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度创作”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实中的“二度创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认为,以“声、情、神”为要素的观点,为音乐艺术的“二度创作”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关键词:二度创作 要素 声情并茂 情神合一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则是一个乐音符号系列。而把乐谱变成活的音乐,使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的就是音乐表演”,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的成功是以特殊的、较高的音乐素质为基础,以精湛和高超的表演技术为条件,以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艺术修养为前提,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思想为保证的。表演艺术家对音乐作品进行的“二度创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能否实现。为此,“二度创作”对音乐艺术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歌曲《断桥遗梦》为例,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谈一点拙见。
  一 “声”音乐之载体
  声是音乐艺术传播的先决条件,是情感的载体,是把静止的音乐符号变成流动音乐传播出去的唯一途径。拿声乐来讲,没有歌手的演唱与表演,创作就是毫无意义的纸上的符号。没有演唱,创作就没有任何的社会功能。“二度创作”中的声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是具备较高演唱技术的艺术嗓音,是指狭义的“声”,而非广义的“声”。没有合格的演唱,创作就会被扭曲了形象,蒙受冤屈。有了出色的演唱,创作不但穿着得体地被介绍在公众面前,而且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带着智慧和灵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良好的声音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宽广的音域和娴熟的演唱技巧。拿到任何一部声乐作品,演唱者首先要了解作品的音域、旋律线、节奏和风格特点,确认自己是否具备对该作品的驾驭能力。如:要演绎好作品《断桥遗梦》,演唱者必须具备小字一组的e到小字二组的a以上的音域,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就如同劳作没有工具一样,勉强操作,不仅达不到劳作的目的,而且还会对自身带来伤害,因此,演唱者最好放弃,否则将会破坏该作品所具有的美感;第二,变化自如的音色。音色是音乐作品的色彩,是音乐重要的表现手段,演唱如同绘画一样,不同的情感都有其对应的音色。单一的音色会减弱音乐作品的魅力,淡化音乐作品的韵味,很难把作品多变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很难把音乐所应表现的情感传达给听众。要演绎好《断桥遗梦》这部作品,需要明、暗、柔、刚、泣等多种音色。如果歌唱者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就很难表达出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这样的“二度创作”就很难圆满完成;第三,收放自如的气息。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在歌唱运动中占主导地位,良好的气息,在演唱运动中是可以做到按需所送,如随用随到的供给站,没有良好的气息运用就不可能驾驭自己的嗓音,失去了驾驭嗓音的能力,歌唱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情”音乐之色彩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表演艺术,不论是器乐还是声乐,它们的本质及核心都离不开一个“演”字,每个音乐形象都是有情感和情绪、有节奏发展、有特定环境的。在音乐的“二度创作”中,情决定音乐作品的色彩和韵味,用情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传播和社会效应。演唱者在拿到作品之后,要想成功完成“二度创作”,达到情乐一体,就必须深刻理解词作家的创作意图,充分体会词作家的情感趋向和欲以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把词、曲作家的真正意图传递出去。一首优秀音乐作品的歌词,是词作家精心打造的文字精品,每个字词的使用都经过了词作家的严格推敲,最终达到准确表达词作家予以表达的主题思想和真挚的情感世界,从而激发作曲家的共鸣和创作欲望。作为音乐作品的传播者一定要深刻研究歌词的含义,正确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义,才能准确地把词、曲作家的意图表现出来。
  《断桥遗梦》是近几年不可多得的优秀声乐精品之一,著名词作家韩静霆妙笔生辉,仅用了短短的百余字就把一个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白娘子与许仙》刻画得淋漓尽致:
  “呼啦啦啦,西湖的桥,从中折断,雨中定情的纸伞丢向谁边?爱你想你找你喊你!在钱塘江雾里,我的梦断桥遗梦,在苍茫茫的天水间。桥断水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
  不不不不,我不相信,真爱变老,上天入地只求峰回路转,怨你恨你怪你骂你,只因相思太苦,我的梦断桥遗梦真心欢爱胜过百年。桥断水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地老天荒我的爱心不变。”
  “呼啦啦啦,西湖的桥”,开门见山,一个看似简单的象声词直接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把读者瞬间带到了西湖边,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流进了读者的脑海,两个主人公的形象随之浮现在了眼前;然而随着一个“断”字又把人拉入了痛苦的深渊;“爱、想、找、喊、怨、恨、怪、骂”把人们的情感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几乎击中每一个人的软肋。“桥断水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更能激起人们对真爱的向往。真爱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一定得到,得到的不一定拥有,拥有不一定长久。所以,真爱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圣的、纯洁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真情,不管是拥有的还是曾经拥有的,或只是珍藏在自己心底的。韩静霆的这首《断桥遗梦》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拨动了人们心底那根敏感的心弦。
  而优秀作曲家赵季平那抒情脱俗的旋律又给静止的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与光彩。赵季平,是个优秀的作曲家,近几年创作了不少的优秀作品,不论是《好汉歌》的粗犷与野性,还是《远情》的柔情与细腻,都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而《断桥遗梦》又一次展示了他的创作天分和才华。小调式的运用塑造了旋律的柔婉、抒情;属七和弦的起承转合让歌曲的旋律优美、脱俗;音程和节奏的使用完全符合人本能的生理反应等等。不论是节奏、旋律还是每一个音乐符号的使用,都充分反映了作曲家对人间真爱的感受、体验与思考,把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他的音乐语言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人深入其境,感同身受。
  要想充分了解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特点,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按词曲作家的意图释义作品,准确理解音乐家每一个音乐符号的意义,特别是对休止符的处理。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赋予了休止符特殊的意义,绝非单纯的休息与停顿,所以,演唱者要充分了解休止符所处的位置以及前后情绪的衔接,绝不能随意去掉和淹没。例如:《断桥遗梦》主唱旋律的第一小节第一拍和第三小节的第二拍休止符的运用,其中蕴含着惊吓与恐慌。而对整首作品的把控,按曲作家的意图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断桥遗梦》的A段的情绪是幽怨的,B段的情绪是深情的、倾诉般的等。
  因此,演唱者一定要细心揣摩每个字词的语气和含义,了解作曲家每一个音乐符号的意义,把握好音乐形象在每个字每个词当中的情感趋向,以声为载体,声情相融,准确塑造出词曲作家笔下的音乐形象和真实情感,让音乐形象更具色彩和生命力。
  三 “神”音乐之精华
  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不仅要做到声情并茂,而且还要注意“神”的传达。回归现实舞台乃至荧屏,我们会发现很多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有声有情却无神。无论表达的是何种情绪,为了保持自己所谓的形象,眉头不敢皱,眉毛不敢耷,不论声音多么的漂亮却情神难以合一,总让人觉得含有几分虚假,甩不开的“演”字破坏了音乐的感染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与歌手的成长环境、文化素养、个人经历等因素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国家庭特有的教育方式,致使我们一大批歌手在成长过程中造成了情感缺憾。他们很难理解何谓“喜出望外”,何谓“望眼欲穿”,何谓“悲喜交加”,仅凭文字描述来诠释音乐作品,以至于影响了作品情感的表达。因此,在现实表演中,“神”就成了当今形势下的突出问题。对《断桥遗梦》的“二度创作”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一个“神”字。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神可以透视人的整个心灵世界。回想我们的老一辈歌唱家歌唱时的那双眼睛吧,不论是李双江的《再见吧,妈妈》、《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还是吴雁泽的《再见了,大别山》、马玉涛的《看见你们总觉得格外亲》,他们对作品的释义绝非一句声情并茂所能囊括的。
  演绎好作品《断桥遗梦》又该如何做到神情一致哪?笔者就以个人的理解为演唱者提供一点参考:
  “呼啦啦啦,西湖的桥”眼神里透出的应该是惊恐和无力挽回的无奈;随之“雨中定情的雨伞丢向谁边”是对灾难后一丝希望的捕捉;而在接下来的“爱、想、找、喊”必须表现出与情感相应的眼神,而绝不能因为顾及所谓形象而把眼神留于情感之外;“在钱塘江雾里,我的梦断桥遗梦,在苍茫茫的天水间”是一种灾难后的冷静与无助;“桥断水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则是对这份真情所赋予的热切希望与心底的不甘。第二段则是对真爱另一个方面的表现:“不不不不,我不相信,真爱变老”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上天入地只求峰回路转”是一种努力;而“怨、恨、怪、骂”则是情感的发泄;“只因相思太苦”应该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处,只有弱处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真心欢爱胜过百年”这一句多数演唱者把“欢爱”改为了“相爱”,因为“相爱”更适合大众的审美思想,这也在“二度创作”的权限之内;最后一句作曲家用三个不同的乐句来表现,进一步深化了词作家的含义,而演唱者把结束音翻高八度演唱,绝不仅仅是为了比赛需要,而是把人们对真爱的向往引向了光明。
  要完成好音乐的“二度创作”,准确细腻地把音乐作品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除了必要的技术处理与分析之外,以情带声、情真意切、神情统一是完成作品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再好的声音,缺少了真实的情感,声音也是苍白无力的。孔子在他的《乐记》中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必唱者先设身处地,摹仿其人之性情气象,宛如其人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其人,而忘其为度曲矣。故必先明曲中之意义曲折,则启齿之时,自不求似而自合。”
  试想释曲者自身音非心起,他又怎能让音乐感动别人?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只能收到半熟的东西,不甜、不苦、不辣、不酸就没有至情,是很难感人肺腑的。同样,虚饰、浮夸、做作的表现,过分表达作品的情感,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无疑歪曲了原作品,只能满足和蒙蔽那些低级趣味者,经不起艺术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的考验。当然,在演绎作品时,不论感情多么投入,都应在理智的控制之下,如在表现悲伤时失去了分寸感,以致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无法演唱下去,也是不行的。“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只有“乐”是虚伪不来的。
  总之,音乐艺术“二度创作”的完成需要声、情、神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声是音乐之载体,情是音乐之色彩,神是音乐精华。无声则不美,无情则不感,无神则不真。原生态的演唱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其主要原因就是演唱者声、情、神融为一体。是故“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声情并茂、情神合一,才是“二度创作”之佳境。
  
   参考文献:
   [1]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3]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4] 吴钊、古宗智等:《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96年版。
   [5]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郝孟荣,女,1963—,山东武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声乐表演,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引领。本文试从大学精神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在大学精神视野中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大学精神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现状 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    大学精神(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维系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
期刊
摘要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题材,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比较注重人物的塑造,所以演员的个性能动性对于塑造音乐剧中的形象非常重要。本文以音乐剧中个性能动性与剧中人物塑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析剧本和角色分析与诠释两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在论述中加入了家喻户晓的音乐剧《猫》作为例证,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个性能动性对人物塑造带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音乐剧 《猫》 个性能动
期刊
摘要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在《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中指出:“先以民族而论,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著称于史册。陈元光开辟漳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与畲民结不解缘。”点明了潮州传统文化与畲族文化之间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血肉关系。本文将今天的潮州民俗与畲族民俗作比较,试图分离出其中的“畲族民俗成分”,进而探讨潮州民俗与畲族民俗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潮州
期刊
摘要电视传媒顺应“秀”时代的需要,将“舞台秀场”特别是“屏幕秀场”延伸到了生活现场,各大电视台与“秀”元素相关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争先恐后,层出不穷。遗憾的是,原本应该积极向上、由内而外的“秀”,当下却成为阿世媚俗、哗众取宠的秀场。好的综艺娱乐节目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口味,而应该真正从观众的角度出发,逐渐影响观众的价值取向,勇于创新,秀出个性,秀得精彩。  关键词:综艺娱乐 庸俗 做秀 质同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与艺术作品的翻译一样,商务英语的翻译也存在审美问题。而正视语言美的基本规律的运用,则有助于通过审美功能的对等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和欣赏译文,并达到理想的商业目的。  关键词:语言美学 翻译 商务英语 功能 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语言美是指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活动时语言所产生的审美价值。(杨习良,1988:9)美国著名的翻译等值理论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的归化翻译策略,并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指出:译文应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注重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增强其可读性;与此同时,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内容的翻译方面,一味地采取归化策略会导致文化失真。进而建议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宣翻译要注重异化翻译的使用,将中华特色文化推向国际化舞台。  关键词:民族文化 异化 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Bel camto”意味着“美好的歌唱”,起源于意大利。在我国,美声唱法得到了迅速且健康的发展,如今,它在我国声乐艺术舞台上已占据了主流地位。本文尝试梳理及阐述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演变历程,同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以便使广大美声学习者在声乐练习中能借鉴其规律。  关键词:演唱风格 演变过程 美声唱法 借鉴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美声唱法“Bel canto”用意
期刊
摘要“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从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来获取另一个概念实体的认知过程。本文以好莱坞电影《时尚女魔头》为蓝本,另辟蹊径,从转喻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它,并就其间的人物、造型及所使用的道具转喻,都进行了具体的刻画与探析,最终推理演绎出它背后所暗藏的深厚转喻机理,进而更加凸显出这部电影本身所折射出的悲情色彩。  关键词:《时尚女魔头》 转喻机理 悲情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历史经典古装电视剧《孔雀东南飞》自搬上荧屏以来,在观众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其进行诠释,进而阐明:作品沉重打击了传统的“孝道”,更赋予传统“孝道”以崭新的含义;赞美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号召女性联盟追求女性的独立、解放。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诠释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
期刊
摘要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成熟不仅仅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形式,更是在审美层次上对音乐对人类思维的重新构建。影视音乐通过视听结合,塑造出许多经典的艺术的影视审美形象,创造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影视音乐、传统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影视音乐 非独立 多元化 审美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识码:A    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