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落在南京升州路118号的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是一栋5层高的民国建筑。70年前,这里叫美大纸行。2013年,作家薛冰的“民国纸品收藏展”在这里展出,几十件民国纸品,从一楼排至二楼,首次展出,呼应着这座昔日的南京最大纸行。
得以实现这次展览,是美大纸行在城市规划红线内的一次胜利,展品所在遗址的全新陈设,设计者就是陈卫新。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是它新的身份,也是陈卫新的办公所在地。
与以往报道中的形象无异,第一次见,他还是一身黑色薄呢,牛仔裤,身材标准。“你好,久等了”,刚从城郊赶回,陈卫新手中握了两本新书,脚步急促,风尘仆仆。助手在身旁打开大门,推门直入,早前展出的民国图片还安静地躺在橱窗。
二楼通常是他会客的地方,没有太多形式感设计,三张桌,十几把椅,竹藤材质为主,个把民国风格木椅穿插其中。书架上摆满历史、建筑书籍,围合成两道书墙,书架边,散放着很多画框,有书法,有墨画,还有玻璃小心封存起略有残破的画片,其中一幅是民国三十五年的南京地图。
我们坐在一张有茶台的桌旁,用紫砂壶冲泡铁观音,茶多酚的鲜爽让这个秋茶更带春意,恰也符合了当下情境,在一座年代建筑里谈论记忆中的院子。
在清代古宅度过十年
陈卫新久居南京,其实故乡在扬州。十岁前,他住在扬州一个小镇的清代古宅里,稳婆上门接生,院子里的石榴树看着他满月、百天、周岁,直到少年。他说,古宅原本有五进格局,到了他住的年代,就变成了三进,政治风潮,让人们以否定前存的方式看待创新,两进宅邸,也就此没有出现在他的童年之中。
当时,影像记录哪像如今这样随手可得,只在人生重要的节点存照,石榴树是陈卫新纪念照里的“常客”。院子里的春种夏长,让他体会小生境里的四时之变,清脆的绿和鲜艳的红,是他童年院落里最跳跃的颜色。
到了十岁,古宅空间的局限,终于容纳不下大家族的人口扩张,陈卫新一家搬进了时下里的普通住宅,没有院子。而后搬到南京,住进公寓,至今二十多年。古宅里的十年光景,像一颗种子种进了他的记忆,和很多中国人一样,落成了一种情结。不同的是,作为设计师,他还能在现实中修复甚至创造拥有院子的房子,植入他对院落的回忆和理解。他说这是幸运。
陈卫新的设计作品在南京不胜枚举,从最美先锋书店、青果、青果里这类文青胜地,到廿一熙园、赛珍珠故居、胡家花园这类古建遗址,你都能从陈设的元素里,感受到古着的光泽。他说,他隔三差五就要到南京门西走走,那已经是南京仅存的清代民居群了,如今看来落后的配套让它们更显落魄,但他就曾在这样的房子里成长十年,这是影响他一辈子的经历。
“想象另一种可能”,是陈卫新设计“青果里”项目的感想。他写道:“我对投资人说,‘老的记忆永远不会死’,不死的过程就是要赋予它新的意义”。这个项目身处城南,是个小客栈,院子里有一棵绿荫如盖的大树,它的根系延长到了地面。在陈看来,这才是触动他设计灵感的“平民精神”。他把楼梯放在了室外,进入客房的途中,随时能看到城南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能听到南京土话,他说,这种身临其境,才是空间设计的核心所在。
不知道他是否想要映照某种儿时记忆,那样的一棵树,伴随乡音。但他确实承认,这是他的一个“私念”,通过这样的点状项目,让人们看到老宅的价值,让它们恰如其分的自发复兴。设计有时也是实现“私念”
陈卫新的“私念”不只是“青果里”,还有一个“私念”,在南京边城正待完成她最后的陈设,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松涧观筑。
竹杆围起的篱障,圈起小小的院子,它将成片的油菜花地和松林,与六间草屋界为两个世界。陈曾写过这样的空间,叫玄关。他说,玄关,原意是寺庙前的空地。为什么要有空地?就是要得以停留,留下尘世,进入另一个精神世界。作为一个空间转换的节点,院子和它有着同样的意义。
时逢春天,与三五好友坐在院子里的木凳上,陈卫新环顾四周的自然世界,两只白鹅在池塘里自在闲游,风总撩动眼前待放的油菜花海,朋友们会感叹,真想住在这里。他说,“这算是我梦想中院子的原型吧。”
“中国人在意院子,有着传统的哲学观。围合格局,表达着内外有别,在保持私属的条件下,仍与大自然有交流。这充满了农耕社会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尤其有了文人的参与,让院子增加了审美意义。”
陈卫新虽有小镇生活的经历,但他不会种地,对中国农耕文化的理解,更像是人类对土地依赖的一种本能。他羡慕松涧观筑里的年轻人,90后们,从全国各地而来,正在这里体验着最质朴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农闲的时候,还能尽情地阅读经典。他说“如果我还年轻,真想体验一下”。
陈卫新看重院子,尽管他也认为,这地方可以不要院子的。“但是有了院子,就等于在视线里放置了一个中景做参考。就像拍照片,视线上的中景,拉远远景,又与植物曲线形成对比,加上山坡、松林,这样的依托关系更好。”他觉得,这当中是有诗意精神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他惬意吟起齐豫的那种《梦田》,而这些“私念”,就像是他的桃李,他的春风。他不介意不相识的建筑和人进入他的“梦田”,就比如,门西老宅里的那位老匠人。
他说,当他看到这个老匠人,在老宅院里,整齐地打理着自己的工具房,那种匠人精神,让他很想替他义务做一次设计和装修。他希望人们看到,这样的房子也可以住得很舒服,保留一处老建筑,并非代价高昂。“忽略人精神的再建,这太遗憾”
在设计里实现“私念”,对陈卫新来说,是很爽的事,毕竟很多时候,他还是需要权衡多方的利益需求。比如,什么是“更好的保护”,他主见“不动才是更好的保护”,而在一个所谓的全局观里,这样的声音往往会被届就于一个更强大的理由。
“什么是历史街区?”他坚定认为,不是整齐划一的推倒重建,那是新的建筑,没有积淀。历史街区是各个时期有层次感的建筑累积,具备独有的肌理感。就像升州路附近,有晚清的建筑,有民国的,有解放初期的,文革的也有,这样的层次感才是好。
参与文保单位的修缮,陈卫新的功课做得很足,上到历史背景,下到居住者本人。做赛珍珠故居的时候,他读了很多赛珍珠的日记和随笔,这位在中国成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着自己的室内陈设,窗帘和窗外的景色。他就依此尽可能的还原设计,以求“最好的保护”。在他看来,建筑和文化如果被拆解了,对于一项设计来说,就一定不是最好的成立。
在南京居住二十多年,眼见城市变得高楼林立,但老城南却依然是他最钟爱的地方。对他来说,这里不仅保留了清代建筑的工艺美感,也保留了南京人的生活原型。与体制部门探讨、建议产权归属,通过个别项目的改造创新,引进新业态等方式去保护这些老宅之外,陈卫新也在为另一个计划而努力:
通过拍摄、实测,甚至画成CAD图,将古宅的装饰语言、门窗把手等这类建筑元素的细节进行记录,是陈卫新力所不及时,力所能及的选择。
陈卫新承认,在当下的城市里,院子的概念已经不再传统,就像他认为,随他长居南京的父母,他们的“院子”已经成为了儿女。因为这个空间,实现了人感情的积淀,记录了人生活的痕迹。也正因为如此,他对新的建筑常存遗憾,“现在的开发商太看重建筑带来的增值感,忽略了人精神再建,这太遗憾。”
二楼地板上的画框层层叠叠,面积都很大,有年代感的几乎都是地图。陈卫新说,未来自己想办一次南京老地图展,你能看到一个城市的变化。城市化的院子,大多公用取代私属,幸而在这样的时代,陈卫新老家的院子还在。说起现在的院子,他惊觉,好些年没回去看看了。
得以实现这次展览,是美大纸行在城市规划红线内的一次胜利,展品所在遗址的全新陈设,设计者就是陈卫新。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是它新的身份,也是陈卫新的办公所在地。
与以往报道中的形象无异,第一次见,他还是一身黑色薄呢,牛仔裤,身材标准。“你好,久等了”,刚从城郊赶回,陈卫新手中握了两本新书,脚步急促,风尘仆仆。助手在身旁打开大门,推门直入,早前展出的民国图片还安静地躺在橱窗。
二楼通常是他会客的地方,没有太多形式感设计,三张桌,十几把椅,竹藤材质为主,个把民国风格木椅穿插其中。书架上摆满历史、建筑书籍,围合成两道书墙,书架边,散放着很多画框,有书法,有墨画,还有玻璃小心封存起略有残破的画片,其中一幅是民国三十五年的南京地图。
我们坐在一张有茶台的桌旁,用紫砂壶冲泡铁观音,茶多酚的鲜爽让这个秋茶更带春意,恰也符合了当下情境,在一座年代建筑里谈论记忆中的院子。
在清代古宅度过十年
陈卫新久居南京,其实故乡在扬州。十岁前,他住在扬州一个小镇的清代古宅里,稳婆上门接生,院子里的石榴树看着他满月、百天、周岁,直到少年。他说,古宅原本有五进格局,到了他住的年代,就变成了三进,政治风潮,让人们以否定前存的方式看待创新,两进宅邸,也就此没有出现在他的童年之中。
当时,影像记录哪像如今这样随手可得,只在人生重要的节点存照,石榴树是陈卫新纪念照里的“常客”。院子里的春种夏长,让他体会小生境里的四时之变,清脆的绿和鲜艳的红,是他童年院落里最跳跃的颜色。
到了十岁,古宅空间的局限,终于容纳不下大家族的人口扩张,陈卫新一家搬进了时下里的普通住宅,没有院子。而后搬到南京,住进公寓,至今二十多年。古宅里的十年光景,像一颗种子种进了他的记忆,和很多中国人一样,落成了一种情结。不同的是,作为设计师,他还能在现实中修复甚至创造拥有院子的房子,植入他对院落的回忆和理解。他说这是幸运。
陈卫新的设计作品在南京不胜枚举,从最美先锋书店、青果、青果里这类文青胜地,到廿一熙园、赛珍珠故居、胡家花园这类古建遗址,你都能从陈设的元素里,感受到古着的光泽。他说,他隔三差五就要到南京门西走走,那已经是南京仅存的清代民居群了,如今看来落后的配套让它们更显落魄,但他就曾在这样的房子里成长十年,这是影响他一辈子的经历。
“想象另一种可能”,是陈卫新设计“青果里”项目的感想。他写道:“我对投资人说,‘老的记忆永远不会死’,不死的过程就是要赋予它新的意义”。这个项目身处城南,是个小客栈,院子里有一棵绿荫如盖的大树,它的根系延长到了地面。在陈看来,这才是触动他设计灵感的“平民精神”。他把楼梯放在了室外,进入客房的途中,随时能看到城南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能听到南京土话,他说,这种身临其境,才是空间设计的核心所在。
不知道他是否想要映照某种儿时记忆,那样的一棵树,伴随乡音。但他确实承认,这是他的一个“私念”,通过这样的点状项目,让人们看到老宅的价值,让它们恰如其分的自发复兴。设计有时也是实现“私念”
陈卫新的“私念”不只是“青果里”,还有一个“私念”,在南京边城正待完成她最后的陈设,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松涧观筑。
竹杆围起的篱障,圈起小小的院子,它将成片的油菜花地和松林,与六间草屋界为两个世界。陈曾写过这样的空间,叫玄关。他说,玄关,原意是寺庙前的空地。为什么要有空地?就是要得以停留,留下尘世,进入另一个精神世界。作为一个空间转换的节点,院子和它有着同样的意义。
时逢春天,与三五好友坐在院子里的木凳上,陈卫新环顾四周的自然世界,两只白鹅在池塘里自在闲游,风总撩动眼前待放的油菜花海,朋友们会感叹,真想住在这里。他说,“这算是我梦想中院子的原型吧。”
“中国人在意院子,有着传统的哲学观。围合格局,表达着内外有别,在保持私属的条件下,仍与大自然有交流。这充满了农耕社会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尤其有了文人的参与,让院子增加了审美意义。”
陈卫新虽有小镇生活的经历,但他不会种地,对中国农耕文化的理解,更像是人类对土地依赖的一种本能。他羡慕松涧观筑里的年轻人,90后们,从全国各地而来,正在这里体验着最质朴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农闲的时候,还能尽情地阅读经典。他说“如果我还年轻,真想体验一下”。
陈卫新看重院子,尽管他也认为,这地方可以不要院子的。“但是有了院子,就等于在视线里放置了一个中景做参考。就像拍照片,视线上的中景,拉远远景,又与植物曲线形成对比,加上山坡、松林,这样的依托关系更好。”他觉得,这当中是有诗意精神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他惬意吟起齐豫的那种《梦田》,而这些“私念”,就像是他的桃李,他的春风。他不介意不相识的建筑和人进入他的“梦田”,就比如,门西老宅里的那位老匠人。
他说,当他看到这个老匠人,在老宅院里,整齐地打理着自己的工具房,那种匠人精神,让他很想替他义务做一次设计和装修。他希望人们看到,这样的房子也可以住得很舒服,保留一处老建筑,并非代价高昂。“忽略人精神的再建,这太遗憾”
在设计里实现“私念”,对陈卫新来说,是很爽的事,毕竟很多时候,他还是需要权衡多方的利益需求。比如,什么是“更好的保护”,他主见“不动才是更好的保护”,而在一个所谓的全局观里,这样的声音往往会被届就于一个更强大的理由。
“什么是历史街区?”他坚定认为,不是整齐划一的推倒重建,那是新的建筑,没有积淀。历史街区是各个时期有层次感的建筑累积,具备独有的肌理感。就像升州路附近,有晚清的建筑,有民国的,有解放初期的,文革的也有,这样的层次感才是好。
参与文保单位的修缮,陈卫新的功课做得很足,上到历史背景,下到居住者本人。做赛珍珠故居的时候,他读了很多赛珍珠的日记和随笔,这位在中国成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着自己的室内陈设,窗帘和窗外的景色。他就依此尽可能的还原设计,以求“最好的保护”。在他看来,建筑和文化如果被拆解了,对于一项设计来说,就一定不是最好的成立。
在南京居住二十多年,眼见城市变得高楼林立,但老城南却依然是他最钟爱的地方。对他来说,这里不仅保留了清代建筑的工艺美感,也保留了南京人的生活原型。与体制部门探讨、建议产权归属,通过个别项目的改造创新,引进新业态等方式去保护这些老宅之外,陈卫新也在为另一个计划而努力:
通过拍摄、实测,甚至画成CAD图,将古宅的装饰语言、门窗把手等这类建筑元素的细节进行记录,是陈卫新力所不及时,力所能及的选择。
陈卫新承认,在当下的城市里,院子的概念已经不再传统,就像他认为,随他长居南京的父母,他们的“院子”已经成为了儿女。因为这个空间,实现了人感情的积淀,记录了人生活的痕迹。也正因为如此,他对新的建筑常存遗憾,“现在的开发商太看重建筑带来的增值感,忽略了人精神再建,这太遗憾。”
二楼地板上的画框层层叠叠,面积都很大,有年代感的几乎都是地图。陈卫新说,未来自己想办一次南京老地图展,你能看到一个城市的变化。城市化的院子,大多公用取代私属,幸而在这样的时代,陈卫新老家的院子还在。说起现在的院子,他惊觉,好些年没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