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三郎
唤醒沉默
的读者
2014年新年假期刚过,萧三郎的办公室几乎被各种新书填满,唯一留有一点余地的空间,是他的办公桌。依照惯例,他负责的《新京报·书评周刊》每年一度的“年度好书”排行榜正在评选当中。堆放在他办公室的新书,便是参与评选的“海选”对象,最终评选结果会在首都图书馆举办的一场“好书大趴”上亮相。年度好书,也是“书评周刊”的“年度大事”。
书评真的能对一个读者选择一本书产生影响吗?事实上,在尚不了解一本书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习惯去网上搜索书评,往往是因为看到好的评论,才决定下单购买这本书。参考别人的书单,是为自己指点迷津的捷径。而萧三郎做了十年的工作,便是每周主编一期16个版的“书评周刊”,他始终认为,“阅读需要主张。”
做有特色的书评
过去的这一年,是《新京报》和“书评周刊”一起共同走过的10周年。如今很多报纸都有书评版面,或者也有了书评周刊,但在2003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创刊伊始的时候,是相当“与众不同”。“我们当时是16个版的书评周刊架构,这在当年的所有都市报当中,没有一家如此尝试。”从互联网公司来到报社的萧三郎,与同事涂志刚、绿茶一起被选中做这件“没有人做过的事”。在内部被叫做“我们仨”的三个人,刚开始压力巨大,因为没有参照的,不知道怎么做,“完全是摸索着来的”。
“但我做了之后其实是有路的,后来很多人就跟着我们这个路数来做的。我不敢说我们是做得最好的,但我们具有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至今都在始终做新的转型。”
十年,每周五16个版的内容都与读书有关,雷打不动。主要评价的都国内外近期出版的大众图书,视野开阔,这期某个作者受批评,下周可能也会有别人来辩驳,一样刊登出来。作家阿乙很多年前曾经被萧三郎鼓励写书评,阿乙回忆自己当时在《新京报》上写书评妄评余华,“后来自知根底浅,写了几篇就歇业。好的书评就是好的学术,耀眼的星辰,烂的书评就是胡喷,自以为得权。”阿乙调侃自己就是后一种。十年来,编辑记者时有调换,读者群积少成多,载体从报纸延伸到新媒体,书评周刊慢慢有了血肉筋骨,用萧三郎的话来说,“行文做事逐渐成熟”。
萧三郎觉得最有特色的,是每期的封面报道,专门针对阅读热点策划成话题,有时候会扩大到将近四五个版,内容丰富,非常有可读性。他印象最深的有几次书评策划和报道,比如当年做《光荣与梦想》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书,版面用了很大;还有对《中国农民调查》、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这些书所做的报道,都曾经引发过话题;还曾走进了中南海,采访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听他谈音乐。
喜欢读书的萧三郎觉得自己十年的坚持是因为自己在做喜欢的事、创新的事,某些书,因为书评周刊的介绍,而走进了别人的书架,成为他们的心头好,他觉得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肯定会愿意一直做下去。”
新媒体的“逆袭”
2013年11月11日恰逢《新京报》10周年,萧三郎和采编人员上街卖报纸,心里的滋味很是复杂。“早上七点到十点我卖了21份报纸,总体观察一下:一半年龄较大、一半妇女。很多年轻人都不看报纸,最后一份报纸免费送人都不要,说一大早上班那么厚报纸怎么拿。在地铁里,大家都多是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阅读。”萧三郎以自己卖报实践为例,来说明新形势下,读书媒体能否占领终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书评周刊不停地在制作新内容,但他有时候难免会心里犯虚,总感觉读者是“沉默的”,读者在想什么、希望能获得什么样的服务?他好像总是没有直接的渠道能够及时了解到。2013年,这一年他都在思考和尝试让“书评周刊”实现全媒体化。
“书评周刊”的官方公众微信在夏天的时候启动。启动后,官方微信具体做什么?有人说做产品,把书评内容直接覆盖上去。但萧三郎认为,有趣比有用更好、有品位比有用更好,于是书评周刊开拓性地尝试“语音荐书”,找来郎永淳、白岩松等名人做语音荐书,反馈效果非常好。这之后,学者止庵、熊培云、作家土家野夫、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漫画家蔡志忠等等都加入了语音荐书的队伍,60秒钟的时间里,读者不但可以迅速地了解到一本书的内容,还可以听到这些“神秘嘉宾”的声音。而这些嘉宾的资源,恰恰正是书评周刊的优势。
“我每周都去找互联网的朋友们给我讲课,学到的东西非常实用。比如一条微信,标题多少字,话该怎么说,图片要怎么配,细到这种程度,这就属于是精准投放。互联网很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思考力和实践力都相当强。”
“书评周刊”的公众微信做起来后,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拥有固定用户2万多人,已经是阅读类微信公账号里的优秀产品了。萧三郎说,这就是新媒体的好处,用新的工具能够找到、唤醒、抓住这些读者,“通过微信我很容易找到这些读者,并能与他们沟通、互动。”
这种沟通和互动的例子现在已经越来越多。比如他让所有的朋友、读者来参与“书评周刊”微博和微信推出的“晒书架”活动,几百个人拍自己的书房,配上文字,他就连续做了十几期的微信推广,带动更多的人分享,并在微博上形成话题,最后“晒书架”的内容再放到报纸的版面上。
“这不就是逆袭了吗?”萧三郎用了一个生动的词汇。“发一条微信被多少人看、多少人转发、多少人评论很快能看到,我可以拿数据反馈哪一类大家比较喜欢,虽然不一定特别精准,但是这个趋势可以摸得到。然后还可以把微博、微信整合起来的好内容放在报纸上。”这就是所谓的“逆袭”:新媒体反过来也与传统媒体打通了。
他也在尝试做“书评周刊”自己的电子书。以往《新京报》的精华内容,现在跟亚马逊合作,已经出了两本测试的收费电子书:一本叫《这些年我们追过的诺奖作家》,另一本叫《重访文化老人》。书评周刊曾经有个叫做“个人史”的重头栏目,访问了几百位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圈的老人,分成不同的系列,名人之后系列、翻译家系列、西南联大系列、燕京大学系列、80年代风云人物系列等等。在这期间,有一部分老人已经离世了,书评周刊于2013年又对一些健在的老人做了重访,于是汇集成这本《重访文化老人》。在未来,像这样的电子书还会出版更多。
全媒体时代,萧三郎认为对优秀的、专业的传统媒体人来说并非困境,反而是福音。“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大有可为,关键看你的专业精神,你能不能把资源有效对接到新媒体领域,对接得好,就没有问题,因为优质的内容总会有人买单。”对于他而言,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新媒体的手段已经在帮他实现了。
1.《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已经坚持一百多年了,由一张日报主持每周一次书评,而且选续百年不断,可以说在世界报刊史上是一个创举。如今它已经成为美国最有权威性的书评版,书评周刊接到新书后会分寄全国各地(主要是高等学府)请学术界专家评价,有时同一本书可同时获得不同的评价。《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地位之所以高,是因为读者对象是高级知识分子之故。
2.译言网的《全球书评》这个新上线的频道,收录和翻译全球有价值书评,每期以主题的形式,挖掘作家中的作家。已经做过雷蒙德·卡佛、伍尔夫、乔治·奥威尔、爱丽丝·门罗、宫崎骏、“蒸汽朋克”小说、西文字体的美丽传奇等等专辑内容。
唤醒沉默
的读者
2014年新年假期刚过,萧三郎的办公室几乎被各种新书填满,唯一留有一点余地的空间,是他的办公桌。依照惯例,他负责的《新京报·书评周刊》每年一度的“年度好书”排行榜正在评选当中。堆放在他办公室的新书,便是参与评选的“海选”对象,最终评选结果会在首都图书馆举办的一场“好书大趴”上亮相。年度好书,也是“书评周刊”的“年度大事”。
书评真的能对一个读者选择一本书产生影响吗?事实上,在尚不了解一本书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习惯去网上搜索书评,往往是因为看到好的评论,才决定下单购买这本书。参考别人的书单,是为自己指点迷津的捷径。而萧三郎做了十年的工作,便是每周主编一期16个版的“书评周刊”,他始终认为,“阅读需要主张。”
做有特色的书评
过去的这一年,是《新京报》和“书评周刊”一起共同走过的10周年。如今很多报纸都有书评版面,或者也有了书评周刊,但在2003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创刊伊始的时候,是相当“与众不同”。“我们当时是16个版的书评周刊架构,这在当年的所有都市报当中,没有一家如此尝试。”从互联网公司来到报社的萧三郎,与同事涂志刚、绿茶一起被选中做这件“没有人做过的事”。在内部被叫做“我们仨”的三个人,刚开始压力巨大,因为没有参照的,不知道怎么做,“完全是摸索着来的”。
“但我做了之后其实是有路的,后来很多人就跟着我们这个路数来做的。我不敢说我们是做得最好的,但我们具有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至今都在始终做新的转型。”
十年,每周五16个版的内容都与读书有关,雷打不动。主要评价的都国内外近期出版的大众图书,视野开阔,这期某个作者受批评,下周可能也会有别人来辩驳,一样刊登出来。作家阿乙很多年前曾经被萧三郎鼓励写书评,阿乙回忆自己当时在《新京报》上写书评妄评余华,“后来自知根底浅,写了几篇就歇业。好的书评就是好的学术,耀眼的星辰,烂的书评就是胡喷,自以为得权。”阿乙调侃自己就是后一种。十年来,编辑记者时有调换,读者群积少成多,载体从报纸延伸到新媒体,书评周刊慢慢有了血肉筋骨,用萧三郎的话来说,“行文做事逐渐成熟”。
萧三郎觉得最有特色的,是每期的封面报道,专门针对阅读热点策划成话题,有时候会扩大到将近四五个版,内容丰富,非常有可读性。他印象最深的有几次书评策划和报道,比如当年做《光荣与梦想》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书,版面用了很大;还有对《中国农民调查》、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这些书所做的报道,都曾经引发过话题;还曾走进了中南海,采访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听他谈音乐。
喜欢读书的萧三郎觉得自己十年的坚持是因为自己在做喜欢的事、创新的事,某些书,因为书评周刊的介绍,而走进了别人的书架,成为他们的心头好,他觉得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肯定会愿意一直做下去。”
新媒体的“逆袭”
2013年11月11日恰逢《新京报》10周年,萧三郎和采编人员上街卖报纸,心里的滋味很是复杂。“早上七点到十点我卖了21份报纸,总体观察一下:一半年龄较大、一半妇女。很多年轻人都不看报纸,最后一份报纸免费送人都不要,说一大早上班那么厚报纸怎么拿。在地铁里,大家都多是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阅读。”萧三郎以自己卖报实践为例,来说明新形势下,读书媒体能否占领终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书评周刊不停地在制作新内容,但他有时候难免会心里犯虚,总感觉读者是“沉默的”,读者在想什么、希望能获得什么样的服务?他好像总是没有直接的渠道能够及时了解到。2013年,这一年他都在思考和尝试让“书评周刊”实现全媒体化。
“书评周刊”的官方公众微信在夏天的时候启动。启动后,官方微信具体做什么?有人说做产品,把书评内容直接覆盖上去。但萧三郎认为,有趣比有用更好、有品位比有用更好,于是书评周刊开拓性地尝试“语音荐书”,找来郎永淳、白岩松等名人做语音荐书,反馈效果非常好。这之后,学者止庵、熊培云、作家土家野夫、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漫画家蔡志忠等等都加入了语音荐书的队伍,60秒钟的时间里,读者不但可以迅速地了解到一本书的内容,还可以听到这些“神秘嘉宾”的声音。而这些嘉宾的资源,恰恰正是书评周刊的优势。
“我每周都去找互联网的朋友们给我讲课,学到的东西非常实用。比如一条微信,标题多少字,话该怎么说,图片要怎么配,细到这种程度,这就属于是精准投放。互联网很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思考力和实践力都相当强。”
“书评周刊”的公众微信做起来后,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拥有固定用户2万多人,已经是阅读类微信公账号里的优秀产品了。萧三郎说,这就是新媒体的好处,用新的工具能够找到、唤醒、抓住这些读者,“通过微信我很容易找到这些读者,并能与他们沟通、互动。”
这种沟通和互动的例子现在已经越来越多。比如他让所有的朋友、读者来参与“书评周刊”微博和微信推出的“晒书架”活动,几百个人拍自己的书房,配上文字,他就连续做了十几期的微信推广,带动更多的人分享,并在微博上形成话题,最后“晒书架”的内容再放到报纸的版面上。
“这不就是逆袭了吗?”萧三郎用了一个生动的词汇。“发一条微信被多少人看、多少人转发、多少人评论很快能看到,我可以拿数据反馈哪一类大家比较喜欢,虽然不一定特别精准,但是这个趋势可以摸得到。然后还可以把微博、微信整合起来的好内容放在报纸上。”这就是所谓的“逆袭”:新媒体反过来也与传统媒体打通了。
他也在尝试做“书评周刊”自己的电子书。以往《新京报》的精华内容,现在跟亚马逊合作,已经出了两本测试的收费电子书:一本叫《这些年我们追过的诺奖作家》,另一本叫《重访文化老人》。书评周刊曾经有个叫做“个人史”的重头栏目,访问了几百位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圈的老人,分成不同的系列,名人之后系列、翻译家系列、西南联大系列、燕京大学系列、80年代风云人物系列等等。在这期间,有一部分老人已经离世了,书评周刊于2013年又对一些健在的老人做了重访,于是汇集成这本《重访文化老人》。在未来,像这样的电子书还会出版更多。
全媒体时代,萧三郎认为对优秀的、专业的传统媒体人来说并非困境,反而是福音。“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大有可为,关键看你的专业精神,你能不能把资源有效对接到新媒体领域,对接得好,就没有问题,因为优质的内容总会有人买单。”对于他而言,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新媒体的手段已经在帮他实现了。
1.《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已经坚持一百多年了,由一张日报主持每周一次书评,而且选续百年不断,可以说在世界报刊史上是一个创举。如今它已经成为美国最有权威性的书评版,书评周刊接到新书后会分寄全国各地(主要是高等学府)请学术界专家评价,有时同一本书可同时获得不同的评价。《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地位之所以高,是因为读者对象是高级知识分子之故。
2.译言网的《全球书评》这个新上线的频道,收录和翻译全球有价值书评,每期以主题的形式,挖掘作家中的作家。已经做过雷蒙德·卡佛、伍尔夫、乔治·奥威尔、爱丽丝·门罗、宫崎骏、“蒸汽朋克”小说、西文字体的美丽传奇等等专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