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传統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在以往传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财务指标和体系。以便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和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营运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从而洞察企业的财务质量,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分析 ;探讨
一.对新会计准则下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一)传统的财务分析与指标已无法满足现在新准则下财务报告分析的要求
我国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由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直观、明了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随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变为“四表一附注”,财务报告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这就给使用者利用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带来了新的难题。相对旧准则而言,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确定“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
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我国长期使用的是收益观。收益观以利润表为财务报表的重心,强调当期收益的计算。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更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新准则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资产负债表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重心而强调全面收益,它以由净资产(业主权益变动除外)的期末、期初余额对比求得,相应编制全面收益表或业绩报告。“资产负债表观”要求根据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人流出企业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与计量。这与旧准则以损益表为报表重心,以当期确认的收入和费用对比求得当期收益有本质区别。
2.现金流量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相对比,实质性的变化较少,在某些环节上进行了变动和简化,增加了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部分项目。新准则对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不再做细化规定,只做一般规定。即金融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类别。同时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调整项目,在披露部分增加了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信息。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引起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实质变化,故不多作分析。
3.关注权益的变动。
站在所有者角度,财务报表分析要重点关注权益的变动及其变动因素。新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为主表,更为关注股东权益的变动。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本期收益,二是本期与投资者有关的项目变动。而旧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是以传统收益观为基础编制的,计量传统收益时依据的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直接融资、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非经营活动和收益将日益增多,符合历史原则和实现原则的收益则会相对减少,若仍按历史原则和实现原则确认收益将大大降低收益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传统收益报告披露的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
(二)对传统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1.对现金流量指标关注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部门过分重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数据,而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指标关注较少。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收益的质量,掩盖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2.缺少衡量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指标。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缺乏质量评价指标。在透视企业盈利质量的问题面前却显得乏力。因此,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修正与检验,对企业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从而评价企业获取的利润质量。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相关指标来修正权责发生制下盈利指标计算的不足,是当前会计市场诚信危机所引发的必然要求。
3.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特别是在新准则下规定一部分研发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4.注重对过去的评价,缺乏预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财务指标过于注重历史而且是向后看的,缺少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能力。有可能对短期业绩和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无法及时抓住企业的关键变化,不能发现价值创造的动因。
总之,旧的财务指标体系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已经不能满足财务分析的需要,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实质,从而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完整的系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对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二、当前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的概念体系与计量属性、收益观点、利润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对以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巨大影响,本文在传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财务指标体系,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营运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从而洞察企业的财务质量,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财务效益状况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效益方面,即企业资产的收益能力,因此资产收益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财务效益状况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但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侧重点不同,如所有者关心的是所投资本能否带来预期的回报,或者不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现实回报;债权人关心的是借出的资本是否安全,而债权的安全是以良好的经营效益为保障的,没有正常的利润回报,企业将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企业经营管理者关心的是经营活动的业绩。总之,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是以良好的财务效益为基础的。因此,财务效益状况分析是财务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
(二)偿债能力状况
偿债能力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企业都可能存在资不抵债或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破产的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偿债能力状况的分析。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分析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水平,降低负债比率,减少财务风险。
(三)资产营运状况
资产营运是指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映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经济资源以资本——资产——费用——收益——资本的逻辑进行循环,周而复始地持续运转,并在周转过程中赚取利润,实现资本增值。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应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当企业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反映营运能力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将会遇到新问题,即计算公式的分母是使用资产的包括减值准备在内的“总额”,还是不包括减值准备在内的“净额”。因此,如果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当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减值准备的“总额”计算周转率。报表附注中披露资产减值的信息,作为调整的依据。
(四)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状况是指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资本、收益的增长程度。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发展能力或成长性,因为发展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发展能力是企业未来价值的源泉。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营业收入的增长、资本的增值、利润的增加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与观念的创新、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是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企业要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分析 ;探讨
一.对新会计准则下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一)传统的财务分析与指标已无法满足现在新准则下财务报告分析的要求
我国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由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直观、明了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随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变为“四表一附注”,财务报告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这就给使用者利用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带来了新的难题。相对旧准则而言,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确定“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
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我国长期使用的是收益观。收益观以利润表为财务报表的重心,强调当期收益的计算。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更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新准则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资产负债表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重心而强调全面收益,它以由净资产(业主权益变动除外)的期末、期初余额对比求得,相应编制全面收益表或业绩报告。“资产负债表观”要求根据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人流出企业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与计量。这与旧准则以损益表为报表重心,以当期确认的收入和费用对比求得当期收益有本质区别。
2.现金流量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相对比,实质性的变化较少,在某些环节上进行了变动和简化,增加了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部分项目。新准则对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不再做细化规定,只做一般规定。即金融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类别。同时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调整项目,在披露部分增加了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信息。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引起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实质变化,故不多作分析。
3.关注权益的变动。
站在所有者角度,财务报表分析要重点关注权益的变动及其变动因素。新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为主表,更为关注股东权益的变动。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本期收益,二是本期与投资者有关的项目变动。而旧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是以传统收益观为基础编制的,计量传统收益时依据的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直接融资、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非经营活动和收益将日益增多,符合历史原则和实现原则的收益则会相对减少,若仍按历史原则和实现原则确认收益将大大降低收益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传统收益报告披露的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
(二)对传统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1.对现金流量指标关注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部门过分重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数据,而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指标关注较少。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收益的质量,掩盖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2.缺少衡量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指标。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缺乏质量评价指标。在透视企业盈利质量的问题面前却显得乏力。因此,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修正与检验,对企业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从而评价企业获取的利润质量。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相关指标来修正权责发生制下盈利指标计算的不足,是当前会计市场诚信危机所引发的必然要求。
3.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特别是在新准则下规定一部分研发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4.注重对过去的评价,缺乏预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财务指标过于注重历史而且是向后看的,缺少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能力。有可能对短期业绩和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无法及时抓住企业的关键变化,不能发现价值创造的动因。
总之,旧的财务指标体系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已经不能满足财务分析的需要,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实质,从而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完整的系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对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二、当前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的概念体系与计量属性、收益观点、利润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对以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巨大影响,本文在传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财务指标体系,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营运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从而洞察企业的财务质量,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财务效益状况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效益方面,即企业资产的收益能力,因此资产收益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财务效益状况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但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侧重点不同,如所有者关心的是所投资本能否带来预期的回报,或者不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现实回报;债权人关心的是借出的资本是否安全,而债权的安全是以良好的经营效益为保障的,没有正常的利润回报,企业将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企业经营管理者关心的是经营活动的业绩。总之,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是以良好的财务效益为基础的。因此,财务效益状况分析是财务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
(二)偿债能力状况
偿债能力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企业都可能存在资不抵债或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破产的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偿债能力状况的分析。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分析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水平,降低负债比率,减少财务风险。
(三)资产营运状况
资产营运是指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映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经济资源以资本——资产——费用——收益——资本的逻辑进行循环,周而复始地持续运转,并在周转过程中赚取利润,实现资本增值。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应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当企业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反映营运能力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将会遇到新问题,即计算公式的分母是使用资产的包括减值准备在内的“总额”,还是不包括减值准备在内的“净额”。因此,如果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当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减值准备的“总额”计算周转率。报表附注中披露资产减值的信息,作为调整的依据。
(四)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状况是指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资本、收益的增长程度。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发展能力或成长性,因为发展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发展能力是企业未来价值的源泉。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营业收入的增长、资本的增值、利润的增加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与观念的创新、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是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企业要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