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参与和社会互动的城市马拉松赛社会意义研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个体和社会互动的角度,应用社会学功能理论和互动理论来研究现今比较热门的大型城市活动——马拉松赛事的社会意义。研究从个体参与和社会互动探讨城市马拉松赛的社会意义,并提出基于研究发现的政策意见与及建议,对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以及其他赛事项目的开展工作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社会实践价值[1]。
  关键词:马拉松;个体参与;社会互动;广州
  中图分类号:F592.7;G8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8-00-02
  突破以往对体育赛事的研究聚焦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局限,本文以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资料收集方法,并借助内容分析软件分析和诠释这些数据信息,同时结合文本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法,揭示城市马拉松赛事对个体参与及社会互动的意义。
  一、基于个体参与角度的城市马拉松赛社会意义
  第一,个体参与马拉松赛事可获得从生理、感官、认知、生理以及旅游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体验。个体参与马拉松赛事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魅力,还可获得马拉松知识,完善个性、品格,并且产生旅游动机及行为。对于个人而言,参与马拉松运动,首先关注的是人体的生理感觉,接着是身体的感官体验和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可见,通过马拉松,个体从身体到感官,再到精神领域都能获得提升。马拉松赛因其竞争性和娱乐性等功能,不仅满足了个体对于身体的要求,也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就和心灵满足。
  第二,马拉松赛事使个体不仅意识到身体是一种资本,马拉松运动时尚也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如今,身体比其他物品都更能负载现代社会更丰富的内涵。现代人通过运动使身体在此过程中变成载体,表达自己以自由、超越极限为核心的文化信仰。马拉松赛事也因时代和文化的变迁,包含了更多不一样的内容与需求。马拉松运动在现代生活中的时尚特质,运动理念的更新,加上运动文化氛围的形成,信息化渠道更加现代化等,使体育消费成为消费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拉松运动的消费与“身体”及互动有关,如跑步服饰、长跑鞋着于身体上,为跑步带来时尚的身体展示元素,跑步监测手环用于监测“身体”状况,给跑步的身体带来健康保障。这些跑步的各类装备成为运动时尚圈互相关注、互相分享的重要元素。
  第三,对于个体参与相对的负面影响。马拉松赛程中猝死现象时有发生。针对目前不少人追求潮流盲目报名参加马拉松赛的情况,曾为多项赛事担任顾问的姚宁告诫跑手,如果没有持续的长跑训练,不要盲目参加10公里以上的马拉松赛事。此外,跑马拉松可能并未达到某些跑手关于减肥的愿望,原因是有些跑手在跑马拉松后还大量进食,特别是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二、基于社会互动的城市马拉松赛社会意义
  (一)马拉松赛成为互动平台
  广州马拉松赛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成为社会交往的凭借、手段、形式和平台,成为参与者群体社会化和体育社会化的途径。马拉松赛事提供了一个社会互动的平台。参与者通过马拉松比赛可同时满足身体对于健康的需要以及获得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感,并由此提供参与者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基础。在广州马拉松有更多居民参与时,应运而生的各类跑群也开始成长起来。跑群作为个体参与马拉松赛事社会互动的载体,给予参与者跑步社会交往的平台,以實质的马拉松互动活动为手段提升成员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社会交往关系,如广马跑群、珠江跑群等。
  (二)城市马拉松赛产生的社会互动的特征
  第一,马拉松参与者社会互动的基础特征:目标一致。参与马拉松赛需要长期锻炼积累实力,这种锻炼增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给人带来了极大的主观满意感[2],这种满意感揭示了马拉松参与者间互动的基本动机。在跑群等网络平台,他们会寻找“跑友”,对有共同向往或感受的跑友,会互相关注形成交往关系。例如,“装备族”和“数据党”经常一块活动,跑友聚集显示出“符号”特征。马拉松赛参与者的社会互动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马拉松相关活动的人际交往,可以逐步改善人际交往的技巧[2]。这类交往是建立在身体的跑步实力和精神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这提示人们要关注个体参与感受,使马拉松这种竞技体育很好地与群众体育相融。
  第二,马拉松赛事的社会互动具有价值一致性、直接性及变动性的特征。一是马拉松体育互动双方的价值一致性。马拉松赛事引起的社会互动交往双方(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有共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有共同或相近的兴趣或语言,能够引起人们积极的反馈并促进关系发展。对于马拉松的热爱,使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使不同职业、阶层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团体等。二是马拉松体育互动的直接性。马拉松运动中的互动关系是以跑步为媒介发生的,人们在跑步运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形成马拉松事件的社会互动关系。在互动关系中,选手以不同角色身份出现,按角色规范行事。训练中,教练和运动员为了建立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努力配合,两者之间都积极为对方着想,达到对方的期望。每一个关系都需要投入和回报,马拉松赛事中“兔子”角色正是如此。“兔子”定速员为参赛者陪跑定速,同时肯定自我。三是社会互动的变动性。马拉松竞赛的特殊性也要求参与者的互动不断变动。体育环境在变,参加者在变,社会互动关系或形式都会改变。比如,广州各跑群因为马拉松建立起来,目的是培养参与者马拉松跑步习惯、分享马拉松的跑步经验、提高马拉松技术等。但是逐渐地因为群体中部分人的价值取向或角色变化,会有小部分群体分割出来,这部分可能转变成“野人跑”“休闲跑”“单车族”等,与马拉松的关系逐步疏远。
  第三,马拉松赛促使社会整群追求健康生活,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使现代人精神压抑,想要追求挑战、超越现状[1]。马拉松赛迎合了现代人追求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心理倾向,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排解了不良情绪,使社会整群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四,马拉松赛的开展促使社会整合。马拉松赛助人寻求精神生活,促进人们全面发展,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们乐于合群,借助马拉松赛这种高度聚集的活动为人际交往提供平台,在交往中互相交流情感及宣泄情绪,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充实。马拉松运动作为个体联系的纽带,逐渐形成趣缘群体,伴随交往的频率和时间的加大,人们通过了解和接触,在群体成员间必定会出现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3]。这种群体的诞生有力地维护成员间的关系,也成为社会整合的具体形式,保障马拉松群体各类活动有序、组织化地开展。
  三、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的政策意见及建议
  (一)基于个体参与角度,提高马拉松赛事的参与度
  目前,许多城市取消参与度高、体验度高的短距离马拉松赛程,降低了该项运动赛事的参与及关注热情。城市马拉松赛不能重新回归专业竞技的道路,建议将全程马拉松与迷你马拉松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举行。这样既能保障“精英赛事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将赛事普及到普通的跑友中,鼓励集合公众或企业力量,多办多元化的跑步活动,如5公里、8公里跑,还有彩色跑、泡泡跑、城市乐跑等,让更多民众参与跑步运动。
  (二)基于社会互动角度,关注马拉松赛事参与者
  第一,关注社会互动的条件需要。马拉松互动活动需要展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社会对马拉松赛事参与者互动的关注可以放到以下几个方面:互动活动组织和指导保障、经济资助、场地资源、增加马拉松参与个体意义的影响力等。政府在发展此项赛事时不仅要做好比赛当日的组织筹划工作,平日应指导、做好马拉松推广及互动交流工作。在企业方面,通过赛事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应该关注赛事引起的社会互动给予企业的积淀作用。将社区、政府、社会对马拉松赛事具有促进作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提升城市马拉松对社会个体和群体的效果。
  第二,对社会互动平台的关注。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所依托的运动群体主要是各类社会跑步群体或网络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还欠缺一定的政府支持与监管。马拉松的社会互动平台应组织以具体活动形式为主的互动,目的是通过积极的学与练,让群体中的互相影响促进跑步爱好的培养。企业的营销元素应该被弱化,跑步的乐趣应该比商业活动更具吸引力。
  第三,促进社会互动的形式多元化。人们要把握马拉松赛事社会互动的特征,促進其社会互动形式的多元化。从为马拉松运动提供条件开始,突破限制,瞄准现代大众体育发展的互动要求,充分发挥赛事的社会功用,加快马拉松赛的大众化进程。体育社会互动不仅是技术交流同时也是情感交流,学会协调关系、联络感情,将互动元素多元化,可以大大改善人际交往及其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石红阳.我国马拉松赛事开展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2]郭晓军.社会体育中的人际网络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34-36.
  [3]耿奖研.休闲的社会整合功能[J].沧桑,2010(2):80-81.
  (责任编辑:董维)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下,继续教育正逐渐从教育的边缘走向教育的核心层。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抢抓难得发展机遇,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构建继续教育良性发展新格局,就必须大胆探索推进继续教育良性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实现 “四项突破”,为继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期刊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品培训项目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在2003年5月至7月间针对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教师及管理人员开办了系列国际课程短训班,包括“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分析”三个方向。本系列短训班的师资全部来自国际一流大学,均是相关领域的知名教授。课程内容具有理论分析深刻、实战性强、紧
期刊
提起Macromedia人们一定不会陌生,想起当年在互联网泡沫时代,多少人怀揣着Macromedia的证书走进了一家家网络公司,成为年薪几十万的高级白领。虽然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灰飞烟灭,Macromedia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是作为一项互联网应用技术其应用范围却更加广泛,在技术层面上的地位实际上反而得到了提升,这就是今天要介绍它的原因。  一、Macromedia中国授权培训I考试体系介绍  为了
期刊
摘 要:党建扶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一种扶贫模式,高校党建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兼具“基层党组织”和“高校”双重特点,需探索一条合适高校实际和乡村振兴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本文对福建商学院与扶贫联系点仙游县金溪村的党建共建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探索,构建起以党建为核心的高校与地方党建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党建共建;福建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G724.82;D267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中探寻出积极心理学优化“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作用机理。最后,探索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具体对策,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实现其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心理学;可行性;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本身具有很强的导论性质,其内容涵盖了理查德·蒂特马斯于伦敦经济学院数年间教授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蒂特马斯学术内容的精华呈现。作为社会政策学的奠基人,蒂特马斯在社会政策体系的思想与理论方面致力于脱去功利主义的外衣,以达到福利哲学的水平,至今对社会政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本书中,蒂特马斯主要对社会政策的理论定义、社会政策与再分配的联系以及社会政策如何落实,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也越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有效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确保其以更好地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时代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当前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现况,并提出具体创新策略,以便为建筑行业企业经济管理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建筑行业;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案例报告的形式,探讨一名大学生因留守问题引发的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矛盾而产生心理问题。父母不能外出,学生因假期与父母相处过程中不善表达等,由此激发产生的压抑,委屈、憋闷等问题,经过心理咨询辅导,逐渐适应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反思。  关键词:大学生;留守经历;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B8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背景,以高校思政理论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为对象,从“移情”法对该课程教学实践的价值意义、“移情”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探讨“移情”教学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移情”;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8-00-02  
期刊
摘 要:体验式教育是党员教育严肃性和教育教学“趣味性”的结合模式,当前大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存在体验式教育认识不足、教育理念有待增强、教育方案有待完善等问题。肇庆市红色资源丰富,三区一市四县共有160处红色革命史迹,可以通过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设肇庆市红色资源教育库、增强体验式教育理念、培养体验式教育参与意识、制定完善的体验式教育方案、设计体验式教育活动路线、开展体验式教育质量考核、构建体验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