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乡村金融服务站”标志牌、一张惠农卡、一部转账电话,他们把银行办到了农民家门口。不论时间早晚,不限最低金额,只要村民有需求,随时支取小额现金,随时进行账户查询、办理业务。
这就是农行辽源分行目前正在推行的,以布放转账电话为支付结算终端的“乡村金融服务站”。
3月2日,笔者随农行辽源分行及东丰支行相关负责人一道,前往“乡村金融服务站”布放点,实地了解“乡村金融服务服务站”运行情况。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穿县城、过乡村,我们来到东丰县猴石乡光明村二组。刚巧是赶集的日子,平常有些冷清的街道此时看上去热闹许多。在路旁一家挂有“乡村金融服务站”标志牌的小店里,记者见到几位正在取钱的大爷大娘。64岁的隋玉英大娘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都是国家“新农保”政策受益者,两人每个月加在一起可得110元钱。以前,为了领钱,老俩口得跑出十几里地,连搭车带走路,别提多不方便了。自从家门口有了“乡村金融服务站”,取钱可就省事儿多了。每到集日,她和老伴一块儿上集。取上钱,买点针头线脑、去痛片、感冒药,再一块儿回家,来回不过几里地。77岁的魏永行大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享受起了现代金融服务,可以刷卡取钱,自己也算进步了呢!62岁的王凤兰告诉记者,自己儿子在外地打工,每次寄钱也都是打在惠农卡里,服务站不限制支取额,她可以用多少取多少,特别方便。
说到“乡村金融服务站“的代理工作,店主人感慨颇多。她告诉我们,自己原本开的是一家经营日用百货的小店,听说农行想在她这儿设“乡村金融服务站”,她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她说,别看这只是个小小服务站,业务还不少呢,平时甭管星期礼拜天还是节假日,也甭管是白天夜里,随时随地都有来办理业务的人,有时甚至大半夜也会有人来取钱。尽管取的数额大都多少不等、零整不等,可她不嫌麻烦,她说,能为村里人做点事,她很高兴。
在杨木林镇城子村,听说我们来看“乡村金融服务站”的情况,村书记张喜库特意赶了过来。他告诉我们,他们这个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别看全村仅300多户村民,可个体小企业就有十几家。农行在这儿设了“乡村金融服务站”,可给他们村带来了极大方便,平时各种业务办理、账户查询,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转账电话完成。而且国家对农民的各种直补款、“新农保”缴费也都可以直接打到惠农卡上,省去了排长队一个个发放的麻烦。张喜库说,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优惠,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他希望类似的“乡村金融服务站”能够进一步增多,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惠及更多偏远地区农民。
据随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破解农业银行物理网点不足,金融服务弱化的“瓶颈”问题,自2011年5月起,农行辽源分行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和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县域各行政村超市、诊所、药店等人员集散地建起“乡村金融服务站”。各“金融服务站”的主要服务内容为:惠农卡转账、代理小额支付现金、账户查询等业务。截至今年2月末,该行在全市共布放转账电话1577余部,实现转账笔数42445笔,金额8724万元。共挂牌建立“乡村金融服务站”347个。
在农行东丰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服务半径大,网点少,取现难一直是制约农行业务拓展的现实问题。通过布设“乡村金融服务站”,以转账电话作为支付结算终端,是农行辽源分行解决这一难题的全新尝试。通过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农民客户的普遍认可。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东丰县16周岁以上在册农民已经实现人手一张惠农卡,半年多来,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让电子商务走进了农民中间,让农村的老人、孩子逐步接受了这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下一步他们将向更偏辟的地域布设金融电子机具,实现转账电话“村村通”、“组组通”,让更多农民享受这种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逐步尝试拓展更广泛的业务空间,推出更适合农民客户的金融产品,为新生代农民的展业创业助一臂之力。
该负责人的话道出了目前我国金融业服务“三农”工作的症结以及尝试解决这一症结的途径。一部转账电话,一张惠农卡,一块“乡村金融服务站”标志牌,就可以把“便利银行”办到农民家门口,这种全新的模式不但为农民带来了极大方便,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布放网点所需成本,让农民有机会享有均等的金融服务。农行辽源分行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未来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挑战。
这就是农行辽源分行目前正在推行的,以布放转账电话为支付结算终端的“乡村金融服务站”。
3月2日,笔者随农行辽源分行及东丰支行相关负责人一道,前往“乡村金融服务站”布放点,实地了解“乡村金融服务服务站”运行情况。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穿县城、过乡村,我们来到东丰县猴石乡光明村二组。刚巧是赶集的日子,平常有些冷清的街道此时看上去热闹许多。在路旁一家挂有“乡村金融服务站”标志牌的小店里,记者见到几位正在取钱的大爷大娘。64岁的隋玉英大娘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都是国家“新农保”政策受益者,两人每个月加在一起可得110元钱。以前,为了领钱,老俩口得跑出十几里地,连搭车带走路,别提多不方便了。自从家门口有了“乡村金融服务站”,取钱可就省事儿多了。每到集日,她和老伴一块儿上集。取上钱,买点针头线脑、去痛片、感冒药,再一块儿回家,来回不过几里地。77岁的魏永行大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享受起了现代金融服务,可以刷卡取钱,自己也算进步了呢!62岁的王凤兰告诉记者,自己儿子在外地打工,每次寄钱也都是打在惠农卡里,服务站不限制支取额,她可以用多少取多少,特别方便。
说到“乡村金融服务站“的代理工作,店主人感慨颇多。她告诉我们,自己原本开的是一家经营日用百货的小店,听说农行想在她这儿设“乡村金融服务站”,她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她说,别看这只是个小小服务站,业务还不少呢,平时甭管星期礼拜天还是节假日,也甭管是白天夜里,随时随地都有来办理业务的人,有时甚至大半夜也会有人来取钱。尽管取的数额大都多少不等、零整不等,可她不嫌麻烦,她说,能为村里人做点事,她很高兴。
在杨木林镇城子村,听说我们来看“乡村金融服务站”的情况,村书记张喜库特意赶了过来。他告诉我们,他们这个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别看全村仅300多户村民,可个体小企业就有十几家。农行在这儿设了“乡村金融服务站”,可给他们村带来了极大方便,平时各种业务办理、账户查询,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转账电话完成。而且国家对农民的各种直补款、“新农保”缴费也都可以直接打到惠农卡上,省去了排长队一个个发放的麻烦。张喜库说,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优惠,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他希望类似的“乡村金融服务站”能够进一步增多,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惠及更多偏远地区农民。
据随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破解农业银行物理网点不足,金融服务弱化的“瓶颈”问题,自2011年5月起,农行辽源分行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和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县域各行政村超市、诊所、药店等人员集散地建起“乡村金融服务站”。各“金融服务站”的主要服务内容为:惠农卡转账、代理小额支付现金、账户查询等业务。截至今年2月末,该行在全市共布放转账电话1577余部,实现转账笔数42445笔,金额8724万元。共挂牌建立“乡村金融服务站”347个。
在农行东丰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服务半径大,网点少,取现难一直是制约农行业务拓展的现实问题。通过布设“乡村金融服务站”,以转账电话作为支付结算终端,是农行辽源分行解决这一难题的全新尝试。通过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农民客户的普遍认可。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东丰县16周岁以上在册农民已经实现人手一张惠农卡,半年多来,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让电子商务走进了农民中间,让农村的老人、孩子逐步接受了这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下一步他们将向更偏辟的地域布设金融电子机具,实现转账电话“村村通”、“组组通”,让更多农民享受这种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逐步尝试拓展更广泛的业务空间,推出更适合农民客户的金融产品,为新生代农民的展业创业助一臂之力。
该负责人的话道出了目前我国金融业服务“三农”工作的症结以及尝试解决这一症结的途径。一部转账电话,一张惠农卡,一块“乡村金融服务站”标志牌,就可以把“便利银行”办到农民家门口,这种全新的模式不但为农民带来了极大方便,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布放网点所需成本,让农民有机会享有均等的金融服务。农行辽源分行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未来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