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记述思想家孔子以及弟子言论的同时,对“君子”的形象也有意无意地进行了罗列,几乎遍布《论语》的每一章节。而对“君子”的定义,也并非拘泥于一个或某个概念,而是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境下的相同概念的多义化。对“君子”形象概念的探析也有利于研究孔子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论语;君子;德行;礼义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概念基本每章都有涉及,在全书二十章中,共出现了107次“君子”,其数量之多也可侧面窥测出其重要性。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18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对君子更是推崇备至,甚至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2]73
一、德高为范,是为“君子”
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子”的概念扩大化,不仅使之停留在“君王之子”的简单概念上,而且将仁、义、礼、智、信等特性都加注在“君子”的身上。且孔子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周王室衰颓、礼崩乐坏的大动乱时期,因而他极力倡导恢复周王朝统治时期的王制,即所谓的“复礼”。士人若要“复礼”,必先“克己”,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123由此论之,“君子”所要做到的第一步,必须是守礼,其次是仁义。
孔子曾经在教育儿子的时候,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又在《阳货》一章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2]188将“礼”放在一个及其重要的地位。
《八佾》篇中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认为礼让不争,谓之“君子”;《雍也》篇则有“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篇有“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表明恭敬有礼谓之“君子”。
“孝”作为中国古代的根基,更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个标准。从古至今,“孝”是稳定伦常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而且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也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2这也是孔子极力倡导的,另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4-5这也成为清康熙年间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来源,也成为流传后世忠厚治家的典范。
在《阳货》一章,孔子与宰我谈论宰我守丧之事,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通过一系列对话,孔子得出“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而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的。而孝也不只停留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的浅薄层次,而是时时、事事都抱有恭敬之心,不然就会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的尴尬境地。
自古忠孝为一体,做到“孝”的人,在遵守社会治安、法律制度方面也是有所规范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2虽然在这一层面上,有孔夫子对封建统治者的维护,也有其代表统治阶级贵族利益的局限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孝”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对于延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君子”重学与“道”。《公冶长》一篇中有“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53孔子自称是最好学的人,因而他所推崇的“君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追求学问、追求“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2]37,便是他对“道”执着追求的一个表现。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简单地解释为“真理”,而自程朱开始,大多数人都将“道”归为“理”[3]。其实孔子穷尽一生都在致力于对“道”的追求。因而,在孔子眼中,士人学习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求“道”,故而《卫灵公》一篇中就阐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168当然《论语》中,也有单纯关于君子致学的章节,“君子以文会友,”以达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境界。
二、居政位者,是为“君子”
孔子作为封建贵族利益的代表者,自然有从政的愿望。《论语》中很大一部分“君子”是指代称统治者或在位者的,粗略统计约有17次,这占《论语》中“君子”总数的15.9%,算是相当大的比重了。
首先,“君子”要在形貌上表现其庄重威严,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210外在的威严庄重加之内在的仁德礼义,便可以被尊为贤者、君子。《里仁》篇中认为“君子怀德”、“君子怀刑”,且“君子喻于义”。
而且,孔子强调“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另有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中公然鼓励登上位者不相忘于邻里乡党,这也是造成此后各王朝诸侯王分裂国土、引发党争、外戚临朝专政等结果的根源之一。
取信于民,是孔子定义贤能统治者的一个标准。《颜渊》篇中,对于食、兵、民信之三者,孔子认为若必不得以而去之,则“去食”、“去兵”,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又有诸如“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的表述。
《论语》中又阐述了统治者治民的方法。首先不越俎代庖,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次“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深谙从政之道,他究其一生奔波游说,虽官至高位,体恤民情,但其代表的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并没有直接触碰到下层人民的生活。因而他将统治者划分到“君子”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与孔子这一阶级的一厢情愿,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君子”。因为所谓“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不具备“仁”的特性的所谓“君子”便不能称其为“君子”。
三、其他关于“君子”的概念与分类
“君子”的概念不止局限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也不只是统治者的称呼,在《论语》中还有其他的概念。
“君子”心态恬静。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贪图安逸,不享乐荣华便有资格被称为“君子”。关于这一方面的特性,不得不提颜回。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安之若素,不可不谓之贤“君子”。
“君子”知天命。孔子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在《季氏》篇中称“君子”要“畏天命”,这些都表达了自己的“天命观”。但他又说自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显然与“知天命”是相违背的。
“君子”不忧不惧而有勇。《子罕》篇中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颜渊》“君子不忧不惧。”他也强调有勇而无义会致乱“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无论从德行、地位亦或是其他方面对君子进行的分类辨析,都可大致分析出孔子的思想倾向,以及他对君子的向往与推崇。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正身明道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刘君莉.“道”的形而下义考[J].学术探讨,2007(5)
【关键词】:论语;君子;德行;礼义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概念基本每章都有涉及,在全书二十章中,共出现了107次“君子”,其数量之多也可侧面窥测出其重要性。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18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对君子更是推崇备至,甚至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2]73
一、德高为范,是为“君子”
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子”的概念扩大化,不仅使之停留在“君王之子”的简单概念上,而且将仁、义、礼、智、信等特性都加注在“君子”的身上。且孔子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周王室衰颓、礼崩乐坏的大动乱时期,因而他极力倡导恢复周王朝统治时期的王制,即所谓的“复礼”。士人若要“复礼”,必先“克己”,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123由此论之,“君子”所要做到的第一步,必须是守礼,其次是仁义。
孔子曾经在教育儿子的时候,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又在《阳货》一章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2]188将“礼”放在一个及其重要的地位。
《八佾》篇中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认为礼让不争,谓之“君子”;《雍也》篇则有“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篇有“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表明恭敬有礼谓之“君子”。
“孝”作为中国古代的根基,更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个标准。从古至今,“孝”是稳定伦常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而且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也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2这也是孔子极力倡导的,另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4-5这也成为清康熙年间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来源,也成为流传后世忠厚治家的典范。
在《阳货》一章,孔子与宰我谈论宰我守丧之事,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通过一系列对话,孔子得出“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而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的。而孝也不只停留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的浅薄层次,而是时时、事事都抱有恭敬之心,不然就会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的尴尬境地。
自古忠孝为一体,做到“孝”的人,在遵守社会治安、法律制度方面也是有所规范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2虽然在这一层面上,有孔夫子对封建统治者的维护,也有其代表统治阶级贵族利益的局限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孝”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对于延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君子”重学与“道”。《公冶长》一篇中有“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53孔子自称是最好学的人,因而他所推崇的“君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追求学问、追求“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2]37,便是他对“道”执着追求的一个表现。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简单地解释为“真理”,而自程朱开始,大多数人都将“道”归为“理”[3]。其实孔子穷尽一生都在致力于对“道”的追求。因而,在孔子眼中,士人学习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求“道”,故而《卫灵公》一篇中就阐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168当然《论语》中,也有单纯关于君子致学的章节,“君子以文会友,”以达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境界。
二、居政位者,是为“君子”
孔子作为封建贵族利益的代表者,自然有从政的愿望。《论语》中很大一部分“君子”是指代称统治者或在位者的,粗略统计约有17次,这占《论语》中“君子”总数的15.9%,算是相当大的比重了。
首先,“君子”要在形貌上表现其庄重威严,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210外在的威严庄重加之内在的仁德礼义,便可以被尊为贤者、君子。《里仁》篇中认为“君子怀德”、“君子怀刑”,且“君子喻于义”。
而且,孔子强调“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另有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中公然鼓励登上位者不相忘于邻里乡党,这也是造成此后各王朝诸侯王分裂国土、引发党争、外戚临朝专政等结果的根源之一。
取信于民,是孔子定义贤能统治者的一个标准。《颜渊》篇中,对于食、兵、民信之三者,孔子认为若必不得以而去之,则“去食”、“去兵”,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又有诸如“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的表述。
《论语》中又阐述了统治者治民的方法。首先不越俎代庖,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次“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深谙从政之道,他究其一生奔波游说,虽官至高位,体恤民情,但其代表的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并没有直接触碰到下层人民的生活。因而他将统治者划分到“君子”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与孔子这一阶级的一厢情愿,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君子”。因为所谓“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不具备“仁”的特性的所谓“君子”便不能称其为“君子”。
三、其他关于“君子”的概念与分类
“君子”的概念不止局限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也不只是统治者的称呼,在《论语》中还有其他的概念。
“君子”心态恬静。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贪图安逸,不享乐荣华便有资格被称为“君子”。关于这一方面的特性,不得不提颜回。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安之若素,不可不谓之贤“君子”。
“君子”知天命。孔子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在《季氏》篇中称“君子”要“畏天命”,这些都表达了自己的“天命观”。但他又说自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显然与“知天命”是相违背的。
“君子”不忧不惧而有勇。《子罕》篇中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颜渊》“君子不忧不惧。”他也强调有勇而无义会致乱“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无论从德行、地位亦或是其他方面对君子进行的分类辨析,都可大致分析出孔子的思想倾向,以及他对君子的向往与推崇。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正身明道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刘君莉.“道”的形而下义考[J].学术探讨,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