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几乎是媲美锦江乐园的游艺项目,在小孩子心目中占有高大上的地位——为啥?因为相比只靠一个影剧院撑场面的东宫,西宫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小的时候因为家住在杨浦区的大连路,对于近在咫尺平凉路上的“东宫”反而觉得不那么稀奇。东宫近,西宫远;而且,东宫小,西宫大。去一次东宫很容易,小伙伴相约,走两步就到;去西宫却不是那么便当——要爷娘心情好肯放行,还要阿哥阿姐在恋爱工作之余想得到我这个小萝卜头。
从杨浦到西宫,中间要横跨几个区。在没有地铁的年代,换上好几次公交车才能抵达“遥远”的西宫,因此也使它更添了一份神秘感。90年代初的“西宫一日游”,那几乎是媲美锦江乐园的游艺项目,在小孩子心目中占有高大上的地位——为啥?因为相比只靠一个影剧院撑场面的东宫,西宫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从还未入门开始的沿街商铺,就是一个小孩子所能想象的“花花世界”:文具、笔袋、毛绒玩具、五颜六色的包装纸、打耳洞、做指甲、接头发、石膏模子……相比城隍庙更加针对批发商人的小商品市场,这里的市场大都是零售,更加鲜活有趣,也挤满了同龄的小姑娘们。当时我和姐姐最喜欢的莫过于石膏模子——买回三五个石膏雕刻好的模子,问店家讨几块蜡,回到姐姐的公司里,趁着周末公司无人,将蜡烛块放在铝制小火炉上烧到融化,再把化掉的蜡烛油倒进模子里,在水中冷却以后脱开模子,就是一只蜡做的唐老鸭或者高飞狗,插上一根棉芯当作蜡烛芯,还能点着玩。
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发展到雅虎一家独大的时代,没有人觉得玩蜡烛有多幼稚,毕竟电脑游戏也才刚刚出了一款——弹球。虽然如果放到今天再打开这款游戏,很多人会惊讶:就这么个移动鼠标接球的游戏,当年自己竟然玩得那么乐此不疲?可也得记得,当年连鼠标都还是“滚小球”的配置呢,手势一重小球就会掉出来,还要自己塞回去接着滚。
在没有P2P、B2B、B2C、B2B2C……的年代,西宫的整个气氛都是闹猛中透出悠闲的,有种“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休息天出来玩玩”的淳朴民风。以至于后来读小说《繁花》,看着那一行行排山倒海而来的文字,也顿时有种回到90年代西宫的感觉——市井、喧哗,想必并不是错觉,因为作者金宇澄就曾在西宫工作过。
90年代的西宫,还有一个胜过东宫的地方,那就是布局——门口的武宁路天桥造型独特,四通八达,下桥以后就是高大的沪西工人影剧院,再往前还有硕大的人工湖和湖心亭,后门口还有个不大不小的花鸟市场……和一马平川的东宫相比,西宫的地形相对复杂,因此也更添了曲径通幽的趣味。
还记得在沪西工人影剧院看过的是一部香港片,黎明、吴倩莲主演的《都市情缘》。当年的黎天王远不是现在面瘫的样子,演起浪子那是一绝。而当年的香港人也没有手机,因为电影的故事完全靠“传呼台”来连通。现在的小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不知道BP机是什么了吧?
远在武宁路的西宫对大杨浦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个遥远的梦想,好在还有一个抬脚就能走到的东宫聊胜于无。
和西宫一样,东宫也是个“工人俱乐部”。今天的东宫仍在原址,仍然保留了电影院和剧场,甚至因为电影院线取消了“一线二线三线”的分级延迟公映模式,现在的东宫电影院能看到所有最新影片,还加盟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片放映点之一。但站在这里已经再也感受不到“工人俱乐部”的气氛——而在上世纪90年代,却并非如此。美术、摄影、集邮、书法……来这里办展办学的并不少见,就像西宫里也有不少人在唱曲念诗下棋。当年的隔壁邻居里,就有经常去东宫办摄影展的大叔。而如今,东宫门口的一大片空地,白天是停车场,晚上就变成了广场舞大妈的阵地。
记忆中,东宫虽然不那么“好玩”,通常只是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的所在地,但周边还是有不少杨浦孩子的集体回忆。和今日东宫对面新开的“百联”相似,旧时的东宫对面也是个著名的百货店:上海市第三百货商店,简称“三百”。曾经的上海百货公司,最有名的就是这些序列号,从南京路的第一百货、淮海路的二百、杨浦区的三百、长寿路的四百、十六铺的五百,一直可以数到金沙江路上的十二百。然而如今改头换面,仅存下来还沿用旧称的就只剩下了“一百”和“六百”。
当年的这“十二百”里,整个杨浦区就只有一家“三百”,热闹程度可想而知。不过进入90年代以后,三百也和其他百货公司一样面临生意凋敝的局面,渐渐也门可罗雀起来,生意远不如对面一条名叫“三星路”的小弄堂火爆。
说起来,三星路也就是杨浦孩子们的“西宫小商品一条街”了,文具玩具化妆品,也是应有尽有。而00年代这里又因为是盗版碟贩的聚集地,成为继普陀区大自鸣钟之后的又一个“淘碟圣地”。到了如今的下载时代,碟贩是看不到几个了,可三星路上的一家“老字号”炸鸡店出品的香酥鸡,居然还能在美食网站上排得上号,虽然门面既局促,内墙也有些发黑了。
逛完三星路,沿着平凉路一直往西走,当年也是杨浦的百货集中地:八埭头。不仅有林立的商铺,还有一个“沪东电影院”——有了这些商圈的加盟,东宫变得不那么小,也不那么无聊,它和它周围的小伙伴默契地组成了同盟,共同对抗着遥远的“西宫”,让左邻右里的孩子们不至于面上无光,留下童年阴影。
小的时候因为家住在杨浦区的大连路,对于近在咫尺平凉路上的“东宫”反而觉得不那么稀奇。东宫近,西宫远;而且,东宫小,西宫大。去一次东宫很容易,小伙伴相约,走两步就到;去西宫却不是那么便当——要爷娘心情好肯放行,还要阿哥阿姐在恋爱工作之余想得到我这个小萝卜头。
从杨浦到西宫,中间要横跨几个区。在没有地铁的年代,换上好几次公交车才能抵达“遥远”的西宫,因此也使它更添了一份神秘感。90年代初的“西宫一日游”,那几乎是媲美锦江乐园的游艺项目,在小孩子心目中占有高大上的地位——为啥?因为相比只靠一个影剧院撑场面的东宫,西宫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从还未入门开始的沿街商铺,就是一个小孩子所能想象的“花花世界”:文具、笔袋、毛绒玩具、五颜六色的包装纸、打耳洞、做指甲、接头发、石膏模子……相比城隍庙更加针对批发商人的小商品市场,这里的市场大都是零售,更加鲜活有趣,也挤满了同龄的小姑娘们。当时我和姐姐最喜欢的莫过于石膏模子——买回三五个石膏雕刻好的模子,问店家讨几块蜡,回到姐姐的公司里,趁着周末公司无人,将蜡烛块放在铝制小火炉上烧到融化,再把化掉的蜡烛油倒进模子里,在水中冷却以后脱开模子,就是一只蜡做的唐老鸭或者高飞狗,插上一根棉芯当作蜡烛芯,还能点着玩。
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发展到雅虎一家独大的时代,没有人觉得玩蜡烛有多幼稚,毕竟电脑游戏也才刚刚出了一款——弹球。虽然如果放到今天再打开这款游戏,很多人会惊讶:就这么个移动鼠标接球的游戏,当年自己竟然玩得那么乐此不疲?可也得记得,当年连鼠标都还是“滚小球”的配置呢,手势一重小球就会掉出来,还要自己塞回去接着滚。
在没有P2P、B2B、B2C、B2B2C……的年代,西宫的整个气氛都是闹猛中透出悠闲的,有种“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休息天出来玩玩”的淳朴民风。以至于后来读小说《繁花》,看着那一行行排山倒海而来的文字,也顿时有种回到90年代西宫的感觉——市井、喧哗,想必并不是错觉,因为作者金宇澄就曾在西宫工作过。
90年代的西宫,还有一个胜过东宫的地方,那就是布局——门口的武宁路天桥造型独特,四通八达,下桥以后就是高大的沪西工人影剧院,再往前还有硕大的人工湖和湖心亭,后门口还有个不大不小的花鸟市场……和一马平川的东宫相比,西宫的地形相对复杂,因此也更添了曲径通幽的趣味。
还记得在沪西工人影剧院看过的是一部香港片,黎明、吴倩莲主演的《都市情缘》。当年的黎天王远不是现在面瘫的样子,演起浪子那是一绝。而当年的香港人也没有手机,因为电影的故事完全靠“传呼台”来连通。现在的小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不知道BP机是什么了吧?
远在武宁路的西宫对大杨浦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个遥远的梦想,好在还有一个抬脚就能走到的东宫聊胜于无。
和西宫一样,东宫也是个“工人俱乐部”。今天的东宫仍在原址,仍然保留了电影院和剧场,甚至因为电影院线取消了“一线二线三线”的分级延迟公映模式,现在的东宫电影院能看到所有最新影片,还加盟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片放映点之一。但站在这里已经再也感受不到“工人俱乐部”的气氛——而在上世纪90年代,却并非如此。美术、摄影、集邮、书法……来这里办展办学的并不少见,就像西宫里也有不少人在唱曲念诗下棋。当年的隔壁邻居里,就有经常去东宫办摄影展的大叔。而如今,东宫门口的一大片空地,白天是停车场,晚上就变成了广场舞大妈的阵地。
记忆中,东宫虽然不那么“好玩”,通常只是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的所在地,但周边还是有不少杨浦孩子的集体回忆。和今日东宫对面新开的“百联”相似,旧时的东宫对面也是个著名的百货店:上海市第三百货商店,简称“三百”。曾经的上海百货公司,最有名的就是这些序列号,从南京路的第一百货、淮海路的二百、杨浦区的三百、长寿路的四百、十六铺的五百,一直可以数到金沙江路上的十二百。然而如今改头换面,仅存下来还沿用旧称的就只剩下了“一百”和“六百”。
当年的这“十二百”里,整个杨浦区就只有一家“三百”,热闹程度可想而知。不过进入90年代以后,三百也和其他百货公司一样面临生意凋敝的局面,渐渐也门可罗雀起来,生意远不如对面一条名叫“三星路”的小弄堂火爆。
说起来,三星路也就是杨浦孩子们的“西宫小商品一条街”了,文具玩具化妆品,也是应有尽有。而00年代这里又因为是盗版碟贩的聚集地,成为继普陀区大自鸣钟之后的又一个“淘碟圣地”。到了如今的下载时代,碟贩是看不到几个了,可三星路上的一家“老字号”炸鸡店出品的香酥鸡,居然还能在美食网站上排得上号,虽然门面既局促,内墙也有些发黑了。
逛完三星路,沿着平凉路一直往西走,当年也是杨浦的百货集中地:八埭头。不仅有林立的商铺,还有一个“沪东电影院”——有了这些商圈的加盟,东宫变得不那么小,也不那么无聊,它和它周围的小伙伴默契地组成了同盟,共同对抗着遥远的“西宫”,让左邻右里的孩子们不至于面上无光,留下童年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