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施秉旅游资源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施秉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万,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2%左右。施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资源富集、风情浓郁,是国内少有的融山水林瀑、奇观异石、原始森林、奇特气象、碑刻摩崖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天然博物馆”。目前,施秉已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生态风景区等旅游名片,已开发云台山、杉木河、上舞阳河、下舞阳河四大景区等旅游资源。施秉喀斯特更因其独特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质地貌和非同寻常的自然美,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255.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89亿元,分别增长39.42%、24.5%。虽然,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需求和配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施秉旅游发展瓶颈逐渐呈显,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施秉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
目前,施秉县已经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以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好旅游产业化战役,让旅游发展迅速强起来”。可以说,施秉县的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山地旅游为基本定位,积极培育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品牌,努力将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定位。施秉县应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凝心聚力大力推进山地旅游业,力争尽快在旅游业你追我赶的发展浪潮中占据领先位置。
三、施秉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商品同质化程度低,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总方针的指导下,我州乃至全省各地都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挖倔人文旅游资源,努力使其成为旅游商品,作为风景优美,人文丰富的黔东南州,特别是我们周边的县,必然会对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夹击之势,带来的将是残酷的竞争。
(二)旅游商品单一,产品包装不力。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严格的说目前这些初步开发的资源还只是“半成品”,内容单调,形不成规模,不够档次;度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度假旅游链不发达;民俗文化风情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包装。
(三)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有待突破。施秉的自然景观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得到了世界级的肯定。但从申遗成功以来,施秉旅游依然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宣传营销不到位是关键因素。很多考察团和旅游团队,他们称施秉的资源如此之好,但在黔东南以外的地方很难看到施秉旅游的宣传。
(四)旅游客源市场单一,促销方式没有突破。我县现在的旅游市场结构为“贵阳一重庆一周边—其它”,客源比为贵阳52%,重庆19%,周边l7%,“其它”l2%。旅行社为了争夺客源大打价格战,因而导致目前主要客源市场价格打折严重,弄得外联社和地接社两败俱伤,无利可图,无心推线。
(五)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缺乏。建设旅游强县需要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素质、较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虽然施秉县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有近15000人,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业人员几乎没有经过系统的旅游业知识培训,旅游服务知识缺乏,素质不高,使得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方式单一,这些都制约了施秉县旅游业的发展。
四、对施秉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投入抓好景区建设,让景区品质迅速强起来
在旅游规划上,按照“高端发展、一步到位”的理念,围绕“休闲、度假、观光”的定位,以及“全民兴旅、全域景区、全境旅游”“山水结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的思路,高起点高立意把景区和县城进行整体规划和创意设计,使施秉从“盆景”打造成“园林”和“大景区”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引爆旅游新热点。
(二)大手笔打造旅游县城,让配套服务迅速强起来
坚持特色规划,按照“禅意休闲旅游城”的理念对县城进行整体规划创意设计和县城风貌升级改造。利用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做足水的文章,把水做成城市标志和有形文化,高标准、大手笔打造四季休闲、夏可避暑、冬可养生的“国际慢城”和“中国静心养心最佳目的地”,让游客游了山、玩了水,把奔波的脚步停下来、把浮躁的心静下来、把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把钱花出来。
(三)大力度建设美丽农村,让乡村旅游迅速强起来
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整合“一事一议”、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田园风光,努力实现“闻得到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的目标。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度假、原生态体验、生态农业观光和节事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进入景区的沿途中体验美丽乡村的魅力与活力。同时,抓住施秉县作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和电商扶贫示范县的机遇,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网点,培育和发展更多的乡村旅馆、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业、民族商品企业等成为入网产品,让美丽乡村“既美又富”。
五、大范围开展宣传营销,让旅游名气迅速强起来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观念,坚持抓促销、抓客源不放手。重点抓好“世界遗产地——云台山避暑”、“中国第一漂——杉木河漂流”两张主打旅游名片,整合县城禅意休闲、舞阳船游、乡村旅游、民俗民间节庆游等旅游资源,共同打响旅游宣传攻坚战;加强网络宣传促销合作,利用网络媒体、电视播报、墙体广告和旅游杂志等大众媒体,大力度、立体式、全方位展开对外宣传,为施秉县旅游聚人气、打名气,共同唱响施秉旅游好声音,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施秉来观光旅游。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施秉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万,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2%左右。施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资源富集、风情浓郁,是国内少有的融山水林瀑、奇观异石、原始森林、奇特气象、碑刻摩崖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天然博物馆”。目前,施秉已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生态风景区等旅游名片,已开发云台山、杉木河、上舞阳河、下舞阳河四大景区等旅游资源。施秉喀斯特更因其独特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质地貌和非同寻常的自然美,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255.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89亿元,分别增长39.42%、24.5%。虽然,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需求和配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施秉旅游发展瓶颈逐渐呈显,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施秉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
目前,施秉县已经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以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好旅游产业化战役,让旅游发展迅速强起来”。可以说,施秉县的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山地旅游为基本定位,积极培育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品牌,努力将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定位。施秉县应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凝心聚力大力推进山地旅游业,力争尽快在旅游业你追我赶的发展浪潮中占据领先位置。
三、施秉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商品同质化程度低,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总方针的指导下,我州乃至全省各地都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挖倔人文旅游资源,努力使其成为旅游商品,作为风景优美,人文丰富的黔东南州,特别是我们周边的县,必然会对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夹击之势,带来的将是残酷的竞争。
(二)旅游商品单一,产品包装不力。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严格的说目前这些初步开发的资源还只是“半成品”,内容单调,形不成规模,不够档次;度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度假旅游链不发达;民俗文化风情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包装。
(三)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有待突破。施秉的自然景观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得到了世界级的肯定。但从申遗成功以来,施秉旅游依然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宣传营销不到位是关键因素。很多考察团和旅游团队,他们称施秉的资源如此之好,但在黔东南以外的地方很难看到施秉旅游的宣传。
(四)旅游客源市场单一,促销方式没有突破。我县现在的旅游市场结构为“贵阳一重庆一周边—其它”,客源比为贵阳52%,重庆19%,周边l7%,“其它”l2%。旅行社为了争夺客源大打价格战,因而导致目前主要客源市场价格打折严重,弄得外联社和地接社两败俱伤,无利可图,无心推线。
(五)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缺乏。建设旅游强县需要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素质、较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虽然施秉县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有近15000人,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业人员几乎没有经过系统的旅游业知识培训,旅游服务知识缺乏,素质不高,使得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方式单一,这些都制约了施秉县旅游业的发展。
四、对施秉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投入抓好景区建设,让景区品质迅速强起来
在旅游规划上,按照“高端发展、一步到位”的理念,围绕“休闲、度假、观光”的定位,以及“全民兴旅、全域景区、全境旅游”“山水结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的思路,高起点高立意把景区和县城进行整体规划和创意设计,使施秉从“盆景”打造成“园林”和“大景区”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引爆旅游新热点。
(二)大手笔打造旅游县城,让配套服务迅速强起来
坚持特色规划,按照“禅意休闲旅游城”的理念对县城进行整体规划创意设计和县城风貌升级改造。利用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做足水的文章,把水做成城市标志和有形文化,高标准、大手笔打造四季休闲、夏可避暑、冬可养生的“国际慢城”和“中国静心养心最佳目的地”,让游客游了山、玩了水,把奔波的脚步停下来、把浮躁的心静下来、把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把钱花出来。
(三)大力度建设美丽农村,让乡村旅游迅速强起来
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整合“一事一议”、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田园风光,努力实现“闻得到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的目标。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度假、原生态体验、生态农业观光和节事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进入景区的沿途中体验美丽乡村的魅力与活力。同时,抓住施秉县作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和电商扶贫示范县的机遇,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网点,培育和发展更多的乡村旅馆、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业、民族商品企业等成为入网产品,让美丽乡村“既美又富”。
五、大范围开展宣传营销,让旅游名气迅速强起来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观念,坚持抓促销、抓客源不放手。重点抓好“世界遗产地——云台山避暑”、“中国第一漂——杉木河漂流”两张主打旅游名片,整合县城禅意休闲、舞阳船游、乡村旅游、民俗民间节庆游等旅游资源,共同打响旅游宣传攻坚战;加强网络宣传促销合作,利用网络媒体、电视播报、墙体广告和旅游杂志等大众媒体,大力度、立体式、全方位展开对外宣传,为施秉县旅游聚人气、打名气,共同唱响施秉旅游好声音,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施秉来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