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出于全面经济改革和振兴疫情下印度尼西亚经济的考虑,佐科政府频繁修订法律,并且利用集权和疫情加速法律修订以获得改革的合法性,但也使得许多法律修订案的颁布过于仓促草率,
【机 构】
: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于全面经济改革和振兴疫情下印度尼西亚经济的考虑,佐科政府频繁修订法律,并且利用集权和疫情加速法律修订以获得改革的合法性,但也使得许多法律修订案的颁布过于仓促草率,法案内容和程序皆不合法,政府、国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质量低下,民意基础薄弱,最终引发此起彼伏的大规模示威和批评.管控不力和示威浪潮严重侵蚀佐科政治资本,使佐科及其执政联盟的支持率下降,使其推动的改革计划更难以为继,形成恶性循环.总体而言,佐科政府缺乏全面性、协调性和科学性的“唯发展主义”模式,在其第二任期内频频陷入管控失效的境地.频繁的示威游行表达着民众对印度尼西亚政治经济发展的双重担忧:一是担心民主倒退,威权主义复辟;二是担心政府与大财团共谋,将大量的公共权力、财产和资源高度集中的权力及私有财产和资源.疫情将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发展之困,如疫情管控和治理不力等,将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标.为此,不但需要考虑中国的诉求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自身建设的需要,也要对其合作伙伴及推
“孩子,你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真是太享福了!”rn“太太(太奶奶),您小时候也上幼儿园吗?您当时学写字了吗?”rn“孩子,我那时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学上呀?”rn……rn儿子和祖母
菲律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其海洋经济潜力并未完全发挥,这是由资金投入不足、科技研发落后、海洋管理机制碎片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近年来,杜特尔特政府双管齐下,在加强国内海洋治理的同时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以提升本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菲律宾发展海洋经济的新举措为中菲海洋合作提供了机遇,在对菲继续开展援助性渔业合作的同时,中国可重点投资邮轮旅游业、以菲律宾国内市场为主的船舶制造业和港口建设等.研究菲律宾海洋产业现状与发展举措,对中国开展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洋合作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救亡图存,挽狂澜于既倒;思想启蒙,发历史之先声.”一百多年前,一批仁人志士、有为青年知耻而后勇,怀揣救亡图存的信念,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
本文讨论越南伪书《兵书要略》(A.476)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翻译和流传情况.1986年,越南学者吴德寿从版本学出发指出《兵书要略》(A.476)系19世纪中期的伪书,我同意这一结论,但认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东南亚各国历来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东南亚既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也有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大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安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东南亚主要粮食出口国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发展大米生产,渐次形成了本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粮食储备体系,其在粮食储备方面并不能满足粮食安全保障的需要;主要粮食进口国通过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构建起以粮食进口贸易为主导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但由于长期偏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粮食生产,生产不足成为其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大短板.作为东南亚国家的近邻,中
苏哈托时期诞生的“群岛观”和佐科维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都深刻影响着印尼海洋政策的构建路径和取向.这些印尼政治精英的海洋战略构想不仅植根于印尼历史上的海洋意识和
印度尼西亚沿海实行分散的、基于社区管理的管理制度,这也是国外捐助机构多年来通过其计划和项目推动印度尼西亚海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题.随着建设“全球海洋支点”国家战略的
本文从泰国文学入手,通过不同时期泰国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华人及中国形象,探讨泰国华人群体的“中国性”问题.泰国政府对华人“中国性”的态度经历了从前现代时期的漠视,到民族主义时期视其为“泰国性”的竞争性“他者”,再到冷战时期视其为意识形态的威胁,及至崇尚多元化的当代全球化时代,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其泰然视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华人身上的“中国性”也在不断嬗变,从最初区隔于主体社会之外,到对抗同化,再到逐渐形成双重认同,最终融入泰国社会,成为社会主体人群,并形成了“华泰杂糅”的新华人文化,逐渐发展为一种“泰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