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文本提供了情境图: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教材呈现的是用列表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对这部分教材的理解组内老师持两种不同的意见。有老师认为:本题就是老教材中所讲的归一问题,数量关系比较明显,按老教材中的分析找出中间问题,学生很容易解决问题。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反而显得麻烦。持另一种观点的老师认为:研究这部分内容,要把它放到解决问题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去研究,这样才能把握编者的意图。最终第二种观点得到了认可。实践应用类的题目中,信息的呈现往往是独立和无序的,所以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整理信息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要。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灵活地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关注学生是否感受到有关策略的价值,是否愿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一策略,并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学时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媒介。要在教学中反映教材的实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外显的知识中,挖掘其中内隐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教育资源,选用恰当的教学形式,让教材更好地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服务。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不仅要充分地使用教材,更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数学实践活动“农村新貌”,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农村新貌的场景图,向学生提供了关于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等方面的素材。这一素材离城市的孩子的生活比较远。我们在教学本课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带领孩子们参观新校区的校园环境,提醒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校园,有选择地拍了一些图片做成幻灯片,并通过对话的形式提供了具体信息,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以学校的新貌为主线,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情景,使教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活动中,把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机会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再呈现“农村新貌”的场景图巩固知识。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呈现的材料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本地或本校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本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放大教材的功能,才能使教材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媒介。要在教学中反映教材的实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外显的知识中,挖掘其中内隐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教育资源,选用恰当的教学形式,让教材更好地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服务。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不仅要充分地使用教材,更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数学实践活动“农村新貌”,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农村新貌的场景图,向学生提供了关于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等方面的素材。这一素材离城市的孩子的生活比较远。我们在教学本课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带领孩子们参观新校区的校园环境,提醒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校园,有选择地拍了一些图片做成幻灯片,并通过对话的形式提供了具体信息,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以学校的新貌为主线,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情景,使教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活动中,把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机会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再呈现“农村新貌”的场景图巩固知识。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呈现的材料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本地或本校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本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放大教材的功能,才能使教材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