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由技术革命推动,那么海尔的竞争力就在商业模式当中。
伏蜇了一段时间,海尔的亮相使人一惊。
日前,海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正式对外宣称,海尔已经把海外收购放到次要位置。寻求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营销型企业,将是海尔下一步的首要目标。
“我们的战略将是进行越来越多的外包。”张瑞敏称,接下来,海尔希望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此举既可以削减成本,又能够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对市场趋势作出反应的步伐。
张瑞敏还透露,海尔目前正与能够运营该公司一部分或大部分工厂的台湾合同制造商进行商谈,以便使海尔能够解除生产的负担,专注于自身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为此,张瑞敏之前曾对全球性的生产外包做过深入研究。他曾反复强调:外包就是市场竞争力。在大规模定制的时代,需要准确地把握市场和用户需求,然后进行外包生产。如果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的需求,错误地进行大规模外包生产,可能无功而返。一个产品的外包就可能毁灭一家企业。
所以,此次转型营销,大胆将生产外包,说明张瑞敏已经看准了潮流与趋势,成竹在胸。
从在美国南卡州开办工厂开始,到2005年出价收购美泰时输给惠而浦,再到2008年放弃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部门,海尔曾是中国最积极的收购者之一。收购资产也一直是海尔海外扩张的法宝。那么,海尔此次为什么要放弃资产扩张,转向“去实体化”?原因之一是中国企业仍缺乏在跨国兼并之后整合两种不同文化的能力。
张瑞敏举例:明基兼并西门子的手机部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或许存在着巨大差异。迄今为止,鲜有亚洲大型公司进行成功兼并的例子。
很明显,生产将不再是海尔的核心,流程再造的精髓升级版——资源配置成为主流。而营销型企业重两头(设计与销售)轻中间(生产、运输等)的特点,正是配置资源的最高境界。
“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由技术革命推动,那么海尔此刻的竞争力展现在何处?在商业模式当中”,张瑞敏坚信。“我认为,首先建立起我们自身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随后再进行兼并会更见成效。”
伏蜇了一段时间,海尔的亮相使人一惊。
日前,海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正式对外宣称,海尔已经把海外收购放到次要位置。寻求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营销型企业,将是海尔下一步的首要目标。
“我们的战略将是进行越来越多的外包。”张瑞敏称,接下来,海尔希望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此举既可以削减成本,又能够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对市场趋势作出反应的步伐。
张瑞敏还透露,海尔目前正与能够运营该公司一部分或大部分工厂的台湾合同制造商进行商谈,以便使海尔能够解除生产的负担,专注于自身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为此,张瑞敏之前曾对全球性的生产外包做过深入研究。他曾反复强调:外包就是市场竞争力。在大规模定制的时代,需要准确地把握市场和用户需求,然后进行外包生产。如果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的需求,错误地进行大规模外包生产,可能无功而返。一个产品的外包就可能毁灭一家企业。
所以,此次转型营销,大胆将生产外包,说明张瑞敏已经看准了潮流与趋势,成竹在胸。
从在美国南卡州开办工厂开始,到2005年出价收购美泰时输给惠而浦,再到2008年放弃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部门,海尔曾是中国最积极的收购者之一。收购资产也一直是海尔海外扩张的法宝。那么,海尔此次为什么要放弃资产扩张,转向“去实体化”?原因之一是中国企业仍缺乏在跨国兼并之后整合两种不同文化的能力。
张瑞敏举例:明基兼并西门子的手机部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或许存在着巨大差异。迄今为止,鲜有亚洲大型公司进行成功兼并的例子。
很明显,生产将不再是海尔的核心,流程再造的精髓升级版——资源配置成为主流。而营销型企业重两头(设计与销售)轻中间(生产、运输等)的特点,正是配置资源的最高境界。
“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由技术革命推动,那么海尔此刻的竞争力展现在何处?在商业模式当中”,张瑞敏坚信。“我认为,首先建立起我们自身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随后再进行兼并会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