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不是因为那些轰轰烈烈的首映礼的新闻报道,我真没想去看《建国大业》。像我这样被首映礼迷住的人恐怕不在少数,不能不佩服舆论炒作的诱惑力。不能说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但失望是痛彻心扉的。《建国大业》的诞生,使中国多了一部爱国主义的经典电影,多了一部中国电影之最——最强大的明星阵容,然而从电影艺术出发,中国又多了一部轰动的平庸之作。作为给共和国六十华诞的献礼,不能否认影视圈对祖国的热诚之心、崇敬之意和感恩之情。可是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来说,真正的电影礼物应该是优秀之作,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应该一流的电影。
看《建国大业》与当年看《英雄》有些同感,不同于后者的画面的绚丽,前者是通过耀眼的众多明星达到眩目的。二者共同的致命的问题则是思想的苍白。《建国大业》所要展现的是建国之前从1945年重庆谈判到共和国成立大约四年的历史图景,形象地再现了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救民于水火的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电影本身就像一本慢慢展开的历史教科书,所有的历史大事都在镜头前一一重现,所有的领袖人物都在电影中借明星闪亮登场。看罢电影,每个人都会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同时对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流血流汗的革命前辈充满崇敬。也许这就是《建国大业》的最终目标吧。纵然电影的效果能如此有教育意义,但影片的艺术瑕疵却容不得忽视。
首先是不伦不类的剧情片。《建国大业》海报上的类型写的是“剧情/历史”,网上都说是“大型史诗故事片”。它围绕共和国和民主协商会议的创建为主要线索,里面充满了一些小故事,比如闻一多被杀,冯玉祥大白天提灯笼,蒋经国亲临上海督办整顿金融市场,等等,但是从电影所展现的历史事件的纷繁交替,历史人物的轮番登场,非常像纪录片。电影中太多的字幕,包括背景说明以及每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出现时的身份说明,一系列的剪辑在一起的影像和录像资料,黄褐色的视觉感受,这些都是纪录片的风味。并不是说剧情片不能和纪录片相结合,电影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先例,像《刺杀肯尼迪》和《阿甘正传》,但《建国大业》融合纪录片的剪辑给人的感觉不太流畅,有些地方很不和谐,尤其是影像、录像中的领袖与明星扮演的领袖形象外貌非常不协调时。再说,在剧情片中融合纪录片,主要目的还是加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是像《建国大业》这样以历史事件为线索的故事片还用得着影像资料来帮忙吗?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导演是在偷工减料,尤其是大场面的战争镜头。
其次是有“三突出”之嫌的场面调度。所谓“三突出”,就是曾经臭名昭著的文革时的文艺创作原则,它意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它因为无视现实生活的丰富复杂性而早已被人唾弃。可是我看这部电影,不知怎么总觉得有“三突出”之嫌。当然这是总体感受,局部地方也并非都是“三突出”。《建国大业》首先突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贫苦人民和热爱和平的各民主党派人士,而着重谴责的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专制恐怖统治;其次突出的是革命主党派的领袖;最突出的则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尤其是毛泽东。
影片中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士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比较生活化,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后者则总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低调的光影,严肃而忧郁的表情,苍白的画面构图经常出现在蒋介石的镜头中。很明显,这种对比意在突出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形象。
影片点缀了不少轻松甚至戏谑的镜头,让人感觉有些喜剧的味道,这与这样的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似乎不太合拍,这很显然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日常生活化的对白与小事件,让观众伴随着笑声看完这部电影。沉重与轻松同在,喜剧与悲剧相融,历史的艰辛被大大削弱。历史到底由谁创建?这个老套的问题不能不让我们再一次提出,因为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历史是党派领袖们创造的。人民,那付出最大牺牲的人民,在此片中被忽略了。他们大都作为无名的背景出现——背井离乡的行旅,硝烟弥漫中的远景,尤其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我们看不到战争的残酷与艰辛。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殊死搏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基本的历史事实:
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历时142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渡江战役历时42天,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
然而电影中这些战役的银幕时间是如此之短,让人怎么也看不出上述历史数据背后的艰难与残酷。相反地,我们看到的是充满温情的傅作义父女之间的对话,是不无戏谑的“王宝强”式的台词,是短暂的快节奏的势如破竹的战场影像资料,是捷报传来时的庆贺等等。只有两三个镜头让人有些心痛:东北野战军南下入关时的有远到近的疲于奔命的行军,宋庆龄眼中一排排精疲力竭的躺在地下睡觉的士兵。不能不说这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影片中表现的太虚了,不仅虚在采用了太多的影像资料,而且虚在战场之外的银幕时间大大多于正面的战场银幕时间。这使得我们觉得:战争中起着作用的仿佛只是那些战场外的运筹帷幄的领袖们。
再来看影片中着墨最多的毛泽东,其形象往往被刻意地夸大,同样也是加进了不少生活化的镜头,但却给人的感觉很别扭。毛主席接见伙房郭师傅时对饮食的谈笑,以及郭师傅的无比激动的细节表现,直到为了主席的早餐而牺牲生命。这些让我们看到了普通民众的一颗质朴忠诚之心,同时也觉得这个安排有些牵强,替毛泽东烧饭的郭师傅竟然要先请示主席才能相见,当然作为郭师傅肯定是怕打扰主席工作,但总让人觉得领袖与民众之间似乎有些疏远,这与“军民鱼水之情”有些矛盾。毛泽东与女儿采花那个镜头,也是一个日常情景,但在影片中总给人一个联想,女儿的妈妈呢?电影中有周恩来的夫人,有蒋介石的夫人,有孙中山的夫人,怎么没有毛泽东的夫人呢?毛泽东与妇女代表照相以及议论国旗图案那场戏的剪辑也有些让人纳闷。开始是照相时冲上来一个男同志“梁家辉”站在两个女士中间。当主席说同意加上黄河的那个国旗图案,紧接听到一个女士说“我反对”,这时画面中的一个主席慢慢转头的脸部特写,按照“视线连接”的剪辑原则,本以为接下来是那个女士。但却不是,而是一个女士走到摄影师跟前要求他在底片上将她旁边的男同志修掉。看了好几遍总觉得这段剪辑有些粗糙,不流畅,仿佛中间被弄丢了几个镜头似的。整个照相这场戏,虽然有些轻松的氛围,但也有些造作。同样有造作之嫌的是,影片中七届二中全会召开那天,欢快又有些搞笑的音乐中,摄影师紧张地在门口抓拍一个个领袖的风采,而这些领袖不少在接下来的会议场景中又再次亮相。
上述这些细节足以说明这部电影的粗糙。这就不难理解不少人看罢影片会有上当的感觉了。如果说《建国大业》给了我们新的东西,那不过是给重大历史事件一些生活化甚至戏谑化的镜头,给历史剧情片加一些纪录片的骨头,可是效果如何呢?整部电影,宣传味太浓,致使电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大打折扣。此外,强大的明星阵容也冲淡了影片的内在张力。观众在心理期待下一个明星的出场,而不是那些明星所饰演的历史人物的角色命运和表现。众多的明显也造成一种审美疲劳。糖吃多了会腻。明星多了也会滋生负面效应,使得观众不自觉地在内心比较他们各自的演技。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回忆它,不仅是要看清我们的来路,更是找到为未来理想开拓的方向。然而这部历史故事片给我们的是欢笑多于沉思,宣传多于艺术,充其量不过是一部轰动的平庸之作。[责编/布丁]
看《建国大业》与当年看《英雄》有些同感,不同于后者的画面的绚丽,前者是通过耀眼的众多明星达到眩目的。二者共同的致命的问题则是思想的苍白。《建国大业》所要展现的是建国之前从1945年重庆谈判到共和国成立大约四年的历史图景,形象地再现了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救民于水火的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电影本身就像一本慢慢展开的历史教科书,所有的历史大事都在镜头前一一重现,所有的领袖人物都在电影中借明星闪亮登场。看罢电影,每个人都会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同时对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流血流汗的革命前辈充满崇敬。也许这就是《建国大业》的最终目标吧。纵然电影的效果能如此有教育意义,但影片的艺术瑕疵却容不得忽视。
首先是不伦不类的剧情片。《建国大业》海报上的类型写的是“剧情/历史”,网上都说是“大型史诗故事片”。它围绕共和国和民主协商会议的创建为主要线索,里面充满了一些小故事,比如闻一多被杀,冯玉祥大白天提灯笼,蒋经国亲临上海督办整顿金融市场,等等,但是从电影所展现的历史事件的纷繁交替,历史人物的轮番登场,非常像纪录片。电影中太多的字幕,包括背景说明以及每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出现时的身份说明,一系列的剪辑在一起的影像和录像资料,黄褐色的视觉感受,这些都是纪录片的风味。并不是说剧情片不能和纪录片相结合,电影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先例,像《刺杀肯尼迪》和《阿甘正传》,但《建国大业》融合纪录片的剪辑给人的感觉不太流畅,有些地方很不和谐,尤其是影像、录像中的领袖与明星扮演的领袖形象外貌非常不协调时。再说,在剧情片中融合纪录片,主要目的还是加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是像《建国大业》这样以历史事件为线索的故事片还用得着影像资料来帮忙吗?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导演是在偷工减料,尤其是大场面的战争镜头。
其次是有“三突出”之嫌的场面调度。所谓“三突出”,就是曾经臭名昭著的文革时的文艺创作原则,它意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它因为无视现实生活的丰富复杂性而早已被人唾弃。可是我看这部电影,不知怎么总觉得有“三突出”之嫌。当然这是总体感受,局部地方也并非都是“三突出”。《建国大业》首先突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贫苦人民和热爱和平的各民主党派人士,而着重谴责的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专制恐怖统治;其次突出的是革命主党派的领袖;最突出的则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尤其是毛泽东。
影片中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士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比较生活化,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后者则总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低调的光影,严肃而忧郁的表情,苍白的画面构图经常出现在蒋介石的镜头中。很明显,这种对比意在突出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形象。
影片点缀了不少轻松甚至戏谑的镜头,让人感觉有些喜剧的味道,这与这样的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似乎不太合拍,这很显然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日常生活化的对白与小事件,让观众伴随着笑声看完这部电影。沉重与轻松同在,喜剧与悲剧相融,历史的艰辛被大大削弱。历史到底由谁创建?这个老套的问题不能不让我们再一次提出,因为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历史是党派领袖们创造的。人民,那付出最大牺牲的人民,在此片中被忽略了。他们大都作为无名的背景出现——背井离乡的行旅,硝烟弥漫中的远景,尤其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我们看不到战争的残酷与艰辛。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殊死搏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基本的历史事实:
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历时142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渡江战役历时42天,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
然而电影中这些战役的银幕时间是如此之短,让人怎么也看不出上述历史数据背后的艰难与残酷。相反地,我们看到的是充满温情的傅作义父女之间的对话,是不无戏谑的“王宝强”式的台词,是短暂的快节奏的势如破竹的战场影像资料,是捷报传来时的庆贺等等。只有两三个镜头让人有些心痛:东北野战军南下入关时的有远到近的疲于奔命的行军,宋庆龄眼中一排排精疲力竭的躺在地下睡觉的士兵。不能不说这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影片中表现的太虚了,不仅虚在采用了太多的影像资料,而且虚在战场之外的银幕时间大大多于正面的战场银幕时间。这使得我们觉得:战争中起着作用的仿佛只是那些战场外的运筹帷幄的领袖们。
再来看影片中着墨最多的毛泽东,其形象往往被刻意地夸大,同样也是加进了不少生活化的镜头,但却给人的感觉很别扭。毛主席接见伙房郭师傅时对饮食的谈笑,以及郭师傅的无比激动的细节表现,直到为了主席的早餐而牺牲生命。这些让我们看到了普通民众的一颗质朴忠诚之心,同时也觉得这个安排有些牵强,替毛泽东烧饭的郭师傅竟然要先请示主席才能相见,当然作为郭师傅肯定是怕打扰主席工作,但总让人觉得领袖与民众之间似乎有些疏远,这与“军民鱼水之情”有些矛盾。毛泽东与女儿采花那个镜头,也是一个日常情景,但在影片中总给人一个联想,女儿的妈妈呢?电影中有周恩来的夫人,有蒋介石的夫人,有孙中山的夫人,怎么没有毛泽东的夫人呢?毛泽东与妇女代表照相以及议论国旗图案那场戏的剪辑也有些让人纳闷。开始是照相时冲上来一个男同志“梁家辉”站在两个女士中间。当主席说同意加上黄河的那个国旗图案,紧接听到一个女士说“我反对”,这时画面中的一个主席慢慢转头的脸部特写,按照“视线连接”的剪辑原则,本以为接下来是那个女士。但却不是,而是一个女士走到摄影师跟前要求他在底片上将她旁边的男同志修掉。看了好几遍总觉得这段剪辑有些粗糙,不流畅,仿佛中间被弄丢了几个镜头似的。整个照相这场戏,虽然有些轻松的氛围,但也有些造作。同样有造作之嫌的是,影片中七届二中全会召开那天,欢快又有些搞笑的音乐中,摄影师紧张地在门口抓拍一个个领袖的风采,而这些领袖不少在接下来的会议场景中又再次亮相。
上述这些细节足以说明这部电影的粗糙。这就不难理解不少人看罢影片会有上当的感觉了。如果说《建国大业》给了我们新的东西,那不过是给重大历史事件一些生活化甚至戏谑化的镜头,给历史剧情片加一些纪录片的骨头,可是效果如何呢?整部电影,宣传味太浓,致使电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大打折扣。此外,强大的明星阵容也冲淡了影片的内在张力。观众在心理期待下一个明星的出场,而不是那些明星所饰演的历史人物的角色命运和表现。众多的明显也造成一种审美疲劳。糖吃多了会腻。明星多了也会滋生负面效应,使得观众不自觉地在内心比较他们各自的演技。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回忆它,不仅是要看清我们的来路,更是找到为未来理想开拓的方向。然而这部历史故事片给我们的是欢笑多于沉思,宣传多于艺术,充其量不过是一部轰动的平庸之作。[责编/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