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河县委书记周魁伟:示范基地是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模式,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有助于拓宽经济转型领域。基于此,我们重点打造盘中管护区野生蓝莓抚育基地、塔林管护区野生五味子北药种植基地、塔南食用菌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等七个基地。通过做大做强七大基地,以基地创建带动职工发展管护区(林场)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县委利用电商创业园的销售平台,开展多种营销,抢占高端市场,打造优质品牌,全面推进管护区(林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漠河市委书记白永清:常态化是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的内在要求。为此,市委通过细化制度,着力将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經济转型工作规范化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出台了《漠河抓党建促林场(管护区、经营所)转型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通过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管护区(林场)、基层党建“捆绑式”考核等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管护区(林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上来。为切实做到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市委还将继续在制度的细化上下功夫,确保制度更具体、更管用,问责更严肃、更有效。
松岭区委书记王新宇:做好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全方位打好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为筑牢管护区(林场)经济发展根基,区委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夯实思想基础,抓好顶层设计。统一发展共识,提出了抓实“三个创业”、发挥“五个作用”的工作思路,确定了管护区(林场)经济“存量优化、龙头培育、三产融合”的发展布局。二是夯实责任基础,强化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党委的统筹作用,研究制定资源保护、林下种植等13项重点工作任务,使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三是夯实组织基础,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支部认领项目、党员领办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使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节点,全面开创“支部链接项目,党建引领产业”的新局面。
新林区委书记李会平:无论是推进经济转型还是解决就业问题,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无疑是重中之重。为此,区委在三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用好“讲习学堂”,营造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按照“六有”标准,完善11所“讲习学堂”建设,把实用技能纳入讲习范畴;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建立多个讲习基地。二是建好服务平台,强化惠民利民、亲商营商的服务意识。成立新林区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推出网上申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措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抓好干部作风,优化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社会土壤。实行明察暗访,通过批评教育、警示谈话及提醒谈话等方式,处理多名违反工作纪律的党员干部,取得良好的惩戒效果。
呼中区委书记刘少义: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与两个外在因素息息相关:一个是外部监督是否有效落实,另一个是保障机制能否跟得上。为此,区委成立推进组,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跟踪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同时,各管护区(林场)采取“借资”“集资入股”“小额贷款”等融资办法,林业局通过等额资金匹配,落实发展管护区(林场)经济启动资金。此外,区委研究制定财政扶持、场地支持、考核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使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有了“双保险”。
阿木尔林业局党委书记胡守庆:在推进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的过程中,局党委注重挖掘在全局有知名度、影响力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集聚优秀人才,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在发展管护区经济方面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排头兵”。此外,局党委充分利用“网红”引发的“蝴蝶效应”,及时成立“网红”党支部,形成党建引领、“网红”带动、全民动员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网红”人物的带动下,阿木尔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点备受欢迎,极大地提高了阿木尔林业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应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必须坚持大胆创新,用新手段解决新问题。
韩家园林业局党委书记刘波: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不能只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更为重要的是让经济转型的成效切实体现在提高生产力水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因此,在推进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着力跳出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这个框架,从更开阔的视野,以整体推进的思路研究经济转型的方法和路径。在具体工作中,局党委提出打造“区域融合党建”模式,各管护区(林场)与呼玛县所属各乡镇结成共建单位,双方在资源管理、管护区(林场)和村集体经济、党的建设、产业项目、环境保护、为民服务等方面融合共建,优势互补,有效化解林农矛盾,促进林农共兴,使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更加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意愿。
加格达奇林业局党委书记刘海森:要想让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打开局面,发挥各地区资源优势必不可少。但是,发挥资源优势不能“一刀切”,只有做到因场制宜,才能达到目的。为此,我局利用资源和政策优势,确定了“一环、两廊、三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探索出管护区(林场)经济、合作社、联合体、夫妻管护站等多种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三种一养”(金莲花、沙棘、榛子,蜜蜂)、发展特色旅游等项目为主的产业体系。同时,我局还采取承包经营、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手段开展经营,将各类生产主体通过联合体、合作社、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产业链,打造出“一支部一特色、一场一品牌”。
漠河市委书记白永清:常态化是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的内在要求。为此,市委通过细化制度,着力将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經济转型工作规范化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出台了《漠河抓党建促林场(管护区、经营所)转型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通过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管护区(林场)、基层党建“捆绑式”考核等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管护区(林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上来。为切实做到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市委还将继续在制度的细化上下功夫,确保制度更具体、更管用,问责更严肃、更有效。
松岭区委书记王新宇:做好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全方位打好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为筑牢管护区(林场)经济发展根基,区委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夯实思想基础,抓好顶层设计。统一发展共识,提出了抓实“三个创业”、发挥“五个作用”的工作思路,确定了管护区(林场)经济“存量优化、龙头培育、三产融合”的发展布局。二是夯实责任基础,强化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党委的统筹作用,研究制定资源保护、林下种植等13项重点工作任务,使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三是夯实组织基础,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支部认领项目、党员领办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使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节点,全面开创“支部链接项目,党建引领产业”的新局面。
新林区委书记李会平:无论是推进经济转型还是解决就业问题,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无疑是重中之重。为此,区委在三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用好“讲习学堂”,营造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按照“六有”标准,完善11所“讲习学堂”建设,把实用技能纳入讲习范畴;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建立多个讲习基地。二是建好服务平台,强化惠民利民、亲商营商的服务意识。成立新林区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推出网上申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措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抓好干部作风,优化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社会土壤。实行明察暗访,通过批评教育、警示谈话及提醒谈话等方式,处理多名违反工作纪律的党员干部,取得良好的惩戒效果。
呼中区委书记刘少义: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与两个外在因素息息相关:一个是外部监督是否有效落实,另一个是保障机制能否跟得上。为此,区委成立推进组,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跟踪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同时,各管护区(林场)采取“借资”“集资入股”“小额贷款”等融资办法,林业局通过等额资金匹配,落实发展管护区(林场)经济启动资金。此外,区委研究制定财政扶持、场地支持、考核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使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有了“双保险”。
阿木尔林业局党委书记胡守庆:在推进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的过程中,局党委注重挖掘在全局有知名度、影响力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集聚优秀人才,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在发展管护区经济方面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排头兵”。此外,局党委充分利用“网红”引发的“蝴蝶效应”,及时成立“网红”党支部,形成党建引领、“网红”带动、全民动员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网红”人物的带动下,阿木尔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点备受欢迎,极大地提高了阿木尔林业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应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必须坚持大胆创新,用新手段解决新问题。
韩家园林业局党委书记刘波: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不能只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更为重要的是让经济转型的成效切实体现在提高生产力水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因此,在推进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着力跳出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这个框架,从更开阔的视野,以整体推进的思路研究经济转型的方法和路径。在具体工作中,局党委提出打造“区域融合党建”模式,各管护区(林场)与呼玛县所属各乡镇结成共建单位,双方在资源管理、管护区(林场)和村集体经济、党的建设、产业项目、环境保护、为民服务等方面融合共建,优势互补,有效化解林农矛盾,促进林农共兴,使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更加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意愿。
加格达奇林业局党委书记刘海森:要想让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工作打开局面,发挥各地区资源优势必不可少。但是,发挥资源优势不能“一刀切”,只有做到因场制宜,才能达到目的。为此,我局利用资源和政策优势,确定了“一环、两廊、三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探索出管护区(林场)经济、合作社、联合体、夫妻管护站等多种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三种一养”(金莲花、沙棘、榛子,蜜蜂)、发展特色旅游等项目为主的产业体系。同时,我局还采取承包经营、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手段开展经营,将各类生产主体通过联合体、合作社、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产业链,打造出“一支部一特色、一场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