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隐静脉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术
【机 构】
: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外科
【出 处】
:
中华手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4年10期
其他文献
对我院1980年至1992年,13年中遇到的18例臂丛神经阻滞严重并发症进行了总结。结合临床资料就气胸、药物中毒、全脊髓麻痹等6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作了详细讨论。
臂丛神经颈5.6根性或上干撕脱伤无法修复时,常用膈神经、肋间神经、胸背神经等移位吻接肌皮神经以恢复屈肘功能。为寻找新的术式以供选择,通过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4例,发现胸内侧神经与肌皮神经相距较近,可无张力直接缝合;胸内侧神经有3~4分支,移位时保留1个分支,术后胸大肌胸肋头肌力可恢复到2~3级。本术式为臂丛根部撕脱伤后,重建屈肘功能的一个较好的神经修复方法。
神经损伤后雪旺氏细胞被认为是修复的基础。它的增殖能形成索带,引导轴突生长。同时,它能分泌多种因子促进及调控轴突的生长。为研究雪旺氏细胞,采用植块反复种植法来获得大量雪旺氏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研究。
采用辣根过氧化酶(HRP)对大鼠前肢五大神经及主要动作的代表肌肉作神经根定位研究。40只大鼠等分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及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总肌、屈指深肌、手内肌共10组。实验结果表明:腋神经主要来源于C5,代表肌肉为三角肌;肌皮神经主要来源于C6,代表肌肉为肱二头肌;桡神经主要来源于C7,代表肌肉为伸指总肌;正中神经主要来源于C8,代表肌肉为屈指深肌;尺神经主要来源于T1,代表肌肉为手内
本文报告了对兔进行切除腱鞘,从侧面切开腱鞘,从掌面正中切开腱鞘等3种手术后,观察吻合后的不全横断的深肌腱与腱鞘的愈合情况。术后各手术趾的活动范围、腱滑动距离在3种手术间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显示3种方法中,3周时深腱与鞘间粘连最明显,以后减少。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不修复腱鞘也可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对10例(40指)新鲜完整截肢标本行显微解剖与血管灌注研究,发现国人伸指肌腱末端血供完全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支及其分支,经1支长系膜样结构及1~2支短系膜样结构分布于伸肌腱及膜状腱周组织。本文提供显微解剖数据并结合1978~1990年30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近十年诸多手术方法,归纳为六类,指出任何术式均应遵循的三原则为“休息位、双屈曲、短片状石膏托外固定法。”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将生物膜应用于临床,修复与重建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及缺损的腱鞘共80例(110指)。生物膜重建腱鞘后,可被吸收,形成的假鞘为肌腱提供光滑的组织床,以减轻肌腱粘连。术后经1~4年随访,按TAM系统评价功能优29指,良54指,可15指,差3指,优良率82%。我们就生物膜的选择依据,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