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既不能跟同时代的欧美孩子比试思想深度,就连古人的取试标准,也遥不可追。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一直在矮化孩子,一直在用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孩子。
第一大法:把天真等同为弱智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品牌样品。有一天,女儿把两个品牌的logo指给我看,问我是不是很像?我一看,还真是,两个logo几乎一模一样,都很丑。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上,我发现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插图无论形象、配色、趣味都非常相似,都很低劣,就像一个插图工作室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这可是全中国一亿多孩子每天读得最多的读物啊!
按理,教材出版的利润是稳定和丰厚的,即使是普通刊物的出版社,也完全有能力请一些好的插图师来为孩子们创作。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公然冒犯这么多孩子呢?
归根结底,是他们想当然地把天真等同于弱智。
他们以为孩子们要先看喜羊羊灰太狼这类低幼孩子看的简单动画片,才能“进化”到看得懂迪士尼动画片,才看得懂法国动画片以及其他艺术性强的动画片,不知道孩子完全可以在开始看电影的第一天起就看大师们的作品。
一些真心喜欢凤凰传奇和《小苹果》的人说,这一辈子,他们唯一听的古典音乐就是《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配乐。原因是小时候父母认为他们听不懂高雅音乐,上学后老师认为听这些会坐不住,长大之后,他们也就一直坚信自己听不懂,也不爱听。
不难看出,我们矮化孩子的审美,其直接的作用,是剥夺他们接触大师、成为大师的机会。
第二大法:臆想孩子的喜好
我们听过很多大人跟孩子说一些“孩子气”的叠字——吃饭饭、拉尿尿、去街街。这些大人这样说的时候,脸上都充满了亲切的、取悦的表情,以为这就是“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事实上,只要细心观察过孩子说话,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这样说话的,这都是我们臆想他们说话的样子,以为在投其所好。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童书出版上,市面上没有几本儿童读物的书名字体是老老实实待着的,它们全都一个劲儿地歪歪扭扭,横七竖八。要是哪本书名正儿八经,就会被认为违反美的规律,是跟孩子作对。
还有就是中国独有的注音读物,看起来很科学地尊重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专门千辛万苦为孩子们缩写文章(因为不缩写加上拼音版面挤不下),逐个标上读音,方便儿童识字——其实,真正观察过孩子识字和阅读的人都知道,孩子不是通过拼音来识字的;拼音唯一的作用就是标出读音这样一个功能。
这些“认知规律”和喜好,都是我们臆想出来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喜欢。也许,孩子在10岁前不得不买我们的账,因为那时候,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谁掏钱谁就有话语权。可是,等孩子稍微有自主权之后,出现的情形就大相径庭了。他们不再受制于大人,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读物。家长往往不理解,有些读物那么“肤浅”,凭什么赢得孩子的青睐?其实只要用手摸一摸杂志封面,用心看一看杂志内容,了解杂志的风格和设计,就会找到答案:这些读物从审美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
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看见这样气质的杂志不觉得内心深深被理解。“终于有人把我们当人看了!”这是几个十二岁的孩子的心声。
看吧,一个尊重的姿态,就可以俘获他们的芳心。
第三大法:充当孩子的“杀毒软件”
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都相当“负责任”,孩子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上什么网站,交什么朋友,都要审查:
“这本书不能给孩子看,看了伤心流眼泪。”——他们看不得孩子感动。
“福尔摩斯探案集好是好,但孩子看了天天谈福尔摩斯,没有一点自控能力。”—— 他们看不得孩子着迷。
我有个习惯,每次见小朋友,都会问问他们最近看什么书,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有一次,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告诉我,他们的阅读书目是《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巨流河》《果壳中的宇宙》……“孩子就爱瞎看,这些他们哪看得懂啊。”旁边的家长露出很不好意思的神情这样说道。——他们看不得孩子广泛涉猎。
即使是一些名篇经典,他们也诚惶诚恐:格林童话充满黑暗暴力,曹文轩的作品都是单一的美纯女性形象不够独立果敢,白雪公主居然在恋爱结婚……这些性、暴力、公主病的作品,能够给孩子看吗?
总之,他们“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把“安全”从最低标准升格为最高标准;他们评判孩子读物的标准,已经从高超的艺术性思想性,退化到“一定要看得懂”。正因为这样,孩子们获得的永远是咀嚼过的好消化的精神食品,很难获得一手顶级知识。
殊不知,善的、恶的、诱惑的、节制的、坚定的、动摇的等等各种各样真实的生活情感,孩子都要接触,这样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拥有强大的内心。
我们要尊重孩子,但这种尊重不是小看孩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就写过一个打油诗《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只有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来看,真正相信他们,真正理解他们,我们才能真正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陶行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既不能跟同时代的欧美孩子比试思想深度,就连古人的取试标准,也遥不可追。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一直在矮化孩子,一直在用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孩子。
第一大法:把天真等同为弱智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品牌样品。有一天,女儿把两个品牌的logo指给我看,问我是不是很像?我一看,还真是,两个logo几乎一模一样,都很丑。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上,我发现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插图无论形象、配色、趣味都非常相似,都很低劣,就像一个插图工作室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这可是全中国一亿多孩子每天读得最多的读物啊!
按理,教材出版的利润是稳定和丰厚的,即使是普通刊物的出版社,也完全有能力请一些好的插图师来为孩子们创作。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公然冒犯这么多孩子呢?
归根结底,是他们想当然地把天真等同于弱智。
他们以为孩子们要先看喜羊羊灰太狼这类低幼孩子看的简单动画片,才能“进化”到看得懂迪士尼动画片,才看得懂法国动画片以及其他艺术性强的动画片,不知道孩子完全可以在开始看电影的第一天起就看大师们的作品。
一些真心喜欢凤凰传奇和《小苹果》的人说,这一辈子,他们唯一听的古典音乐就是《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配乐。原因是小时候父母认为他们听不懂高雅音乐,上学后老师认为听这些会坐不住,长大之后,他们也就一直坚信自己听不懂,也不爱听。
不难看出,我们矮化孩子的审美,其直接的作用,是剥夺他们接触大师、成为大师的机会。
第二大法:臆想孩子的喜好
我们听过很多大人跟孩子说一些“孩子气”的叠字——吃饭饭、拉尿尿、去街街。这些大人这样说的时候,脸上都充满了亲切的、取悦的表情,以为这就是“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事实上,只要细心观察过孩子说话,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这样说话的,这都是我们臆想他们说话的样子,以为在投其所好。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童书出版上,市面上没有几本儿童读物的书名字体是老老实实待着的,它们全都一个劲儿地歪歪扭扭,横七竖八。要是哪本书名正儿八经,就会被认为违反美的规律,是跟孩子作对。
还有就是中国独有的注音读物,看起来很科学地尊重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专门千辛万苦为孩子们缩写文章(因为不缩写加上拼音版面挤不下),逐个标上读音,方便儿童识字——其实,真正观察过孩子识字和阅读的人都知道,孩子不是通过拼音来识字的;拼音唯一的作用就是标出读音这样一个功能。
这些“认知规律”和喜好,都是我们臆想出来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喜欢。也许,孩子在10岁前不得不买我们的账,因为那时候,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谁掏钱谁就有话语权。可是,等孩子稍微有自主权之后,出现的情形就大相径庭了。他们不再受制于大人,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读物。家长往往不理解,有些读物那么“肤浅”,凭什么赢得孩子的青睐?其实只要用手摸一摸杂志封面,用心看一看杂志内容,了解杂志的风格和设计,就会找到答案:这些读物从审美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
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看见这样气质的杂志不觉得内心深深被理解。“终于有人把我们当人看了!”这是几个十二岁的孩子的心声。
看吧,一个尊重的姿态,就可以俘获他们的芳心。
第三大法:充当孩子的“杀毒软件”
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都相当“负责任”,孩子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上什么网站,交什么朋友,都要审查:
“这本书不能给孩子看,看了伤心流眼泪。”——他们看不得孩子感动。
“福尔摩斯探案集好是好,但孩子看了天天谈福尔摩斯,没有一点自控能力。”—— 他们看不得孩子着迷。
我有个习惯,每次见小朋友,都会问问他们最近看什么书,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有一次,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告诉我,他们的阅读书目是《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巨流河》《果壳中的宇宙》……“孩子就爱瞎看,这些他们哪看得懂啊。”旁边的家长露出很不好意思的神情这样说道。——他们看不得孩子广泛涉猎。
即使是一些名篇经典,他们也诚惶诚恐:格林童话充满黑暗暴力,曹文轩的作品都是单一的美纯女性形象不够独立果敢,白雪公主居然在恋爱结婚……这些性、暴力、公主病的作品,能够给孩子看吗?
总之,他们“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把“安全”从最低标准升格为最高标准;他们评判孩子读物的标准,已经从高超的艺术性思想性,退化到“一定要看得懂”。正因为这样,孩子们获得的永远是咀嚼过的好消化的精神食品,很难获得一手顶级知识。
殊不知,善的、恶的、诱惑的、节制的、坚定的、动摇的等等各种各样真实的生活情感,孩子都要接触,这样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拥有强大的内心。
我们要尊重孩子,但这种尊重不是小看孩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就写过一个打油诗《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只有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来看,真正相信他们,真正理解他们,我们才能真正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