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乳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乳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一个企业想要实现长期的运营和发展,那么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必须保持在很高的标准,对于乳品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乳品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时刻对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情况加以关注,对乳品的质量高度重视。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品,才能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增加乳品的销量,提高企业的利润。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乳品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乳制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乳品行业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安全问题出现了信任危机。虽然经过一系列的严管措施整顿,我国目前原奶及乳制品质量问题仍然很多,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急需改善。既然目前的困境是源自乳品质量管理,那么搞好企业的质量安全生产就一定可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赢得消费者的信心。
一、质量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乳品质量安全一定要重视。哪怕是企业经营有困难,也不可以在质量安全上“做文章”,它切实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生命安全!有些企业因小失大,忽略了乳品质量安全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现实生产经营中,重质量的高投入和重效益的高产出矛盾时有发生,这个时候效益要无条件的服从质量安全。因为乳品企业是靠消费者购买其符合质量安全的产品,从而获得回报发展并且壮大。言外之意,效益要服从质量、数量要服从质量。表面来看,企业这么做短期内会有一些损失,但长远来看,不重质量只会是企业的硬伤,时间久了既不会有效益更不会有口碑,慢慢的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可以这么说,乳品企业只有搞好了质量安全,才算抓到了继续生存的救命稻草。
二、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分析
1、原料奶的质量对乳品质量的影响
原料奶质量的优劣程度,是影响乳品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质量优良的原料奶是生产高品质乳品的基本前提。对原料奶质量的控制,是控制乳品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奶牛养殖方式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乳品的质量,牛乳在从乳腺分泌到被挤出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无菌的状态,但在挤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微生物从牛体、饲料、盛乳容器、空气等位置进入到牛乳之中,而牛奶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所含的水分也非常多,这些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若不进行及时的处理,那么牛乳的风味、形态、色泽都会出现变化,这会使乳品的质量极大地降低,失去食用的价值。酸度较高的牛奶在高温杀菌的过程中会产生絮状物,这些絮状物很可能造成管道和版片的堵塞,这不但会对消毒效果产生影响,还会使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影响乳品的生产。
2、设备状态对乳品质量的影响
在乳品的制造和加工环节,设备的状态和先进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乳品的质量,乳品企业若拥有了良好的设备,那么对这些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就能大幅提高乳品的质量。但在乳品的加工环节,若杀菌设备发生了故障,那么乳品的整个杀菌过程都会受到影响,这会导致加工出来的乳品中存在细菌残留,无法达到微生物标准。另外,在乳品的生产过程中,若生产设备发生了故障,不但会影响乳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还会在维修设备时产生二次污染,这样生产出的乳品仍然是不合格的。
3、清洗消毒效果对乳品质量的影响
对于乳品企业而言,生产设备和杀菌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是非常严格的,普通的清洗消毒标准不能满足乳品质量的要求。清洗剂与消毒剂的质量、清洗消耗的水流量、清洗消毒所用的时间、清洗消毒时的温度都会影响到乳品的质量,且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若对设备的清洗消毒程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者在设备上留下残留物,那么生产和加工出的乳品就会在色泽和口感上出现异常,甚至使乳品中的微生物超标。
4、市场监管失灵,滋生质量安全隐患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监管失灵,质量安全事件应运而生。竞争越激烈,就越需要有效的市场监管,以保障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然而,我国对乳业的相关法律监督、市场监管、行业规制早已与乳业的发展进程脱节,直到2009年才颁布《食品安全法》,严重滞后于乳业的发展。在这种显性契约作用不明显的竞争环境中,激烈的竞争非但不会体现、反而会扭曲商品价格功能,导致低质产品以相对优势的价格占据市场。另外,我国乳品安全检测由于受技术、设备、手段制约,处于不科学、不完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监管乏力。
三、乳品质量的控制方法
1、转变企业观念与战略目标,坚持牧场为先、质量为重
探究乳品质量安全事件源头,乳品企业应成为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合法经营、诚实经营、顾客为本”的理念,建立一套质量约束机制,加强对自身乳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奶源供应者处于整个乳业的关键环节,要转变其“营销为重、利益优先”的经营意识。乳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要将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提高乳品质量,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真正的双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
2、保证乳品企业供销契合,源头保障乳品安全
乳品企业为保证乳品产业链的稳定性,获取足够的奶源,抢占市场先机,满足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选择放弃投资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牧场建设,转而将视线瞄准分散的牧民,进而产生了诸多流动奶站。然而,这个过程也为乳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乳品企业应改变固有观念,将重心转移到决定乳品质量的奶源建设上来,从根本上培育巩固市场,而非继续关注下游产业链营销推广的直接收益。
3、协调上下游成本收益差异,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要充分贯彻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整合,严格把关位于上游的奶源供应,从源头上减少乳品质量安全隐患,聚焦奶源供应者在产业链上的利益配比,产业利益重心不斷向产业链下游倾斜。加大对产业链上游主体的支持,减少上游成本,增加上游主体收益,协调上下游收益成本比例,构建和谐乳业产业链,实现利益协调分配。
4、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保证乳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乳品市场监管体系,推动中国乳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政府要不断完善乳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政策,规范企业主体行为;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扩大监管范围,引进“第三方”检测,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乳品信息查询平台。同时,借助公众舆论压力对乳品企业进行间接监督,使其高度重视乳品质量,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上帝这一核心宗旨,以保证整个乳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乳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对乳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但乳品企业在乳制品的生产和加工的环节中只要能把握好对几个关键细节的处理,那么其他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企业在对乳品质量进行控制时,只要能从细节严格把关,并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那就一定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品,从而在市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锟,黄彦斌.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7(03)
[2]沈伟平,徐国忠,张克春.影响牛奶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02)
关键词:乳品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乳制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乳品行业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安全问题出现了信任危机。虽然经过一系列的严管措施整顿,我国目前原奶及乳制品质量问题仍然很多,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急需改善。既然目前的困境是源自乳品质量管理,那么搞好企业的质量安全生产就一定可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赢得消费者的信心。
一、质量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乳品质量安全一定要重视。哪怕是企业经营有困难,也不可以在质量安全上“做文章”,它切实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生命安全!有些企业因小失大,忽略了乳品质量安全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现实生产经营中,重质量的高投入和重效益的高产出矛盾时有发生,这个时候效益要无条件的服从质量安全。因为乳品企业是靠消费者购买其符合质量安全的产品,从而获得回报发展并且壮大。言外之意,效益要服从质量、数量要服从质量。表面来看,企业这么做短期内会有一些损失,但长远来看,不重质量只会是企业的硬伤,时间久了既不会有效益更不会有口碑,慢慢的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可以这么说,乳品企业只有搞好了质量安全,才算抓到了继续生存的救命稻草。
二、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分析
1、原料奶的质量对乳品质量的影响
原料奶质量的优劣程度,是影响乳品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质量优良的原料奶是生产高品质乳品的基本前提。对原料奶质量的控制,是控制乳品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奶牛养殖方式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乳品的质量,牛乳在从乳腺分泌到被挤出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无菌的状态,但在挤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微生物从牛体、饲料、盛乳容器、空气等位置进入到牛乳之中,而牛奶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所含的水分也非常多,这些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若不进行及时的处理,那么牛乳的风味、形态、色泽都会出现变化,这会使乳品的质量极大地降低,失去食用的价值。酸度较高的牛奶在高温杀菌的过程中会产生絮状物,这些絮状物很可能造成管道和版片的堵塞,这不但会对消毒效果产生影响,还会使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影响乳品的生产。
2、设备状态对乳品质量的影响
在乳品的制造和加工环节,设备的状态和先进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乳品的质量,乳品企业若拥有了良好的设备,那么对这些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就能大幅提高乳品的质量。但在乳品的加工环节,若杀菌设备发生了故障,那么乳品的整个杀菌过程都会受到影响,这会导致加工出来的乳品中存在细菌残留,无法达到微生物标准。另外,在乳品的生产过程中,若生产设备发生了故障,不但会影响乳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还会在维修设备时产生二次污染,这样生产出的乳品仍然是不合格的。
3、清洗消毒效果对乳品质量的影响
对于乳品企业而言,生产设备和杀菌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是非常严格的,普通的清洗消毒标准不能满足乳品质量的要求。清洗剂与消毒剂的质量、清洗消耗的水流量、清洗消毒所用的时间、清洗消毒时的温度都会影响到乳品的质量,且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若对设备的清洗消毒程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者在设备上留下残留物,那么生产和加工出的乳品就会在色泽和口感上出现异常,甚至使乳品中的微生物超标。
4、市场监管失灵,滋生质量安全隐患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监管失灵,质量安全事件应运而生。竞争越激烈,就越需要有效的市场监管,以保障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然而,我国对乳业的相关法律监督、市场监管、行业规制早已与乳业的发展进程脱节,直到2009年才颁布《食品安全法》,严重滞后于乳业的发展。在这种显性契约作用不明显的竞争环境中,激烈的竞争非但不会体现、反而会扭曲商品价格功能,导致低质产品以相对优势的价格占据市场。另外,我国乳品安全检测由于受技术、设备、手段制约,处于不科学、不完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监管乏力。
三、乳品质量的控制方法
1、转变企业观念与战略目标,坚持牧场为先、质量为重
探究乳品质量安全事件源头,乳品企业应成为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合法经营、诚实经营、顾客为本”的理念,建立一套质量约束机制,加强对自身乳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奶源供应者处于整个乳业的关键环节,要转变其“营销为重、利益优先”的经营意识。乳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要将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提高乳品质量,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真正的双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
2、保证乳品企业供销契合,源头保障乳品安全
乳品企业为保证乳品产业链的稳定性,获取足够的奶源,抢占市场先机,满足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选择放弃投资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牧场建设,转而将视线瞄准分散的牧民,进而产生了诸多流动奶站。然而,这个过程也为乳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乳品企业应改变固有观念,将重心转移到决定乳品质量的奶源建设上来,从根本上培育巩固市场,而非继续关注下游产业链营销推广的直接收益。
3、协调上下游成本收益差异,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要充分贯彻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整合,严格把关位于上游的奶源供应,从源头上减少乳品质量安全隐患,聚焦奶源供应者在产业链上的利益配比,产业利益重心不斷向产业链下游倾斜。加大对产业链上游主体的支持,减少上游成本,增加上游主体收益,协调上下游收益成本比例,构建和谐乳业产业链,实现利益协调分配。
4、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保证乳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乳品市场监管体系,推动中国乳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政府要不断完善乳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政策,规范企业主体行为;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扩大监管范围,引进“第三方”检测,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乳品信息查询平台。同时,借助公众舆论压力对乳品企业进行间接监督,使其高度重视乳品质量,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上帝这一核心宗旨,以保证整个乳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乳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对乳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但乳品企业在乳制品的生产和加工的环节中只要能把握好对几个关键细节的处理,那么其他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企业在对乳品质量进行控制时,只要能从细节严格把关,并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那就一定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品,从而在市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锟,黄彦斌.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7(03)
[2]沈伟平,徐国忠,张克春.影响牛奶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