen Ward的双维度模型
基于当代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对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Colleen Ward和她的同事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对JohnBerry的跨文化适应理论进行了新的阐述。他们认为可以从概念上不同但实证研究相关的两个方面来测试个体的跨文化适应水平,即(情感上的)心理适应和(行为上的)社会文化适应 (Ward & Kennedy, 1994)。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在异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和满意程度。社会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异文化中习得恰当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与异文化中的社会成员进行有效交流,有效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Furnham & Bochner, 1986)。
尽管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相互关联,但他们测试的变量不同。首先,心理适应在极大程度上是受到如个体性格、生活变故、问题处理方式,与同族人的关系和来自于母文化/异文化的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社会文化适应则是受到如旅居时长、语言能力、文化知识、文化距离与异文化社会成员接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类型。对于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来讲,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个体刚进入异文化的时候。然后,社会文化适应的困难会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而心理适应的困难则会随着时间波动(Ward & Rana-Deuba, 2000)。
(二)影响因素研究
1.社会文化适应因素
到目前为止,跨文化适应研究领域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用于评估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程度的标准和体系,主要是因为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而本文也仅仅局限为对ColleenWard双维度模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文化距离。个体感受的社会文化困难与实际的文化差异有关,也与个体感知的文化差异有关。母文化与异文化的文化差异越大,即文化距离越大,相似的文化技能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学习异文化就越困难 (Hu, 1999)。Ward的大量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个观点。当个体的主要文化取向与异文化是一致和匹配的,他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程度就比较高。换言之,当个体的文化取向与异文化不同,这对个体的跨文化适应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来自于与异文化一致或相似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文化个体,就会经历更少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困难。
跨文化交流经验。它影响着个体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无论个体与异文化接触的多少,这些接触是否愉快,是否满足了个体的当前所需,特别是是否积极地看待第一次跨文化接触,都会对随后的跨文化接触产生影响,积极地或消极地影响着旅居者的精神健康。 社会参与度。当个体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通过社交互动而参与到异文化的方式对他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在异文化中,个体之前在母文化中形成的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异文化中陌生的社会角色。只有更多地参与异文化的社会文化生活,个体才能有更多机会去更快地适应异文化。
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对异文化适当的或较多的了解,能够帮助个体更快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2.心理适应因素
除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之外,许多心理因素也影响并经历着跨文化适应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和来自于异文化的群体进行了连续的、直接的接触后,由于经历了文化改变而产生了个体的变化。
社会支持程度。在诸多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中,社会支持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在异文化中,个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社会支持的减少或缺失。移居到一种异文化中的生活,意味着在母文化中建立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丧失,个体缺乏自信,紧张情绪和困惑感增加。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的提高和身心患病概率的降低都有直接关系 (Kim, 2001)。因为个体离开了家人、朋友、同事和邻居等,他的社会支持陡然减少,这会大幅度增加个体身心患病的概率。
动机和期望。个体在旅居期间对社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期望以及这些期望实现与否,都影响着个体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显示,不切实际或过高而无法实现的期望与较低的文化适应程度相关,而比较容易实现的、较低的期望与较高的文化适应程度相关。个体对即将移居的异文化有很多的期待和设想,涉及如社会、经济、地理和政治等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期待有的过高,有的过低,这都是不正确的。
异文化社会成员的态度。相对于一元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的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特征是能够给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的有效的社会和文化群体网络;另一个特征是能够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 (Berry, 1980)。也就是说,个体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承受的压力可能会低于在一元文化中承受的压力,因为一元文化拥有很强的同化意识。
心理问题。当个体处于异文化时,新环境会带来压力,而压力又会导致个体身体功能的障碍。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并适应,遭遇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是很正常的。心理的状态影响着身体的状态,反过来,身体的状态又会加重个体的压力、焦虑、抑郁和不安等。文化冲击引起了个体对身体更多的关注,如对轻微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过分关注,这可能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进而引起身体和心理的疾病。
3.人口统计学因素
在Colleen Ward的模型中,除了上面提及的影响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因素之外,许多人口学因素对于个体的跨文化适应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性别差异。文化适应程度与性别差异有关。一般而言,男性的心理适应程度要比女性的高一些,但社会文化适应要比女性的差一些(Berry et al., 2006)。研究表明,女性在抑郁和焦虑等方面展现出更多的是心理困扰,而男性中,更常见的却是行为和人格的障碍。
年龄。与文化适应程度相关。研究显示,年长的旅居者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远多于年幼者 (Berry, 1992)。
受教育程度。因为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即对在异文化中需要用于交流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较少,因而他很可能遭遇到更多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困难。
婚姻状况。就有无家人陪伴的作用而言,这一因素特别重要。有了家人的陪伴,个体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也减少了体验孤独和孤立的可能性。
旅居时长。这也是影响个体能否成功在异文化中进行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个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往往会随着旅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研究显示,旅居时长与在异文化中的适应程度呈正相关。
三、结语
国外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和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我国。因而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着手于跨文化适应研究,究方法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Colleen Ward的双维度模型,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因素做出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阐述,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Berry, J. W. (1980).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In A. Padilla (Ed.), Acculturation: Theory, model and some new findings (p.9-25). Boulder, CO: Westview.
[2]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 Vedder P. (2006).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5(3), 303-332.
[3]Berry, J. W., Poortinga, Y. H., Segall, M. H. & Dasen, P. R.(1992).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
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5]程雅丽,华锦木.文化适应的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3(2).
[6]Furnham, A. & Bochner, S.(1986). Culture shock. London, England: Methuen.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Kim, Y. Y. (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9]Kim,Y. Y. & Gudykunst, W. B. Ed. (1988).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Current approach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0]李彩霞.跨文化适应视角下的文化休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
[11]Oberg,K.(1954).Culture shock. Indiana polis: Bobbs-Merrill Co, Inc.
[12]Oberg, K.(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13]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1936).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 149-152.
[14]Ward, C. & Kennedy A. (1994).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
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8, 329-343
[15]Ward, C. & Rana-Deuba, A.(2000). Home and host culture influence on sojourner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4, 291-306.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71-03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个巨大的地球村中,跨民族、跨地域和跨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适应问题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研究课题。跨文化适应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处理在陌生社会文化环境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和不适,尽力调整和适应异文化环境的个体经历过程。其中,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将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过程中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人类学家Redfield等在1936年的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的报告中又重新对文化适应进行了定义“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Redfield et al., 1936)。这实际上为以后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源于20世纪初期,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主要研究跨文化接触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该领域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展现出了此领域研究的多学科、多视角,以及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构架。
从研究层面上讲,跨文化适应研究分为对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适应研究。最初的研究是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从群体层面考察文化交流引起的社会文化变迁以识别文化差异。而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异文化中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整合,侧重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
目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海外华人的跨文化适应。第二,来华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第三,少数民族群体在汉族主导地区的文化适应。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研究范围拓宽,研究对象增加,研究重点从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融合转向对个体层面的跨文化交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
二、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的影响因素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国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的文化冲击理论,韩国传播学学者Young Yun Kim的“压力—适应—成长”动态模型,美国心理学家Peter Adler的五阶段假设和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理论。与前几个跨文化适应理论相比较,新西兰学者Colleen Ward教授提出的跨文化适应的双维度理论模型,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因素做出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Colleen Ward的双维度模型
基于当代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对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Colleen Ward和她的同事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对JohnBerry的跨文化适应理论进行了新的阐述。他们认为可以从概念上不同但实证研究相关的两个方面来测试个体的跨文化适应水平,即(情感上的)心理适应和(行为上的)社会文化适应 (Ward & Kennedy, 1994)。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在异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和满意程度。社会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异文化中习得恰当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与异文化中的社会成员进行有效交流,有效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Furnham & Bochner, 1986)。
尽管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相互关联,但他们测试的变量不同。首先,心理适应在极大程度上是受到如个体性格、生活变故、问题处理方式,与同族人的关系和来自于母文化/异文化的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社会文化适应则是受到如旅居时长、语言能力、文化知识、文化距离与异文化社会成员接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类型。对于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来讲,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个体刚进入异文化的时候。然后,社会文化适应的困难会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而心理适应的困难则会随着时间波动(Ward & Rana-Deuba, 2000)。
(二)影响因素研究
1.社会文化适应因素
到目前为止,跨文化适应研究领域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用于评估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程度的标准和体系,主要是因为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而本文也仅仅局限为对ColleenWard双维度模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文化距离。个体感受的社会文化困难与实际的文化差异有关,也与个体感知的文化差异有关。母文化与异文化的文化差异越大,即文化距离越大,相似的文化技能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学习异文化就越困难 (Hu, 1999)。Ward的大量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个观点。当个体的主要文化取向与异文化是一致和匹配的,他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程度就比较高。换言之,当个体的文化取向与异文化不同,这对个体的跨文化适应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来自于与异文化一致或相似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文化个体,就会经历更少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困难。
跨文化交流经验。它影响着个体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无论个体与异文化接触的多少,这些接触是否愉快,是否满足了个体的当前所需,特别是是否积极地看待第一次跨文化接触,都会对随后的跨文化接触产生影响,积极地或消极地影响着旅居者的精神健康。 社会参与度。当个体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通过社交互动而参与到异文化的方式对他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在异文化中,个体之前在母文化中形成的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异文化中陌生的社会角色。只有更多地参与异文化的社会文化生活,个体才能有更多机会去更快地适应异文化。
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对异文化适当的或较多的了解,能够帮助个体更快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2.心理适应因素
除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之外,许多心理因素也影响并经历着跨文化适应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和来自于异文化的群体进行了连续的、直接的接触后,由于经历了文化改变而产生了个体的变化。
社会支持程度。在诸多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中,社会支持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在异文化中,个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社会支持的减少或缺失。移居到一种异文化中的生活,意味着在母文化中建立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丧失,个体缺乏自信,紧张情绪和困惑感增加。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的提高和身心患病概率的降低都有直接关系 (Kim, 2001)。因为个体离开了家人、朋友、同事和邻居等,他的社会支持陡然减少,这会大幅度增加个体身心患病的概率。
动机和期望。个体在旅居期间对社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期望以及这些期望实现与否,都影响着个体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显示,不切实际或过高而无法实现的期望与较低的文化适应程度相关,而比较容易实现的、较低的期望与较高的文化适应程度相关。个体对即将移居的异文化有很多的期待和设想,涉及如社会、经济、地理和政治等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期待有的过高,有的过低,这都是不正确的。
异文化社会成员的态度。相对于一元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的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特征是能够给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的有效的社会和文化群体网络;另一个特征是能够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 (Berry, 1980)。也就是说,个体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承受的压力可能会低于在一元文化中承受的压力,因为一元文化拥有很强的同化意识。
心理问题。当个体处于异文化时,新环境会带来压力,而压力又会导致个体身体功能的障碍。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并适应,遭遇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是很正常的。心理的状态影响着身体的状态,反过来,身体的状态又会加重个体的压力、焦虑、抑郁和不安等。文化冲击引起了个体对身体更多的关注,如对轻微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过分关注,这可能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进而引起身体和心理的疾病。
3.人口统计学因素
在Colleen Ward的模型中,除了上面提及的影响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因素之外,许多人口学因素对于个体的跨文化适应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性别差异。文化适应程度与性别差异有关。一般而言,男性的心理适应程度要比女性的高一些,但社会文化适应要比女性的差一些(Berry et al., 2006)。研究表明,女性在抑郁和焦虑等方面展现出更多的是心理困扰,而男性中,更常见的却是行为和人格的障碍。
年龄。与文化适应程度相关。研究显示,年长的旅居者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远多于年幼者 (Berry, 1992)。
受教育程度。因为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即对在异文化中需要用于交流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较少,因而他很可能遭遇到更多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困难。
婚姻状况。就有无家人陪伴的作用而言,这一因素特别重要。有了家人的陪伴,个体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也减少了体验孤独和孤立的可能性。
旅居时长。这也是影响个体能否成功在异文化中进行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个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往往会随着旅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研究显示,旅居时长与在异文化中的适应程度呈正相关。
三、结语
国外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和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我国。因而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着手于跨文化适应研究,究方法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Colleen Ward的双维度模型,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因素做出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阐述,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Berry, J. W. (1980).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In A. Padilla (Ed.), Acculturation: Theory, model and some new findings (p.9-25). Boulder, CO: Westview.
[2]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 Vedder P. (2006).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5(3), 303-332.
[3]Berry, J. W., Poortinga, Y. H., Segall, M. H. & Dasen, P. R.(1992).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
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5]程雅丽,华锦木.文化适应的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3(2).
[6]Furnham, A. & Bochner, S.(1986). Culture shock. London, England: Methuen.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Kim, Y. Y. (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9]Kim,Y. Y. & Gudykunst, W. B. Ed. (1988).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Current approach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0]李彩霞.跨文化适应视角下的文化休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
[11]Oberg,K.(1954).Culture shock. Indiana polis: Bobbs-Merrill Co, Inc.
[12]Oberg, K.(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13]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1936).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 149-152.
[14]Ward, C. & Kennedy A. (1994).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
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8, 329-343
[15]Ward, C. & Rana-Deuba, A.(2000). Home and host culture influence on sojourner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4, 29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