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从意畅 神与境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知人论世,进入意境,诗画结合,传情达意”举例阐述了如何进行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意境教学
  意境是诗人借助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理,“意”指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的景物、生活;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感与理智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成气从意畅,神与境合的境界。
  1 知人论世,进入意境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而知人又须论其世,即把作品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教学诗词前,一定要让学生对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有一定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捕捉作者内心情感,感悟诗词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如:《观沧海》教学片断:
  1.1 导入时
  先介绍曹操这個人,介绍他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接着介绍当时的时代创作的背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2 解读时
  让学生先读,在读中体悟,然后探究: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怀?生1:看到了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就是在碣石看大海。生2:大海是有气势的,这时的曹操也是很有气魄的。生3:从时代背景看,曹操这时是踌躇满志、气吞山河的。生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静相生,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一切景语皆情语,明写景,实写人,写出了曹操此刻美好的心情。生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凯旋,何等的辽阔、何等的壮丽。生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想象,折射出曹操非凡的胸襟气度。师:是啊,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决心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惜时间,介绍文体之后就展开了“知人论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换位思考,置身那个时代,那个特定的场景,带着对作者的那份崇敬的情感进入意境,所以附着于这幅唯美画卷上的丰美情思才更加灵动、高雅。
  2 诗画结合,传情达意
  边看画,边读诗。在教学过程中以相应的图片帮助理解,这是诗歌意境教学中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方法。可以把看画和读诗有机结合,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这种看画再读诗的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感知过程,还可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多彩的画面,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拓展思维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大多古诗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写当中如果能把这些景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更深刻地领略诗词的图画美和意境美。
  如:《天净沙·秋思》教学片断:
  2.1 导入
  多媒体动漫图片出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让学生对画面进行描述。
  2.2 想象
  古道、西风、瘦马图,说出心理感受。
  2.3 配画
  学生试为《天净沙·秋思》配画,学生画出来的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但这作画的过程,已是对诗意的揣摩和感受的过程,对诗的意境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然后,在正式讲课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投入,更有兴趣地去听课。而且分析学生在画中出现的败笔,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诗歌的意境。比如上面的绘画,有个别学生把“瘦马”画成“肥马”,把“夕阳”画成“如日中天”,这时老师就可将计就计,点出这“瘦马”与“夕阳”所蕴含着的人物的颠沛流离的疲态和日暮思乡的愁肠。如此这般,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渗透学生的心灵。
  2.4 探究
  师: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看了这样的图,读了这首词,你们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说,古道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似蛇如妖,不祥乌鸦凄厉鬼叫,作者一人身处古道,西风瘦马,悲伤苦涩,漂泊无定,郁郁不志,人在天涯,真是愁肠百结啊!有的学生说,从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画面,似乎让人看到‘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这样的画面给人的感受是非常温馨的,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这似乎是一种想家的温馨,反衬了作者的乡愁。
  2.5 出示席慕蓉和余光中的《乡愁》加强情感的熏陶。
  2.6 拓展与迁移
  出示李广田的《乡愁》,阅读后,按要求答题。(1)这首诗中,作者是因为什么而触动了思乡的情思?(2)作者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3)这首诗与《天净沙?秋思》在表达情感及构思上有何相同之处?(4)你认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这个案例中,诗画一体,拓展迁移,破茧化蝶,意与境浑然一体。把逼真传神的写景和诚挚深切的抒情统一融合起来,这就是境界的基本涵义或基本要求。
  总之,在中国诗词史上,任何一首历经岁月大浪淘沙而能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初中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中,如能做到气从意畅,神与境合,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古诗词教学的新天地,也能使古诗词这一文化奇葩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情境 培养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因此,本文试就课堂同题情境的创设、自主学习方式的建构,课堂互助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机制等方面,谈点粗淺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激情与活力,放射出了从未有过的异彩。但细品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很
期刊
【摘要】和谐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对师生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摇篮。和谐的课堂要靠师生共同去创造,但关键还要靠教师。教师要努力创建和谐课堂,使师生在和谐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和谐课堂 共同参与 快乐成长  和谐是一缕春风,带给我们生机和活力。家庭有了和谐,家人生活得更幸福;社区有了和谐,居民生活得更顺意;国家有了和谐,百姓生活得更滋润。那
期刊
【摘要】随着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旅游业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旅游业数字化建设的整体结构之后,具体对西江千户苗寨游客数字化平台的操作流程,数据库结构等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单个景区的游客数字化平台,为贵州省旅游业数字化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关键词】旅游业数字化 电子票务 电子商务 虚拟现实 二维码  引言  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都迫切要求仍处
期刊
【摘要】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获取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观察能力 观察习惯 严谨的作风 锲而不舍 示范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既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化学教学提出了挑战。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的区别。教师们积极投入其中,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发现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呢?在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教学活动 课堂活动 观念转变  问题1——  学生参与面不广。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着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但是,我们也发现,真正参与
期刊
【摘要】变革课堂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变教为学,变听为讲,自己变式的课堂活动中,學生自己学、自己讲、自己质疑、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生命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关键词】课堂变革 学生积极性
期刊
【摘要】“乐学之下无负担”,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变革,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创造了广阔空间。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运用快乐学习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教学 运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清代教育家王筠曰;“人不是动物……人皆寻乐,谁肯寻苦?”由此可见,我们这些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而问题解决教学法就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实际解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我们就以
期刊
【摘要】“问题导学”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三个阶段而进行的教学方法,教学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分析讨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題导学 讨论 引导 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