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科学、灵活、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化对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形态,宏观调控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文化产品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精确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如马克思指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人们能准确知道,做一张桌子,需要多少人工,制成某种产品,需要某种劳动量应多大。许多‘非物质产品’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这里,达到某种结果所需要的某种劳动量多大,和结果本身一样,要靠猜测。”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品的创造,不仅凝结着创造者全部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艺术功力,还渗透着创造者的人格力量,并受到时间、地点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从过去到现在,即使在世界上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文化产品也难以实现普遍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因此,市场法则不能完全适用文化市场。扶持高雅艺术,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发展,是文化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其次,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它的使用价值实现则与消费者的主观因素密切关联。同读一本《红楼梦》,有人读出其中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封建社会兴衰的渊源,有人从中学习谈情说爱的技巧,也有人把它当淫书来读。由此可见,文化市场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但不能迎合少数人低级趣味和腐朽落后的文化需求。只有从文化内容上加强宏观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才能有效地制止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在文化市场中传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但道德的沦丧、艺术的堕落、精神的颓废也有可能借机泛滥。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互联网的普及等,对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政府文化部门必须审时度势,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进行有力调控,努力防止和消除高科技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文化市场的负面影响,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四,文化具有民族差异性。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国文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文化市场。我国文化市场有被西方文化蚕食的危险,因此,文化市场调控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的战略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改革文化市场投融资体制,开放文化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文化体制已经相当松动。文化产品市场基本放开,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基本上通过市场消费实现。但是,我国还处于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阻碍文化体制改革的许多观念性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要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已经形成“战略性”短缺。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文化市场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目前,关键的问题,要改革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开放文化资本市场。通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
引导文化市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经过多年的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文化经营单位过多过滥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文化市场散滥小差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一直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粗放经营状态,经营规模过小,形成不了竞争实力,抵御不了市场风险。因此,必须转变文化市场增长方式,优化文化市场结构,尽快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引导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按照现代市场格局和产业形态的要求,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架构,逐步使我国文化产业走出散滥小差、低水平、低层次恶性竞争状态,走上产业化、规范化的繁荣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经营,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要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文化市场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领域,文化市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能损害我国文化市场的国际形象。离开健康发展的轨道,背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市场发展再多再快,也不科学。当前,文化市场调控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着重解决影响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三个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一是打击走私盗版音像制品,加大音像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力度;二是坚决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经营活动;三是坚决打击娱乐场所的色情陪侍、淫秽表演活动,绝对不允许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在文化市场存在,绝对不允许把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当作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软环境”加以保护。
大力培育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市场对于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文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致富手段,拓宽了农村的就业门路,优化了社会环境,对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黄、赌、毒”等问题不断向农村转移、扩散,危害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我们要从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市场的重要性,把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摆上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引导和服务上下功夫,启动农村文化市场;在培育和扶持上下功夫,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在丰富和治理上下功夫,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在健康和有序上下功夫,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同时,还要关注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文化市场要为他们提供廉价的文化消费项目,充实精神生活。
改进文化市场宏观调控方法
一是要从行政手段调控为主转向以法制手段调控为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文化行政部门对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大多采取行政手段,对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增强,再以行政手段为主来调控文化市场已经不合时宜。前年,苏北某县主要负责人看到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下令关闭了全县数十家网吧,引起网吧业主强烈不满,纷纷上诉状告政府就是一个例证。改进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关键还是要靠法制。现在《行政许可法》已经实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我们必须积极主动适应这场革命,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切忌用由领导说了算、拍脑袋等决策方式调控市场。该放开要放开,该限制要限制,该禁止要禁止,该处罚要处罚。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是要从全能政府调控方式向有限政府调控方式转变。过去,我们重要的失误之一,就是管事太多,大事小事都要经过文化行政部门审批、许可。这样既管不了,也管不好。今后,要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坚决贯彻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自主决定优先,市场竞争机制调节优先,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自律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不该由政府部门做的服务性事务交给行业组织去做,切实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按照文化市场行业发展规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文化市场总量控制要向总量调节转变。经济总量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当发展过快、总量过大时,提高审批条件,使新进入市场的总量减少,从而控制总量扩张过快;反之,就降低审批条件,从而加快文化市场发展速度。过去,我们由于对总量控制的误解,往往采取控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数量的办法,前几年,我们曾用压缩比例的方式压缩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单位的数量,最近,我们又使用直接数额分配的办法,控制网吧的发展数量。其实,这种总量控制手段并不能有效准确控制市场总量,在实践中显示了弊端,而且由于过度控制了经营单位数量,人为造成未经审批的非法经营单位的大量存在,影响公平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影响了政府依法行政和诚信形象。因此,我们要摒弃这种计划经济的调控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主要通过规划和政府指导、信息发布,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对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行预警制度,重大政策调整实行公示制度,实现从控制经营单位数量到调节市场总量的方向转变。
四是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力度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宏观调控是硬手段。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发展都要坚持积极稳步前进的方针,要把调控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注意把握调控节奏和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妥善处理文化市场调控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始终保持文化市场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一些重大的调整政策要进行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调整方案和政策措施切实可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忠
深化对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形态,宏观调控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文化产品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精确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如马克思指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人们能准确知道,做一张桌子,需要多少人工,制成某种产品,需要某种劳动量应多大。许多‘非物质产品’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这里,达到某种结果所需要的某种劳动量多大,和结果本身一样,要靠猜测。”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品的创造,不仅凝结着创造者全部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艺术功力,还渗透着创造者的人格力量,并受到时间、地点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从过去到现在,即使在世界上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文化产品也难以实现普遍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因此,市场法则不能完全适用文化市场。扶持高雅艺术,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发展,是文化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其次,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它的使用价值实现则与消费者的主观因素密切关联。同读一本《红楼梦》,有人读出其中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封建社会兴衰的渊源,有人从中学习谈情说爱的技巧,也有人把它当淫书来读。由此可见,文化市场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但不能迎合少数人低级趣味和腐朽落后的文化需求。只有从文化内容上加强宏观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才能有效地制止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在文化市场中传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但道德的沦丧、艺术的堕落、精神的颓废也有可能借机泛滥。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互联网的普及等,对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政府文化部门必须审时度势,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进行有力调控,努力防止和消除高科技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文化市场的负面影响,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四,文化具有民族差异性。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国文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文化市场。我国文化市场有被西方文化蚕食的危险,因此,文化市场调控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的战略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改革文化市场投融资体制,开放文化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文化体制已经相当松动。文化产品市场基本放开,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基本上通过市场消费实现。但是,我国还处于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阻碍文化体制改革的许多观念性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要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已经形成“战略性”短缺。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文化市场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目前,关键的问题,要改革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开放文化资本市场。通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
引导文化市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经过多年的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文化经营单位过多过滥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文化市场散滥小差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一直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粗放经营状态,经营规模过小,形成不了竞争实力,抵御不了市场风险。因此,必须转变文化市场增长方式,优化文化市场结构,尽快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引导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按照现代市场格局和产业形态的要求,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架构,逐步使我国文化产业走出散滥小差、低水平、低层次恶性竞争状态,走上产业化、规范化的繁荣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经营,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要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文化市场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领域,文化市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能损害我国文化市场的国际形象。离开健康发展的轨道,背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市场发展再多再快,也不科学。当前,文化市场调控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着重解决影响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三个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一是打击走私盗版音像制品,加大音像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力度;二是坚决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经营活动;三是坚决打击娱乐场所的色情陪侍、淫秽表演活动,绝对不允许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在文化市场存在,绝对不允许把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当作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软环境”加以保护。
大力培育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市场对于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文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致富手段,拓宽了农村的就业门路,优化了社会环境,对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黄、赌、毒”等问题不断向农村转移、扩散,危害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我们要从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市场的重要性,把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摆上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引导和服务上下功夫,启动农村文化市场;在培育和扶持上下功夫,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在丰富和治理上下功夫,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在健康和有序上下功夫,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同时,还要关注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文化市场要为他们提供廉价的文化消费项目,充实精神生活。
改进文化市场宏观调控方法
一是要从行政手段调控为主转向以法制手段调控为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文化行政部门对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大多采取行政手段,对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增强,再以行政手段为主来调控文化市场已经不合时宜。前年,苏北某县主要负责人看到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下令关闭了全县数十家网吧,引起网吧业主强烈不满,纷纷上诉状告政府就是一个例证。改进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关键还是要靠法制。现在《行政许可法》已经实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我们必须积极主动适应这场革命,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切忌用由领导说了算、拍脑袋等决策方式调控市场。该放开要放开,该限制要限制,该禁止要禁止,该处罚要处罚。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是要从全能政府调控方式向有限政府调控方式转变。过去,我们重要的失误之一,就是管事太多,大事小事都要经过文化行政部门审批、许可。这样既管不了,也管不好。今后,要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坚决贯彻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自主决定优先,市场竞争机制调节优先,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自律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不该由政府部门做的服务性事务交给行业组织去做,切实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按照文化市场行业发展规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文化市场总量控制要向总量调节转变。经济总量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当发展过快、总量过大时,提高审批条件,使新进入市场的总量减少,从而控制总量扩张过快;反之,就降低审批条件,从而加快文化市场发展速度。过去,我们由于对总量控制的误解,往往采取控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数量的办法,前几年,我们曾用压缩比例的方式压缩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单位的数量,最近,我们又使用直接数额分配的办法,控制网吧的发展数量。其实,这种总量控制手段并不能有效准确控制市场总量,在实践中显示了弊端,而且由于过度控制了经营单位数量,人为造成未经审批的非法经营单位的大量存在,影响公平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影响了政府依法行政和诚信形象。因此,我们要摒弃这种计划经济的调控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主要通过规划和政府指导、信息发布,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对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行预警制度,重大政策调整实行公示制度,实现从控制经营单位数量到调节市场总量的方向转变。
四是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力度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宏观调控是硬手段。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发展都要坚持积极稳步前进的方针,要把调控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注意把握调控节奏和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妥善处理文化市场调控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始终保持文化市场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一些重大的调整政策要进行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调整方案和政策措施切实可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