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韩国文化产业的发达及“韩流”文化全球影响力有目共睹,这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韩流”文化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驻外韩国文化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驻华韩国文化院在推动对华传播韩国文化方面主要秉持以下三种理念:传播本民族文化品牌、注重文化传播交互性、服务韩国外宣大局。这为中国当代对外传播事业也提供了启发和经验。
【关键词】驻华韩国文化院 跨文化传播 双向互动 软实力
20世纪70年代,韩国提出加强国防、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形象等重要课题,希望通过弘扬韩国文化不断改善国家形象,韩国文化院也因此成立。驻外韩国文化院通过运营与驻在国相符的项目,宣传本国文化,以改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截至2021年,韩国已在27个国家开设32家韩国文化院。
1994年,即中韩建交两年后,驻华韩国文化院的前身——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新闻处成立。2007年,中韩建交十五周年之际,韩国文化院迁至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西里1号的独立建筑内。此后14年间,访问人数高达105万人次。作为对外展示韩国优秀文化的官方窗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我国正通过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其中,通过积极设立海外文化中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韩国驻外文化院的传播特点及相关优秀的运营经验,从跨文化的角度得到相关启示,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通过传播韩国民族文化品牌,大力传播优秀韩国文化
提及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不难想到“韩流”。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的电视剧、电影及综艺节目登陆国内市场,并引发了热烈反响,从而形成了以韩国文化产业为代表的“韩流”的概念。此后,“韩流”这一概念逐渐超越了影视作品、音乐为代表的韩国大众文化,其内涵扩充为包括语言、艺术、传统文化、影视综艺、服装、美妆、奢侈品、电子竞技等所有具有韩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品牌,广泛用于韩国文化对外传播、经济发展、外交等多个领域中。
韩国政府对于推进“韩流”的全球化一直实施积极的支援政策。在这些对外传播活动中,驻外韩国文化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韩国政府宣介韩国形象的重要平台。
分析驻华韩国文化院近年来的重大活动可以发现,驻华韩国文化院依托“韩流”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与韩国政府对外宣介国家形象的大局密切相关。
驻华韩国文化院常设韩国语和跆拳道、国乐、料理、舞蹈等韩国文化课程。韩语教学由世宗学堂的讲师授课。由于其专业性、公益性和权威性的特点,驻华韩国文化院的韩语学堂一直备受关注,课程预约始终处于爆满状态。
此外,驻华韩国文化院常开展韩国电影赏析、文艺演出等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处处可见“韩流”文化贯穿其中,如2021年5月、6月分别以“奥斯卡得主尹汝贞作品展”“青少年保护”为主题,在文化院免费放映韩国优秀电影作品。
韩国文化作为韩国民族代表性品牌在海外的推广与传播,有效提高了韩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二、采用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注重文化传播的交互性
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爱德华·霍尔指出:“文化即交流。”这体现了文化與传播的互动实质。我国跨文化传播学者孙英春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驻华韩国文化院在各类活动的设置中,有意地寻求中韩两国共通或者相似的部分,以文化的共鸣寻求维系两国人民交流的渠道。例如,在2020年10月28日,驻华韩国文化院推出了“当伽倻琴遇见扬琴”活动。活动中,组织方将韩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伽倻琴与中国的传统乐器扬琴结合在一起,通过曲目演奏来展现中韩两国文化的琴瑟和谐。
类似的活动还有2019年8月22日举办的“当奚琴遇上琵琶”音乐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都需要文艺领域的专业人士出演,并面向两国的普通观众,实现了两国精英人士与普通大众的交流。而这些精英人士供职于其他机构。由此,文化院作为一条联系纽带,为两国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搭建了桥梁。
除了音乐会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两国美术馆、学校、基金会等专业机构以驻华韩国文化院为平台举办各类交流活动。
2019年11月16日,磨铁图书和驻华韩国文化院共同发起《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文学分享会暨中韩文学交流活动。赵南柱、韩国民音社版权人金多情、中国媒体人傅适野就《82年生的金智英》的创作初衷、创作故事、韩国文学等进行交流,与现场读者进行近距离互动,通过文学平台加深韩国与中国读者之间的理解和感情,帮助中国人认识和了解韩国人的思想和韩国社会的情况。
文化不是片面的,而是双向的。只有在相互交流中经历转型和国际化的过程,才能提升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和体验的价值。韩国文化也在通过与他国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来推动其获得更多认可,以延续和发展其生命力。
三、注重价值传播,文化传播服务于国家大局
文化是内容的载体与总和,而本国的价值判断、价值观渗透于内容中,表现在内容的选择及国际传播的全过程中。在跨文化视角下,如何正确传递本国的价值观是跨文化传播的重中之重。
在驻华韩国文化院举办的活动中,能看到其在宣传本国政治立场方面的意图。以2015年3月26日至4月17日的展览“金重晚摄影展——韩国最孤独的岛屿‘独岛’”为例,一位韩国摄影家的展出时间长达23天,远远超出了同月“中韩两国摄影家招待展”的12天展期,这除了摄影家身份的原因之外(摄影家金重晚是韩国文化院形象大使),还有独岛的特殊性。独岛是韩国与日本的争议岛屿,韩国自1953年以来实际控制独岛。日本为了与韩国争夺独岛的控制权,曾与韩国发生外交上的强烈冲突。由此可见,韩国文化院在领土争议等敏感问题上,完全维护韩国的国家利益,在进行民间交流的同时,将韩国的立场也传达给了中国受众。
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是2021年3月22日,驻华韩国文化院推出了韩国泡菜体验活动。韩国料理体验课本来是韩国文化院的常驻活动,但是2021年初,由于中国网络直播带货达人李子柒在直播中推介泡菜,引发了中韩两国网友对于泡菜起源的争论。驻华韩国文化院随即策划并推出了这一活动,也是表明了在泡菜之争中的韩国的官方立场,是维护韩国国家形象的一种手段。
在跨文化传播中,韩国文化院作为海外宣传的前沿阵地,是当地人接触韩国文化最直接的窗口。驻华韩国文化院以丰富的内容为根本、先进的传播方式为支撑、优秀的价值选择为抓手,让韩国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这也为中国海外文化中心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启示与借鉴。
王烁系《人民画报》韩文版主任
责编:谭震
【关键词】驻华韩国文化院 跨文化传播 双向互动 软实力
20世纪70年代,韩国提出加强国防、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形象等重要课题,希望通过弘扬韩国文化不断改善国家形象,韩国文化院也因此成立。驻外韩国文化院通过运营与驻在国相符的项目,宣传本国文化,以改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截至2021年,韩国已在27个国家开设32家韩国文化院。
1994年,即中韩建交两年后,驻华韩国文化院的前身——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新闻处成立。2007年,中韩建交十五周年之际,韩国文化院迁至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西里1号的独立建筑内。此后14年间,访问人数高达105万人次。作为对外展示韩国优秀文化的官方窗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我国正通过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其中,通过积极设立海外文化中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韩国驻外文化院的传播特点及相关优秀的运营经验,从跨文化的角度得到相关启示,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通过传播韩国民族文化品牌,大力传播优秀韩国文化
提及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不难想到“韩流”。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的电视剧、电影及综艺节目登陆国内市场,并引发了热烈反响,从而形成了以韩国文化产业为代表的“韩流”的概念。此后,“韩流”这一概念逐渐超越了影视作品、音乐为代表的韩国大众文化,其内涵扩充为包括语言、艺术、传统文化、影视综艺、服装、美妆、奢侈品、电子竞技等所有具有韩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品牌,广泛用于韩国文化对外传播、经济发展、外交等多个领域中。
韩国政府对于推进“韩流”的全球化一直实施积极的支援政策。在这些对外传播活动中,驻外韩国文化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韩国政府宣介韩国形象的重要平台。
分析驻华韩国文化院近年来的重大活动可以发现,驻华韩国文化院依托“韩流”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与韩国政府对外宣介国家形象的大局密切相关。
驻华韩国文化院常设韩国语和跆拳道、国乐、料理、舞蹈等韩国文化课程。韩语教学由世宗学堂的讲师授课。由于其专业性、公益性和权威性的特点,驻华韩国文化院的韩语学堂一直备受关注,课程预约始终处于爆满状态。
此外,驻华韩国文化院常开展韩国电影赏析、文艺演出等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处处可见“韩流”文化贯穿其中,如2021年5月、6月分别以“奥斯卡得主尹汝贞作品展”“青少年保护”为主题,在文化院免费放映韩国优秀电影作品。
韩国文化作为韩国民族代表性品牌在海外的推广与传播,有效提高了韩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二、采用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注重文化传播的交互性
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爱德华·霍尔指出:“文化即交流。”这体现了文化與传播的互动实质。我国跨文化传播学者孙英春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驻华韩国文化院在各类活动的设置中,有意地寻求中韩两国共通或者相似的部分,以文化的共鸣寻求维系两国人民交流的渠道。例如,在2020年10月28日,驻华韩国文化院推出了“当伽倻琴遇见扬琴”活动。活动中,组织方将韩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伽倻琴与中国的传统乐器扬琴结合在一起,通过曲目演奏来展现中韩两国文化的琴瑟和谐。
类似的活动还有2019年8月22日举办的“当奚琴遇上琵琶”音乐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都需要文艺领域的专业人士出演,并面向两国的普通观众,实现了两国精英人士与普通大众的交流。而这些精英人士供职于其他机构。由此,文化院作为一条联系纽带,为两国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搭建了桥梁。
除了音乐会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两国美术馆、学校、基金会等专业机构以驻华韩国文化院为平台举办各类交流活动。
2019年11月16日,磨铁图书和驻华韩国文化院共同发起《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文学分享会暨中韩文学交流活动。赵南柱、韩国民音社版权人金多情、中国媒体人傅适野就《82年生的金智英》的创作初衷、创作故事、韩国文学等进行交流,与现场读者进行近距离互动,通过文学平台加深韩国与中国读者之间的理解和感情,帮助中国人认识和了解韩国人的思想和韩国社会的情况。
文化不是片面的,而是双向的。只有在相互交流中经历转型和国际化的过程,才能提升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和体验的价值。韩国文化也在通过与他国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来推动其获得更多认可,以延续和发展其生命力。
三、注重价值传播,文化传播服务于国家大局
文化是内容的载体与总和,而本国的价值判断、价值观渗透于内容中,表现在内容的选择及国际传播的全过程中。在跨文化视角下,如何正确传递本国的价值观是跨文化传播的重中之重。
在驻华韩国文化院举办的活动中,能看到其在宣传本国政治立场方面的意图。以2015年3月26日至4月17日的展览“金重晚摄影展——韩国最孤独的岛屿‘独岛’”为例,一位韩国摄影家的展出时间长达23天,远远超出了同月“中韩两国摄影家招待展”的12天展期,这除了摄影家身份的原因之外(摄影家金重晚是韩国文化院形象大使),还有独岛的特殊性。独岛是韩国与日本的争议岛屿,韩国自1953年以来实际控制独岛。日本为了与韩国争夺独岛的控制权,曾与韩国发生外交上的强烈冲突。由此可见,韩国文化院在领土争议等敏感问题上,完全维护韩国的国家利益,在进行民间交流的同时,将韩国的立场也传达给了中国受众。
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是2021年3月22日,驻华韩国文化院推出了韩国泡菜体验活动。韩国料理体验课本来是韩国文化院的常驻活动,但是2021年初,由于中国网络直播带货达人李子柒在直播中推介泡菜,引发了中韩两国网友对于泡菜起源的争论。驻华韩国文化院随即策划并推出了这一活动,也是表明了在泡菜之争中的韩国的官方立场,是维护韩国国家形象的一种手段。
在跨文化传播中,韩国文化院作为海外宣传的前沿阵地,是当地人接触韩国文化最直接的窗口。驻华韩国文化院以丰富的内容为根本、先进的传播方式为支撑、优秀的价值选择为抓手,让韩国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这也为中国海外文化中心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启示与借鉴。
王烁系《人民画报》韩文版主任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