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面对逆境
生活由顺境和逆境构成,而逆境会打破人们原有的期盼、执著和设定。人只要不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里,就能避免被“第一支毒箭”(逆境本身)伤害。而认清真相,接纳现实,就能避免“第二支毒箭”的伤害,避免陷入由逆境引发的负面情绪。
佛法认为世界由“因缘因果”构成,所有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佛法讲随缘,了解因缘因果后,不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接受,并在接受的基础上从自身开始改变因缘,这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所以,逆境也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一方面,佛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无论宇宙的成住坏空,还是人的生老病死,亦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都在不断变化。倘若人们有接纳的能力和智慧,任何事情都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顺境未必是好事,逆境也未必是坏事。在现实中,有的人在顺境中沉沦,生命因此肤浅;有的人在逆境中成长,变得坚强勇敢。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具备智慧,便可以看透祸福,看透顺境和逆境的两面性。所以,有智慧地看待逆境,就可以避免被逆境伤害。这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幸福需要福报
幸福不只是取决于物质,更取决于身心。古人讲“五福临门”,其实就是幸福所需要的五大福报: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
其中,长寿和富贵是幸福的外在条件,康宁(身体健康和内心安宁)才是根本因素。从养身到养心非常重要,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内心安宁呢?破坏人生幸福的“头号敌人”
是烦恼,而学佛就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使躁动的念头平息下来,从而身心自在。人们称佛陀“得大自在”,原因就是佛陀的生命中没有迷惑和烦恼。
五福中的“好德”代表健康心理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福报能否持续增长。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正向心理会持续强化,成就健全的人格。有了道德准则,做事会更容易,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得到社会的认可。
善终指死得安详自在,也是一种福报。中国社会正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二是临终关怀。人们不是回避死亡,就是在死亡面前措手不及,要想自在地离开,需要有信仰指导。古代高僧大德可以坐脱立亡,做自己生死的主人。而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善逝”,也是因为可以走得自在。
要想获得这些福报,必须播种福田。佛教的三种“福田”和感恩、恭敬、慈悲三种心理有关。带着感恩心面对每个人,可以培育恩田;带着恭敬心尊敬三宝和有德者,可以培育敬田;带着慈悲心帮助人们解除痛苦,可以培育悲田。
一个人若太关注和在乎自己就不容易幸福,我们要学会去关注更多的人,用慈悲、开放的心,和同情同理心与人相处。遇到任何事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对他人的快乐生起随喜的心,对他人的痛苦生起同情的心。这样,会给人生带来源源不断的福报。
幸福与认识有关
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在于认识。若想获得幸福,必须有智慧的认识,这样面对问题才能不起烦恼。智慧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除烦恼,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幸福的头号杀手是烦恼,而烦恼的头号杀手是智慧。
烦恼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我执。因为我执,人们将家庭、事业、感情看得太重,从而产生过分的依赖和永恒的幻想。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自己丢掉,人生最大的误解则是错误地认识自己。佛法修行就是要我们真正了解“我是谁”,开启内在的智慧明灯。当明白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时,人们就能在积极追求的同时坐看云起,不然会活得很累。
幸福与欲望和内心有关
幸福和欲望满足与否有关,但欲望带来的幸福是一种假相,并不可靠,因为那只是一种满足感,不是本质的幸福。比如人们都觉得睡觉是幸福,可如果让你24小时都躺着,你就不幸福了。
内心单纯、欲望较少的人就容易幸福。现代人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内心不清净而且欲望太大。如果是四大洋、五大洲那样大的欲河,再多的金钱也是不能填满的。在充满竞争、攀比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活得很累。因为心在不断抓取,所以人们总要忙着,根本休息不下来。考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就要看他有没有休息的能力。佛法就是让我们学会管理内心,让心安静下来。
欲望之所以给人带来痛苦,在于依赖增多,使生存和幸福的成本大大增加。一旦依赖发生变化,就会引发焦虑、恐惧和不安。所以,正确对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关键,所谓“知足常乐”。
心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本,想要幸福,就要建设健康心灵。人既有“佛性”也有“魔性”,需要认识到,哪些是正向积极的心理,哪些是负面消极的心理。修行就是要我们解除贪嗔痴等负面心理,开发内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最终,成就佛陀那样的人格和功德。
幸福不仅是一种现象,也代表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来源于生命本质,它本身就是制造幸福的永动机,不仅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幸福,也能给无量无边的众生带来幸福。这就是大乘佛法修行所要达成的目标。
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逆境出现时感到痛苦,并随之产生种种消极情绪,更有甚者,表现出自杀等过激反应和行为。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智慧观照,看不清事情真相,总是处在错误的自我设定和对永恒的执著中。我们希望身体永远健康,家庭永远幸福,事业永远顺利……一旦这种永恒的设定被打破,我们便会陷入痛苦。其中,不仅有逆境本身带来的影响,还有内心留下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因缘因果看待各种变化,明了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培养接纳变化的能力。这样在出现任何逆境时,才不会被负面情绪所侵蚀。
拥有怎样的人生,或幸福、或可悲,都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有时外界风和日丽,内心却风雨交加;有时外界风雨交加,内心却风和日丽。可见,错误认知和负面情绪是破坏幸福的杀手。 每个人都被困在不同的执著中,被各种负面情绪包围。我们应当通过学佛接受智慧传承,学会和身体、情绪保持距离,认清真相。这样,无论面对顺境或逆境,才能泰然处之,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
人的欲望和快乐指数成反比。欲望越多的人,幸福成本就越高,痛苦也来得更多。因为通过满足欲望获得的快乐非常短暂,而对外界执著越多,焦虑就越多,不安全感也越强烈,怎么能感到快乐?所以,要认识到多欲为苦,学会知足常乐。
心是快乐和痛苦的源泉。人人都希望自己一直快乐,没有痛苦、压力和烦恼,怎么才能做到?佛法告诉我们,在迷惑、烦恼、痛苦的生命状态中,还蕴含着觉醒潜质。从这个层面来说,生命是自在的。这就需要通过学佛,摆脱迷惑,走向解脱。信佛不是和佛菩萨做生意,而是学会以正见认识自己,看待世界,进而培养正向心理,把本自具足的觉性开发出来。
获得财富人生,何为智慧?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财富具有两面性,或为毒蛇,或为净财。来源是否正当、使用是否合理,决定了财富的属性和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如法地拥有金钱、正确地对待财富,才可以造福社会、利益更多的人。
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上,并非因为贫穷所以痛苦。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根本因素,也不是惟一因素,只是幸福的辅助条件。对于幸福来说,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幸福和需求有关,也跟内心单纯、没有烦恼有关。各种欲望、烦恼、负面情绪是幸福的最大敌人。内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方面,从佛教来说,追求利益并非不道德,关键是如何去追求。
一个人即使拥有整个地球的财富,如果内心充满迷惑和烦恼,也不会快乐。而智慧可以彻底解脱生命痛苦的根源,对生命带来的快乐是源源不断的。所以智慧带来的是双重利益,不仅是人生更加美满的现实利益,更有彻底解脱迷惑烦恼的究竟利益。现实社会将利益和道德对立起来的现象,与只追求利益、不讲求道德有关,还未认识到道德对生命的真正价值。相貌、身份、地位等都是变化不定的,而心态、生命品质才代表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否则生命活在一种浮躁和混乱之中,成为一大堆错误的想法和一大堆混乱的情绪。
道德代表着一种良性、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精神生活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它意味着造就一种什么样的生命,这需要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中学习。每做一件事都有两种结果,很多人只看到了外在的好与不好、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灵成长、人格养成。每个起心动念和所做的事情都会在内心形成忠实的记录,变成一种心灵力量,影响未来生命的发展。养成不良习惯,会成为不良习惯的受害者,而良好的习惯和心态会让自他都受益无穷。
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问题上,用修行的心来做事业,商场即是道场。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利益别人和利益自己是一致的,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也是一致的。如何获取财富呢?要多行善事、广结善缘,生命才能在正能量中提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认可、信任度高。培养福报,也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以要常耕恩田、敬田、悲田,对父母、师长及需要帮助的人知恩报恩,多加帮助。
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从佛教角度看,赚钱是福报,也是能力。要有智慧,才能更好地用钱。因为财富为五家所有,即火灾、水灾、风灾、盗贼和不肖子孙。所以合理分配财富用四分法:日常开支、储蓄保险、经营投资、慈善事业。
物质财富只有短暂的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精神财富才会对生命带来永久的意义。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佛教是心性之学,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摆脱种种困惑烦恼,拥有正向、良性的力量。
懂不懂
学佛,是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旅程。这个旅程究竟由几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对旅程经历的各个站点不明确,就可能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偏差,去道远矣。
有的人很勤奋,每天都在读书,但翻来覆去都是读一本小学课本。读上10年之后,他会达到什么水平?不要说读上10年,就是读上30年,仍然还是小学水平。可能比一般的小学生出色些,但不会因此变成研究生的水平。另外,还有些人本身是小学水平,却拿着研究生的课本来读,怎么能读懂呢?最多也不过是自己以为的懂。
“懂”这个概念其实很有弹性。每个人的懂,都是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准在判断。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少年读书,就像透过缝隙瞥见月亮,连月亮本身都看不完整。及至中年,就像站在庭院赏月,那是透过屋顶看到的,是局部而非完整的天空。到了晚年,有了种种人生阅历之后再来读书,就像站在高台观月,一望无际,尽收眼底。
学佛也是这样。以我个人经历来说,现在讲的很多内容,比如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戒定慧三学等,刚学佛时已经大概知道了。但几十年学下来,还是绕不开这些基本概念。你会发现,确实就像古德所说的那样——“佛法无多子”。除了这些根本,还有什么呢?三藏十二部典籍,也无非是由这些核心演绎而来,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些核心进行诠释。
但你对这些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在各个修学阶段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开始学,可能只了解到三五分,随着不断深入,可能会了解到十分,然后是二十分、五十分、六十分。而真正的透彻,则须证得圣道乃至成就佛果方可,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以,这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可问题是,多数人都有自以为是的特点。当我们看到五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懂了;看到十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完全懂了。但这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懂?如果继续学下去,你会发现,曾经以为的懂是非常肤浅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深度的懂。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对任何一个法义,都不要觉得自己现在的认识已经完整了,已经到位了,这样才有继续进步的可能。
生活由顺境和逆境构成,而逆境会打破人们原有的期盼、执著和设定。人只要不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里,就能避免被“第一支毒箭”(逆境本身)伤害。而认清真相,接纳现实,就能避免“第二支毒箭”的伤害,避免陷入由逆境引发的负面情绪。
佛法认为世界由“因缘因果”构成,所有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佛法讲随缘,了解因缘因果后,不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接受,并在接受的基础上从自身开始改变因缘,这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所以,逆境也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一方面,佛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无论宇宙的成住坏空,还是人的生老病死,亦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都在不断变化。倘若人们有接纳的能力和智慧,任何事情都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顺境未必是好事,逆境也未必是坏事。在现实中,有的人在顺境中沉沦,生命因此肤浅;有的人在逆境中成长,变得坚强勇敢。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具备智慧,便可以看透祸福,看透顺境和逆境的两面性。所以,有智慧地看待逆境,就可以避免被逆境伤害。这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幸福需要福报
幸福不只是取决于物质,更取决于身心。古人讲“五福临门”,其实就是幸福所需要的五大福报: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
其中,长寿和富贵是幸福的外在条件,康宁(身体健康和内心安宁)才是根本因素。从养身到养心非常重要,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内心安宁呢?破坏人生幸福的“头号敌人”
是烦恼,而学佛就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使躁动的念头平息下来,从而身心自在。人们称佛陀“得大自在”,原因就是佛陀的生命中没有迷惑和烦恼。
五福中的“好德”代表健康心理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福报能否持续增长。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正向心理会持续强化,成就健全的人格。有了道德准则,做事会更容易,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得到社会的认可。
善终指死得安详自在,也是一种福报。中国社会正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二是临终关怀。人们不是回避死亡,就是在死亡面前措手不及,要想自在地离开,需要有信仰指导。古代高僧大德可以坐脱立亡,做自己生死的主人。而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善逝”,也是因为可以走得自在。
要想获得这些福报,必须播种福田。佛教的三种“福田”和感恩、恭敬、慈悲三种心理有关。带着感恩心面对每个人,可以培育恩田;带着恭敬心尊敬三宝和有德者,可以培育敬田;带着慈悲心帮助人们解除痛苦,可以培育悲田。
一个人若太关注和在乎自己就不容易幸福,我们要学会去关注更多的人,用慈悲、开放的心,和同情同理心与人相处。遇到任何事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对他人的快乐生起随喜的心,对他人的痛苦生起同情的心。这样,会给人生带来源源不断的福报。
幸福与认识有关
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在于认识。若想获得幸福,必须有智慧的认识,这样面对问题才能不起烦恼。智慧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除烦恼,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幸福的头号杀手是烦恼,而烦恼的头号杀手是智慧。
烦恼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我执。因为我执,人们将家庭、事业、感情看得太重,从而产生过分的依赖和永恒的幻想。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自己丢掉,人生最大的误解则是错误地认识自己。佛法修行就是要我们真正了解“我是谁”,开启内在的智慧明灯。当明白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时,人们就能在积极追求的同时坐看云起,不然会活得很累。
幸福与欲望和内心有关
幸福和欲望满足与否有关,但欲望带来的幸福是一种假相,并不可靠,因为那只是一种满足感,不是本质的幸福。比如人们都觉得睡觉是幸福,可如果让你24小时都躺着,你就不幸福了。
内心单纯、欲望较少的人就容易幸福。现代人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内心不清净而且欲望太大。如果是四大洋、五大洲那样大的欲河,再多的金钱也是不能填满的。在充满竞争、攀比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活得很累。因为心在不断抓取,所以人们总要忙着,根本休息不下来。考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就要看他有没有休息的能力。佛法就是让我们学会管理内心,让心安静下来。
欲望之所以给人带来痛苦,在于依赖增多,使生存和幸福的成本大大增加。一旦依赖发生变化,就会引发焦虑、恐惧和不安。所以,正确对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关键,所谓“知足常乐”。
心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本,想要幸福,就要建设健康心灵。人既有“佛性”也有“魔性”,需要认识到,哪些是正向积极的心理,哪些是负面消极的心理。修行就是要我们解除贪嗔痴等负面心理,开发内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最终,成就佛陀那样的人格和功德。
幸福不仅是一种现象,也代表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来源于生命本质,它本身就是制造幸福的永动机,不仅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幸福,也能给无量无边的众生带来幸福。这就是大乘佛法修行所要达成的目标。
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逆境出现时感到痛苦,并随之产生种种消极情绪,更有甚者,表现出自杀等过激反应和行为。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智慧观照,看不清事情真相,总是处在错误的自我设定和对永恒的执著中。我们希望身体永远健康,家庭永远幸福,事业永远顺利……一旦这种永恒的设定被打破,我们便会陷入痛苦。其中,不仅有逆境本身带来的影响,还有内心留下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因缘因果看待各种变化,明了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培养接纳变化的能力。这样在出现任何逆境时,才不会被负面情绪所侵蚀。
拥有怎样的人生,或幸福、或可悲,都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有时外界风和日丽,内心却风雨交加;有时外界风雨交加,内心却风和日丽。可见,错误认知和负面情绪是破坏幸福的杀手。 每个人都被困在不同的执著中,被各种负面情绪包围。我们应当通过学佛接受智慧传承,学会和身体、情绪保持距离,认清真相。这样,无论面对顺境或逆境,才能泰然处之,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
人的欲望和快乐指数成反比。欲望越多的人,幸福成本就越高,痛苦也来得更多。因为通过满足欲望获得的快乐非常短暂,而对外界执著越多,焦虑就越多,不安全感也越强烈,怎么能感到快乐?所以,要认识到多欲为苦,学会知足常乐。
心是快乐和痛苦的源泉。人人都希望自己一直快乐,没有痛苦、压力和烦恼,怎么才能做到?佛法告诉我们,在迷惑、烦恼、痛苦的生命状态中,还蕴含着觉醒潜质。从这个层面来说,生命是自在的。这就需要通过学佛,摆脱迷惑,走向解脱。信佛不是和佛菩萨做生意,而是学会以正见认识自己,看待世界,进而培养正向心理,把本自具足的觉性开发出来。
获得财富人生,何为智慧?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财富具有两面性,或为毒蛇,或为净财。来源是否正当、使用是否合理,决定了财富的属性和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如法地拥有金钱、正确地对待财富,才可以造福社会、利益更多的人。
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上,并非因为贫穷所以痛苦。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根本因素,也不是惟一因素,只是幸福的辅助条件。对于幸福来说,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幸福和需求有关,也跟内心单纯、没有烦恼有关。各种欲望、烦恼、负面情绪是幸福的最大敌人。内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方面,从佛教来说,追求利益并非不道德,关键是如何去追求。
一个人即使拥有整个地球的财富,如果内心充满迷惑和烦恼,也不会快乐。而智慧可以彻底解脱生命痛苦的根源,对生命带来的快乐是源源不断的。所以智慧带来的是双重利益,不仅是人生更加美满的现实利益,更有彻底解脱迷惑烦恼的究竟利益。现实社会将利益和道德对立起来的现象,与只追求利益、不讲求道德有关,还未认识到道德对生命的真正价值。相貌、身份、地位等都是变化不定的,而心态、生命品质才代表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否则生命活在一种浮躁和混乱之中,成为一大堆错误的想法和一大堆混乱的情绪。
道德代表着一种良性、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精神生活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它意味着造就一种什么样的生命,这需要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中学习。每做一件事都有两种结果,很多人只看到了外在的好与不好、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灵成长、人格养成。每个起心动念和所做的事情都会在内心形成忠实的记录,变成一种心灵力量,影响未来生命的发展。养成不良习惯,会成为不良习惯的受害者,而良好的习惯和心态会让自他都受益无穷。
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问题上,用修行的心来做事业,商场即是道场。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利益别人和利益自己是一致的,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也是一致的。如何获取财富呢?要多行善事、广结善缘,生命才能在正能量中提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认可、信任度高。培养福报,也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以要常耕恩田、敬田、悲田,对父母、师长及需要帮助的人知恩报恩,多加帮助。
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从佛教角度看,赚钱是福报,也是能力。要有智慧,才能更好地用钱。因为财富为五家所有,即火灾、水灾、风灾、盗贼和不肖子孙。所以合理分配财富用四分法:日常开支、储蓄保险、经营投资、慈善事业。
物质财富只有短暂的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精神财富才会对生命带来永久的意义。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佛教是心性之学,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摆脱种种困惑烦恼,拥有正向、良性的力量。
懂不懂
学佛,是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旅程。这个旅程究竟由几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对旅程经历的各个站点不明确,就可能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偏差,去道远矣。
有的人很勤奋,每天都在读书,但翻来覆去都是读一本小学课本。读上10年之后,他会达到什么水平?不要说读上10年,就是读上30年,仍然还是小学水平。可能比一般的小学生出色些,但不会因此变成研究生的水平。另外,还有些人本身是小学水平,却拿着研究生的课本来读,怎么能读懂呢?最多也不过是自己以为的懂。
“懂”这个概念其实很有弹性。每个人的懂,都是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准在判断。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少年读书,就像透过缝隙瞥见月亮,连月亮本身都看不完整。及至中年,就像站在庭院赏月,那是透过屋顶看到的,是局部而非完整的天空。到了晚年,有了种种人生阅历之后再来读书,就像站在高台观月,一望无际,尽收眼底。
学佛也是这样。以我个人经历来说,现在讲的很多内容,比如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戒定慧三学等,刚学佛时已经大概知道了。但几十年学下来,还是绕不开这些基本概念。你会发现,确实就像古德所说的那样——“佛法无多子”。除了这些根本,还有什么呢?三藏十二部典籍,也无非是由这些核心演绎而来,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些核心进行诠释。
但你对这些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在各个修学阶段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开始学,可能只了解到三五分,随着不断深入,可能会了解到十分,然后是二十分、五十分、六十分。而真正的透彻,则须证得圣道乃至成就佛果方可,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以,这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可问题是,多数人都有自以为是的特点。当我们看到五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懂了;看到十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完全懂了。但这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懂?如果继续学下去,你会发现,曾经以为的懂是非常肤浅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深度的懂。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对任何一个法义,都不要觉得自己现在的认识已经完整了,已经到位了,这样才有继续进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