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的艺术在于宽严适度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新入职的教师反映“管不好课堂”:管严了,课堂死气沉沉,缺乏生机活力;管松了,学生又容易自行其是,教师准备好的内容都没法讲完。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一名教师如果连课堂纪律都把握不好,整个课堂闹哄哄的,如“水里按葫芦”一般,这边才按下去那边又浮起来了,那么手忙脚乱不说,原本计划好的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更别奢谈什么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了。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教育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即儿童本身也不认为是教育。此外,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对老教师而言,课堂管理也许是驾轻就熟,但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来说,可能确实不那么得心应手。大多数新教师只在大学教科书中学了一些教育学理论知识,起初的课堂管理必定是跌跌撞撞的。特别是面对“神仙打架”,你们可能更加困惑、彷徨:一个意见是专家给的,专家反复强调“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要与学生“零距离”;另一个意见是“好心的同事”现身说法,“别对孩子们嘻嘻哈哈,要严肃点儿,要立威,否则他们不听你的,会蹬鼻子上脸的”。
  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先尝试分析一下。
  先看专家的意见: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零距离”。讨论这个观点前,我们先一起思考三句话。第一句话:距离产生美。比如,看一幅油画,从近处看,这幅油画毫无美感可言,颜料堆在上面,疙疙瘩瘩的,简直不像个东西;但是,退后几步看,就会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近看不如远观。第二句话,即西方说的“仆人眼里无英雄”。在外人看来,你形象又高又大,是个英雄,是个伟人;但在身边的仆人看来,他天天跟着你,对你了如指掌,知道你同样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什么英雄不英雄、伟人不伟人的,不就是个凡人吗?第三句话是每年暑假期间不少小学教师的纠结:“新学年我可以教一年级,我的孩子今年正好上一年级,我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班上还是放到别的老师班上?”古人“易子而教”到了自己身上就有了真切的感受了。分析完这三句话之后,我们再来思考一下,“零距离”一定好吗?未必!与学生走得太近,有时候易为其所伤。学生一旦觉得与教师很熟,就会认为“犯点错误没关系”“既然老师是我好朋友,那么他一定会给我面子,不会在班上让我出丑”。这样,如果一个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处理,类似的问题便会在其他学生身上接二连三地出现,整个班级就容易成为一盘散沙。
  有这样一个案例:十年前,刚毕业的“我”担任了班主任,那时正赶上新课改,用新理念武装起来的“我”,把平等、民主、自主、合作等理念运用到了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可谓“洒向学生的都是爱”。然而,“我”所带的班不到半年就乱成了一锅粥。经年级主任“会诊”,“我”才明白问题症结:爱而不当,严而无格。从此,“我”铭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班级管理中,要制订一些刚性措施,对违纪行为依规坚决处理;同时也要有柔性措施,对学生的错误,要耐心教育,春风化雨。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咀嚼出了“刚”与“柔”的真正内涵: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柔是一种收敛,一种宽容,一种真爱,一种魅力。无刚则无威,无柔则无亲(亲和力)。缘于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用真情去感召,用制度去约束,爱在该爱时,严在当严处。
  再看看“好心的同事”的意见:对学生要严厉些,“严师出高徒”。但过于严厉,会导致学生害怕你,而学生怕你之日,便是他学你这门课失败之始。也就是说,当学生怕你,看你的眼神就不自在,就很紧张,他要学好你这门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道理很简单,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是不容易产生认知的。打个比方说,我们参加某场考试,越是重要的考试越是容易紧张,走进考场,如果突然一紧张,脑袋就会一片空白;昨天还背得滚瓜烂熟,现在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因为紧张的气氛会使人的大脑受到抑制,思路狭窄,呆板拘谨,学习效率降低。反之,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智力活动,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说:“学生只有具有安心感和稳定感,才能走向本质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处于自己原本的状态,不用紧张,无须伪装,以自己的步调自自然然地参与其中。”《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作者帕克·帕尔默说:“身为任课教师,只要是让恐惧统率了教学——不管是我对学生心怀恐惧,还是学生对我心怀恐惧——我的教学就糟糕透顶……一旦学生的恐惧和我的恐惧相互渗入叠加,恐惧就以几何倍数增长——教育随之瘫痪,难以为继。”这是值得引以为戒的。
  至此,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见得就好,但同时也要注意,跟学生的距离不能太大,不能让学生见到你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不达则生弊,过度犹生弊”,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师生关系应有的状态,那就是若即若离。曾经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意见:“我喜欢有距离的爱,我觉得好老师应该是站出来有种威严感,但是和他接触,也能说得开。”《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艾斯奎斯说:“我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他们,视如己出。同时,我也跟他们保持相当的距离。大多数时候,我跟他们保持像阿提克斯·芬奇所说的‘礼节性距离’。”
  那么,新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呢?
  第一,要了解学生。这是教师的“新基本功”。教师对学情的忽略就意味着蒙着眼睛上课。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等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教师需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但最需要的是童心。有了童心,才能理解孩子,才会有同理心。一些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儿童立场”。季羡林先生在《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中说:“我们中年人或老年人,不应当一过了青年阶段,就忘记了当年穿开裆裤的样子,好像自己一生下来就老成持重,对青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需要把自己还原为儿童。
  第二,要表扬、批评、留白“三招并用”。表扬要具体,不要泛泛地“你真棒”;要真心,不能变成面无表情的习惯性言语或动作;要及时,迟滞的表扬,效果会大打折扣;要当众,“公开地表扬,悄悄地批评”。表扬尤其不能滥,应让学生觉得来之不易,而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教育不能一味哗众取宠,必要的批评甚至惩戒是不可少的。教师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时机、尊重人格、允许解释、换位思考,要教学生如何改正错误,尤其要注意态度和善。主观上带有恶意的批评是不值得提倡的,批评可以也应该做到很美丽,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教人”就美不胜收。古人云:“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尤其是對性格内向、偶尔犯错误的学生,不可穷追猛打,教师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适当地“护短”。
  第三,要掌握学生工作的辩证法。比如,班规执行中的严与松,班务工作的勤与惰,教师言论的多与少,工作方式的刚与柔等。以教师言论为例,表扬的时候多说,批评的时候少讲;而一些教师正好相反,觉得“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所以不厌其烦地唠叨,最后只能让学生逆反,事与愿违。每逢重要活动,教师登高一呼,渲染感情,鼓舞士气,可以多说一些;但强调课堂纪律的时候少说一些,一句就是一句。再以工作方式来说,有时候要和风细雨、春风拂面,有时候则应虎威震山。
  第四,倡导自我教育,强化“自教育”意识。教育即生长,是自组织行为。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一切外在的技术、要求和规训都不能替代个人精神世界的自我重塑。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和学习责任的确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学生中持续激发“自勉自立,自发自觉”意识,形成“自育自觉,自律自主”的自教育课堂,建立“自治自律,自动运转”的自教育治理模式。雷夫·艾斯奎斯也谈到:“我的课堂之所以效果不错,是因为我不重要……课堂应是孩子们的课堂。我的学生自己为自己的进步承担起责任,孩子们自行运作,我仅仅提供指导。”所以老师们,不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控制学生,而要想方设法教会他们怎么控制自己。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教育评估院)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延胡索酸二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及关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延胡索酸二钠分别添加0(对照)、1、2、3 mg/mL。分别在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在培养24 h后测定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含量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添加延胡索酸二钠显著提高丙酸浓度(P<0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74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
龙游县将倍加珍惜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生态工业样本县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紧锣密鼓谋划启动新一轮的大招引、大征迁、大投入、大建设,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命题中闯出新路。
[好老师是学生追梦路上的陪伴者、引领者]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故事走进校园的,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帮助他们续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引领他们走向人性光明的境地。在教育的旅途中,一个个诲人不倦的故事正是老师一辈子的财富。做个“富有”的人,把握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教育机会,用师者的智慧带给孩子们前行的希望与勇气。  多给孩子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思想决定行为。你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成长,就会有相应的教育言行。把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