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民国”后仅剩1座,它就在河南内乡。
它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县衙,是全国唯一一处紫禁城的“麻雀”版本,始建于元大德八(1304年),明末(1644年)和咸丰七年(1857年)先后两次遭火灾化为灰烬。等到浙江绍兴人章炳焘做知县时,已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了。
据传,这位正五品知县口碑不错,是个不装腰包的“廉吏”,但却十分热衷于大兴土木。他在任9年,却用7年时间重建起这座庞大的县衙。从规划、设计、集资,到施工、监理,无不事必躬亲。
县衙位于县城东大街中段北侧,坐北朝南。导游介绍说,先前占地27000平方米,现在只剩6700平方米,原有房舍280间,现存117间,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完全按紫禁城“中轴线”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我们在县衙大门前驻足。太门面阔三问,中为通道,两边就是那八面威风的“八”字墙,门两侧有一对威严的石狮,东侧现存一幅《三院禁约》碑,据说为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易三才所立。
大门前建有宣化牌坊和照壁。宣化牌坊宽十余米,高约七米,四柱三楹,上为升斗拱昴结构形式,中置一方横匾。南书“菊潭古治”,北书“宣化”。内乡古称菊潭,而“宣化”则是宣传教化之谓。整个牌坊造型优美,雄伟壮观。
与室化牌坊隔街相对的则是一面照壁,宽约十余米,北面(正对着县衙大门的那一面)绘有一只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状如麒麟。
迈进大门,迎面是一条长约百米的青石甬道。甬道中段建有仪门。此门为县衙第一道礼仪之门,非重大活动一般不开。平常则走两侧便门。东便门有“生门”之称,是人们经常出入之门;西便门有“死门”之名,只有处决死囚时才打开此门,由此上刑场。
闻听此言,大家不禁都选择了“生门”拾级而上到了大堂。导游介绍,县衙的大堂、二堂、三堂是三大主体建筑。大堂上方,悬挂着行楷金匾“内乡县正堂”,堂前廊柱上有“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抱柱联。
大堂中央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正面屏风上有彩绘“海水朝日图”,黑漆公案上放有文房四宝、印盒、惊堂木及令签等审案用物。阁外西侧摆放着堂鼓、仪仗及刑具,阁前地坪上保留有两块跪石板,东为原告,西为被告,两石上留有四个明显的跪坑。
章炳焘主政时,为集资盖官衙,实行“赢捐败罚“的诉讼政策,不管原告被告,也不管官司输赢都得倒霉,只不过打赢官司的一方能落个好听的名声罢了。据说,他这一招还挺管用,百姓们都不愿打官司了,讼案日渐减少,地方上有风清弊绝之誉。
大堂月台下不远处,原来建有“公生明”牌坊和三班六房,现仅存四间“房”。
所谓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内设机构的总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部委局办,不过比我们要“瘦身”许多。
大堂西南,仪门之外,建有监狱,俗称“南监”,有房屋二十余间,内有普牢、死牢、女牢等。我进去看了一下,低矮狭窄,阴暗闭塞。
大堂后有一屏门,这便是通向二堂的屏障。门前有一小院,甬道两边有四间小屋,是衙役听差的地方。屏门后,格扇门上方悬一匾额,上书“天理、国法、人情”六个金字。许多游客走到这里都不禁驻足观赏半无人情岂可与天理、国法平起平坐?为政又怎能循人情?导游解释说,因讳唐太宗名号,故改“民”为“人”。
进入二堂,堂上高挂一匾,名曰“琴治堂”,我正不知何意,导游介绍说,二堂又名“琴治堂”,取《吕氏春秋》中宓子贱弹琴理案的典故,后用以称颂县令。二堂面阔五间,七檩架,高10.2米,进深10.7米,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堂前也有楹联,为“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堂上设公案,两侧有刑具。
穿过二堂进入天井院。院内东、西两边各有配房三间,是知县幕友处理公务的地方,称为“公署”,后面是与三堂相通的穿廊,这里有一丛茂密的南天竺和一棵二人合抱的元代丹桂树,遮天蔽日,使院子显得幽深静谧。
从公署院再向后走就到了三堂。三堂与大堂二堂迥然有异,是知县起居及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机要的地方。堂前檐矗立着四根黑漆大柱,有长联云: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为许多人喜爱,成为天下名联。朱镕基同志见到此联曾对联中所表达的民本思想极为赞誉。江泽民同志视察南阳时闻听此联亦给予高度评价。此联出自嘉兴人高以永之手,他在清康熙年间出任此地知县时所书。
三堂前面是一处宽敞庭院,院内东、西两厢各有配房四间,院内也有一株古老的元代丹桂,至今仍生机勃勃,枝繁叶茂。三堂东、西两侧各有一进房舍,为东、西花厅,是知县及眷属们居住的地方。
三堂及东、西花厅后边,有座偌大的县衙花园,其亭台池径,花草树木,无不可圈可点。
保留至今的内乡古县衙,体现了古代衙署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貌,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它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县衙,是全国唯一一处紫禁城的“麻雀”版本,始建于元大德八(1304年),明末(1644年)和咸丰七年(1857年)先后两次遭火灾化为灰烬。等到浙江绍兴人章炳焘做知县时,已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了。
据传,这位正五品知县口碑不错,是个不装腰包的“廉吏”,但却十分热衷于大兴土木。他在任9年,却用7年时间重建起这座庞大的县衙。从规划、设计、集资,到施工、监理,无不事必躬亲。
县衙位于县城东大街中段北侧,坐北朝南。导游介绍说,先前占地27000平方米,现在只剩6700平方米,原有房舍280间,现存117间,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完全按紫禁城“中轴线”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我们在县衙大门前驻足。太门面阔三问,中为通道,两边就是那八面威风的“八”字墙,门两侧有一对威严的石狮,东侧现存一幅《三院禁约》碑,据说为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易三才所立。
大门前建有宣化牌坊和照壁。宣化牌坊宽十余米,高约七米,四柱三楹,上为升斗拱昴结构形式,中置一方横匾。南书“菊潭古治”,北书“宣化”。内乡古称菊潭,而“宣化”则是宣传教化之谓。整个牌坊造型优美,雄伟壮观。
与室化牌坊隔街相对的则是一面照壁,宽约十余米,北面(正对着县衙大门的那一面)绘有一只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状如麒麟。
迈进大门,迎面是一条长约百米的青石甬道。甬道中段建有仪门。此门为县衙第一道礼仪之门,非重大活动一般不开。平常则走两侧便门。东便门有“生门”之称,是人们经常出入之门;西便门有“死门”之名,只有处决死囚时才打开此门,由此上刑场。
闻听此言,大家不禁都选择了“生门”拾级而上到了大堂。导游介绍,县衙的大堂、二堂、三堂是三大主体建筑。大堂上方,悬挂着行楷金匾“内乡县正堂”,堂前廊柱上有“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抱柱联。
大堂中央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正面屏风上有彩绘“海水朝日图”,黑漆公案上放有文房四宝、印盒、惊堂木及令签等审案用物。阁外西侧摆放着堂鼓、仪仗及刑具,阁前地坪上保留有两块跪石板,东为原告,西为被告,两石上留有四个明显的跪坑。
章炳焘主政时,为集资盖官衙,实行“赢捐败罚“的诉讼政策,不管原告被告,也不管官司输赢都得倒霉,只不过打赢官司的一方能落个好听的名声罢了。据说,他这一招还挺管用,百姓们都不愿打官司了,讼案日渐减少,地方上有风清弊绝之誉。
大堂月台下不远处,原来建有“公生明”牌坊和三班六房,现仅存四间“房”。
所谓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内设机构的总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部委局办,不过比我们要“瘦身”许多。
大堂西南,仪门之外,建有监狱,俗称“南监”,有房屋二十余间,内有普牢、死牢、女牢等。我进去看了一下,低矮狭窄,阴暗闭塞。
大堂后有一屏门,这便是通向二堂的屏障。门前有一小院,甬道两边有四间小屋,是衙役听差的地方。屏门后,格扇门上方悬一匾额,上书“天理、国法、人情”六个金字。许多游客走到这里都不禁驻足观赏半无人情岂可与天理、国法平起平坐?为政又怎能循人情?导游解释说,因讳唐太宗名号,故改“民”为“人”。
进入二堂,堂上高挂一匾,名曰“琴治堂”,我正不知何意,导游介绍说,二堂又名“琴治堂”,取《吕氏春秋》中宓子贱弹琴理案的典故,后用以称颂县令。二堂面阔五间,七檩架,高10.2米,进深10.7米,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堂前也有楹联,为“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堂上设公案,两侧有刑具。
穿过二堂进入天井院。院内东、西两边各有配房三间,是知县幕友处理公务的地方,称为“公署”,后面是与三堂相通的穿廊,这里有一丛茂密的南天竺和一棵二人合抱的元代丹桂树,遮天蔽日,使院子显得幽深静谧。
从公署院再向后走就到了三堂。三堂与大堂二堂迥然有异,是知县起居及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机要的地方。堂前檐矗立着四根黑漆大柱,有长联云: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为许多人喜爱,成为天下名联。朱镕基同志见到此联曾对联中所表达的民本思想极为赞誉。江泽民同志视察南阳时闻听此联亦给予高度评价。此联出自嘉兴人高以永之手,他在清康熙年间出任此地知县时所书。
三堂前面是一处宽敞庭院,院内东、西两厢各有配房四间,院内也有一株古老的元代丹桂,至今仍生机勃勃,枝繁叶茂。三堂东、西两侧各有一进房舍,为东、西花厅,是知县及眷属们居住的地方。
三堂及东、西花厅后边,有座偌大的县衙花园,其亭台池径,花草树木,无不可圈可点。
保留至今的内乡古县衙,体现了古代衙署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貌,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