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数字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着新的可能,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近些年来也极为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很多重要场合肯定了数字经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也做出了很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就以数字经济为切入口,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是数字经济,其次从笔者角度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经济;现状;趋势;实体经济;区域;就业;开放
一、引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农业经济时代,驼队要用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丝绸之路全程。而今,一条正在筹划的“数字丝绸之路”能让要素在“弹指一挥间”完成在整个丝绸之路上的流动,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在2016年的G20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提出“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创新增长的主要路径”,并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2017 年“两会”腾讯主创之一马化腾也提交了名为《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的建议案,建议案中以大量数据证明了作为数字经济引擎的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创造的巨大财富,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上这些都是数字经济的魅力带给我们的想象与改变。
二、数字经济的简介
数字经济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地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它借助于互联网突破了国家、地区界限,突破了时间限制,形成了一种速度型的、高渗透性的、高效率的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深入应运,数字经济的价值正在逐渐变大,并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双赢的环境。
三、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创造着新的可能。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22.4万亿元,占GDP比重30%,2017年这一数据达到28.66万亿元,占GDP比重也增至36%,发展迅速。从网购到共享单车,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到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的“数字蝶变”,世界正在通过互联网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2017年9月,在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报告中,更是预测到2030年时,将会有超过153万亿人民币的贡献来自于数字经济,占GDP的比例将会达到7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出现了“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关键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的重视。而事实也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期,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创造出了更多的机遇。综合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不能忽视的是仍面临一些制约瓶颈。具体来讲有:
1.数字化基础薄弱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而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平衡问题,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困难,这也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仍被国外垄断。此外,虽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服务联网、仿真分析、工业软件、数字控制、虚拟现实等名词在我们周边开始不断被提到,但中国在这些技术层面的发展显然都不占优势。
2.平台支撑不足
数字化企业平台需要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生命周期各环节、价值链各端的数字化,并且要将各环节进行无缝的衔接与协同,以保证数据和流程的一致性。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国外晚,很多企业一方面使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另一方面还采用落后的管理体制,因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3.安全隐患較为突出
由于网络具有用户群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较高、访问方式多样的特点,因此,网络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当前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加上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使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开始从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世界蔓延和扩散,除了公民个人的信息财产安全易受威胁外,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领域一旦遭受网络恶意攻击,就有可能引发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4.环境有待优化
“人人即商家、人人即媒体”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互联网平台开始汇聚海量用户数据。由于数据价值不断提升,各类用户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利用、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恶性事件频发,影响恶劣。
四、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存在内部供需结构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等诸多问题与矛盾。为此,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意在抓住数字经济与信息化的浪潮,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进与完成,必然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也必然离不开“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因此,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数字经济带动城乡、区域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地区间差异,而数字经济具有普惠化的特征,具有“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经济发展薄弱和落后地区群体都能够参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共享其发展带来的红利。举例来说,2017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在吸纳就业增速方面,前八名分别为贵州、江西、四川、江苏、宁夏、新疆、广西、吉林,其中7个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这充分展现了数字经济在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深入,数字经济在这方面的作用还会越来越明显。
3.数字经济将继续发挥在拉动就业方面的动力作用
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71亿,占到了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2.1%,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据数据统计,2012年,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为215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17.0%。2016年,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467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35.9%。而到2017年,该数字新增为552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比重达到了40.9%。不断增加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数字经济在拉动就业上的助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将持续发挥。
4.数字经济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
在世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环境下,“开放共享”将成为最重要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之一。无论是“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经济带的建设,还是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到各种国际组织中谋求新的发展,都昭示着中国扩大开放、走向寰宇的决心。21世纪,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中发展,因此,未来国际局势中,中国将在促进各国互联互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数字经济,做到发展共同推进、治理共同参与、安全共同维护、成果共同分享这一目标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小结
当前,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载体的互联网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提升网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习近平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到,“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表达了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也把中国的开放姿态进行了展示。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数字经济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7909987-8184082.html.
[2]何鼎鼎. 共搭数字经济的发展快车[N]. 人民日报评论,2017-12-4.
[3]报告 |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附下载)_搜狐科技_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229203699_472878
【关键词】数字经济;现状;趋势;实体经济;区域;就业;开放
一、引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农业经济时代,驼队要用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丝绸之路全程。而今,一条正在筹划的“数字丝绸之路”能让要素在“弹指一挥间”完成在整个丝绸之路上的流动,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在2016年的G20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提出“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创新增长的主要路径”,并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2017 年“两会”腾讯主创之一马化腾也提交了名为《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的建议案,建议案中以大量数据证明了作为数字经济引擎的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创造的巨大财富,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上这些都是数字经济的魅力带给我们的想象与改变。
二、数字经济的简介
数字经济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地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它借助于互联网突破了国家、地区界限,突破了时间限制,形成了一种速度型的、高渗透性的、高效率的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深入应运,数字经济的价值正在逐渐变大,并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双赢的环境。
三、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创造着新的可能。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22.4万亿元,占GDP比重30%,2017年这一数据达到28.66万亿元,占GDP比重也增至36%,发展迅速。从网购到共享单车,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到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的“数字蝶变”,世界正在通过互联网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2017年9月,在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报告中,更是预测到2030年时,将会有超过153万亿人民币的贡献来自于数字经济,占GDP的比例将会达到7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出现了“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关键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的重视。而事实也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期,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创造出了更多的机遇。综合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不能忽视的是仍面临一些制约瓶颈。具体来讲有:
1.数字化基础薄弱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而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平衡问题,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困难,这也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仍被国外垄断。此外,虽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服务联网、仿真分析、工业软件、数字控制、虚拟现实等名词在我们周边开始不断被提到,但中国在这些技术层面的发展显然都不占优势。
2.平台支撑不足
数字化企业平台需要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生命周期各环节、价值链各端的数字化,并且要将各环节进行无缝的衔接与协同,以保证数据和流程的一致性。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国外晚,很多企业一方面使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另一方面还采用落后的管理体制,因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3.安全隐患較为突出
由于网络具有用户群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较高、访问方式多样的特点,因此,网络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当前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加上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使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开始从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世界蔓延和扩散,除了公民个人的信息财产安全易受威胁外,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领域一旦遭受网络恶意攻击,就有可能引发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4.环境有待优化
“人人即商家、人人即媒体”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互联网平台开始汇聚海量用户数据。由于数据价值不断提升,各类用户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利用、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恶性事件频发,影响恶劣。
四、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存在内部供需结构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等诸多问题与矛盾。为此,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意在抓住数字经济与信息化的浪潮,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进与完成,必然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也必然离不开“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因此,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数字经济带动城乡、区域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地区间差异,而数字经济具有普惠化的特征,具有“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经济发展薄弱和落后地区群体都能够参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共享其发展带来的红利。举例来说,2017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在吸纳就业增速方面,前八名分别为贵州、江西、四川、江苏、宁夏、新疆、广西、吉林,其中7个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这充分展现了数字经济在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深入,数字经济在这方面的作用还会越来越明显。
3.数字经济将继续发挥在拉动就业方面的动力作用
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71亿,占到了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2.1%,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据数据统计,2012年,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为215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17.0%。2016年,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467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35.9%。而到2017年,该数字新增为552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比重达到了40.9%。不断增加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数字经济在拉动就业上的助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将持续发挥。
4.数字经济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
在世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环境下,“开放共享”将成为最重要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之一。无论是“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经济带的建设,还是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到各种国际组织中谋求新的发展,都昭示着中国扩大开放、走向寰宇的决心。21世纪,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中发展,因此,未来国际局势中,中国将在促进各国互联互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数字经济,做到发展共同推进、治理共同参与、安全共同维护、成果共同分享这一目标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小结
当前,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载体的互联网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提升网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习近平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到,“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表达了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也把中国的开放姿态进行了展示。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数字经济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7909987-8184082.html.
[2]何鼎鼎. 共搭数字经济的发展快车[N]. 人民日报评论,2017-12-4.
[3]报告 |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附下载)_搜狐科技_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229203699_47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