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疑、展、评” 课堂教学中,搞好初中历史的教学,必须大处着眼,实处着手。要着眼于素质教育这一大目标,认真研究和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规律。注重过程教育,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积累,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育目标过程教育综合素质
  “疑、展、评” 课堂教学主张从学生出发,尝试用“学本主义”取代“教本主义”的思想,进而建立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新教学体系。师生共同通过“疑、展、评”三大元素凝聚多种学习方式,多样教学方法,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最终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叶圣陶语)。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疑、展、评” 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好历史,可以说是大家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但实质上这些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笔者现就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感悟,作如下抛砖引玉之见。
  1.明确目标,拓展视野
  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中学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跳出学科的局限,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把教育教学观念转到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以为,只有把这种教育理念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时,我们的教学方法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根基。
  2.了解学生,培养兴趣
  从小学刚刚升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时期。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处于过渡期的初一学生,虽然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怎样吸引学生保持对历史学科的持续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通俗准确富有生气的语言,富有时代感的真情实感,把复杂的知识处理的浅显易懂,由繁入简驾驭课程精心选择知识的切入点,课程形式生动活泼,为此,教师知识上应为杂家,语言上应具有大师的丰采,且兼具有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素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保持恒久的兴趣,影响学生的一生。
  3.总结规律,正确引导
  学生之间的先天智力差异是不大的,而学生学业最终差异的结果是很大的,这取决于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等因素导致学业差异的扩大。怎样有效的使学生迅速高效的学习,少走弯路,教师的指导作用地位日显重要。新课程对初中生不强化知识的系统性,但是它不否认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这实际上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学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学习过程的知识要经过归纳、整理、细化、最终掌握并学会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示范,把方法教给学生。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虽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有定理、公式可循,但历史的发展也有其普遍性规律,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历史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规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部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历代王朝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归纳,以发现其共性: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科技的推广;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交流的密切;前代经济发展的经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当然,在掌握共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每个朝代的个性,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变通”。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作整理归纳,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学生轻松的学习,掌握运用基础知识。
  4.点滴做起,渗透积累
  初中生知识占有量有限,过程性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他要求教师要沉下去,耐得住寂寞,这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观念,重在学习过程,实践证明过程抓好了,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积累。学生要占有大量材料,就必须增加课外阅读量。教师要有选择性的推荐阅读书目,指导登陆相关网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归纳、对比有所取舍,联系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基本知识不死记,但要求记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回避让其背诵的言语,要求学的内容能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学生没了背书的压力,心理解放了,能力反而提高了,这实际上是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记忆问题,掌握了知识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针对性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对解题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平时的练习要一题多练,如选择题,要充分挖掘四个选项背后历史知识,四个选项可以当作四道题来做;用同一种思路解多道题目,要求学生做一道题就会做一串题,举一反三,多角度分析,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落实课程能力目的的要求。
  5.关注细节,活化历史
  初中生年龄小,学习能力较低,社会阅历少,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认识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多一些真实、具体的历史细节。历史教学魅力在于历史的细节,细节往往是历史不经意的流露,那种真实的力量和现场感最容易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质疑历史,对话历史。如果教师讲历史的程序是背景、原因、目的、过程、结果、影响、意义,那么历史教学就会程序化,学生的思想也会程序化,这样何来“质疑历史”呢?历史课堂的教学缺乏细节,没有情景,就会缺少生气,成了单纯的理论说教,失去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之,无论何种历史教学课堂,都应该以新课程标准的为指导,教师要研究学生,开发教材,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把学生引入历史的圣殿,塑造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审美能力、人文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沈起炜.中学历史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1.
  [2]朱汉国,闫璟,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3]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4.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在语文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滞后生,语文学习成绩上不去,而这些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不是智力上的差异,却是非智力的因素所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相当重要?  非智力因素包括习惯?动机?兴趣?情感等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智能的充分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成功心理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也是形成?发
期刊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没有高质量的教研,教学便不可能发生质变的飞跃。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学校应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多维互动的学科研讨、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逐步形成了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注重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反思总结能力  1.1“反思”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每一
期刊
粗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孩子身上存在这种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而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算得对,是学好数学的基本要求?  每当我们翻开孩子作业本或者试卷,看看出错的地方多半是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题目,甚至漏题没有做?家长们打电话给老师,或者家长相互见面后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粗心怎么办?由此看来,粗心是小学
期刊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对开展史料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用史料,更要注重史料的选择与运用,选择史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现就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用问题谈一点体会。  首先,史料的选用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水
期刊
【摘要】士官院校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员队伍,要客观分析“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现状,真正解决当前影响“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水平,夯实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基础。  【关键词】“双师型”教员对策  1998年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员的概念,意味着教育形势发展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第十六次全军
期刊
口语教学历时悠久,却始终进程艰难?2000年出台的新语文教学大纲中把“听话,说话”整合为“口语交际”,是现代语文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真正关注口语文化课程价值的里程碑?在小学语文研究领域,口语交际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受诸多因素影响,谈口语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大学的扩招与新校区的扩建,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生活越来越丰富,原有的后勤服务己经不能满足这种增长需要,后勤管理也逐渐实现了社会化服务,大学校园内的商业设施,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业态上,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状态,其商业的系统化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势头更呈上升趋势。正确分析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特点,避免其在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加强校园商业活动的管理对校园商
期刊
班级建设的目标有三个:纪律、卫生、学习。实际操作过程又相辅相成,分为班级思想建设、班风建设、体制建设。  1.班级思想建设是班级建设的前提  1.1建立良好的班级荣誉感,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在接手班级的第一周要及时找学生谈话,至少每位同学谈一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学习态度、生活细节,不予以任何批评和鼓励。  然后,召开主题班会:谈谈你心中的班级。布置部分有主见的同学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自己的想
期刊
班主任是优良班风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优良班风的形成与班主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如何做好班风的建设,根据这几年的班主任经历就自己的经验谈几点:  1.建立健全班级制度,明确任务  明确班干部职责,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的能力,接新班时,我总要观察一两个星期才选定班委,我的宗旨:学习不一定很优秀,但一定要认真,有责任心,品行较好的同学当班干部,班委成立后,我会当众宣布各班干部职责:
期刊
摘 要:高中学生抱怨高中数学难,成绩也直线下降。初中数学较好的学生为何学不好高中数学呢?我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又能为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学习做些什么?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下降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未能很好的衔接。教学条件的限制,教材内容设计方面的断层,特别是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同,导致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在知识体系,教法学法上都存在着不衔接,而这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